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47-经穴汇解-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腰目 腰痛。灸腰目 。七壮。在尻上约左右是。(千金) 
腰眼 一名鬼眼。(大成)一名癸亥。(阿是要穴)令病患平眠。以笔于两腰眼宛宛中。点 
二穴。各灸七壮。此穴诸书所无。而居家必用载之云。累试累验。(类经) 
按腰目以下三穴。盖同穴也。针灸大成曰。鬼眼。专主痨虫。令病患举手向上略转后些 
。则 
腰上有两陷。居家必用云。治诸痨瘵。已深难治者。以癸亥日。二更尽入三更。令病患平眠 
。以筋于两腰眼。点两穴。各灸七壮。累试累验。类经曰。癸亥二更后将交夜半。乃六神皆 
聚 
之时。勿使人知。令病者解去下衣举手。向上。略转后些。则腰间两旁。自有微陷。可见。是 
名鬼眼穴。即俗人所谓腰眼也。正身直立用墨点记。然后上床合面而卧。用小艾炷。灸七壮 
。 
或九壮。十一壮尤好。其虫必于吐泻中而出。烧毁远弃之可免传染。比四花等穴。尤易。且 
效。冈本。阿是要穴。一名癸亥。 
顶椎(千金) 
脊梁中央 消渴小便数。灸两手小指头。及足两小趾头。并灸顶椎佳。又灸当脊梁中央 
解间一处。与腰目上两处。凡三处。(千金) 
按千金翼。灸黄法。脊中椎上。七壮。盖同处。 
督俞 一名高盖(资生)在六椎下。两旁各半寸。通灸。(资生入门)正坐取之。(金鉴)禁 
针(资生) 
按资生。背俞第二行。载此穴曰。铜人经。缺此穴。明堂经有之。今根据明堂入在此。恐 
铜人 
本不全也。类经。寸半作二寸。入门。灸三壮。主寒热心痛。腹痛。雷鸣。气逆。高盖。与 
肾俞同名。 
气海俞 在十五椎下。两旁各寸半。通灸。(资生入门)正坐取之。(大成) 
按类经。寸半。作二寸。入门。入足太阳经。主腰痛痔漏。资生曰。明堂。有气海俞。 
而铜人无之。恐铜人本不全。 
关元俞 在十质椎下。两旁各寸半。通灸。(资生入门)伏而取之。(大成金鉴) 
按类经。寸半。作二寸。入门。入足太阳经。主风劳腰痛。泄痢虚胀。小便难。妇人瘕 
聚。诸疾。资生曰。明堂。有关元俞。而铜人无之。恐铜人本不全。 
骨(次注新校正)见肩 下。 
中枢(次注) 
灵台(次注) 
阳关(次注) 
阙俞(千金) 一名厥阴俞(资生) 
以上四穴。载背部中行部。 
督脊 小儿惊痫。脊强反张。灸大椎。并灸诸脏 及督脊上当中从大椎至穷骨。中屈更 
从大椎度之。灸度下头。是督脊也。右背部十二处。十日儿可灸三壮一月以上可灸五壮。(千金) 
五 俞(素问) 见 下。 
精宫(入门) 见志室下。 
痞根 专治痞块。十三椎下。各开三寸半多灸左边。如左右俱有左右俱灸。(入门)以指 
揣摸自有动处即点穴灸之。大约穴与脐平。(类经) 
中空 从肾俞穴。量下三寸。各开三寸。是穴。此即膀胱经之中 也。(大成) 
按不当中 。是注误。 
下极俞 第十五椎。名下极俞。主腹中疾。腰痛膀胱寒 饮注下。随年壮灸之。(千翼) 
按难经下极之 。滑寿曰。两阴之间。屏翳处也。不与此同。千金。无第十五椎及中字。 
肩上 脾俞下四寸。挟脊梁。一寸半。二穴。(千翼) 
脊背五穴(类经) 治大人癫。小儿惊痫法。灸背第二椎及下极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 
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处毕。复断此绳作三折令各等。而三合如 字。以一角。注中央。灸 
下二角。挟脊两边。便灸之。凡五处也。以丹注所灸。五处灸百壮。削竹为度。胜绳也。( 
侠脊 治霍乱转筋。令病患正合面卧伸两手着身。以绳横两肘尖头。根据绳下挟脊骨两旁 
。相去一寸半。灸一百无不瘥者。(千翼) 
按注曰。肘后方云。此华佗法。 
浊浴 挟胆 旁行相去五寸。(千金) 
按千金曰。治胸中胆病。千金翼同。 
下腰 八魁正中央。脊骨上。灸数多尤佳。三宗骨。是忌针。(千金) 
按千金曰。泄痢久下。失气劳冷。灸下腰百壮。三报。千金翼。无央字。又按八魁三宗 
骨未详。东医宝鉴。魁作 。稍通。 
荣卫四穴 大小便不利。欲作腹痛。灸荣卫四穴。百壮。穴在背脊四面各一寸。(千金 
。千翼) 
按背脊四面。未知何处。恐脱语。医学纲目云。在背脊四面各一寸八分。腰眼下三寸。挟 
脊相去四寸。两边各四穴。灸十壮至百壮。 
回气 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气百壮。穴在脊穷骨上。(千金)赤白肉下。(类经) 
按千金翼回作 。曰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气百壮在脊穷骨上。赤白下。灸穷骨。惟多为佳 
。赤 
白下。盖言下秽物。类经。加肉字曰脊穷骨上赤白肉下。更按穷骨上。似无赤白肉。果夫。 
张氏之是乎。 
团冈 腹热闭。时大小便难。腰痛连胸。灸团冈。百壮。穴在小肠俞下二寸。横三。间寸 
。灸之。(千金) 
按千金翼腹作腹中似中膂穴。医学纲目。东医宝鉴。作环冈。 
后腋 治颈漏。背后两边。腋下后纹头。(类经。引千金。)腋后廉际两筋间。主腋外相 
引而痛。手臂拘挛急不得上头。(外台) 
按类经。作后腋下穴。阿是要穴曰。颈漏今所谓气肿。一曰瘰 漏也。 
接脊 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每厕肚疼。不可忍者。灸十二椎下节间名接脊穴。灸 
一壮。如小麦大(明堂) 
胛缝 背端骨下。直腋缝尖。及臂取二寸半。泻六吸。主治肩背痛连胛。(医纲) 
按玉童赋曰。肩脊痛兮。五枢兼于背缝。宝鉴。无二寸半三字。 
背篮 治疟如神。令病患跣足。于平正处。并脚立。用绳一条。自脚枝。周匝截断。却 
于顶前 
。般过背上两绳尽处。脊骨中。是穴。先点记。待将发。急以艾灸之三七壮。其寒热自止。此法 
曾遇至人传授。妙不可言。名曰背篮穴也。(寿世保元) 
尾翠 骨上三寸骨陷间。(明堂) 
按与长强同名。骨上。盖言穷骨上。 
身八邪穴 外科全书云。身八邪。 
一肩井 在两颈侧。 
二风门 挟脊对第四节。 
三肺俞 挟脊对第五节。 
四曲泽 在两臂曲。 
按四节五节。当作二节三节。 
第二十二椎两傍 主腰背不便。筋挛痹缩。虚热闭塞。灸随年壮。两旁。各一寸五分。 
(千翼) 
按脊椎二十一节。古今通说。今言二十二椎者。连数项骨者欤。恐有误。 
四花患门 一名六花(幼幼新书) 
苏沈良方曰灸三十种骨蒸法。崔丞相。灸劳法。外台秘要。崔相家传方。及。王宝臣经 
验方 
。悉编载。然皆差误。昆陵郡。有石刻。最详。余取诸本。悉校成此一书。此古方。极为委曲 
。根据此治人。未尝不验。往往一灸而愈。予在宣城久病虚羸用此而愈。 
唐中书侍郎崔知悌序曰。夫含灵受气禀之于五行(外台。作常同义)构生。申理降之以( 
万安 
方。作于。)六疾。岐黄广记蔚。(外台作抑)有旧经。攻灸兼行。显著斯术。骨蒸病者又名传 
尸。又谓 。又称伏连(万安方。作死败)又曰无辜。(万安方。无此四字。)大夫以癖气为 
根。妇人以血气为本。无问长(万安方作老。)少。多染此病。婴孺之流。传注更苦。其为状也 
发干而耸。(而耸。万安方作露耳。)或聚或分。或腹中有块。或脑后两边有结。多者乃至五 
六。或夜卧盗汗梦与鬼交。虽自(外台万安方。作目。)视分明。而四肢无力。或上气食少。 
渐就沉羸。纵延日时。终于 尽。余昔忝洛(十药神书。作潞。)州司马。尝三十日。灸治( 
外 
台。万安。作活。)一十三人。前后瘥者数逾二百。至于狸骨獭肝。徙闻曩说。金牙铜鼻。 
罕见其能未。若此方。扶危拯急。非止单攻骨蒸。又别疗气疗风。或瘴。或痨。或邪。或患状 
既广。 
灸治(万安。作活。)不可具述。略陈梗概。又恐传授讹谬。以误将来。今故具(万安。作具故 
。)图形状。庶令览者易悉。使所有(外台。万安作在。)流布颐(外台。万安。作颅。)用家 
藏。未暇外请名医。旁求上药。还魂返魄。何难之有。遇斯疾。可不务乎。(陈仕贤济世良 
方曰。青囊经云。此四花穴法。医者图要精于点取。患者全在慎于保养。不然何能取效。男女五 
劳七伤。气虚血弱骨蒸盗汗。形容憔悴。咳嗽痰喘。五心烦热。诸虚体衰。腹中积聚久病痼 
疾。凡所有见。悉皆治之。) 
x取穴法x 
先定(万安方。作两。)穴。令患人平立正。取一细绳蜡之勿令展缩。(以上六字。圣济 
总录。 
万安。细注)顺脚底贴肉。坚蹈之。男左女右。(以上四字。圣济万安细注。)其绳前头与大 
拇 
指端齐。后头令当脚根(圣济万安。作跟)中心。向后引绳。循脚胫(万安。作肚。)贴肉直 
上 
至曲 (外台。作 )中大横纹截断又令患人解发分(济世良方有开字。)两边。令(济世良方 
作 
要。)见头缝。自囟门。平分至脑后。乃平身正坐取。向所截绳一头令与鼻端齐。引绳向上。正 
循头缝。至脑后。贴肉垂下循脊骨。引绳向下。至绳尽处。当脊骨。以墨点记之(墨点不是 
灸处)又取一绳子。令患人合口。将绳子按于口上。两头至(圣济有两字)吻。却抱(圣济万安 
作钩。)起绳子中心至鼻柱根下。令如Λ。此便齐两吻。截断。将此绳展令直。于前来(医学 
正 
传。作量。)脊骨上墨点处。横量。取平。勿令高下绳子先中折当中。以墨记之。却展开绳 
子 
横量以绳子上墨点。正压脊骨上墨点为正。两头取平。勿令高下。于绳子两头以白圈记。白圈 
是灸穴也。(以上六字。万安。细注。) 
以上是第一次点二穴。 
按大全曰是灸穴。名曰患门二穴。患门名创于此。入门曰。如妇人足小难以准量。可取右 
手肩 
穴。贴肉。量至中指头齐。亦可不若只取膏肓灸之亦妙。次灸四花。无有不效。类经。又载此 
说 
曰。庶乎得宜。然不当患门。不可从。又曰。妇人以膏肓穴代之。亦可也。不当患门。不可 
从。十药神书曰。妇女缠脚者短小。非自然也。若以量脚绳子。加之首。必不及也。今移 
附于右肩 穴。点定。引绳向下。至中指尽处。截断以代量足之用。 
次二穴。令其人平身正坐。稍缩臂膊取一(济世良方有蜡字。)绳。绕项向前。双垂。与 
鸠尾齐 
。鸠尾是心岐骨。人有无心岐骨者。至从胸前两岐骨下。量取一寸即鸠尾也。即是双截断。 
却皆(圣济。作脊)翻绳头。向顶后。以绳子中停取心。正令当喉咙结骨上其绳两头。挟项 
双垂。循脊骨。以墨点记之。(墨点不是灸穴。)又取一绳子。令其人合口横量齐两吻。(济 
良方。有如一字样之四字)截断。还于脊骨上(万安。有以字。)墨点。(圣济。有处字。)横 
量始(圣济。作如上。)法。绳子两头。以白圈记之。白圈是灸穴处。(类经曰。是四花。左 
以上是第二次点穴。通前。共四穴。同时灸。日别灸七壮。至二七壮。累灸至一百壮。 
或一百五十壮。为妙。候灸疮欲瘥。又根据后法。灸二穴。 
又次二穴。以第二次量口吻绳子。于第二次双绳头尽处墨点上。当脊骨。直上下。竖点 
中。停(医学正传。令绳中停。作其绳子三字。)中心。在墨点上。于上下绳尽头。(正传。 
作处)以白圈两穴。白圈是灸穴处。 
以上是第三次。点两穴。谓之。四花。灸两穴。各百壮三次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