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尊严、有分寸,该停就停,不含其他目的。对听的一方,空间跟讲话一样重要,你不必把言语、观念、微笑一齐往对方身上堆,让他吃不消;你可以留出空间,笑一笑或说点什么,然后停一停,再接着讲,留出空间,加上标点。想想看,如果我们写信不加标点会怎样?那会乱成一团。你不必呆板的刻意留出空间,只要顺乎自然的节奏就行了。
  这种用心走路之类的修法,时时得见现实情况中含有的精确,名为修止(samatha)。修止属于小乘或持戒的窄道。止的意思是〃安〃。有个关于佛的故事,讲到佛如何教导一位村妇在从井中汲水时发展这种念兹在兹,佛陀教她留心她的手和手臂在汲水时的精确动作。这种修法是要看清活动中的当下实况,此即为何被称为〃止〃令心得安。在你看清当下一刻的实况之时,除了敞开和心安,其他皆无存在的余地。
  问:可否请您在留出空隙方面多讲一点?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我不懂空隙是怎么来的,不懂如何留出空隙,怎样〃听其自然〃?
  答:其实,这个问题涉及下一个讲题。下一个讲题是菩萨道或大乘的慈悲解脱道,亦即宽道。不过,从小乘的单纯观点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要十分满意,而不从外界另求娱乐。通常,我们讲话并不只是为了告诉别人什么,而且还想得到对方的回应;我们想要对方也提供我们消息。这是非常自私自利的沟通方式。我们必须放弃这种贪求,如是则空隙自现。我们不能靠着努力去制造空隙。
问:您说我们在入道之前必须先有准备。我们不能冲进去。我们需要停一下。可否请您多谈一谈此项准备?
  答:开始时,我们会觉得求道是一件美妙之事,可以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我们必须超越这种希望与期求。我们可能会期望我们的上师解决我们所有的困难,解开我们所有的疑惑。但当我们面对上师时,他并不真为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他留下很多问题让我们自行解决,这种情形会令我们非常泄气和失望。
  我们有很多期望,尤其是当我们求道而陷入修道上的唯物时,我们预期道心会给我们带来安乐、智慧和救助。这种对道心的肤浅、自私的看法,必须彻底改正。最后,我们一放弃所有开悟的希望,道即开始敞开。这好像等人似的,在你正要放弃希望,已经有了他来等于是做梦的想法,认为他根本不会来的时候,他却出现了。修道也是如此。修道是耗尽一切期望,非有耐心不可。你不必过分强迫自己入道;等一等,停一下,不可太急于想要了解〃实相〃。我们首先必须看清求道的动机。如果我们以敞开的、不落〃善〃、〃恶〃二边的心态来修道的话,那就无需野心。
  我们初知苦因为何时,会有极强的求知欲。我们会力图脱苦,如果我们太过努力,修行之道就成了痛苦、迷惑的轮回之道,因为我们太急于想要自救。我们太急于求知,太忙着照顾那希求修道有成的奢望,而不在入道之前让自己自由自在,仔细看看整个过程。我们必须先有适当、充分的准备,不可匆忙入道。等一等,等一等、看一看整个〃求道〃的过程,留些空隙。
  重点是,我们具有那能照破迷惑的根本智。想想那个富有创意的猴喻。猴子想要离开牢房,所以忙着试图逃走,而爬上爬下察看墙壁和窗户,驱动猴子的大能力即是驱策我们前进的根本智。此智不像种子那样需要培养,而像是从云缝儿射出光来的太阳。我们一留出空隙,我们便会突然自动地对如何修道一事有了自然的直悟,这是佛曾有过的经验。佛在跟多位印度大师学了多种瑜伽修法之后,觉悟自己不可能只靠修这些法成等正觉。因此,佛不再修下去,而决心在自己身上如实下功夫,这是脱颖而出的本能。承认自己有此本能,是绝对必要的,它告诉我们,我们不是无可救药的人;我们基本上并不坏,并不缺乏什么。
  问:我们怎样在力求单纯和体验空间的同时,处理实际生活中的情况?
  答:你要知道,为了体验敞开的空间,你还必须体验世间或形色的坚实,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常对敞开的空间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以致落入陷阱。只要我们不把敞开的空间妄想为奇妙之处,而把它跟世间连在一起,我们即可避开这些陷阱。若无世间的轮廓标出空间,我们便无法体验到空间的存在。如果我们想为敞开的空间画一幅画,我们必须借助于地平线才能把它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回到日常生活的问题,回到最平凡实在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要说日常行为的单纯和精确非常重要。你若得见敞开的空间,就应回到原来你所熟悉的那些让你闷得可怕的生活状况里,更仔细深入地观察它们,直到你发觉其坚实无稽,直到你见其本性是空。
  问:我们怎样应付等待期间的那种不耐?
  答:不耐即表示你不了解整个的过程。你若看清每一动作的全部,便不会感到不耐。
  问:我有不安之念,也有平静之念。这些平静之念是不是我应该培养的?
  答:在禅修中,一切念都一样:虔诚之念、美好之念、信教之念、平静之念这些全是不动之念。你不要试图培养那平静之念,同时又抑制所谓不安之念;这是有趣的一点。当我们谈正法之道时,也就是谈列为第四谛的道谛时,并不是说我们变得信教,平静、善良了。力图平静,力图善良,也是奋斗的一面,或不安的一面。信教之念是监视者或裁判,而迷惑的世俗之念则是演员或行为者。例如,你在修禅时,可能念及庸俗的家事,这时便会有位监视者说:〃你不该如此,你不该那样;你应回到禅修。〃这些虔诚之念是不动之念,不该培养。
  问:可否请您多谈一点交谈时的讲、停并用,以及这种作法跟〃我〃有何关系?
  答:当我们跟别人交谈时,我们常被一种神经质的速度所驱策。我们必须开始让自然透入这种速度,以免向对方强行推销自己,使得对方受不了。特别是,当我们谈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情时,我们不只是向对方讲,简直是往对方身上扑。自然始终在那儿,只是被如云之念所遮,念云一有了裂缝,自然之日光就射出来了。我们要伸出手去接纳这个初现的空隙;有此空隙,根本智便能开始运作。
  问:很多人都知道苦谛,但不追究苦因。这是什么缘故?
  答:我想,关键在于偏执狂。我们想逃,我们想逃离痛苦,而不把痛苦看作灵感之源。我们觉得苦已够糟,何必追究其因?有些受大苦的人,因自知无法离苦,而真正开始了解苦,但大多数的人,都太忙着摆脱烦恼,太忙着寻求娱乐,以致没时间察看自己早就有了的东西。他们觉得察看会令他们难堪,这是偏执狂的心态;你若看得太仔细,便会发现可怕的事物。但是若要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成为全觉之人,你必须虚心、明智、好问。你必须愿意探究每一事物,即使是丑恶、痛苦或讨厌的事物。这种合乎科学的心态,非常重要。
  问:觉心之中,何来动机?
  答:觉悟的动机,来自念外,来自概念化的〃善〃与〃恶〃、〃可欲〃与〃不可欲〃之外。有一种超念之智,是我们的本性和背景;它是直觉的根本智,是一种空间感,是一种具有创意、敞开来处理情况的方式。这种动机不属理智,它是直觉的、精确的。
  问:我们能藉控制物质的情况来修心吗?
  答:无论你如何处理生活情况,总是有着心物之间的沟通,可是你不能仅靠物质上的配备或藉着操纵心外之物避开心的问题。我们看到社会上有很多人就是想要这么做;他们穿上僧服出家,过着非常刻苦的生活,把人类共有的习惯行为都抛弃了,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必须对付他们的迷惑之心。迷惑起于心,所以我们必须直接从心下手,不要企图绕过心去。如果你想用操纵自然界的方式避开心中之惑,我看是行不通。
  在人生之舞里,物反映心,心反应物,二者之间不断来往。如果你拿着一块石头,你会感到石头的坚实性,你必须学习如何跟石性沟通;如果你拿着一朵花,花瓣的形色也会跟我们的心理发生关系。我们不能完全无视外界象征性的意义。
  不过,在开始试图面对我们的神经质时,我们必须采取非常直接的作法,不要以为玩弄物质便可逃避内心的问题。譬如,一个像我们讲过的猴子那样心理不平衡、充满了迷惑的人,即使我们给它披上佛陀的袈裟,或教它摆出坐禅的姿势,它的心还是会胡思乱想。但过些时候,当它学会了定心,它就变成单纯的猴子,那时再把它送到静处去闭关修行,可能会有某种程度的效果。
  问:当我看到自己心中的丑恶时,我不知道怎么接受;我想躲避它或改变它,而不想接受它。
  答:你不必把它藏起来。你不必改变它。你要进一步追究它。你在自己心中看到丑恶,那只是你的偏见。你把它看成丑恶,这就表示你尚未摆脱〃善〃、〃恶〃对立的观念。不用说观念,即使是〃善〃、〃恶〃二字都是你必须超越的。你必须超越语言、文字和概念,直观自己内心的实相,步步深入。初见的那一瞥,不够;你必须看得仔细,不加判断,不用语言、文字和概念,对自己完全敞开,即是对整个世间敞开。
 
菩萨道
 
 
  我们已经讨论过小乘单纯而精确的禅修。留出空隙,留出让事物可以如实存在的空间,我们便能开始真正认识自己生活中显然具有的单纯和精确这是禅修的起点。我们开始看穿列为第五蕴的识蕴,突破散漫之念所有的匆忙,突破我们满脑子〃胡思乱想〃的云雾。下一步就是在情绪上下功夫了。
  散漫之念可以比作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不断供给我们全身肌肉所需的营养,散漫之念则供给我们情绪所需的营养。思想串连情绪、维持情绪,以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心里各种念头纷至沓来,间杂着更精彩的情绪爆发。思想和情绪表示出我们对世间的基本态度,以及我们如何跟世间交往,同时也形成一种环境,一个供我们居住的幻想境界这些〃环境〃即是六道。虽然个别之道可以象征个别之人的心理状态,但那个人还是会经常闹着与其他五道相关的情绪。
  若要探讨六道,我们必须开始更完整地去看情况,此即止观之观(vipashyana)。我们不仅要确知每一行动的细节,还要知道整体的情况。观中含有对空间的觉知,亦即晓得精确的动作是在什么气氛中发生的。如果我们能看清自己行动的每一细节,这种觉知也会造成某种空间。对情况小规模的觉知也会带来对情况大规模的觉知,从而产生全面的觉知大观(mahavipashyana)。所谓大观,是觉知通盘模式,而不专注细节。我们开始看出自己的幻想模式,而不埋首其中去钻研。我们发现我们无须跟自己的投影斗争,发现那座把我们和我们的投影分开之墙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能见〃我〃无实性的是般若(prajna)或智慧。得见般若,身心自安,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无须再维持〃我〃的存在了。我们敞开得起、布施得起。能如是看出另一种跟自身投影相处之道,会令我们非常欢喜此即初地菩萨的境界。我们进入了菩萨道、大乘道、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