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8-丹溪手镜-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法,气虚补气,血虚补血,痰多导痰,先服本药,后皆用吐之以提其气, 
气升则水自下,加以五苓散。 
x清肺饮子x 治热在上焦气分,小便不利,热而渴者是也。 
泽泻(五钱) 猪苓(三钱) 茯苓(二钱) 通草 木通(二钱) 灯心(一钱) 车前子 
(一钱) 蓄 瞿麦 琥珀(三钱) 
x滋肾丸x 治热在下焦血分,小便不利不渴者是也。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一钱) 桂(少许) 血涩致气不通,或死血作淋,加滑石、茯 
苓、泽泻。 
x牛膝膏x 治死血作淋。 
x李先生治法x 热在上焦,栀子、黄芩主之;中焦加连、芍;下焦加黄柏;淋 
热利之,山栀子之类;气虚参术加木通。 
x小便不通利x 气虚参术加升麻,后吐;血虚以四物,后吐;痰气,二陈加木 
通、香附,后吐。 
x三因淋用∶x 
五苓散 葵子 活石 瞿麦 冷加附子;热加黄芩;血加栀子、石膏、石苇;气少腹满闭,加木香、沉香。 
x发灰散x 治走马房劳饮食,忍小便以致转胞不通,脐下急满。醋下二合。 
甘遂和蒜捣饼,安脐孔,合实,着艾灸三十壮,治小便不通或加葵子。 

卷之中
小便不禁(二十八)
属性:膀胱不约为遗溺。 
x小便不禁韭子丸x 出《三因方》,治肾冷。 
韭子(六两) 苁蓉 鹿茸 牛膝 菟丝子 巴戟 石斛 杜仲 川归 地黄 桂 
上随分酌用为丸。 
x阿胶散x 治失禁。 
阿胶(炒二两) 牡蛎( ) 鹿茸(酥炙四两任下) 
x茯苓丸x 治心肾虚淋沥。 
赤白茯苓(各二两) 地黄汁 好酒熬成膏丸,盐酒任下。 
大小便闭者,外有骨热不同。 
关格者,外有肝实热、心实热。 
便利不禁,外有中风湿、肝脾不同。 

卷之中
结燥便闭(肾脏风附二十九)
属性:x结燥便闭x 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夫肾主大便为津液,津液 
润则大便润。热燥,脾脉沉数,下连于尺,藏中有热。亦有吐泻后,肠胃虚,服 
热药多者,宜承气下之。 
又大便秘,小便数者,谓之脾约。脾血耗燥,肺金受邪,无所摄脾津液枯竭,治宜养血润燥。 
x风燥x 肺受风邪入肠中,右尺脉浮,宜麻仁丸。 
x阴结x 阴燥欲坐井中,两尺脉按之虚,或沉细而迟者是。 
如有阴证,脉坚实,汤药中亦少加苦寒,以去燥热,宜黄柏、知母、附子。 
x气燥x 尺脉伏也,宜温补之。 
x老人产妇x 气弱津液不足而结者,并宜地黄丸。 
x治法x 肾恶燥,以辛润之。脾结燥,以苦泻之,如食伤腹满、腹响是 
也。 
阳结者,散之。阴结者,热之。 
如能食,小便赤,为实,有物秘也,宜麻仁丸、七宣等主之。如不能食者, 
小便清,为虚,乃气秘也,宜用浓朴汤主之。 
x润肠丸x 
麻仁 桃仁(一两) 羌活 归尾 大黄(煨各半两) 
上蜜丸梧子大。 
如大便全秘,加酒制大黄;如血燥大便干燥,加桃仁、大黄;如风结大便不 
行,加麻仁、大黄;如风湿,加皂角仁、秦艽、大黄;如脉涩身觉气短,加 
郁李仁、大黄;如阴结,加姜附。 
x浓朴汤x 治气。 
浓朴 半夏 甘草(三两) 白术(五两) 枳实 陈皮(一两) 
外有香港脚虚寒,气实亦大便不通。 
x肾脏风x 湿也。阴茎痒痛不忍。 
苦参 大黄 荆芥 皂角 洗熏。 海螵蛸末敷。 
x阴包痒虫蚀x 
狗脊 黄连 黄柏 水银 光粉 赤石脂 为末敷 又加黄丹 

卷之中
头痛(三十)
属性:x太阳头痛x兼项与攒竹,脉浮紧或关前紧数,恶风寒,宜羌芎活主之。 
x阳明头痛x 自汗发热,胃热上攻,脉浮缓长,或关洪数,石膏、葛、芷主之。 
x少阳头痛x 额角偏疼,往来寒热,脉弦细,黄芩、柴胡主之。 
x太阴头痛x 有湿痰,体重腹痛,脉沉缓,半夏、南星、苍术主之。 
x少阴头痛x 足寒气逆,为寒厥,脉沉细,细辛、麻黄、附子主之。 
x厥阴头痛x 顶痛,吐涎沫,厥冷,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 
x气虚头痛x 耳鸣,九窍不和,尺脉虚浮,参、 主之。 
x血虚头痛x 鱼尾上攻,芎、归主之。 
风涎冷痰在鬲上,或呕吐,脉弦细出寸口,为痰厥,宜吐。 
x火作痛x 痛甚,清之、散之。 
x湿热头痛证x 则心烦。 
x伤风头痛x 半边偏痛,皆因冷气所吹,遇风冷则发,寸浮。 
x食积头痛x 因胃中有阴冷,宿食不化,上冲,右寸紧盛,左属风,浮为风; 
右属痰,滑为痰。 
x半夏白术天麻汤x 治痰厥头痛。 
半夏(二钱) 白术(一钱) 天麻(一钱半) 人参(一钱) 黄 苍术 陈皮 黄柏 
茯苓(一钱半) 神曲(炒) 泽泻 干姜(二钱) 
x清空膏x 治风湿热诸般头痛,惟血虚不治。 
黄芩(二钱) 羌活 川芎 黄连 防风 甘草(钱) 柴胡(七分) 
上为末,白汤下。 
x玉壶丸x 治风湿痰头痛。 
雄黄 白术 天麻 南星 半夏 
x茶调散x 吐痰头痛。 
x家珍方x 治偏头痛连睛。 
石膏 黍粘子(炒) 
x香芎散x 治一切头风。 
香附(二两炒) 甘草 川芎(一两) 石膏(五钱) 细茶 荆芥 点服二钱 细辛 防风 
川乌 草乌 白芷 荆芥 羌活 煎服 

卷之中
目痛(三十一)
属性:皆血太过与不及也。太过者,血得太热而溢于上,则目壅塞而发痛;不及 
者,血虚无所养而拈目痛。目之锐 ,少阳经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纲,太 
阳经也,血多气少;目之下纲,阳明经也,血气俱多。惟足厥阴连于目系而已。 
x治法x 血实者决之;血虚者补之。佐以辛散之,以凉清之、汗之、吐之。 

卷之中
脑痛(三十二)
属性:因风热乘虚而入于脑,宜以辛凉散之、行之;头目昏眩疼痛及脑痛,宜以辛凉散之、行之。 
x羌活汤x 治风热壅盛,上攻头目,昏眩疼痛及脑痛。 
羌活 防风 黄芩(酒) 黄连(一两酒) 柴胡(七钱) 栝蒌根(酒) 茯苓(一钱) 甘草 
x羌附汤x 治冬天寒气犯脑痛,齿亦痛,名曰脑风。 
麻黄 附子 防风 羌活 白芷 升麻 姜蚕 黄柏 甘草(三钱) 苍术 黄 (一钱) 
x藿香散x 治脑风头痛。 
藿香 川芎 天麻 蔓荆子 白芷 
上槐花酒汤下。 
x又x 谷精草 铜绿(另研各三钱) 硝石(另研一钱) 为末,吹鼻中。 
x又x 细辛 瓜蒂 良姜(一钱) 硝(五钱) 含水满口,以药搐鼻。 
x又x 荆芥 薄荷 木贼 姜蚕 蝎梢 
上为末,茶清下二钱。 

卷之中
眉眶骨痛(三十三)
属性:x因风痰x 
羌活 防风 甘草 黄芩(酒) 白术 半夏 南星 细辛 
又方加川乌 乌头(童便浸炒去毒) 二味为君。 

卷之中眉眶骨痛(三十三)
不治证
属性:头目痛,脉反短涩者死。 
脑痛,脉弦大者死。 
卒视无所见者死。 

卷之中
目泣泪目黄(三十四)
属性: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 ,泣泄名风成寒中,宜辛温之。不得外 
泄,目黄名风成热中而郁也,宜辛凉发之。 

卷之中
眩晕(三十五)
属性:因痰饮随气上,伏留于阳经,遇火则动,或七情郁而生涎,亦同呕吐,眉目 
疼痛,目不欲开。 
因血虚眩晕,眼花屋转,起则晕倒。 
因外感,风在三阳经,头重项强,有汗。 
因虚则掣痛;暑则热闷;湿则重着,皆令吐逆晕倒。 
x散风行湿汤x 治痰火眩晕。 
二陈汤 黄芩 苍术 活石 
x瓜蒂散x 治痰厥眩晕,吐之。 
x芎归汤x 治血虚眩晕。 
x参苓汤x 治气虚挟火。 
人参 白术 黄芩 黄连 

卷之中
心腹痛(三十六)
属性:脉细小迟者生;坚大实者死。 
腹痛,反浮大而长者死。 
腹痛而喘,滑利数而紧者死。 
滑而紧者痛,阳微阴弦者虚,短数心痛。 
由中气虚,寒邪乘虚客之,治宜温之、散之。 
或久不散郁而生热,宜开郁治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胃脘而痛。或 
有食积痰饮,或气而食相郁,停结胃口作痛。 
x热厥心痛x 身热足冷,痛甚则烦躁而吐,额汗,脉洪,宜刺太溪、昆仑。 
x寒厥心痛x 手足逆,冷汗,不渴,便利,溺清,脉微,乃寒客心包络也,宜 
温之,良姜、菖蒲辛热也。 
x大实心痛x 卒然发痛,便秘久而注闷,心胸高起,按之痛,不能饮食,可下之。 
x胃病者x 腹胀胸满,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刺大都、大白。 
x脾病者x 腹胀,食则吐呕,善噫,胃脘痛也,心下急痛如锥刺,刺太溪。 
x又中胃痛x 太阴也。理中、建中、草豆蔻丸等主之。 
x胃心痛x 痛与背相接,善恐如从后触其心偃偻,刺束骨、合谷、昆仑。 
x脾心痛x 状若死,终日不得休息,取行间、太冲。 
x肺心痛x 卧若起居动作益痛甚,刺鱼际、太渊。 
x草豆蔻丸x 治脾胃虚损、客寒,及一切虚证心腹大痛。 
草豆蔻(面煨去皮四两) 吴茱萸(八钱) 益智仁(二钱) 陈皮(八钱) 青皮(三分) 
泽泻(三分) 
人参(八分) 甘草(炙三分生六分) 麦 (一钱) 黄 (八分) 姜黄(四分) 川归 
(八分) 柴胡(四分) 桃仁(去皮) 姜蚕(六分) 半夏(一钱) 神曲(一钱半) 
x金铃子散x 治热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 
金铃子 玄胡(各一钱) 热加黄连,散气加荔枝核酒下三钱。 
x术附汤x 治寒厥心痛,脉微虚弱暴痛。 
白术(四两) 附子(一两) 甘草(二两) 
x治心痛久成郁x 
川芎 栀子 苍术 香附(以上四味俱开郁) 石咸 干姜(炒灰治) 火毒加黄连 甘草 
有因酒、牛乳,心痛十八年,时以一物拄之,脉三至弦弱而涩,吞酸,用二 
陈汤 白术 黄芩 黄连 泽泻 桃仁 郁李仁 
x痰水停饮留结不散名胸痹x 
栝蒌 枳实 香附 苍术 台芎 
x死血留于胃口作痛x 
承气汤 栀子 韭汁 桔梗(能开提气血) 麻黄(重者须此发之) 
x木香散x 治心脾卒痛。 
木香 蓬术(一两) 干漆(炒烟尽二钱) 
上醋汤下一钱。 
x煮雄黄x 治大实心痛、 癖,如神。 
雄黄(一两另研) 巴豆(五分研入雄黄末) 白面(三两再研匀) 
上水丸梧桐子大,每服时先煎井水令沸,下药二十四、五丸,煮二十沸, 
捞入冷浆水浸冰冷,一时一丸,一日二十四时,加至微利为度,用前浸水下。 
x治吞酸作痛,饮水为病也,可燥之。x 
干蚬壳丸 苍术半夏丸 
x胃脘当心痛,有垢积者x 
斑蝥 乌梅肉 丸如豆大,泔下一丸。 
皂树上蕈 汤泡肥珠起,饮之泄效。 

卷之中
腹痛(三十七)
属性:因寒客之则阻不行,有热内生郁而不散,有死血,有食积,有湿痰结滞,妨碍 
升降,故痛当分部分治。 
x小腹痛x 厥阴也,正阳回阳四逆加归主之。 
x杂症而痛x 苦楝丸、丁香楝实丸、酒煮当归丸主之。 
x腹中不和而痛者x 甘草芍药汤主之,或误下而痛加桂,痛甚加大黄。 
x夏月肌热恶寒脉洪实而痛x 黄芩芍药汤主之。 
x中气虚而痛x 饥而痛者是理中汤主之。 
x诸虫痛者x 如腹痛肿聚往来无有休止,涎出吐清水。 
x痰积腹痛x隐隐然,得热汤辛物则暂止者是。 
x理中、建中x 治寒腹痛及虚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