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8-丹溪手镜-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不治症x 
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 
下利热不止者死。 
汗后复热而脉躁疾,狂言不能食,名曰阴阳交死,乃肾虚感邪,则阴邪与真阳交合,伏入于 
心包络之间,先用三黄泻心汤加参附三服,和其心包。病若静,次用知母麻黄汤三服,开泄心包 
之邪,又次用竹叶石膏汤,复其津液。 

卷之上
潮热(十八)
属性:一日一发,止于未申之时,属阳明也,可下之,热已入胃故也。 

卷之上
烦热(十九)
属性:无时而歇,非比发热时发时止。 
烦热与发热,二者俱表也。 
曰病患烦热汗出而解;又曰发热已解,半日许复烦,再与桂枝汤;又曰,服桂枝反烦不解, 
先刺风池、风府,再与桂枝。 

卷之上
汗后热(二十)
属性:发汗不入格病不解,宜再汗,汗后再伤风寒而热,宜再汗。 
汗后温温而热,脉弦小而数,有余热也,宜和解之。 
汗后温温而热,脉静身无痛处,虚热也,宜平补之。 
汗后温温而热,或渴,或胸满,或腹急,有里证,脉沉数,宜下之。 

卷之上
自汗(二十一)
属性:风邪干卫,自汗表虚,脉浮而无力,桂枝和之。 
暑邪干卫,中 自汗,恶寒身热而渴,脉虚,白虎主之。 
湿邪干卫,多汗而厥,脉濡沉,此其风湿甚者,白虎加苍术。 
风湿自汗,脉弦,宜葳蕤汤,彻其热也。 
寒渐入里,传而为热,亦使自汗。 
以上皆表邪未解也。 
漏不止而恶风自汗亡阳,脉沉细,宜桂附汤温经,此表之虚也。 
阳明发热,其汗如雨,则胃汁内干,急下之,下迟津液内涸,黑斑而死。 
自汗脉沉数有力,宜下之。 
柔 自汗,脉沉,宜小续命,散其风邪。 
霍乱自汗,脉细紧,宜四逆回阳也。 
少阴病反自汗,脉沉细,宜四逆汤,补其肾也。 

卷之上自汗(二十一)
不治证
属性:汗出发润及如油,或大如贯珠,着身出而不流者死。 
发湿温汗,名曰重 死。乃人素有湿,因而中暑,暑温相搏。 
自汗属太阴脾经,脾之真气随汗而泄,复以热药汗之,两热相攻,热旺脾 
脱,口不能言,而耳聋身不知痛,身青面变而死,有白虎加苍术,救其在表里 
者,可保十死一生。 

卷之上
盗汗(二十二)
属性:睡中出,曰盗汗。 
盗汗,邪气在半表半里也。 
睡则卫气行于里,乘表中阳气不密,故自汗,觉则气散于表,故汗止。 

卷之上
头汗(二十三)
属性:头汗,邪热内蓄不得越,蒸于阳经,且头汗为里虚表实,玄府不开则阳气上 
蒸于头。头汗则五脏枯干,心包络中空虚,至此则津液竭也,切勿下之,下之则 
肠胃真气大泄,津液外亡,故曰重虚,凡头汗忌下。 
一表也,头汗,往来寒热,宜柴胡桂枝干姜汤。 
一半表半里,头汗,名曰阳微结则阳气衰而肠胃燥,大便秘结矣,宜小柴 
胡,次与脾约丸润之。 
又有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呕而渴,但头汗,往来寒热,及微恶寒、手足冷、 
大便硬,脉细,亦是也。 
一里也,头汗,名曰纯阴结,不热但烦渴,便秘不通,宜大柴胡下之,不热者,热在内。 
热入血室,头汗,谵语,宜小柴胡加生地黄。 
瘀热在里,渴而小便不利,发黄,头汗,宜茵陈五苓散。 
阳明病,心下懊 ,宜栀子豆豉汤,吐其胸胃之邪也。 
水结胸,头汗,心下紧满,宜小半夏加茯苓。 
寒湿相搏,头汗,欲得被覆向火。 
阳明被火。 
虚烦。 

卷之上头汗(二十三)
不治证
属性:小便不利,头汗者死(阳脱也)。 
湿家误下,额上汗,微喘者死(阳脱也)。 

卷之上
手足汗(二十四)
属性:手足汗属阳明胃。 
热聚于胃,是津液傍达,必大便硬,或谵语,可下。 
寒中于胃,阳明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大便初硬后溏,不可下。 

卷之上
无汗(二十五)
属性:邪在表无汗,六脉浮而有力。 
x太阳x 无汗,脉浮紧,宜麻黄。 
x阳明x 无汗,小便利,呕而咳,手足厥逆。 
x刚 x 无汗,脉弦,宜葛根汤。 
邪内传。 
x阳明x 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发黄。 
x伤寒发热x 无汗,大渴,无表证,白虎加人参主之。 
x冬阳明x 无汗,脉洪实,下其热也。大便不通,口噤胸满者,下之。潮热谵妄 
便秘,脉沉数而洪大,下之。 
x太阴x 无汗,脉沉细,宜桂枝汗之。 
x少阴x 无汗,脉沉,宜四逆温之。 
x厥阴病x 无汗,脉微缓,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以和其荣卫也。 
水饮内蓄而不行,则津液不足,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 
x亡阳x 无汗,阳虚则津液少,脉浮而迟,其身必痒,又云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x阴阳易x 无汗,脉紧则阳虚,无阳作汗,宜烧 散、鼠屎汤以和之。 

卷之上无汗(二十五)
不治证
属性:热病脉躁盛,不得汗者,阳之极也,死;尽药三剂,发汗不出者死。 

卷之上
头痛(二十六)
属性:三阳俱头痛。太阳脉浮,葛根葱白汤;少阳脉弦,柴胡汤;阳明脉长,承气汤。 
三阴无头痛,惟厥阴脉会于巅,有头痛干呕涎沫,吴茱萸汤主之。 
小便清者,热不在里,可发散之。 
不大便者,有热头痛,可下之。 

卷之上头痛(二十六)
不治证
属性:真头痛,甚入连于头脑,而手足冷者死。 

卷之上
项强(二十七)
属性:表邪也,太阳证。 
亦项强,因太阳中风加之寒湿,宜发散之。 
结胸项亦强,如柔 状,宜大陷胸丸下之。 

卷之上
头眩(二十八)
属性:眩者非玄,而见其玄。 
者非毛,而见其毛。 
者,目摇动也。 
运者,运转,世谓之头旋。 
冒者,蒙冒,世谓之昏冒。 
皆阳虚也。 
风亦头眩。 

卷之上头眩(二十八)
不治证
属性:属性原缺。 

卷之上
胸满(二十九)
属性:属性原缺。 

卷之上
胁满(三十)
属性:属性原缺。 

卷之上
心下满(三十一)
属性:……虚气上逆也,旋复代赭石汤主之。痞与泻心不解,渴而小便不利为水饮内蓄,五苓散 
主之,泻心汤并治痞虚气。 

卷之上心下满(三十一)
不治证
属性:结胸证悉具而加之烦躁者死,邪胜也。 
脏结亦如结胸,邪结于阴也。寸脉浮而关小细沉紧,饮食如故,而阴结阳不 
结也。时自利,是阴乘阳虚而下也。舌上白胎滑者难治,白胎寒多也。脏结,于 
法当下,若无阳证寒热,其人反静,胎滑,不可攻也,宜刺关元,小柴胡汤也。 
又,病患胁下旧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小腹入阴筋者死,积与真藏气结也。 

卷之上
腹满并痛(三十二)
属性:大满大痛,或潮热大便不通,腹满不减者,实也,可下之。曰阳热为邪者, 
腹满而咽干,方可下之。又曰,痛而不满为实,宜大柴胡、承气辈下之。满而且 
痛,内外表里俱有证,宜桂枝加大黄汤,以和其内外,以上皆热病也。 
有冷痛者,痛而大便利,手足冷,恶寒,脉细,面青者,温之,四逆也。 
有下寒上热痛者,腹中痛,欲呕吐,黄连汤主之。 
腹满不痛或时减者,为虚。此虚寒从上下也,当温之。盖虚气留滞,亦为之 
胀,比之实,但不坚痛为异,宜桂枝半夏汤、小建中汤,以和之。又曰,阴寒为 
邪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属太阴也,可温之。 
汗吐下后胀满。 
发汗后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 
发汗后腹胀满(是膀胱虚也)者,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此因表邪发散去 
津液少,胃主津液,胃虚不能宣布诸气,当温散之。 
吐后腹满者,邪气不去,下传入胃,承气主之。 
太阳病反下,因而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主之。大实痛,桂枝加大黄主之。 
伤寒下后,腹胀心烦,卧不安,热乘虚,郁于中,气不得上下,栀子浓朴汤主之。 

卷之上
小腹满(三十三)
属性:谓脐下满也。是在上而满者,气也;是在下而满者,物也。小腹下,溺与血 
也,若从心下至小腹皆硬满而痛者,实也,大陷胸汤下之。但小腹硬满而痛,小 
便利者,蓄血之证,曰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桃仁承气主之。小便不利者,则是 
溺涩之证,此皆邪气聚于下焦,津液血气不行,留滞故也。 

卷之上
虚烦(三十四)
属性:谓心中郁郁而烦也。烦者,热也。欲吐不吐,心中无奈。胸中烦、心烦、虚 
烦,三者皆邪热传里,心烦喜呕,胸中烦不喜呕,小柴胡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病,胸满而烦,猪 
肤汤主之。以上皆彻热而和解也。如作膈实者,可瓜蒂散吐之。如不因汗吐下实 
也,可以重剂吐之。 
足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实也,可下之。 
又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虚也,与小建中汤补之。大抵先烦而悸者, 
热也;先悸而烦者,虚也。如因吐下汗后而烦者,虚也。可以轻剂吐之,则是内 
陷之烦也,栀子豉汤主之,少气者加甘草,呕者加生姜,腹满加浓朴。凡药大下 
后,热不去微烦,加干姜。 

卷之上
烦躁(三十五)
属性:烦而扰,扰而烦,阳也。为热之轻者,烦躁谓先烦而渐至躁也;躁为愤躁而 
躁阴也,为热之重者。躁烦谓先躁而后烦者也。 
有不烦而躁者,怫怫然便作躁闷,此为阴盛格阳也。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 
但饮水不得入口者是也,治宜温之。 
有邪气在表而烦躁者。太阳中风,脉浮紧,不汗烦躁,大青龙主之。曰当汗 
不汗,其人烦躁。 
有邪气在里而烦躁者。大便六七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燥屎也,可 
下。有火劫而烦躁。太阳病,以火熏之,大热入胃。 
有伤寒乍解,胃气尚弱,强食过多,因而烦闷,胃脉浮洪,宜损谷。 
有因虚而烦躁。阳微发汗,躁不得眠。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则 
安静,不渴不呕,无表证,身无大热,脉沉微,姜附汤主之。发汗若下之烦躁, 
病仍不去者,茯苓四逆主之。 
汗吐下,脏腑俱虚,余热相协,因虚而烦,以身不疼、脉不紧不数,宜补其虚。 
有阴盛而烦躁。少阴吐利,手足冷,烦躁欲死,茱萸汤主之。 

卷之上烦躁(三十五)
不治证
属性: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 
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 
少阴恶寒而蜷,四逆脉不出,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六七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卷之上
懊(三十六)
属性:谓郁闷不舒畅也,无奈也,比之烦闷而甚。 
由下后,表邪未解,阳邪内陷,结伏于心胸之间,邪热郁于胸中,宜栀子豉汤吐之。 
或发汗吐下后,及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饥不饮食,头 
汗,邪热结于胸中,宜承气茵陈下之。 
阳明下之,胃中有燥屎,及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懊 ,必发黄。 

卷之上
不得眠卧(三十七)
属性:眠者,常睡熟也。不得眠者,虽睡不熟,且安静不烦也。卧者,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