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36-推拿抉微-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集·推拿法
腹痛门推法
属性:陈紫山曰∶小儿腹痛,有寒有热,有食积 瘕,偏坠寒疝,及疣虫动痛。诸痛不同,其名亦异,故不可一概而 
论。又曰∶热腹痛者,乃时痛时止也,暑月最多。 
治法∶推三关,六腑,推脾土,分阴阳(阴重阳轻),黄蜂出洞, 
四横纹。 
涂蔚生曰∶黄蜂出洞,乃治疗寒症之大热法。以之治热症腹痛,恐系有误,用者慎之。采用清天河水 
等法可也。 
陈紫山曰∶寒腹痛者,常痛而无增减也。 
治法∶推三关,运五经纹,二扇门,一窝风,按弦搓摩,运八卦,揉脐及龟尾。 
陈紫山曰∶气滞食积而痛者,卒痛便秘,心胸高起,手不可按者是也。 
治法∶推三关,分阴阳,推脾土,揉脐及龟尾,掐威灵。若腹内膨胀,推大肠。 
陈紫山曰∶冷气心痛者,手足厥逆,遍身冷汗,甚则手之甲青黑,脉沉细微是也。 
治法∶推三关,运八卦,分阴阳(阴重阳轻),补肾,二扇门,黄蜂出洞。鸠尾前后重揉,葱姜推之发汗。 
涂蔚生曰∶鸠尾在胸前两歧骨下一寸。曰鸠尾者,言其骨垂下如鸠尾形也。 

第二集·推拿法
痢疾门推法
属性:陈紫山曰∶痢分赤白二种。世人莫不曰赤为阳,为热,白为阴,为寒;或曰无积不成痢;或以冷热之法互治, 
必难取效。不究其原,何可疗治。且四时八风之中人,五运六气之相胜。夏秋人多痢疾,《内经》曰∶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岂可拘于无积不成痢之说。岂一岁之中,独于夏秋,人皆有积乎?盖风邪入胃,木能胜土,不为暴泄, 
则或痢疾。赤白交杂,此为阴阳不分,法当厘清阴阳为主。又曰∶夹热而痢者,则痢下红色,此风热能动血也。 
治法∶推三关,六腑,清心经,和阴阳,推大肠,脾土,运八卦,肾水,揉脐及龟尾。 
陈紫山曰∶夹冷而痢者,则下纯白也。或油上有粉红色,或似猪肝凝血,皆为阴症。盖血寒则凝故也。 
治法∶推三关,运八卦,脾土,大肠,和阴阳,天门入虎口,揉脐及龟尾。 

第二集·推拿法
疟疾门推法
属性:陈紫山曰∶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谓腠理开而汗出遇风也。或得于澡浴水气,舍于皮肤,因卫气不守,邪气 
并居,其疾始作。伸欠寒栗,腰背俱痛,骨节烦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而渴。乃阴阳二气交争,虚实更 
作而然。阴气独胜则阳虚,故先寒战栗。阳气独胜则阴虚,故先热。阴胜阳虚,则内外皆寒。阳盛阴虚,则内外俱 
热。阴阳各衰,卫气与病气相离则病愈。阴阳相搏,卫气与病气相集则病复。各随其卫气之所在,与所中邪气相 
合而然也。 
涂蔚生曰∶陈紫山此节之疟疾谈,似有独得之处。然其疟之所以发生寒热之理,尚欠细密,参观第一集秋善 
病风疟解释自知。 
治法一∶(疟疾兼呕吐者)推三关,脾土分阴阳,运八卦,揉脐。 
治法二∶(疟疾一旦发者)推三关,肺经,分阴阳,运八卦,按弦搓摩。 
治法三∶(久疟不愈,而脾虚弱者)补脾土,分阴阳,运八卦。 
治法四∶(邪疟至晚发者)推三关,脾土,分阴阳,运八卦。六腑,天门入虎口。 
治法五∶(瘅疟但热无寒者)推三关,脾土,分阴阳,运八卦,肺经,六腑,内关,天门入虎口,揉斗 
肘,间使。 

第二集·推拿法
疳疾门推法
属性:陈紫山曰∶大抵疳之为病,皆因过餐饮食。于脾家一脏,有积不治,传之余脏,而成五疳之疾。若脾家病去, 
则余脏皆安。苟失其治,日久必有传变,而成不救之症。可不慎哉! 
治法∶推三关,六腑,脾土,运八卦,大肠,五经纹,心经,清天河水,运水入土,板门。 

第二集·推拿法
积症门推法
属性:陈紫山曰∶儿患积症,皆因哺乳不节,过餐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积滞中脘,外为风寒所袭,或因夜 
卧失盖。致头疼面黄,身热眼胞微肿,肚腹膨胀,足冷肚热,喜睡神昏、不思饮食,或吐或哕,口吐酸气,大便腥 
臭。此为陈积所伤,先宜发表,后宜攻积。 
治法∶推三关,六腑,多补脾土,掐四横纹,补肾水,分阴阳,掐大肠,揉板门,运八卦,(退艮重。)二扇门, 
天门入虎口。 
发热腹痛,宜推水底捞明月。大便秘结,多推六腑,四横纹,揉掐肾水。腹痛泄泻,掐一窝风,揉脐及龟尾。 

第二集·推拿法
痞症门推法
属性:陈紫山曰∶夫痞与否同不通一也。小儿乳哺不节,久停于脾,不能克化,结成痞。痞癖突于胁下,或左或右, 
俗云龟劳。其疾 
皆因积滞蕴作,致有寒热,肚腹疼痛,昼凉夜热。气实者先攻其痞,后投补益。气虚者,先与调固脾胃,神色 
稍正,饮食多进,后宜攻之。若面黄唇白,发焦肌瘦,乃为虚极,不可轻下,乃徐徐调理为上。 
治法∶推三关,脾土,大肠,肺经,四横纹,板门,向导,清肾水,运五经纹,运八卦,小天心,黄蜂出洞, 
赤凤摇头,久揉脾土。 
涂蔚生曰∶痞与块异。痞是中焦循行油膜之气滞也。中焦循行油膜之气滞,则营运上下之气皆滞,而循行油膜 
之血,亦因之而滞矣。故外感风寒久不解,其风寒邪气,每易循外油膜,以入内油膜,发生痞积等症。块是先有行 
之血滞,而后累及于气滞者也。古人有 瘕之名,谓 为常聚不散,血多气少,气不胜血,故不散,或纯是血质, 
或血中裹水。瘕为或聚或散,气为血滞,则聚而成形,血随气散,则没而不见。实则亦即痞块之换相也,不可因其 
名称岐异。而人每觉痞块与 瘕相悬殊耳。若夫食积,则是纯粹由于饮食积滞,而累及于原有之气血周流者也。 
故治痞之法,宜疏气以行血,治块之法,宜攻血以行气。治积之法,则宜消食以行滞,至其现时行状若何,则又宜 
随体质之强弱,而纳补益寒热之味,于公导消散之中者也。 

第二集·推拿法
痫症门推法
属性:陈紫山曰∶古人议痫最多,大抵胎内受惊,及闻大声大惊而得。盖小儿神气尚弱,惊则神不守舍,舍空则痰 
涎归之。而昏乱旋晕颠倒,口眼相引,目直上视,手足搐搦,背脊强直,或发时作牛羊猪马鸡犬之声,便致僵仆, 
口吐涎沫,不省人事。凡得此症,纯属风痰郁结,上迷心窍,宜多投疏风化痰顺气镇惊之 
剂,更须临症参详,乃无失也。 
治法∶推三关,六腑,肺经,补脾土,天门入虎口,揉斗肘,掐板门,掐五指节,分阴阳,运八卦,赤凤摇头,按 
弦搓摩,威灵穴,揉中指,掐总经,炙昆仑。 

第二集·推拿法
咳嗽门推法
属性:陈紫山曰∶夫咳嗽者,未有不经感冒而成也。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 
先受邪气,得其从合,则伤于肺,是令嗽也。乍暖脱衣,暴热遇风,汗出未干,遽尔戏水,致令伤寒咳嗽。初得时 
面赤唇红,气粗发热,此是伤风,痰壅作嗽。日久津液枯耗,肺经虚矣。肺为诸脏华盖,卧开而坐合,所以卧则气 
促,坐则稍宽,乃因攻肺下痰之过,名曰虚嗽。又当多补脾而益肺,藉土气以生金,则自愈矣。 
治法∶推三关,六腑,肺经(往上),二扇门,二人上马,五总经(六转六掐),多揉肺愈穴,掐五指节,合 
谷,运八卦,多揉大指根,天门入虎口,板门。痰壅气喘,掐向导穴,再掐板门。痰结壅塞,多运八卦。干咳推六 
腑。痰咳推肺经,推脾清肾,运八卦。气喘掐飞经走气,并四横纹。 
涂蔚生曰∶陈紫山此节症论,多未精透,参观第三集咳嗽条自知。 

第二集·推拿法
肿胀门推法
属性:陈紫山曰∶古方有十种论症,然脉浮为风虚,沉伏为水病,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即为正水,脾脉虚大, 
多作脾肿,因循不治,乃成水肿。盖脾属土,喜燥而恶湿,土败不能制水,则停蓄不行,留滞皮肤,故作浮肿。初 
得病时,是眼胞早晨浮突, 
至午后稍消。然此症夏与秋冬治之颇易,惟春不然。盖四时之水,无如春水泛滥,兼肝木旺而脾土受克,不能制 
水,所以难疗。进退不常,徐徐调理取效。大凡小儿浮肿,先用发散,然后以泄法。 
治法∶推三关,推脾土,黄蜂出洞,运五经纹,二扇门,掐威灵,天门入虎口,斗时。春夏用水,秋冬用葱、 
姜,真麻油调之,再用酒一盏,飞盐少许,皂角一片为末,黄土一钟,同炒,布包,倒合掌心,掐大指节即消。 
涂蔚生曰∶肿以四肢言,胀以心腹言。虽同是脾胃主病,而其中寒热虚实,亦无不参杂其间。挟外感而发生 
肿胀者,亦不过十分中之一二耳。治之者必须审定此种肿胀,是否有寒有热,有虚有实,而为一种寒热虚实之对 
待法。方不至为病所误,而为紫山之先用发散,后以泻法所瞒也。 

第二集·推拿法
目疾门推法
属性:陈紫山曰∶小儿双目忽然红,盖因肝脏热兼风,散风清火斯为妙,痘后须知宜别攻。火眼之症治,宜补肾水, 
推天河,六腑,分阴阳,运八卦,推脾土,水底捞明月,合骨,曲池,肩井。 
风眼之症治,宜推三关,揉肾,掐五指节,分阴阳,运八卦,推天河,六腑,水底捞明月,合谷,曲池,肩井。 
涂蔚生曰∶紫山只云风眼火眼之症,而未云风眼究系何如,火眼究系何若,未免叫人难辨。实则火眼色极赤而 
干燥,风眼色鲜红而多泪也。然火甚可以生风,而风甚亦多含火也。 

第二集·推拿法
杂症门推法
属性:小儿头疮,治宜推三关,推肺经,分阴阳,推脾土,揉太阳,揉阳池。 
小儿口内生疮,治宜退六腑,分阴阳,捞明月,清天河水, 
补肾水,凤凰单展翅。 
小儿偏坠,治宜推三关,推肾,揉板门,分阴阳,八卦,打马过天河,三阴交,承山穴,外用艾茸为囊, 
收肾卵子甚效。 
涂蔚生曰∶三阴交在内踝蛳骨上三寸,乃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交会之点也。 
小儿傍耳流脓,治宜∶推三关,六腑,推脾土,将耳珠揉,用前补泻法。小便黄赤可清之,治宜治肾水。 
(从小指尖往上推为清。)掐二人上马,运水入土。如大小便俱闭,则宜分阴阳为主。 
小儿眉目不开,治宜掐阳池,(宜久揉久掐)。再推四横纹。 
小儿口渴咽干者,气虚火动也,清天河水为主。 
小儿四肢厥冷,治宜推三关,补肾土为主。 
小儿口哑不能语言,乃痰迷心窍也,清肺经为主。 
小儿手不能屈伸者,风也,宜威灵穴揉之。四肢软者,血气弱也,宜补肾土,掐四肢横纹。手捏拳者,心经 
热也,急掐水底捞明月,仍运八卦。 
小儿头痛,揉脐及阳池,外劳宫,头向上者,宜补脾土,运八卦为主。 
小儿风症,不省人事,灸上星、涌泉、少商。 
小儿发热,目上视,宜泻心经,掐中衡穴,横门穴,俟眼正起视方止。 
小儿眼左视,掐右端正;眼右视,掐左端正(中指中节外边是) 
小儿吐血,两大指甲爪角后一韭叶许,即母腮穴掐之(母腮穴即是少商穴) 
小儿汗多,是肾虚,推补肾水,汗即止。 
小儿日间病重,宜抑阳;夜重者,宜抑阴。 
小儿子时后火盛者,是阳火,宜泻之;午后火盛者,是阴火,宜补之。 
小儿先热后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