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36-推拿抉微-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膈上,此即胃脘痛也。是其不知何为上焦,膈位何在,而胃脘又何在也)。不过胃脘痛至甚,其气上逆,亦可牵 
连心脏不安,使之发生疼痛耳,故《难经》云∶有厥心痛,无真心痛。如真心痛,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周梦觉 
虽未将痛之界限厘清,仅将痛之种类分别晰清。因症用药,而其硕诚伟见,已足高人一等。不过其食痛而下,药 
味均可加减,诚能触类旁通,其中自有无数法门。陈飞霞谓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 
得食少减者为虚,得食益甚者为实,痛轻莫得其处者为虚,痛剧有定所者为实。又谓冷痛面色或青、或白,甚者, 
面色暗淡,唇口爪甲皆青。热痛面赤壮热,四肢烦躁,手足心热。食痛口中气温,面黄唇白,多眠少食,大便酸 
臭。虫痛面白唇红,六脉洪大,痛则口出涎沫清水,腹内结聚成团。然予每遇是症,除虫痛外,俱以针刺之法,为 
之调剂补泻。轻者刺委中、手十二井、足三里等穴而愈,重刺中脘、分水等穴而愈。如心痛再甚,则为之刺巨阙 
一穴,而无不愈矣。但此中补泻之法,未易深明;寒热之症,尤须分晓。惜乎吾国针学,近者每下愈况,医者不 
知趋向尚耳。 

第四集·治疗法
癖积
属性:经曰∶新积痛可移者易已,积不痛者难已也。又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 
衣,脉宗气也。结而横,有积矣。陈飞霞曰∶凡饮食之积,其渐积者,不 
过以饮食偶伤,必在肠胃之内,故可行可逐治无难也。惟饮食无节,以渐留滞者,多成癖积于左胁膈膜之间,此 
阳明宗气所出之道也。若饥饱无论,饮食叠进,以致阳明胃气一有所逆,则阴寒之气得以乘之,而脾不及化,故 
余滞未消,并肠外汁沫,抟聚不散,渐成症结矣。然其初起甚微,人多不觉,及其既久,则其根深蒂固,而药饵 
难及。今西北小儿多有此疾,而尤以食面之乡为最。正以面性多滞,而留积于皮里膜外,所以不易治也。惟当以 
渐消磨,求法治之。幸毋孟浪欲速,妄行攻击,徒致胃气受伤,而积仍未去,以速其危也。 
癖者,血膜化水则癖,胁傍时时作病,时热,潮热,或寒热往来似疟,故疟家多有此症。凡疟疾发过之后, 
必令其热退极尽,方可饮食。若热未尽而饮食之,则脘中多蓄黄水,日久而成癖积。小儿脏腑和平,脾胃壮实, 
则荣卫宣畅,津液流通,纵使多食生浆,不能为病。惟脾胃不胜,乳哺不调,三焦不运,水饮停滞,冷气抟之, 
结聚而成癖也。体素弱者,消癖丸;气壮实者,赭石挨癖丸。大约有癖之儿,虚者居多。攻下之药,非可常 
用。即不得已而用之,待其略减,用消癖丸缓缓消之。至为良法。 
涂蔚生曰∶其动应衣,脉宗气也之衣字,恐系误,待考。又衣字似当作为乎字。 
x《集成》消癖丸x 治癖在胁下,面黄肌瘦,午后发热似疟用之。 
人参 白术 陈皮 茯苓 青皮 川朴 枳实 半夏 砂仁 神曲 麦芽 鳖甲(九肋者) 三棱 莪术 
广木香 肉桂 炮姜 黄连(姜汁炒) 
上为细末,米糊为丸,每服一二钱,量儿大小加减。米汤 
下,以癖消药止。 
涂蔚生曰∶消癖丸内,有砂仁、神曲、炮姜、肉桂诸热药,必须其癖积,由于寒凝而来者,方为合法。若为 
因热而结之癖积,则又须易去其热药,而为知柏芩连之寒药,方能取效也。总之积热宜乎寒下,寒积宜乎热下, 
而加以固本之药耳。 
x《集成》赭石挨癖丸x 治腹中癖块,或生寒热,或时作痛,小儿壮实,饮食素强者,方宜用之;脾胃素 
虚者,切不可服,惟以前药攻补兼施,久之自愈。 
代赭石(火煨醋淬至酥,研末水飞过用) 青皮(醋炒) 莪术 广木香 肉桂(各三钱) 巴豆霜(去油极 
净取霜,一钱) 大黄(二钱)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萝卜子大。每服五丸,淡姜汤送下。 

第四集·治疗法
诸汗
属性:涂蔚生曰∶汗者气分之水,由而气变为汗。如空中之气,遇寒冷变而为雨;口鼻之气,遇漆石变而为水也。 
古人有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之说。因阳气既虚,则卫外者无所统御,而内部化生充溢皮肤之气,即无所摄收。故 
当醒寤之时,发而为自汗也。宜用六君子汤,加炙 、枣仁,茯神以治之。阴血既虚,则营内者无所主宰,而外 
部化生根据归营血之气,即无所收容。故当梦寐之时,虚火干犯阳分,发而为盗汗也。宜用六味地黄汤加牡蛎、龙 
骨、寸冬、五味以治之,重者须当归六黄汤治之。然但头汗出,身不得汗者,乃阳气内郁,冒于上而为汗,宜以 
小柴胡汤解之。手足 然汗出,与醒后遍体出汗许久不干者,乃胃中瘀血食积之火,结聚中州也。宜用玉烛散, 
加枳壳、浓朴以治之。若夫时汗时止,时冷时热,则为风淫腠理,宜用柴胡桂枝汤,以解其外来之邪。久病之阳, 
大汗不止,则谓之阳将脱。宜用参附汤,以扶其内竭之阳,临症酌而用之,幸毋胶柱鼓瑟。 
x六君子汤x(见前咳嗽方内) 
x六味地黄汤x(见前喘哮方内) 
x当归六黄汤x 
生地(二钱) 熟地(二钱) 黄连(一钱) 黄芩(一钱) 黄柏(一钱) 黄 (一钱) 当归(一钱) 
x小柴胡汤x(见前咳嗽方内) 
x玉烛散x 
生地(一钱) 当归(一钱) 川芎(六分) 白芍(一钱) 朴硝(一钱) 大黄(一钱) 枳壳(六分) 
浓朴(五分) 大枣(一枚) 
x柴胡桂枝汤x(见前风症谈) 
x参附汤x 
人参(一钱) 附片(三分) 

第四集·治疗法
消渴
属性:经曰∶二阳结,谓之消。周梦觉曰∶同一消也,而气分血分判焉。气分结者,病发于阳。血分结者,病发于 
阴。二症相反,如同冰炭。其发于阳也,阳明被火煎熬,时引冷水自救,脉浮洪而数。其发于阴也,阳明无水涵 
濡,时引热水自救,脉沉弱而迟。发于阳者,石膏黄连,可以折狂妄之火,人所共知。发于阴者,其理最为微妙, 
非三折其肱,殊难领会。人之灌溉一身,全赖两肾中之水火,犹之甑乘于釜。釜中水足,而甑自水气交流;倘水 
涸火熄,而甑反干枯缝裂。血分之渴,作如是观。当此舌黑肠枯之时,非重用熟地不足以滋其水;非重用桂附, 
不足以益其火。火炽水胜,而渴自止。余尝治是症,发于阳者十居二三,发于阴者十居七八,用桂附多至数斤而 
愈。彼本草所注,无非治气分之品,而治血分之药性,不注于本草。方实治始于仲 
景,至喻嘉言而昌明其说。上消如是,中下消可类推矣。昔汉武帝患是症,仲景进桂附八味汤服之而愈,因赐相 
如,服之无效。或曰相如之渴,发于气分;或曰相如为房劳所伤,非草木之精华所能疗。武帝不赐方而赐以金 
茎露一杯,庶几愈焉,未可知也。 
x梦觉甘石汤x 治气分有热消渴。 
石膏(二钱) 知母(一钱) 炙草(一钱) 黄连(一钱) 粳米(一钱) 
x桂附地黄汤x (即肾气丸,见前肿满方内) 
涂蔚生曰∶梦觉所论之气分消渴,亦即水虚消渴。如火过盛,而水之化气过少,不能上输肺部,水津四布者, 
亦须加入人参,使气滋火降、津升渴止。若其所谓发于阴者,用桂附地黄汤,则必须肾中水火俱亏,兼有下消 
症者方可用。否则水亏火旺,滋阴降火,尚恐不济,何可以热济热,速其危殆者哉。故知柏地黄汤,实为治消渴 
症之要药。因此症较他症为多也。如其阴亏已极,则补有形之阴,必须有形之质,而龟胶尤可加入。至于瘀血消 
渴,则为血阻气升,清其瘀,而渴血自止。杂病消渴则为水停不化,化其水,理其脾,益其火,而渴亦自止。此皆 
非消之正症者也,亦不可不知。 
x知柏地黄汤x(见前咳嗽方内) 

第四集·治疗法
二便
属性:经曰∶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陈飞霞曰∶夫二阴者,前阴窍出小便,后阴窍出大便。又云∶前 
阴主气,后阴主血。盖膀胱之津液,血所化也,由气而后能出。太阴之传送,气之运也,由血而后能润。此便溺 
之流通,见气血根据附。而人之所以为生者,以其有此出入关窍耳。清阳出上窍,谓呼吸也;浊 
阴出下窍,谓二便也。倘一息不运,则机息穷而死矣。故二便不通,加以腹痛气喘呕恶烦躁者,不可治也。凡二 
便秘,宜八正散,外用腌脐法,蜜导煎法,则前后俱通矣。 
x八正散x 治热聚下焦,二便不通。 
木通(一钱) 滑石(一钱) 栀子仁(一钱) 车前子(一钱) 瞿麦穗(一钱) 锦纹黄(一钱) 
芒硝(一钱,等分,量儿大小加减用之。) 
除大黄芒硝外,将各味水煎极熟,加入大黄再煎。斟出后,再加芒硝冲服。 
x腌脐法x 治中下二焦大小便不通。 
莲须(一钱) 生姜(一钱) 淡豆豉(一钱) 食盐(一钱) 
同捣烂作一饼子,烘热掩肚脐,以帛扎之,良久气通,二便自利。 
x蜜导煎法x 治二便不通。以此通其大便,则下焦气行,而小便自导矣。 
白蜜 炼至滴水成珠不散,入皂角研细末二钱,和匀,稍冷,捻如小指大一条,外以葱涎涂上,轻轻放入谷 
道中,气通则便通矣。 
涂蔚生曰∶用皂角水,以管注入谷道中,其大便下利,亦极迅利,较蜜导煎尤佳。又寒热结于膀胱,亦可发 
生闭塞,不可不辨。 

第四集·治疗法
大便不通
属性:经曰∶太阴司天,阴痹,大便难,阴气不用,病在于肾。 
又曰∶太阳之胜,隐曲不利,互引阴股。陈飞霞曰∶夫饮食之物,有入必有出也。苟大便不通,出入之机,几乎 
息矣。急宜通之,使旧谷去,而新谷得入。然有实闭,有虚闭,最宜详审。如形实、气实、脉实,又能食者,的有 
可下之证,则下之。如八正散、承气汤、木香槟榔丸之类,择而用之。中病即止,不可过也。如形虚、气虚、脉虚, 
而兼食少者,虽有可下之证,宜缓不宜急,但用保和丸,加枳实微利之。如平素便难者,血不足也,宜润肠丸, 
蜜导煎法。 
x八正散x (见二便方内) 
x大承气汤x (见前痉病方内) 
枳壳(一钱) 浓朴(一钱) 大黄(一钱) 芒硝(一钱) 
x《集成》木香槟榔丸x 
黑牵牛(炒取头末,五个) 尖槟榔 锦纹黄 木香 神曲 
上共为细末,姜汁打米糊为丸,量儿大小加减用之。 
x《集成》保和丸x 
神曲(一钱) 陈皮(一钱) 法半夏(一钱) 茯苓(一钱) 山楂肉(一钱) 连翘(一钱) 
x《集成》润肠丸x 
火麻仁(去壳) 光杏仁(去皮) 桃仁(去皮) 陈枳壳 当归尾(以上各七钱半) 阿胶珠 萝卜子 
苏叶(各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一二钱,量人加减,白汤调下。 
涂蔚生曰∶润肠丸即仲景脾约丸之意。脾约丸为治脾火太旺,将肠胃津液煎枯,而大便干结者。润肠丸 
虽本此意以为加减,而苏叶之杂于其间,则不如脾约丸之纯。推此意以求,则阴虚至急,肾火至盛,将肠胃煎熬 
极枯,燥结极甚者,则生地萸肉知柏芩连俱可加入。予在正阳,曾治一素患阴虚之人。忽患大便 
燥结,他医尽为推荡,愈治而愈甚。予为之用脾约丸原方,重用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