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方解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药等分煎,名黄 汤∶洁古用代桂枝汤,治春夏发热有汗,脉微弱,恶风寒者。恶风 
甚,加桂枝。又用川芎、苍术、羌活等分,名川芎汤;以代麻黄汤,治秋冬发热无汗,恶风 
寒者 

补养之剂第一
四君子汤
属性:治一切阳虚气弱,脾衰肺损,饮食少思,体瘦面黄,皮聚毛落,脉来细软(脾者,万物 
之母也,肺者,气之母也,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脾不健运,故饮食少思;饮食减少,则营 
卫无所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二钱) 甘草(一钱。) 姜三片 枣二枚,煎。 
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 
茯苓 
受荫 
故 
本方加陈皮,名异功散(钱氏)∶调理脾胃。再加半夏,名六君子汤∶治气虚有痰,脾 
虚鼓 
虚寒胃痛,或腹痛泄泻。六君子加麦冬、竹沥∶治四肢不举(脾主四肢)。六君子加柴胡、 
葛根、黄芩、白 
枣煎,名四兽 
气相搏,发为 
之剂。本方加 
不遂,在右者属气虚 
治脾虚肌热,泄泻,虚热作 
治消渴不能食。本方除人参,加 
方。本方除茯苓,加干姜,名四 
阴阳未辨,姑与服之,若阳厥便 
六神散(陈无择∶)治小儿表热去后又发热者(世医到此,尽不能晓,或再用凉药,或再解 
表,或谓不治。此表里俱虚,气不归元, 
煎,和其胃气,则收阳归内,而身凉矣。 
名八珍汤∶治心肺虚损,气血两虚(心主血, 
为肌肤(血气充,然后肌肉长。)若伤之重者,真阴 
四物之中,又加黄 以助阳固表,加肉桂以引火归元 
补勿一泻之,此汤是也)。十全大补去川芎,加陈皮,名 
悸,筋惕肉 ,或汗出不止,及下后下利不止,身体疼痛。 
眩悸 惕之证;阳明宜下,下多亡阴,故有下利身痛之证。)十 
活、附子、杜仲、牛膝,名大防风汤∶治鹤膝风。 

补养之剂第一
四物汤
属性:(见血门) 

补养之剂第一
补中益气汤
属性:(见气门) 

补养之剂第一
升阳益胃汤
属性:(东垣) 
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心不思食, 
食不 
于胸中 
重节痛 
调,湿 
黄 (二两) 人参 甘草(炙) 半夏(一两。脉涩者用) 白芍(炒) 羌活 独 
活防风 
(小便利、不渴 
枣煎。又补中益气汤加炒曲、黄芩,亦名益胃升阳汤(东垣)∶治妇人经候凝结,血块暴下, 
脾虚水泻。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参、术、苓、草、陈皮、半 
夏),加黄 以补肺而固卫,芍药以敛阴而调荣,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除湿痛(羌活 
除百节之痛)而升清阳,茯苓、泽泻以泻湿热而降浊阴,少佐黄连以退阴火,补中有散,发 
中有收,使气足阳升,自正旺而邪服矣(东垣曰∶此治肺之脾胃虚也。何故秋旺用参术芍药 
之类反补脾,为脾胃虚则肺俱受病,故因时而补易为力也。又曰∶余病脾胃久衰,一日体重, 
肢节疼痛,大便泄下,小便闭塞,默思《内经》云∶在下者,因而竭之,是先利小便也,又 
治诸泻小便不利者,先分利之,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当用淡渗以利之,病虽即已,是 
降之又降,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也,治以升阳风药,是为宜耳;羌活、独活、升麻、柴胡 
各一钱,防风、炙甘草各五分,一剂而愈。大法寒湿之胜,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圣 
人之法,举一可知百矣。东垣又曰∶药中但犯泽泻、猪苓、茯苓、木通、灯草淡味渗泄之类, 
皆从时令之旺气,以泄脾胃之外邪,而补金水之不足也。或小便已数,肝肾不受邪者而误用 
之,必大泻真阴,竭绝肾水,先损其两目也。又曰∶《灵枢》云∶头有疾,取之足,谓阳病 
取阴也;足有疾、取之上,是阴病取阳也;中有疾、旁取之,中者,脾胃也,旁者少阳甲胆 
克之,又是升阳助清气上行之法也)。 

补养之剂第一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属性:(东垣) 
治饮食伤胃,劳倦伤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热,右关脉缓弱,或弦、或浮数(右关缓弱, 
脾虚 
下 
矣 
黄 苍术(泔浸,炒) 甘草(炙) 羌活(一两) 升麻(八钱) 柴胡(两半) 黄 
连(酒 
服三钱或五钱 
此足太阴、阳明、少阳药也。柴胡、升麻、羌活,助阳益胃以升清气;人参、苍术、黄 
、甘草,益气除湿以补脾胃;黄芩、黄连、石膏,凉心清胃以泻阴火(李东垣曰∶胃乃脾 
之刚,脾乃胃之柔。饮食不节,则胃先病,脾无所禀而后病;劳倦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气 
而后病;胃为十二经之海,脾胃既虚,十二经之邪不一而出;假令不能食而肌肉削,此本病 
也;右关脉缓而弱,本脉也;或本脉中兼见弦脉,证中或见四肢满闷、淋溲、便难、转筋一 
二证,此肝之脾胃病也,当加风药以泻之。脉中兼见洪大,证中或见肌热、烦热、面赤、肉 
消一二证,此心之脾胃病也,当加泻心火之药。脉中兼见浮涩,证中或见短气,气上喘嗽、 
痰盛、皮涩一二证,此肺之脾胃病也,当加泻肺及补气之药。脉中兼见沉细,证中或见善欠、 
善恐一二证,此肾之脾胃病也,当加泻肾水之浮,及泻阴火之药。所以言此者,欲人知百病 
皆从脾胃生 

补养之剂第一
补肺汤
属性:治肺虚咳嗽(有声无痰曰咳,盖伤于肺气;有痰无声曰嗽,盖动于脾湿也;有声有痰曰 
咳嗽。有因风、因火、因痰、因湿、因食、因虚之异。此为肺虚不能生肾水,水不制火,虚 
火上炎 
久嗽 
人参 黄 (蜜炙) 五味子(炒) 紫菀(一钱) 桑白皮(蜜炙) 熟地黄(二钱。) 
入蜜少 
此手太阴、足少阴药也。肺虚而用参 者,脾为肺母,气为水母也(虚则补其母);用 
熟地者,肾为肺子,子虚必盗母气以自养,故用肾药先滋其水,且熟地亦化痰之妙品也(丹 
溪曰∶补水以制相火,其痰自除);咳则气伤,五味酸温,能敛肺气;咳由火盛,桑皮甘寒, 
能泻肺火;紫菀辛能润肺,温能补虚。合之而名曰补肺,盖金旺水生,咳嗽自止矣(此治肺 
虚咳嗽,若实火咳者禁用。刘宗浓曰∶因劳而嗽,则非嗽为本也,故此汤与《金匮》肾气丸 
为少阴例药。《仁斋直指》曰∶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主,肾为气本。凡咳嗽暴重, 
自觉气从脐下逆上者,此肾虚不能收气归元,当用地黄丸、安肾丸,毋徒从事于肺,此虚则 
补子之义也。《医贯》曰∶五行惟肺肾二脏,母病而子受邪。何则,肺主气,肺有热,气得 
热而上蒸,不能下生于肾,而肾受伤矣;肾伤则肺益病;盖母藏子宫,子隐母胎,凡人肺金 
之气,夜卧则归藏于肾水之中,因肺受心火之邪,欲下避水中,而肾水干枯,火无可容之地, 
因是复上而 

补养之剂第一
补肺阿胶散
属性:(钱乙) 
治肺虚有火,嗽无津液而气哽者(火盛则津枯,津枯则气哽。) 
阿胶(蛤粉炒。两半) 马兜铃(焙) 甘草(炙) 牛蒡子(炒香。一两) 杏仁(去 
皮尖。 
此手太阴药也。马兜铃清热降火(兜铃象肺,故入肺),牛蒡子利膈滑痰(润肺解热, 
故治火嗽),杏仁润燥散风,降气止咳,阿胶清肺滋肾,益血补阴。气顺则不哽,液补则津 
生(阿胶补血液),火退而嗽宁矣。土为金母,故加甘草、粳米以益脾胃(李时珍曰∶补肺 
阿胶散用马兜铃,非取其补肺,取其清热降气,而肺自安也。其中阿胶、糯米乃补肺之正药。 
昂按∶清热降气 

补养之剂第一
生脉散
属性:(见暑门) 

补养之剂第一
百合固金汤
属性:(赵蕺庵) 
治肺伤咽痛,喘嗽痰血(肺金受伤,则肾水之源绝;肾脉挟咽,虚火上炎,故咽痛;火 
上 
生地黄(二钱) 熟地黄(三钱) 麦冬(钱半) 百合 芍药(炒) 当归 贝母 生 
甘草( 
此手太阴、足少阴药也(肺肾为子母之脏,故补肺者,多兼滋肾)。金不生水,火炎水 
干,故以二地助肾滋水退热为君;百合保肺安神,麦冬清热润燥,元参助二地以生水,贝母 
散肺郁而除痰,归芍养血,兼以平肝(肝火盛则克金)。甘桔清金,成功上部(载诸药而上 
浮),皆以甘寒培元清本,不欲以苦寒伤生发之气也(李士材曰∶蕺庵此方殊有卓见。然土 
为金母,清金之后,亟宜顾母,否则金终不可足也。《医贯》曰∶咳嗽吐血,未必成瘵也, 
服四物知柏之类不已,则瘵成矣;胸满膨胀,悒悒不快,未必成胀也,服山楂、神曲之类不 
止,则胀成参;面目浮肿,小便秘涩,未必成水也,服渗利之药不止,则水成矣;气滞膈塞, 
未必成噎也,服青 

补养之剂第一
紫菀汤
属性:(海藏) 
治肺伤气极,劳热久嗽,吐痰吐血(气极∶六极之一也。肺主气,元气虚则阴火盛,壮 
火 
紫菀(洗净、炒) 阿胶(蛤粉炒成珠) 知母 贝母(一钱) 桔梗 人参 茯苓 甘 
草( 
此手太阴药也。劳而久嗽,肺虚可知,即有热证,皆虚火也。海藏以保肺为君,故用紫 
菀、阿胶(二药润肺补虚,消痰止嗽);以清火为臣,故用知母、贝母(二药辛寒,润燥消 
痰);以参苓为佐者,扶土所以生金;以甘桔为使者,载药上行脾肺(桔梗载诸药上行,而 
能清肺,甘草辅 

补养之剂第一
秦艽扶羸汤
属性:(直指) 
治肺痿骨蒸,或寒或热成劳,咳嗽声嗄不出,体虚自汗,四肢倦怠。(肺痿,有火热伤 
肺而得之者,有肺气虚寒而得之者。骨蒸,骨里蒸蒸然热,阴虚也;咳嗽,阴火乘肺也;或 
寒或热 
柴胡(二钱) 秦艽 人参 当归 鳖甲(炙) 地骨皮(钱半) 紫菀 半夏 甘草 
(炙。 
此手太阴、足少阳药也。柴胡、秦艽散表邪兼清里热(柴胡解肌热,秦艽退骨蒸),鳖 
甲、地骨滋阴血而退骨蒸(地骨皮凉血,退有汗骨蒸),参草补气,当归和血,紫菀理痰嗽 
(润肺除痰),半夏发音声(肺属金、声之所从出也。有物实之,则金不鸣,燥湿除痰,则 
金清而声自开矣。有声嘶而哑者,肺已损也,难治)。表里交治,气血兼调,为扶羸良剂(透 
肌解热,柴胡、秦艽、干葛为要剂,故骨蒸方中多用之。寇宗 曰∶柴胡《本经》并无一字 
治劳,甄权、大明并言补虚劳,医家执而用之,贻害无穷。李时珍曰∶劳有五,若劳在肝、 
胆、心、心包有热,或少阳经寒热,则柴胡乃手足厥阴、少阳必用之药;劳在脾胃有热,或 
阳气下陷,则柴胡为退热升清必用之药;惟劳在肺肾者,不可用耳,寇氏一概摈斥,殊非通 
论。昂按∶杨氏此方,用柴胡为君,则肺劳亦有用之者矣。大抵柴胡能退热升清,宣畅气血。 
昔孙琳治劳疟,而曰∶热有在皮肤、在脏腑、在骨髓。在骨髓者,非柴胡不除;则柴胡亦有 
退骨蒸之力矣,况有滋补之药以辅之乎。《直指方》又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