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2-儒门事亲-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水谷不消,皆成霍乱。其名有三∶一曰胃反,胃气虚逆,反 
吐饮食;二曰霍乱,言其病挥霍之间,便致撩乱也;三曰晡食变逆者也。霍乱者,脉必代。 
又云∶七月间食蜜,令人暴下霍乱。此皆巢氏霍乱之论也。 
予以为不然。夫医之治病,犹书 
生之命题。如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独以湿为主,此书生之独脚题也;风湿 
三气合而成霍乱,吐泻转筋,此犹书生之鼎足题也。风者,风木也, 
内应足厥阴肝木;湿者,雨化也,内应于足太阴脾土; 
者,火热也,内应于手少阴心火。此风、湿、 三气之所生 
也。《内经》曰∶土气之下,木气乘之。是肝木乘脾土也。又曰∶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 
少阳所至为呕涌。注云∶食不下也。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太阴所至为濡化也。注云∶湿化 
也。又曰∶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故转筋者,风主肝,肝主筋,风急甚,故转筋也。 
吐者, 也。火主心,心主炎上,故呕吐也。泄注者,土 
主湿,湿主脾,湿下注,故泄注也。此三者,岂非风、湿、 ?如书生鼎足 
题耶?脾湿土气,为风木所克,土化不行矣。亢无雨,火盛过极,土怒发焉。极 
则为雷霆、骤雨、烈风。盖土气在上,木气乘之故也。是以大水横流,山崩岸落,石迸沙飞 
,岂非太阴湿土怒发之象耶?故人病心腹满胀,肠鸣而为数便,甚则心痛胁 
,呕吐霍乱,厥发则注下、 肿、身重。启玄子云∶已上病证,皆脾热所生也。乃知巢氏所论,正与《素问》、 
启玄子相违。 
故《内经》治法, 
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先可用淡剂流其湿,辛凉以退其风,咸苦以解其 
,冰水以救其内涸,大忌食粟米粥,饮者立死。伟哉,王冰之言!脾热一句,可以为方。 
世俗止知取其头巾而濯之,以饮其水,亦取黑豆皂矾,头垢寒凉,然 
近似终不足以制其甚也。又有以寒水沃其手足者,大非也。四肢已厥,更以寒水沃之,则益 
厥矣!曷若以寒水沃其心之为愈也。 
泰和间,余亲见陈下广济禅院,其主僧病霍乱。一方士 
用附子一枚及两者,干姜一两(炮),水一碗,同煎,放冷服之,服讫,呕血而死,顷合流 
镇李彦甫,中夜忽作吐泻,自取理中丸而服之,医者至,以为有食积,以巴豆下之,三、五丸药亦 
不动,至明而死,可不哀哉!遂平李仲安,携一仆一佃客,至郾城,夜宿邵辅之书斋中。是夜, 
仆逃,仲安觉,其逃也,骑马与佃客往临颖急追之。时七月,天大热,炎风如箭,埃尘幔天, 
至辰时而还,曾不及三时,往返百二十里。既不获其人,复宿于邵氏斋。忽夜间闻呻呼之声, 
但言救我,不知其谁也。执火寻之,乃仲安之佃客也。上吐下泄,目上视而不下,胸胁痛不 
可动摇,口欠而脱臼,四肢厥冷。此正风、湿、 三者,俱 
合之证也。其婿曾闻余言,乃取六一散,以新汲水锉生姜而调之,顿服半升,其人复吐。乃 
再调半升,而令徐服之,良久方息。至明,又饮数服,遂能调养,三日平复而去。呜呼!若 
此三人,其生死岂不如反掌哉?彼世医往往以谓六一散,治得其病,此无学之辈也,可胜恨哉! 

卷一
目疾头风出血最急说八
属性:《内经》曰∶目得血而能视。此一句,圣人论人气血之常也。后世之医,不达其旨,遂有惜 
血如金之说。自此说起,目疾头风诸证,不得而愈矣。何以言之?圣人虽言目得血而能视,然血 
亦有太过不及也。太过则目壅塞而发痛,不及则目耗竭而失睛。故年少之人多太过,年老之 
人多不及。但年少之人,则无不及。但年老之人,其间犹有太过者,不可不察也。 
夫目之内 
,太阳经之所起,血多气少;目之锐 ,少阳经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网,太阳经也,亦 
血多气少;目之下网,阳明经也,血气俱多。然阳明经起于目两旁,交鼻 
之中,与太阳、少阳俱会于目。惟足厥阴肝经,连于目系而已。故血太过者,太阳、阳明之实也;血不及者,厥 
阴之虚也。故血出者,宜太阳、阳明,盖此二经血多故也。少阳一经,不宜出血,血少故也。 
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刺少阳出血,则目愈昏。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血养目而已 
。此《内经》所谓目得血而能视者,此也。 
凡血之为物,太多则益,太少则枯。人热则血行疾而 
多,寒则血行迟而少,此常理也。至于目者,肝之外候也。肝主目,在五行属木。然木之为物,太 
茂则蔽密,太衰则枯瘁。蔽密则风不疏通,故多摧拉;枯瘁则液不浸润,故无荣华。又况人 
之有目,如天之有日月也;人目之有翳,如日月之有云雾也。凡云之兴,未有不因蒸腾而起 
者,虽隆冬之时,犹且然耳,况于炎夏之时乎? 
故目暴赤肿起,羞明隐涩,泪出不止,暴寒 
目瞒,皆工艺之所为也。夫目之五轮,乃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其气轮属肺金,肉 
轮属脾土,赤脉属心火,黑水、神光属肾水,兼属肝木,此世俗皆知之矣。及有目疾,则又 
不知病之理,岂知目不因火则不病。何以言之?气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 
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故《内经》曰 
∶热胜则肿。 
治火之法,在药则咸寒,吐之下之;在针则神庭上星、囱会、前顶、百会血之 
翳者,可使立退;痛者,可使立已;昧者,可使立明;肿者,可使立消。惟小儿不可刺囟会。为肉 
分浅薄,恐伤其骨。然小儿水在上,火在下,故目明;老人火在上,水不足,故目昏。《内 
经》曰∶血实者宜决之。又《经》曰∶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如雀目不能夜视及内障,暴怒 
大忧之所致也。皆肝主目,血少,禁出血,止宜补肝养肾。至于暴赤肿痛,皆宜以 
针刺前五穴出血而已,次调盐油以涂发根,甚者,虽至于再、至于三可以也。 
量其病势平为期。少白可黑,落发可生,有此神验,不可轻传。人年四十、五十,不问男女,目 
暴赤肿,隐涩难开者,以三棱针刺前顶、百会穴,出血大妙。至如年少,发早白落,或白屑者, 
此血热而太过也。世俗止知∶发者血之余也,血衰故耳。岂知血热而极,发反不茂?肝者,木也 
。火多水少,木反不荣。火至于顶,炎上之甚也。大热病汗后,劳病之后,皆发多脱落,岂有寒 
耶?故年衰火胜之人,最宜出血。但人情见出血,皆不悦矣!岂知出血者,乃所以养血也。凡 
兔、鸡、猪、狗、酒、醋、湿面,动风生冷等物,及忧忿劳力等事,如犯之则不愈矣。惟后顶、强间、脑户、风 
府四穴,不可轻用针灸,以避忌多故也。若有误,不幸令人喑,固宜慎之。其前五穴,非徒 
治目疾,至于头痛腰脊强,外肾囊燥痒,出血皆愈。凡针此,勿深,深则伤骨。唐甄权尤得 
出血之法。 
世俗云∶“热汤沃眼十日明。”此言谬之久矣!火方乘目,更以热汤沃之,两热相 
搏,是犹投贼以刃也。岂知凉水沃之,暂涩而久滑;热水沃之,暂滑而久涩。不然,曷以病目者 
忌沐浴?或曰∶世俗皆言凉水沃眼,血脉不行。余闻大笑之。眼药中用黄连、硼砂、朴硝、 
龙脑、熊胆之属,皆使人血脉不行耶?何谬之甚也。又若头风之甚者,久则目昏,偏头风者,少阳相 
火也,久则目束小。大肠闭涩者,目必昏,何也?久病滑泄者,目皆明,惟小儿利久,反疳 
眼昏。盖极则反,与此稍异,其余皆宜出血而大下之。余尝病目赤,或肿或翳,作止无时,偶 
至亲息帅府间,病目百余日,羞明隐涩,肿痛不已。忽眼科姜仲安云∶宜上星至百会,速以 
针刺四、五十刺,攒竹穴、丝竹穴上兼眉际一十刺 
两孔内,以草茎弹之出血。三处出血如泉,约二升许,来日愈大半,三日平复如故。余自 
叹曰∶百日之苦,一朝而解,学医半世,尚缺此法,不学可乎?惟小儿疮 入眼者,乃余热 
不散耳。止宜降心火,泻肝风,益肾水,则愈矣。若大人目暴病者,宜汗、下、吐。以其血在表 
,故宜汗;以其火在上,故宜吐;以其热在中,故宜下。出血之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故 
录《铜人》中五穴照用。 

卷一
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九
属性:小儿初生之时,肠胃绵脆,易饥易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方书旧说,天下皆 
知之矣。然《礼记》曲礼及玉符潜诀论所云∶天下皆不知《曲礼》云∶童子不衣裘 
裳,《说》云∶裘 
大温,消阴气。且人十五岁成童,尚不许衣裘。今之人养稚子,当正夏时,以绵夹裹腹,日 
不下怀,人气相蒸;见天稍寒,即封闭密室,睡毡下幕,暖炕红炉,使微寒不入,大暖不泄 
。虽衰老之人,尚犹不可,况纯阳之小儿乎?然君子当居密室,亦不当如是之暖也。玉符潜 
诀论云∶婴儿之病,伤于饱也。今人养稚子,不察肠胃所容几何,但闻一声哭,将谓饥号 
,急以潼乳纳之儿口,岂复知量,不吐不已。及稍能食,应口辄与。夫小儿初生,别无伎俩, 
惟善号泣为强良耳。此二者,乃百病之源也。 
小儿除胎生病外有四种∶曰惊,曰疳,曰吐, 
曰泻。其病之源止有二∶曰饱,曰暖。惊者,火乘肝之风木也;疳者,热乘脾之湿土也;吐 
者,火乘胃膈,甚则上行也;泻者,火乘肝与大肠而泻者也。夫乳者,血从金化而大寒,小 
儿食之,肌肉充实。然其体为水,故伤乳过多,反从湿化。湿热相兼,吐痢之病作矣。 
医者 
不明其本,辄以紫霜进食比金白饼之属,其中皆巴豆杏仁。其巴豆大热有大毒。杏仁小热有 
小毒,小儿阳热,复以热毒之药,留毒在内,久必变生。故刘河间先生,以通圣、凉膈、神 
芎、益元治之,皆无毒之药。或曰∶此大人所服之药,非小儿所宜也。余闻笑曰∶大人小儿,虽年 
壮不同,其五脏六腑,岂复殊耶?大人服多,小儿服少,其实一也。故不可下者宜解毒,可 
下者宜调胃、泻心。然有逐湿为之方者,故余尝以牵牛、大黄、木通三味,末之为丸,以治 
小儿诸病皆效。盖食乳小儿,多湿热相兼故也。今之医者,多以此药谤予。彼既不明造化,难与力 
辩,故予书此方,以俟来世知道者。然善治小儿者,当察其贫富贵贱治之。 
盖富贵之家,衣 
食有余,生子常夭;贫贱之家,衣食不足,生子常坚。贫家之子,不得纵其欲,虽不如意而 
不敢怒,怒少则肝病少;富家之子,得纵其欲,稍不如意则怒多,怒多则肝病多矣。夫肝者 
木也,甚则乘脾矣。又况贫家无财少药,故死少;富家有财多药,故死多。故贫家之育子, 
虽薄于富家,其成全小儿,反出于富家之右。其暗合育子之理者有四焉∶薄衣淡食,少欲 
怒,一也;无财少药,其病自痊,不为庸医热药所攻,二也;在母腹中,其母作劳,气血动 
用,形得充实,三也;母既作劳,多易生产,四也。此四者,与富家相反也。 
俚谚曰∶“儿哭 
即儿歌,不哭不偻HT 。”此言虽鄙,切中其病。世俗岂知 
号哭者,乃小儿所以泄气之热也?老子曰∶终日号而不嗄。余常授人以养子之法;儿未坐时 
,卧以赤地,及天寒时不与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