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观四百论释+圣天菩萨造颂-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颂曰:说有及有因,净与净方便,世间自不了,过岂在牟尼。

说者虽然极其清净无垢,但是,闻者的德相若不具足,就会不观察自己的过失,把过失见为功德,功德见为过失。能仁宣说三有五取蕴——苦谛;及成为三有的因——集谛;清净解脱涅槃的灭谛;与得清净解脱涅槃的方便——八圣道支等道谛。能仁虽然对诸希求解脱者宣说了四圣谛,但是,对于闻思修不起精进的诸世间人,自己不了知和不具足闻者的德相法器,凡是不知如是义理者,都说如来未曾细细地宣说,因此,这些过失岂能在牟尼吗?过失唯在闻者,非是大师有失。譬如盲人不见目光,并非太阳有过失。

(癸)三(断诤)分二:(一)成立能仁是一切智;(二)明别者是相似大师。

(子)一(成立能仁是一切智)分三:(一)对于摧毁苦集的空性教义应生喜欢;(二)除佛正法外其余无有解脱的原因;(三)于佛所说的深隐法义生起定解的方便。

(丑)一(对于摧毁苦集的空性教义应生喜欢)

颂曰:舍诸有涅槃,邪宗所共许,真空破一切,如何彼不欣。

问曰:释迦能仁所说的增上生语,已经极其明显,而又说决定善语,一切法空无自性,这不是自己破坏自己的言论吗?我们既不了达法空,也不起恭敬信解。答曰:由于舍贪恋苦乐等一切杂染法,即名涅槃,这是数论和胜论诸邪宗所共许为解脱,若是开示通达何法,即能破除一切杂染及能通达补特伽罗和蕴自性空的法,汝如何不生欣悦?应生欢喜。如经云:“涅槃寂静本性空,实执永离生死无,分别有无诸邪见,毕竟不能寂灭苦。”所以说除开能仁无倒宣说真实性外,其他数论诸师全不能说。当知这是佛教与外道不共的教法。

(丑)二(除佛正法外其余无有解脱的原因)

颂曰:不知舍方便,无由能弃舍,是故牟尼说,余定无涅槃。

问曰:若是由于舍诸有贪恋苦乐等杂染一切法,诸外道邪宗共许为涅槃,那么,汝与外道有何区别呢?答曰:数论和胜论师等,只有舍的意乐,不知舍的方便,这就是区别。别的部派不知舍离生死的方便,就是通达诸法自性空,所以他们无由能弃舍,因为执著颠倒方便故。是故释迦牟尼说:“此是初沙门果,此是第二沙门果,此是第三沙门果。此是第四沙门果,外道论师便说无有沙门果。”故佛密意说,除佛法以外其余部派决定无有寂灭法的原因。

(丑)三(于佛所说的深隐义生起定解的方便)

颂曰:若于佛所说,深事以生疑,可依无相空,而生决定信。

问曰:设若佛陀是一切智,必定能现知一切山河大地的度量深隐事,这些事他如何能现知呢?答曰:由比量智定能了知,因为若有对于佛所说的由境与时来判断六欲天等住处的量、身量和寿量,及人的器世间量等,而在异生前,即成为深隐莫测之事,以便对佛陀所说的法生起是有是无的疑心。为了断除彼等疑心故,就可以依一切法无自相空性,安住一切因果作用皆有的二谛法,所以最极微细的法义实难通达。能仁宣说最极深隐的法义,唯由如是安住,而能对如来生起是一切智的决定信解,因为由缘起离戏论边的理,则不依经教为因,而以正理作为定解,所以定要随顺最极深隐的教义,依据佛陀所说为正因。总的建立量,应依据陈那法称师徒所说和与诸大车师相同的量。这里只建立四量(现量、比量、圣教量和瑜伽现量),即能通达深义。

(子)二(明别者是相似大师)

颂曰:观现尚有妄,知后定为虚,诸依彼法行,被诳终无已。

诸外道大师,观察现在器世间及有情世间的粗大因果的量处尚且难知,那么,对于观察微细因果定为愚昧无知。诸外道由于随俱生和分别等我执之力自在而转,诸补特伽罗依随彼外道法行,必然被它长夜欺诳无有已时,所以诸欲求妙善安隐者,应当远离颠倒邪说的大师,恭敬信受正等无倒的大师。

(壬)二(明真实义极难通达)分五:(一)怖畏空性的原因;(二)观察障他通达空性的过失;(三)为不失坏真性见即应谨慎;(四)导入真性的次第;(五)认识真性。

(癸)一(怖畏空性的原因)分三:(一)诸求解脱者有随外道行的原因;(二)认识怖畏空性的补特伽罗;(三)愚夫怖畏空性的原因。

(子)一(诸求解脱者有随外道行的原因)

颂曰:智者自涅槃,是能作难作,愚夫逢善导,而无随趣心。

问曰:为什么诸求解脱者有些随顺外道行呢?答曰:闻空性法生怖畏故。如是智者有善知识的摄受和能弃舍执诸法实有的垢秽,即能自往涅槃城。这是极其难作能作,因为,有些愚夫遇逢难行能行具足大悲的善导大师,而无有随顺趣入喜悦之心,原因是怖畏空故。

(子)二(认识怖畏空性的补特伽罗)

颂曰:不知无怖畏,遍知亦复然,定由少分知,而生于怖畏。

问曰:谁怖畏空性耶?答曰:凡是不知道功德和过失的牧童等,虽听百次空性法,皆无有怖畏,因为他不见德失故;若以闻思修的次第,遍知空性的人,相反的对空性不起怖畏,因为他远离怖畏的因——我执故。是故决定应说,由少分了知空性义的补特伽罗,而生于怖畏。例如善于调伏象马的骑士,虽乘醉傲狂象亦不生怖畏;最极愚昧无知者,也不起怖畏;唯有了知少分德失者,乃起怖畏。

(子)三(愚夫怖畏空性的原因)

颂曰:生死顺流法,愚夫常习行,未曾修逆流,是故生怖畏。

问曰:是何原因愚夫怖畏空性?答曰:对于空性的法未曾熏习修持故。对于生死顺流的法,愚夫无始时来经常串习而行,即是熏习俱生我执和分别我执。彼等愚夫由于未曾修习还灭生死的解脱法,是故对于解脱生死的空性法而生于怖畏,所以希求解脱者应当远离恶不善法,

(癸)二(观察障他通达空性的过患)

颂曰:诸有愚痴人,障他真实见,无由生善趣,如何证涅槃。

因此,为了报如来的恩德,而对于乐欲希求解脱、远离怖畏的正法根器者,应当宣说空性。可是,诸有愚痴无知的人,不但不敬重空性法,而且还由愚痴障碍、嫉妒和悭吝等为缘,障碍他人说、闻和思维真性见,由此尚且无由而生得人天善趣(增上生),如何能现证涅槃解脱呢?因为谤空性有极大的罪过故。谤缘起离戏论边的空性法,比杀人的罪过还大,所以若是不欲欺诳自己的人,对此处应当谨慎。

(癸)三(为不失坏真性见即应谨慎)

颂曰:宁毁犯尸罗,不损坏正见,尸罗生善趣,正见得涅槃。

诽谤空性,对自他都有极大的损害,所以宁可毁犯尸罗,无论如何不应损坏空性正见,因为由于尸罗能生人天善趣的乐果;而通达空性正见,能得解脱和一切智的胜位涅槃。如经云:“宁毁犯尸罗,莫坏空性见。”

(癸)四(导入真性的次第)

颂曰:愚宁起我执,非说无我理,一者向恶趣,胜者趣涅槃。

此空性正见,智者应当观察是正法根器而开演说,如云:“若对愚者说空性,当成颠倒不涅槃,如饮金翅龙王乳,反令毒害更增长。”所以对心未调纯的愚者,宁可让他起我执,说有我法,因为由于他贪爱我胜,便能灭除恶行,易得人天乐趣故。对非法器暂时不说空性无我理,这是因为他闻空性起诽谤和起断灭无的倒见而损坏身口意三业故。是故观察宣说空性有过失和有利乐两方面,一者不敬重、诽谤空性法,或者实执诸法完全无有的断灭见,则损减业果而向恶趣;一者善巧真性的利根胜者,即决定趣向涅槃。

(癸)五(认识真性)分二:(一)认识实际;(二)劣慧生怖畏的原因。

(子)一(认识实际)

颂曰:空无我妙理,诸佛真境界,能坏众恶见,涅槃不二门。

缘起自性空,真如实际、胜义谛、空性和无我的妙理,是声闻、缘觉和佛三乘圣者所行的真妙境界;若是通达空性,即能摧坏边执众恶见,也是获得涅槃不二空解脱的法门,所以要趣入三乘菩提,定要通达空性,若不通达真性,即不能断除三有生死的根本。

(子)二(劣慧生怖畏的原因)

颂曰:愚闻空法名,皆生大怖畏,岂见大力者,怯弱不生畏。

此无我法不应对劣慧异生宣说,因为愚夫异生闻此空性法的名,皆生大怖畏,岂见有大势力者怖畏,而怯弱者不生怖畏吗?譬如诸野鹿小兽,但见虎狼狮子等,皆起大怖畏。

(壬)三(明佛说甚深义非为诤沦)分三:(一)佛说此空性法虽非为的诤论但法尔(自然)能焚烧一切邪说;(二)明彼能烧毁的原因;(三)对误入歧途者应生悲愍。

(癸)一(佛说此空性法虽非为的诤论但法尔能焚烧一切邪说)

颂曰:诸佛虽无心,说摧他论法,而他论自坏,如野火焚薪。

问曰:此空性法,既能摧毁一切恶见,那么,为了摧坏敌论者,对非清净根器应当宣说。答曰:此空性法,如来不是为摧伏他论之诤而说的,是为得解脱门而宣说故。但是,诸佛如来虽无心宣说为摧坏他论的空性法,但是,由此空性法自然有摧毁他论邪法的功能,例如火虽无有烧薪的想法,但是,野火自然能焚薪。如阿阇黎说:“如草尖朝露,遇日光消殒;诸敌论诤过,遇尊自消毁。”

(癸)二(明彼能烧毁的原因)分二:(一)正明;(二)诸圣者不生怖畏的原因。

(子)一(正明)

颂曰:诸有悟正法,定不乐邪宗,故我见此法,如同能灭门。

问曰:此空性法若在具有信心士夫的相续生起,如何焚烧他的恶见呢?答曰:诸有由闻思修三慧悟入世自性空正法甘露味者,他决定不乐于执诸法实有的恶见邪宗,是故我阿阇黎提婆见此空性法,如同能灭一切恶见的方便门。或者与佛经所说的意思相同能灭一切恶见的门,可见阿阇黎所说的空性,与佛陀所说的空性完全相同。

(子)二(诸圣者不生怖畏的原因)

颂曰:若知佛所说,真空无我理,有亦无所欣,无亦无所怖。

问曰:诸圣者是何原因对空性不生怖畏呢?答曰:坏灭贪爱“我”的种子故。若是了知佛所说的内外诸法真性无我的理,安住彼法,他就对于说有我亦无所欣喜,说无我亦无所怖畏,对我见既无有贪爱,对无我也不起嗔恚。是故现证无我的圣者,由于灭除了生怖畏的因,所以对空性不生怖畏。

(癸)三(对误人歧途者应生悲愍)

颂曰:见诸外道众,为多无义因;乐正法有情,谁不深悲愍。

日常见诸外道众,为作很多无义流转生死受无量苦的种子因,误入耽著诸法实有的恶见稠林,断灭顺解脱分的善法命根,犹如毒蛇,杀害自己的弟子。若是爱乐解脱生死正法的有情,悟入此法自性空的菩萨种姓,谁不对彼外道深生悲愍呢?是故为诸有情不为外道邪师所夺,应当宣畅无自性之道。

(壬)四(明自他宗的细粗)分二:(一)总明劣慧者敬重其他教法不敬佛法的原因;(二)别释。

(癸)一(总明劣慧者敬重其他教法不敬佛法的原因)

颂曰:婆罗门离系,如来三所宗,耳眼意能知,故佛法深细。

问曰:为什么诸有情虽有善心意乐,但是大多数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