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斗荐书栏目vol9-美味-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载,西太后御驾前往奉天(今沈阳)时,为了沿途给她提供膳食,随行的厨师有百人之多,这还不包括洗碗等杂役,用于烹饪的车子是四轮的大车。厨师的人数纵使再多,他们的厨艺也仅服务于西太后一人,实在是浪费人才。他们的烹饪手法肯定是有缺陷的。
    相反,位于闹市中的餐馆由于经常受到各个阶层人们的评点,能够敏感地作出反应,厨艺反倒更让人放心。
    说宫廷宴不好,也许是出于穷人的妒忌。





    正文 女强人西太后与宫廷宴(3)
   


    “你们又没吃过,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的?”
    被人这么反将一军,哪里还有什么话说!因为确实是从来没吃过。
    也罢,我们就权且认为,“满汉全席”美味无比,盐水鸭让人垂涎欲滴,炖鸭舌好吃到让人恨不得把自己舌头也吞下去。
    但是,一百道菜你真的都能吃得下吗?
    也许有人会得意地回答:
    “嘿嘿,我的胃跟钢铁一样。”
    不过,就算有这样的人想特意跑到香港吃满汉全席,我也有办法阻止他。只需要跟他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就行了。
    中国最后的王朝清朝灭亡于1911年,相当于日本明治四十四年,距今已有六十年了。
    厨师的修炼历程,需要经过三年清扫、两年切菜、两年切肉、三年火候控制。因此,大概二十五岁以下的人连小跟班都排不上。这么算来,有过御膳烹饪经历的厨师,年龄现在应该在八十五岁以上了。
    进一步说,独当一面的大厨当然不会是年轻的新手,总得是四十岁左右的老手吧。这样的人即使目前还健在,也都是百岁老人了。如此高龄的老厨师做的菜,你敢吃吗?
    以目代口
    清朝灭亡之后,中国上演了几位当权者的闹剧,其中尤其以袁世凯为甚。不过,幸好没有像西太后慈禧那样大搞铺张浪费的满汉全席。
    宫廷宴也随着王朝的灭亡而寿终正寝,这一点儿也不可惜。
    “当今唯一一名会做满汉全席的厨师。”
    这种招揽顾客的宣传语实在靠不住。
    在这个讨厌海产品的西太后与其宫廷宴的故事中,海产铺商家的儿女似乎稍微夹杂着雪除私怨的感情。最后我们借用第三者的一段文章作结,以示公平:
    今人慕“食前方丈”之名,多盘叠碗,是以目食,非口食也……极名厨之心力,一日之中,所做好菜不过四五味耳……就使帮助多人,亦各有意见,全无纪律,愈多愈坏……
    ——袁枚《随园食单》





    正文 君子远庖厨(1)
  


    君子远庖厨
    良俗永流芳
    “君子远庖厨。”
    这真是一句动听的好话。
    “庖厨”就是厨房,而“君子”指的是出色的男人。要成为君子,就得尽可能远离厨房。也就是说,做丈夫的可千万不要下厨。
    自从结婚以来,我们家就以此为准则,丈夫从来就没想过下厨。
    有一天,妻子疑惑地问道:
    “真有这样的格言吗?”
    丈夫挺起胸膛,答道:
    “这可是孟子的话,孟子去见梁惠王时说的。要是以为我在骗你,你自己看。”
    说着,从父亲的藏书里抽出《孟子》,翻到书中的页面,指给妻子看。
    书上果然明明白白地写着: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确实,厨房是宰杀鸡鸭的地方。古代应该还没有营业性的屠宰场,因此估计连猪、牛也要在厨房宰杀。
    妻子听完对孟子所说之言的解释,撅着嘴说:
    “君子真是虚伪。一边说什么不忍看到禽兽被杀,一边却又浑不吝地大口大口吃着猪肉、牛肉、鸡肉。为了吃得心安理得,就想出这样的话来,还自鸣得意。”
    “嗯,这倒也是。”
    丈夫也不得不点头称是。





    正文 君子远庖厨(2)
    


    古人确实曾说过良言善语,但想必也说过无聊透顶的话,只是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无益的话语大多消失了。这句“君子远庖厨”,大概是因为基本正中男人们的下怀,于是流传了下来。古时的各种风俗习惯,也历经时间的淘汰,只有好的留存下来。
    人的体力在严寒和酷暑的环境中消耗得最快。三伏天食用鳗鱼等美味,可不就是一种很体谅人的习俗吗?农历七月暑气正盛,而恰逢死人魂魄从阴间返回阳间。古人所食用的粮食之粗糙,远非我们现代人所能想象。至少在先祖“回家”的时候,总得好吃好喝好招待吧。于是在七月初一、十五和月末(先祖返回阴间的当天)这三天,要供奉一桌丰盛的菜肴。当然,贫穷的子孙们得以享用从供桌上撤下来的饭菜,这样才有足够的体力熬过酷热的夏天。
    严寒时节也是如此。在中国,冬至那天人们吃大餐进补。福建和台湾那边吃红白甜粿,北方则吃饺子。冬至是阳历12月22日或23日,有“补冬”的说法。人们用胡麻油与姜炒鸡肉,然后加入烧酒焖,还有使用中药当归作为配料的(当归也用于产后的营养补给)。
    中国年糕的制作方法
    过年要吃年糕,日本和中国的做法大不相同。在日本,人们将糯米放到臼中,手拿杵,用力将糯米一粒一粒地捣碎。这种富有日本特色的年糕制作方法,在现场看来很有气势。
    中国则是另一番景象。人们用水磨碾米,接着将米浆装入布袋中,压上重物放置一晚,去除水分。然后加入白糖,放在蒸笼里蒸熟,制成“甜糕”。甜糕既可以煎热了吃,也可以外裹面粉炸着吃,都很可口。
    另外,大米加上炒过的猪肉、冬菇、萝卜、虾米等,蒸熟了做成“萝卜糕”。萝卜糕可以切成薄片在平锅里煎一煎,也可以蘸酱直接吃,或放到汤里煮。由于这两种糕点都是过年的食品,因此被统称为“年糕”。
    当然,中国制作年糕的地区,只是产稻米的南方。而长江以北,基本上以小麦为主食,因此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包饺子。
    推磨碾米的场景看上去虽不如日本舂米那样有气势,不过也是一个气力活。尽管如此,我们家的丈夫却照样振振有词地援引“君子远庖厨”的名言,一副事不关己的做派。每年,妻子都是在孩子的帮助下磨米的,一年一年下来毕竟觉得累。年底搬家的时候,劳苦功高的石磨被摔坏了。





    正文 君子远庖厨(3)
    


    这可不是天意吗?
    “你也上年纪了,孩子也不怎么听你的话了,丈夫也不打算帮你的忙,干脆就别干了!”
    听完丈夫对“天意”的这番解释,妻子又不高兴了。哪有女人愿意被人说老的?不过,毕竟岁月不饶人,体力有限呀,于是便不再使用石磨了。原来还有一种直接用糯米粉和水做年糕的方法,做法与韩式烧饼类似。体力变弱之后,改用此法更符合时宜,却不免感到风味有些许不同。
    以前甜糕做出来之后,都会送给关照过我们的朋友。出于这个缘故,去年开始就不再送了。
    妻子从制作年糕的岗位上“退休”了。
    说年糕不易消化,这只不过是世俗之言。用石磨首先将米粒碾碎,这就等于代替牙齿和胃完成了一部分任务,哪儿会不利于消化呢?
    当然由于基本成分都是米,不注意分量的话也不好。
    古代红米的药用
    现在,大家每天都吃米饭(不吃的想必是因为要减肥),而在古代,平民百姓一般吃的是稗子和小米,只有在特别的日子里或生病的时候才能吃上米饭。
    也就是说,大米还是一种药呢!
    对于像空气、水,还有米饭这样的东西,我们总是不太珍惜,殊不知它们有多么的重要。
    想必大家都知道,玄米即糙米,能够医治脚气,因为其维生素B1、B2的含量是精米的四倍以上。
    中国清代(1616…1911)有一种惯例,重臣生病的时候,皇帝会下赐“红米”,以作药用。
    顾名思义,红米呈红色,原产自印度支那,后来才传到日本。以前人们也称之为“胭脂米”,这种叫法真是美艳极了。
    小说《红楼梦》中,凤姐产后喝的正是红稻米粥,似乎也是贵重之物,想必跟红米是同一种东西。然而,现在人们都不吃了,米店也没有卖,要买的话,恐怕得到饲料店才有,价钱肯定也贵不到哪儿去。
    哎,这世道啊……





    正文 关于“点心”的定义(1)
   


    关于“点心”的定义
    香港叫“饮茶”
    写书的人分两类,一种是写完之后要回过头来读一下的,另一种则是写完不读的。
    在我们家,丈夫写完书稿之后,妻子一般都会看一下,然后再交给出版社。自己重读一遍,对文稿再作一些修改应该也不错,何况又不是忙到连这个时间都没有。然而,丈夫对自己一气呵成的稿件,就再也没有这个心思了。他还振振有词地解释说:
    “来来回回地看自己写的东西,那是自恋。我可不是那种陶醉于自己锦绣文章里头的家伙。饶了我吧。”
    “连自己都不肯多看一眼的文章,为什么要让读者看呢?你也太自大了吧?”
    “你说的是那种……矫情的人。跟我说的不是一回事儿,我说的只是自我陶醉的问题……”
    丈夫替自己辩解着,气氛显得颇为不妙。
    丈夫是个不会自我陶醉的人,上次自从出演了文士剧的豆狸一角而遭人嘲笑之后,刮胡子时竟然连镜子也不愿意照了。年轻的时候还抹面霜,现在则完全不同了。谁也不愿意变老呀。
    “你看这个地方是不是有点问题?”
    只有妻子这么问的时候,丈夫才会重读一下文稿。读完之后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果然如此,有点问题”,另一种则是“想来想去,完全没问题”。
    “是你的脑子有问题。”
    丈夫斩钉截铁地说着,有点情绪了。
    虽然表面上摆着臭架子,内心则是暗暗感激,要不是家里人,谁还会这么当面毫不客气地提出看法呢?
    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
    对于食物来说,道理也是如此。





    正文 关于“点心”的定义(2)
   


    比如,无论妻子做出什么菜来,味道是好是坏,丈夫都不吭声,只是单手拿着报纸,一边看着漫画栏一边默默地笑着,这样可不行。做菜的人会觉得很没劲儿。
    也许有人会说:
    “不过,如果你真的对老婆说,这个菜很难吃,我敢保证一整天她都会气鼓鼓的,不愿跟你搭话。”
    那这就是妻子的不对了。
    话题有点扯远了。实际上,我们下面要说的是点心。
    给点心下定义稍微有点困难。以前日本人把“点心”译作“茶子”,感觉似乎也不错。去过香港旅行的人都知道,那里的人经常去“饮茶”。
    日语的“间食”与“点心”的概念比较接近,不过吃午饭时也有吃点心的,因此也不能说两者是对应的称谓。
    反而是“小吃”这个说法更贴切一些,虽然也有人觉得稍微有点出入。
    日本人的舌头适应了中国的味道
    点改心胸产生倦意的时候,稍微吃点小吃,放松一下心情,是谓“点心”。这样的说法颇有雅趣。
    六世纪梁朝昭明太子因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