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48-思考中医-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的意义。此为其一。其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两阴交尽故曰幽。”前云两阴交尽为厥阴,此云两阴交尽故为幽,是知厥阴之为义者幽也。幽为何意?《正韵》曰:“幽囚也。”囚的意思大家很清楚,就是囚禁。厥阴曰幽,曰囚禁。囚禁什么呢?前面我们讲阴阳离合的时候曾经谈过,厥阴为合。合什么呢?就是合阳气。把阴气合起来,关闭起来,以便让阳气能够很好地升发。故幽者,实为囚禁阴气之意。此与阴阳之离合机制甚为相符。其三,太少二阴以太少言,乃言其长幼、多寡也,厥阴言何?《玉篇》云:“厥短也。”《康熙》引《前汉书·诸侯王表》注云:“厥者顿也。”又顿者何?顿者止也。故知厥阴即短阴也,即止阴也。考厥阴乃阴尽阳生之经,乃阴止而阳息之时,故曰短阴,曰止阴者,皆相符合。又《灵枢·阴阳系日月》云:“亥十月,左足之厥阴。戌九月,右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戌亥为地支之尽,尽后遇子则阳气来复,故曰厥阴也。此为厥阴之大义。2。厥阴经义厥阴经即指手足厥阴经,手厥阴于戌初起乳后天池穴,戌末止中指中冲穴。足厥阴于丑初起拇趾大敦穴,于丑末止乳下期门。别支上走巅顶交百会穴。对于六经的行止及大体分布,是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必须弄清的问题。我们讲六经辨证,其实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经络分布区域的辨证。巅顶头痛为什么说多属厥阴呢?就与厥阴经的分布相关。3。厥阴藏义甲、肝前面我们讨论了五藏的心脾肺肾,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应该深刻地感受到五藏的功能特性都与它们的造字相关。同样,肝藏亦不例外。那么,肝的造字与它的特性是一个什么关系呢?肝用干,《说文》云:“干,犯也。”《尔雅释言》曰:“干,脀也。”即脀卫也。《康熙》云:“干,盾也。”故《诗·大雅》有:“干戈戚扬”之句。综上诸义,犯者,脀卫者,盾者,干戈者,都与什么相关呢?都与武力相关,都与战争相关。这便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素问·灵兰秘典论》的“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既然是用武之事,既然是战争之事,那就要靠将军来把握它。因此,肝的造字与其为官将军的特性是非常切合的。将军要用武,要用战争来结束战争,要化干戈为玉帛,他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威武、勇猛和谋虑。必须智勇双全乃为将军,若有勇无谋,则一介匹夫也。威武、勇猛所用者何?所用者阳气也。谋虑所用者何?谋虑所用者阴气也。故肝虽号称刚藏,却又体阴而用阳。由是亦知,将军者,必以谋虑为体,以勇猛为用。过去我们曾经强调过,《素问·灵兰秘典论》和《素问·六节藏象论》是很重要的两论。前者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谈藏府,后者从生理功能的角度谈藏府。必须两者结合,互为参用,才能对藏府的内涵有很透彻的理解。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而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则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罢极是什么意思呢?罢者,休也,已也(见《玉篇》)。故《论语·子罕》曰:“欲罢不能。”极者,极至也,极端也。但凡武力、战争之事皆由争端起,故极者,又为诸乱之源。是以罢极者,罢其争端,罢其诸乱也。争端已起,诸乱已发,何以罢之?则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必以战争结束战争。此则为将军用武之道也。由此可见,“将军之官”“罢极之本”实为异名同类尔。极为诸乱之源,故古有六极穷极之谓。《康熙》云:“六极穷极恶事也。”《书·洪范》曰:“威用六极。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少阴篇里,我们曾谈到人有一个复杂的自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脾为谏议之官,担负发现诸乱,并及时呈报于上;心为君主之官,则于所报之诸乱善识别之,或宜文治,或宜武功,皆由君主号令;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者,则威用六极,平定诸乱也。因此,肝于人体健康自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甚宜结合现代医学思考之。这里面有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乙、心包足厥阴为肝,手厥阴为心包。心包者,亦包心也。是包绕心君的一个结构,故古称为“心主之宫城”。古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不能受邪,心包代心受邪。所以,心包所担负的,主要就是护卫心的作用。肝为将军之官,其威用六极,平定诸乱,亦为护卫君主。由此亦见,手厥阴心包与足厥阴肝,在其作用方面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4。厥阴运气义在运气方面,厥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故合称厥阴风木。下面就从风木两方面来讨论厥阴的运气问题。(1)风义① 风者天地之使风是六气中很特殊的一气,这个特殊之处在于,风不仅生于东方,四面八方皆可生风。故谚称八面来风。《灵枢》有一篇叫“九宫八风”,篇中即专门谈到由八方来的八种风。即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风有四风,有八风,有十二风。我们可以说东风、西风、南风、北风、西南风、西北风,但却未见有讲东湿、西湿、南湿、北湿,亦未见讲东寒、西寒、南寒、北寒者,这是风与其余五气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风还有另外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这就是《河图》所云:“风者,天地之使也。”什么叫天地之使呢?使就是使臣的意思。就像我们现在派住各国的大使,大使起一个什么作用呢?就是代表这个国家的作用。所以,风为天地之使,其实就是说风是天地的一个代表,天地之气要发生什么变化,都可以从风上反映出来。比如,天气要转寒了,它会首先出现什么风呢?出现北风。所以,我们见北风一起,就知道天要变寒。而天要转热转湿了,又会先出现什么风呢?会出现南风。因此,我们一见南风,便即知晓天要变热变湿。天地之气的变化虽然复杂,可是一旦我们把握住了这个风,便能够知道天地变化的底细。故《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在这里《素问》向我们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疾病观,不是伤风感冒或者某几个疾病与风寒暑湿燥火相关,而是百病,所有的病。外感与它相关,内伤同样与它相关。不内外伤与它相不相关呢?还是相关。为什么上一次伤食了却没事,而这一次却吐泻交作?为什么前一次把腰扭了,稍一活动即没事了,而这一次轻轻一扭就动弹不得?所以,我们应该很清楚,百病都与六气相关,都与天地的变化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诊治疾病时,将这些相关的因素考虑进去。百病的产生都离不开风寒暑湿燥火,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谈到病机的时候,不是“谨候气宜,勿失病机。”就是“审察病机,勿失气宜。”气宜就是指的上面这六气。怎么样谨候气宜?怎么样勿失气宜呢?抓住风就行了。抓住风实际上就抓住了六气。因为风为天地之使,当然也就是六气之使。为什么《内经》反复强调“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呢?就是因为百病皆生于六气,而风为六气之使的这样一个缘故。② 风何以生木我们在《素问》的很多篇中,都可以看到“东方生风,风生木”,所以,尽管风为天地之使,六气之使,尽管可以八面来风,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风的本位在哪里呢?在东方。那么,风何以生木?风与木是一个什么关系呢?运气为什么要将风木扯在一起?这个问题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我们首先从五行的角度作一个分类,看看这个世界上哪一类的东西属木呢?《尚书·洪范》讲“木曰曲直”,但是这个过于理论化。我们可以具体一点,凡是植物这一类的东西都可以叫木,都属于木类。那么,木类与风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然界的植物为什么可以生灭相续?为什么可以一直流传下来而不灭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植物也具有繁殖的能力,也能够生息繁衍。动物的繁殖我们都很清楚,它需要雌雄两性的交配。在动物发情的时候,或者雄性动物会跑很远的地方,去找雌性动物交配,或者雌性动物会跑很远的地方,去与雄性动物交配。人类更是如此,男女双方有时是千里姻缘来相会,相会为的是什么呢?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繁殖后代。人类便是依靠这样的方式,得以生息繁衍。那么,植物呢?植物生在什么地方就固定在什么地方它不能像人与其他动物一样,可以去四处寻找自己的相爱像现在有些人热衷于跨国婚姻,从中国嫁去美国,这个姻缘就不只千里了,而是几千里,甚至上万里。可是植物却只能定在那儿,分毫不能移动。那植物靠什么去寻找它们的“相爱”,进而雌雄交配,以生息繁衍呢?就要靠这个风。由于风的作用,才带动植物的花粉,使植物的雌雄亦能“相聚”亦能交配,从而繁衍生殖。因此,风便成为植物界生息繁衍的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没有它,植物就没有办法生息繁衍,木类的东西也就不可能流衍到现在。可见风与木的这个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有决定性。而《素问》“东方生风,风生木”的这句话,则将风木的关系浓缩、精彩表述到了极处。③ 风与动物风与植物的关系,与木的关系,应该没有疑问了。那么,风与动物又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首先从造字方面看,繁体的風字里面是一个“虫”。虫在古文里虽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但是,都代表动物。故凡属动物这一类,古时皆可以虫称之。而風之造字用虫,说明风与动物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说文》云:“風动蟲生,故蟲八日而化。”所以,从風的造字我们就可以看到,风不但可以生植物,生木,而且也与动物的繁衍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个关系能在繁体字中明确地显示出来。那我们再看简化的风字,这个风字里面是一把ㄨ,这个“ㄨ”能代表什么呢?所以,文字一改造,这个风与动物的关系,特别是与动物繁衍的关系也就荡然无存了。因此,我们前面曾经呼吁过,文字的问题是有关中华文化繁衍,有关中华文明传承的大问题,是真正的千年大计,万年大计。这样一个大计,千万要慎重,决计草率不得马虎不得。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失足了,那决定是要成千古之恨的。风为什么与动物,特别是与动物的繁衍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呢?让我们先来看一句大家熟悉的谚语,也就是出自《左传·僖四年》的“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马牛不相及”这句话怎么解释呢?这在过去曾经闹过一个笑话。风马牛怎么不相及呢?原来是马牛跑得太快,风赶不上它。当然,现在大家清楚了,知道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可是,不相干的事为什么要用“风马牛”来形容呢?这个问题倒是应该弄清楚的。风与木的关系已如上述,它是促使植物雌雄交配的主要因素。而风与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