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有二十难+证严法师-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用几年的时间才能节省下这笔钱?而他有这善愿后,不怕数目少,
也不怕须长时间才能完成。大家想想,以他的环境要布施并不是件容易的
事,但却能突破这个难关。所以说,于逆境中而能突破难关,实在是不简
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克服贪欲,有心即不难           □
~~~~~~~~~~~~~~~~~~~~~~~~~~~~~~~~~~~~~~~~~~~~~~~~~~~~~~~~~~~~~~~~

  至于‘逆生死之潮流、逆生死之欲念’,这种情况的确是难上加难啊
!就像泅水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及毅力不断挣扎,才能逆水上游,达到安
全彼岸。修行就是修这些,不要顺著生死及凡夫心的贪念而追求享受,我
们要逆水上游──逆生死之流,要突破世间种种的难关,最主要是克服自
己内心的贪欲;贪欲有很多种;包括财、色、名、食、睡等等,如果顺著
他们,便是生死流中的凡夫;要去掉它们,却要下很大的功夫,这叫‘逆
生死之流’。虽然很难,但对有信心和勇气的人而言,并不困难,请大家
要多用心,以毅力来逆生死之流,突破心与心外的诸多障碍,即使‘难’
,也变成不难,只要能不顺生死迷失自己,即使贫穷困境,真想布施也并
不为难啊!尤其在慈济世界中,有很多清寒人家,他们立志行善,也和富
有的人一样热于布施,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功能,‘布施’除了物质之外
,身体力行的奉献也是布施。

  佛陀所说的贫穷布施难,是指一般人而言,若是学佛的人,他看透了
世间的一切,进而可以发挥人生的功能;比如前面谈到的例子,那位受本
会所接济的残障者,平时省吃检用的,竟然在年底时也能够捐一张病床,
他虽然很贫困,但是他有心布施所以也就不困难。

  佛陀说‘一切唯心造’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是唯心造成的,只要
有心去做,是难亦不难!

  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在佛陀时代,有一位贫婆把自己的头法剪下,
换了一盏油灯,如此,她一样可以燃灯供佛,可以布施。另外一位贫女,
穷的只有身上穿的一件破衣服,于是把里襟剪一块布来供养佛。。。。。。。(
现在出家人穿的衣服有‘百纳衣’之名,后面都补了一块布,现在是补在
里面,外面看不到。)在慈济世界中,类似的故事很多,只要有心去做,
即使困难,也不难办倒。

  对多欲的人而言,布施确实是很难之事,但对于有心人则凡事都难不
倒他啊!

□□□□□□□□□□□□□□□□□□□□□□□□□□□□□□□□
□                                                            □
□              人有二十难之二 ── 富贵学道难                □
□                                                            □
□□□□□□□□□□□□□□□□□□□□□□□□□□□□□□□□
 
    修行要追求宁静的境界,但于精舍宁境的时刻确很难得,最宝贵的时间就是每天
早晨的时后,但是经常还是有周围或近处的种种干扰,火车、飞机的轰隆之声,大卡
车飞驰之声。。。都会影响到我们宁静的气氛,因为静下来的人,精神特别敏感,外界
的声音可以听的很清晰;静坐时,邻座的人若呼吸的气息较粗、较重时,也都会敏感
地感受到,这一切因素,使得宁静的境界,无法达到最极致,这就是难。佛陀告诉我
们,人生处处充满著难。而最粗相的难有二十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贪瞋痴障碍学道的道路                     □ 
~~~~~~~~~~~~~~~~~~~~~~~~~~~~~~~~~~~~~~~~~~~~~~~~~~~~~~~~~~~~~~~~
    第二、‘富贵学道难’,意思是指物质富有、名位显贵,这等的人要学道确实是
很难。因为一般凡夫都有心病  贪瞋痴,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另外还有贡高我慢、
疑念等等;有钱人难免会贡高骄傲,无法做到‘富而好礼’,所以说‘富贵学道难’。
即使他想学道,障碍也会比较多;多数都没有时间去选则何者才是正信的宗教,若有
信仰,也只是求神明保佑他,让它的事业更赚钱,或求事事如意,年年平安。。。。。这
都是不正确的信仰。 有些做事业的人,认为关圣帝君一定要供奉、土地公也一样要
拜,妈祖更不能忽视,这种民间的信仰,只要听到那里盖庙,龙柱须要多少根,再多
的钱也毫无吝惜。 曾经,有一位社会名人来访,却带了香、金纸和金牌来,他问我:
‘你们的“金炉”在那里?’ 我说:‘我们这里不用烧金纸啊!’ 他惊讶地说:‘
那有到庙里不用烧金纸的?’我说:‘佛教是不用烧金纸的啊!’ 又过了一会儿;他
拿出一个红包,里面有一片金牌,他说:‘我这金牌,又挂在那一“先”(尊)?’
 我回答说:‘佛教不用这些,佛陀不喜欢戴的,不用啦!’ 他说:‘怎么这样奇怪,
以前我到庙里去,也都送金牌啊!’我说:‘我把它收下,做为就济的工作。’ 他说:
‘既然这样就随你处理吧!’ 他礼拜后,我请他到客厅坐,原本他是为公务而来,应
该是要听我报告功德会的事情。可是他谈的尽是  我到那个王爷庙布施了多少;到那
家天宫布施了几根龙柱。。。。。。 我的祖父母到那里去问风水、地理;然后才找到某个‘
好地理’。 我听他说完这些话,心里感叹道:‘佛陀说富贵学道难,真是一点不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虔诚向道则天下无难事                     □ 
~~~~~~~~~~~~~~~~~~~~~~~~~~~~~~~~~~~~~~~~~~~~~~~~~~~~~~~~~~~
~~~~~ 佛陀曾说:‘富而不智则衰’,若仅有钱却没有智慧,仅可能很快就会衰败下去;
就像暴发户一样,他们的财富能维持多久呢? 常见一些暴发户;因暴得大财而喜好显耀,
全身穿著都很考究,但是又不懂素雅高贵的搭配;穿金戴银的结果,却只能让人觉的庸
俗累赘;不然就是去环游世界,回来后到处炫耀说:‘那个国家我去过,那个地方我也
去玩过!’这样的人实在很可怜啊! 有钱的人,应‘取于社会,用于社会’;能够如此,
必能受人爱戴尊敬;受人尊敬自然成为‘贵人’。常听人家说:还好遇到了贵人。。。。’,
而‘贵人’就是能发挥生命功能,去帮助别人的人啊! 佛陀说‘富而不智则衰’学佛的
人有了钱,还要有智慧!有钱有能力,要知道如何去运用;但是世间有智慧的人到底有多
少啊?所以,佛陀才说:‘富贵学道难’。 不过在慈济世界中,此难亦非难;如今社会
上不少富有财物、地位崇高的人,也都热心响应慈济的志业。比如,前行政院的李院长,
内政部许部长,前省府邱主席、教育部毛部长等四位中央首长联抉来花莲,视察慈济的各
项建设,他们看到及听到慈济的种种情形。甚为感动,也加入慈济成为会员。李院长首先
表示加入,邱主席听了也说:‘我也要加入’,许部长和毛部长也相继响应。 邱主席很幽
默地向许部长说:‘我早一分钟加入,我是师兄,你是师弟!’ 毛部长说:‘那我是最后
加入,排行最小了!’整个会场充满了祥和的气氛。 隔天初五省政官员团拜时;邱主席讲
话中,呼吁全省各阶层省政官员,都应有慈济的精神,他说:如果大家都有慈济的精神,
那台湾会变得更好’。 行政院李院长于团拜时也说他已加入功德会,许部长于内政部也都
提到已加入慈济,他们都是显贵的人士,却仍以加入慈济而欣喜。另外,慈济的荣誉董事,
很多也都是富有名位显达的人士,而且能以慈济精神为依归。 佛陀说‘富贵学道难’,而
在慈济的世界中,因大家都能发挥善心,因此学道就不难了。他们取于社会、用于社会;而
且能够去除贡高我慢的心态。这即是富贵学道者,即使是难,在慈济世界里也不成其难了。
 精舍经常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人士,有些是前一天到来,第二天清晨就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朝
山队伍,大家不分贫富、同声念著佛陀的圣号,三步一拜;脚步整齐地踏上慈济的菩萨道路;
在这队伍中,有多少富贵人家啊!他们既能发心布施,也能去除贡高我慢,所以慈济世界中
‘富贵学道难’已不算难。 世间没有定命定数,佛陀说:‘一切唯心造’。一个人的命运是
贵是贱也不是定数,如果是困境重重,但能坚毅突破,一样能转变自己的命运和业力;世间
没有不可转变的难事,只要是虔诚的学道者,普天之下没有不能扭转的难事。我们除了修福
之外,还要修慧  福慧双修。布施故然重要,学道也不能忽视,福慧具足的人生,才是可
贵、幸福的人生。

□□□□□□□□□□□□□□□□□□□□□□□□□□□□□□□□
□                                                            □
□              人有二十难之三 ── 弃命必死难                □
□                                                            □
□□□□□□□□□□□□□□□□□□□□□□□□□□□□□□□□

    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都忙忙碌碌;一般的人,你若问他:‘你在忙
什么?’他会说:‘为了生活而忙呀!’

    生,就是生活;活,就是要活命。总之,人人都很重视自己的生命;
身外之物要他舍去,都已经不易了,何况要舍去身命?所以,佛陀告诉我
们,人生的二十难中有‘弃命必死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凡夫怎堪生离死别                        □
~~~~~~~~~~~~~~~~~~~~~~~~~~~~~~~~~~~~~~~~~~~~~~~~~~~~~~~~~~~~~~~~

    明知会牺牲生命,而能然义无反顾地舍去生命,确实很难办到。生、
老、病、死,原本是很自然的事,这道理大家也都能瞭解,但是临命终时
,也都难以舍弃。

    在医院常可看到第三期、第四期的癌症病患,尽管医生已经诊断证实
了病情,但是却很难决定是否要告诉患者,甚至要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才
决定是否要对病患的家属说明病情;家属知道以后,也常会惊天动地为之
心碎,知道自己亲爱的人,生命已近残烛,家属要隐藏自己的伤痛,还要
劝慰病人。。。。。。。

    别说是病患的家属,就以我而言,有时看到病重的患者,或垂死的病
人,我也不忍心说:‘放下吧!你安心地去!’这句话谁有勇气说呢?因
为要人们放弃生命,谈何容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行者为法忘躯成就道业                     □
~~~~~~~~~~~~~~~~~~~~~~~~~~~~~~~~~~~~~~~~~~~~~~~~~~~~~~~~~~~~~~~~

    但是如果是一位虔诚的宗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