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像总裁一样思考-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信件中总是反复地告诉订购者:美容霜并非万能,有节奏地工作是最佳的化妆品。而不像其他商品广告那样,把自己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功效无与伦比。
公司通过电脑建立了1000万名女顾客的卡片,每逢顾客生日或重要节日时,公司都要寄赠新产品和花色名片以示祝贺。
这种优质服务给公司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公司每年寄出邮包达900万件,相当于每天3万~5万件。1985年,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了30%,营业额超过了25亿,国外的销售额超过了法国境内的销售额。
如今,伊夫?洛列已经拥有400余种美容系列产品和800万名忠实的女顾客。伊夫?洛列经过辛勤的劳动和艰苦的思考,找到了走向成功的突破口和契机。化妆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如果亦步亦趋,墨守成规,那肯定只能成为落伍者。伊夫? 洛列设计出与强大的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产品――植物花卉美容品,使化妆用品低档化、大众化,满足众多新、老顾客的需要,所以他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洛列力求同中求异,另辟蹊径,打破传统的销售方式,采全新的销售方式――邮售,赢得了为数众多的固定顾客,从而为不断扩大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洛列的经历正好证实了世界500强,日本住友公司总裁的话:“如果你想迅速致富,那么你最好去找条捷径,不要到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去拥挤。”茫茫商海,千帆竞渡,但只有那些有独辟蹊径、开拓精神的水手,才能迅速抵达彼岸。
踩着同事脚印走的人,永远发现不了新路
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创新思维的对象。换句话说,创新的素材遍地都是,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可以通过创新获得成功。
案例
有位姓杨的老板在国道边上开了个饭馆,生意很不景气,眼看众多的车辆从门前开过,很少有人光顾。他用打折、送汤等方法吸引顾客,都没起什么作用,最后只好关了门,把饭馆盘给一个姓马的老板。
这位马老板别出心裁地在饭馆旁边修建了一个很漂亮的公共厕所,并做了一个不收费的醒目牌子,许多班车司机路过这儿总要停下车,先让旅客们方便方便,顺便再让大家去饭馆就餐。
从此饭馆一天比一天红火,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不到两年,马老板把小饭馆扩建成三层楼的大饭庄。
可见,踩着同事脚印走的人,永远也发现不了新路。
杨老板用传统的思维经营饭馆失败了,马老板用创新的思维经营饭馆成功了。
创新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说它难是因为人的思维存在着惯性,在思考问题时,常常受各种因素的约束,只能采用一种答案,不愿或者根本就想不到去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容易走入误区,陷入失败的怪圈。
创新要说容易也容易,马老板在经营饭店时,不先考虑“大家都怎么经营”,而是考虑“大家都不做什么”或者“大家还有什么没有做”,然后寻找大家都不做的去做。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就是这么成功的。
他在确定研究命题时,首先分析当前研究的弱点,摸清哪些问题既重要,又是同事研究的薄弱环节,从而找到自己创新的突破口。他采取这种方式,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找到了一种新的理论,用来处理三维空间的亚原子问题。
创新是不需要天才的(5)
于是,在这个领域里,他便从一个默默无闻者一下子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说:“一项新事业,在十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做了;有五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太晚了。”
其实,许多人难以成功的原因是,遇事先考虑大家都怎么说、怎么做,不敢突破人云亦云的求同思维方式。
讨论一件事情时,总喜欢“一致同意”、“全体通过”,这种观念并不见得是好事,它后面常常隐藏着“从众定式”的盲目性,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不利于独辟蹊径,常常会约束人的创新意识。如果一味地考虑多数,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那么你的职业生涯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发展你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想法是创新成功的头号敌人,因为它会冻结你的心灵,阻碍你的进步,干扰你的进一步发展。
以下是发展创新思维的5种方法,也是被很多成功的总裁屡试不爽的箴言。
1.要乐于接受各种创意
要丢弃“不可行”、“办不到”、“没有用”、“那很愚蠢”等思想渣滓。
有一位小企业的老板曾经告诉我:“我并不想把自己装得精明干练,但我自信,就像是一块非常好的海绵。尽我所能去汲取所有良好的创意。”可以预见,这位小老板一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前程。
2.要有实验精神
废除固定的例行事务,去尝试新的餐馆、新的书籍、新的戏院以及新的朋友;采取跟以前不同的上班路线;过一个与往年不同的假期,或在这个周末做一件与以前不同的事情等。
如果你从事销售工作,就试着培养对生产、会计、财务等的兴趣。这样会扩展你的能力,为以后担当更重大的责任做好准备。
3.要主动前进,而不是被动后退
案例
成功的总裁喜欢问:“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我认识一位从商仅4年的女总裁,她在4年内开了8家服装店。这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因为这位女士创业时只有1万块钱的资金。她既要应付服装行业的激烈竞争,又缺乏经验。
她的第9家店铺开张后不久,我应邀前去道贺,并问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成就,而其他大部分的老板都还只为一间店铺努力挣扎。她回答道:“我确实很努力。但是只靠早起与加班是不可以赢得这8家店面的。这一行大部分的人都在很努力地工作。我的成功主要是靠我自创的‘每周改良计划’。其实这也没什么特别,它只是一种帮助我每过一周,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的计划罢了。为了使我的思考上轨道,我把工作分成了顾客、员工、货品、升迁四项。我每天把各种改进业务的构想记录下来。然后每星期一的晚上,花4小时检视一遍我写下的各种构想,同时考虑如何将一些较踏实地构想应用在业务上。在这4小时内,我强迫自己严格检讨我的工作。我不会仅仅盼望更多的顾客上门,我会问自己‘我还能做哪些事情来吸引更多的顾客?’‘我要怎样开发稳定、忠实的老主顾呢?’“我继续说明能使我最初三个店铺成功的许多小小的创新行动,比如:改变商品的陈列方式;‘建议式的销售技术’使本来不打算买东西的顾客有三分之二买了商品;‘购买竞争计划’使淡季销售额仍能增加。我问自己‘我还能做什么来改进商品的销售呢?’于是,我又想到一些主意,其中之一是,想到该做一些事来吸引更多的小孩进我的店面。因为,如果我有一些能吸引小孩上门的服装,也就能吸引更多的大人,我不断地想,我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在供应4~8岁小孩的服装中多加―排小型的纸玩具。结果真的很管用。这些玩具不占什么空间,也卖不了多少钱。最重要的是,这些玩具使店面的顾客川流不息。请相信我,我的‘每周改良计划’真的有效。此外,我还学到有关成功的生意观念,这是每一位从商的人都该知道的。”
“是什么呢?”我问道。
“那就是,先懂多少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开张以后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应用。”
4.进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很多取得重大成功的总裁,都会不断地为自己和同事设定较高的标准,不断寻求增进效率的各种方法,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回报,以较少的精力做较多的事情。
“最大的成功”都是保留给具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态度的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前任CEO杰克?韦尔奇一直使用这样的口号来激励员工,那就是:进步本身就是公司最重要的一项产品。
那么,你为什么不考虑将进步也变成你最重要的一项产品呢?
5.要迎合消费者的喜好
成功的企业总裁都会投下大笔资金,来研究消费者的需要,询问关于某种产品的味道、品质、大小以至于包装等方面的意见。其实,每个人的耳朵都是自己的输入管道,它可以听到许多资料,然后化为有用的创造力。
我们无法从自己说的话中学到什么,却能从“发问”和“聆听”中学到无穷的知识。
通过跟上千位企业总裁交流后,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越高,就越懂得“鼓励同事说话”的艺术;地位越低下的人反而喜欢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大人物都擅长“听”同事说话,小人物反而抢着“说话”给同事“听”。请你注意这一点:各行各业的领导人物,花在请教同事说话的时间,比命令同事的时间更多。
高级总裁在决定一件事情以前,都会先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给我一个建议好吗?”“在这些情况下你会怎样?”以及“你对这件事会有什么反应?”
请你练习这种方法:领导人物如同制造各种决策的机器,好比想要制造某种产品,一定需要原料。在决定各种决策以前,所需的原料就是从同事那里“偷”来的各种想法和建议。当然,我们不可能奢望同事给你现成的方法,同事的想法只能帮助你点燃自己的火炬,以便加强你的创造力。
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1)
知识要点:
●给“不可能”打上问号
●别被胆怯束缚住了手脚
●不要让不满埋葬自己
●鼓起劲来,努力工作
●接受批评是最好的借鉴
世界每天在变,“谁是老板最在意的员工”这个被无数老板重复无数遍的话题,其“内涵”也随着时代在演变,不断被延伸、升华,发生着质的变化。在新经济时代, 昔日的“听命行事”不再是“最在意的员工”模式。今天的老板,根据时下所需,对“最在意的员工”模式重新设计,铸造出“不必老板交代,积极主动做事”的一代新人。
“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我们现在是公司的中层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小职员,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主动地做应该做的事情,为公司创造利益,那么就一定能够获得老板的赏识。你要知道,“积极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是所有的总裁都在做的,因为他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当你也具备了“积极主动”的精神时,某种程度上也具备了当总裁的思维能力。
给“不可能”打上问号
一个伟大总裁的一生,必定是与风险拼搏的一生。
案例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发迹之前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学徒。可他不屈服于命运,将小小的客厅改为作坊,把积攒的全部家当97美元全部用来制造电器插座。几次试验的失败,竟把本钱全部用光。松下又把结婚时购置的衣物送入当铺,后来终于发明出第一项新产品――双插座接合器,从此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如果松下当初胆怯了,觉得一切不可能了,不敢冒倾家荡产之险,就不可能有20年以后的松下公司。
其实,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你努力去做,反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从创新的角度看,你的工作风险较大;可从竞争的角度看,你的工作反而风险较小,因为无人与你竞争。
所以我建议,对于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你不妨试试,也许机会就在眼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