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串雅内外编-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跌闪而血瘀不散,或忧郁而结血不行,或风邪而血蓄不达,遂致因循时日,留在腹中, 
致成血臌。饮食入胃不变精血,反去助邪,久则胀,胀则臌矣。 
水蛭三钱(炒黑。大约一两炒黑取末用三钱),当归二两,雷丸、红花、枳实、白芍、 
牛膝各三钱,桃仁四十粒(去皮尖捣碎),煎服。服后下血斗余,再服,血尽自愈。 
庚生按∶此方水蛭一味,太觉猛峻,且此物虽经 研,见水复活,患臌之人,正气必虚, 
脏腑必弱,如果贻害,岂非大患,不若改用夜明砂为妥。蚊之吮血,不减蛭虫,夜明砂乃食 
蚊而化者也,本草称其能下死胎,则其能攻蓄血明矣。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跌闪而血瘀不散,或忧郁而结血不行,或风邪而血蓄不达,遂致因循时日,留在腹中, 
致成血臌。饮食入胃不变精血,反去助邪,久则胀,胀则臌矣。 
水蛭三钱(炒黑。大约一两炒黑取末用三钱),当归二两,雷丸、红花、枳实、白芍、 
牛膝各三钱,桃仁四十粒(去皮尖捣碎),煎服。服后下血斗余,再服,血尽自愈。 
庚生按∶此方水蛭一味,太觉猛峻,且此物虽经 研,见水复活,患臌之人,正气必虚, 
脏腑必弱,如果贻害,岂非大患,不若改用夜明砂为妥。蚊之吮血,不减蛭虫,夜明砂乃食 
蚊而化者也,本草称其能下死胎,则其能攻蓄血明矣。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跌闪而血瘀不散,或忧郁而结血不行,或风邪而血蓄不达,遂致因循时日,留在腹中, 
致成血臌。饮食入胃不变精血,反去助邪,久则胀,胀则臌矣。 
水蛭三钱(炒黑。大约一两炒黑取末用三钱),当归二两,雷丸、红花、枳实、白芍、 
牛膝各三钱,桃仁四十粒(去皮尖捣碎),煎服。服后下血斗余,再服,血尽自愈。 
庚生按∶此方水蛭一味,太觉猛峻,且此物虽经 研,见水复活,患臌之人,正气必虚, 
脏腑必弱,如果贻害,岂非大患,不若改用夜明砂为妥。蚊之吮血,不减蛭虫,夜明砂乃食 
蚊而化者也,本草称其能下死胎,则其能攻蓄血明矣。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五色诸痢。 
零陵香草去根,以盐酒浸半月炒干,每两入广木香一钱五分为末,里急腹痛者,用冷水 
服一钱五分,俟大泻四次,用热米汤服一钱五分即止,忌食生冷。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一切痢下初起。 
百草霜三钱,金墨一钱,半夏七分,巴豆煮十四粒研匀,黄蜡三钱同香油化开,和成丸 
剂,量大小每服三、五丸,或四五十丸,姜汤下。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一切久泻,诸药无效,服此自愈。 
黄丹(飞过)、枯矾、黄蜡各一两,石榴皮八钱(炒),将蜡溶化小铜杓内,再以丹、矾 
等三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水泻白痢,孕妇忌贴。 
香油一斤(或用麻油),生姜一斤(切片),黄丹(飞过)半斤,熬膏摊布贴脐上,或用 
红药丸。附红药丸方∶硫黄三钱,母丁香一钱,麝香三分;加独头蒜数枚,捣如泥,再入前 
三味,研匀,和丸,如 
又方∶母丁香四粒,土木鳖一个,麝香一分,研末唾液为丸,如芡实大,纳脐中,外用 
膏药贴之。治小儿痢尤验。 
庚生按∶此方治夏秋霍乱转筋,及一切受寒腹痛极效。予尝以红药丸方加肉桂一钱为散, 
每用二、三分置脐眼上,用寻常膏药盖之。其症之重者,更以艾火安于膏药面上炷之,或以 
热茶壶熨之。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遍身浮肿,以手按之仍起者。 
葶苈四两炒为末,以红枣肉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桑皮汤下,日三服,试之立 
验。或用西瓜烧灰为散,服之亦效。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脾积黄肿。 
青矾四两( 成赤珠子)、当归四两(酒 浸七日,焙)、百草霜三两为末以浸药酒,打 
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温汤下。一月后黄去病愈。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木鳖仁六个研泥,分作二分;面烧饼一个切作两半。 
只用半饼作一窍,纳药在内,乘热复在病患脐上。一时再换半个热饼,其痢即止,遂思 
饮食。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大小男妇黄胆病。 
皂矾八两,用面一斤和作饼,入皂矾在内,火煨以焦为度;苍术、浓朴(姜汁炒)、陈 
皮、甘草各八两,川椒十两(去目炒)。 
上为末,用红枣三斤煮熟去皮核,胡桃三斤去壳,同捣烂和药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 
用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鹅不食草捣汁熬膏一两,炉甘石三钱火 童便淬三次,上等瓷器末一钱五分,熊胆二钱, 
砂少许,为极细末,溶成膏,点翳上,越宿取下,用黄连黄柏煎汤洗净。如仍有翳,再点 
一次。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鲫鱼胆七个,人乳一盏,和匀,饭锅上蒸一二次,点眼,其泪自收。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目疾面上赤色,两眼流泪,或痛或痒,昼不能视物,夜不能见灯,名为烂弦风。 
羯羊胆去其中脂而填满好蜜,拌匀蒸之,候干,即入钵细研为膏,点之。以蜂采百花、 
羊食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小蝎四十九个,生姜如蝎大四十九片,同炒,以姜干为度,研末,温酒冲服,过一二时 
辰,再进一服,至醉不妨,次日耳中如闻笙簧即愈。肾虚者二服亦愈。 
庚生按∶此方用蝎至四十九枚,过于猛峻,切宜慎用。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腊月初一取猪胆,不拘大小五六枚,用黄连、青黛、薄荷、僵蚕、白矾、朴硝各五钱, 
装入胆内,用青纸包好,掘地方深各一尺,悬胆在内,用物遮盖,不见风日,候至立春日取 
出,待风吹去胆皮青纸,研细末,用瓶收贮,每吹少许。 
庚生按∶喉症不一,为害最速,予每以异功丹治之,无不立效。 
附∶异功丹方∶斑蝥去翅足四钱糯米炒黄,血竭、没药、乳香、全蝎、元参各六分,麝 
香、冰片各三分,共研细末,瓷瓶收贮,弗令泄气。用时以寻常膏药一张,取药末如黄豆大, 
贴喉外,紧对痛处,越二三时,揭去,即起泡,用银针挑出黄水,如黑色或深黄色,再用膏 
药及药末贴于泡之左右,仍照前挑,看以出淡黄水为度。不论喉蛾、喉风、喉痹,一切均可 
用,唯孕妇忌之。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急缠喉风、乳蛾、喉痹。 
白矾三钱,巴豆五粒(去壳),用铁勺将矾化开,投豆在内,俟矾干,取出巴豆,将矾 
收贮,遇喉痛者,以芦管吹之。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九种喉痹,急喉痹、缠喉风、结喉烂、重舌、木舌、飞丝入口。 
大皂角四十梃切碎,用水三斗浸一夜,煎至一斗半;入人参末五钱,甘草末一两,煎至 
五升,去渣,入无灰酒一升,釜煤二匕,煎如饧,入瓶封埋地中一夜,每温汤送服一匙,或 
扫入喉内,以恶涎吐尽为度,后含甘草片少许。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喉痹十八种。 
天南星鲜者二十五个切片,半夏五十个鲜者佳切碎,皂角去弦净四两,白矾、白盐、防 
风、朴硝各四两,桔梗二两。拣七分熟梅子一百个,先将硝盐水浸一周时,然后将各药碾碎, 
入水拌匀,再将梅子置水中,其水须通过梅子三指,浸七日,取出晒干,又入水中浸透晒干 
,以药水干为度。将梅子收入磁器密封之,有霜衣起愈妙。用时以白棉裹噙口内,令津液徐 
徐咽下,痰出立愈。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惊风定搐。 
螳螂一个,蜥蜴一条,赤足蜈蚣一条,各中分之,随左右,研末,男左女右,以一匙吹 
鼻内搐之,右即右定,左即左定。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中风中痰。 
生石膏十两,辰砂五钱。 
上药共研细末,和匀,大人每服三钱;小儿一岁至三岁一钱,四岁至七岁一钱五分,八 
岁至十二岁二钱,十三岁至十六岁二钱五分。用生蜜汤调服。 
庚生按∶此方见于《鸡鸣录》,治痰热痉厥即急惊风,如治大人痰厥类中,则须每服三、 
五钱,亦用生蜜调服,无不验者。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小儿一切咳嗽,惊痫发搐发热, 喘痰涎上壅,痰厥猝倒等症。 
全蝎一两(去刺洗净炒),南星一两,朱砂四钱五分,珠子一钱,巴豆霜(去油净炒) 
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糯米糊为丸,如菜子大,周岁者每服五十丸,二周岁者百丸,看小儿大小壮 
实,用灯心煎汤送服。此吴中陈氏治急惊风秘方也。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频惯堕胎,每三四月即堕者,于受孕两月后服之。 
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去丝),续断二两(酒浸焙干为末),以山药五、六两为末, 
作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止可磨块,不令困人,须量虚实。 
硝石六两,大黄八两,人参、甘草各三钱。 
上为细末,以三年陈苦酒三升置器中,以竹片作准,每酒一升作一刻,先入大黄不住手 
搅,使微沸,尽一刻,乃下余药,又尽一刻,微火熬,便可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服后下 
如鸡肝、米泔赤黑色等物即愈。下后忌风并生冷,宜用稀粥调理。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治小儿痰塞心胸。 
半夏五十粒,巴豆三十粒(去壳)同半夏煮,待半夏熟烂,取出巴豆,止用半夏,烘干 
为细末,米糊为丸如菜子大,朱砂为衣,晒干,用萝卜汁吞服七丸,大人倍之。 
庚生按∶此方治痰极有效。癫痫、痰厥及喉痹之属,有痰者均可用。 



串雅内编卷一

截药内治门

属性:常山苗六钱,乌梅三钱,陈皮、槟榔、制首乌、酒炒归身各二钱,法半夏、川桂枝各一 
钱,丁香十粒,生姜二片,红枣五枚。 
上药,在临发前两时辰煎服。或吐或泻,其病自愈。倘一剂未能全愈,再服一剂,无不 
立止。 
庚生按∶疟疾缠绵,往往致败。古方每用草果、常山以取速效,殊非善法。上元张立侯 
口传一方∶用常山二、三两为末,鸭蛋七枚,同药末入砂锅煮极热,病发时取蛋握于手中, 
冷即更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