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元参赞延寿书-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云:夏冰止可隐映饮食,不可打碎食之,入腹冷热相搏成疾。
  《书》云:夏至以后迄秋分,须慎肥腻,饼、油酥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极理相妨,所以多病者,为此也。陶隐居云:冷枕凉席心勿喜。凡枕冷物大伤人目。《书》云:夏不宜露卧,令皮肤厚,成癣或作面风。
  《书》云:夏伤暑,秋疟。忽大寒,勿受之。患时病由此。
  《书》云:暑月日晒处,有石不可便坐,热生疮,冷成疝。
  《书》云:盛热带汗,当风不宜过。自日中来,勿用冷水沃面,成目疾。伏热者,未得饮水及以冷物迫之,杀人。
  《书》云:五六月泽中停水,多有鱼鳖精,饮之成瘕。
  《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使志安宁,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书》云:秋伤於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又立秋日勿浴,令皮肤粗燥,因生白屑。又八月一日后,微火暖足,勿令下冷。
  《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毋泄皮肤,逆之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书》云:冬时忽大热,勿受之,患时病由此。又曰:冬伤於寒,春必病温。
  《书》云:冬时天地闭,血气藏,作劳不宜,汗出冷背。
  《书》云:冬寒虽近火,不可令火气聚,不须於火上烘炙,若炙手暖则已,不已损血,令五心热,故手足应於心也。
  《书》云:大雪中,跣足人不可便以热汤洗,或饮热酒,足趾随堕。又触寒来,寒未解,勿便饮汤食、热物。
  《四气调神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万物浮游於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故《天真论》曰:有贤人者,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也。 


 

 
  
旦暮避忌



 

  旦暮避忌
  《书》云:早出含煨生姜少许,辟瘴开胃。又曰:起空腹不宜见臭气,人鼻、舌上白起、口臭,欲见宜饮酒少许。
  真人曰:平明欲起时,下床先左脚,一日无灾咎,去邪兼辟恶,如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又清旦常言善事,闻恶事则向所来方三唾之吉。又旦勿嗔恚,暮无大醉,勿远行。
  《经》曰: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违此三时,形乃困薄。
  《书》云:夜行用手掠发,则精不敢近。常啄齿,杀鬼邪。又夜卧,二足伸屈不并,无梦泄。
  真人云:夜梦恶不须说,旦以水面东之,咒曰:恶梦着草木,好梦成珠玉。吉。有教入广者曰:朝不可虚,暮不可实。今气候不齐,不独入广也。 


 

 
  
杂忌



 

  杂忌
  《书》云:过神庙勿轻入,入必恭谨,不宜恣视,吉。
  《书》云:忽见光怪变之物,强抑勿怪,吉。伊川官廨多妖,有报曰鬼使扇,曰:他热。又曰鬼打鼓曰以槌与之。范文正公常读书于府学,每夜有大面之鬼怪近案边,范公以笔书其面曰:汝面非常大,难欺范仲淹。二公不以怪处之,而怪自灭。可为法也。
  《书》云:脂油燃灯,人神不安在血光之下,等闲刀画地,乃招不祥事。
  《感应篇》曰:勿朔旦号怒,勿对北恶骂。不可腊歌舞,不可对灶吟咏,不可向灶骂詈,不祥。慎勿上床卧歌凶。凡欲眠,勿歌咏,不祥。
  《书》云:凡刀刃所伤,切勿饮水,令血不止而死。若血不止,急以布蘸热汤之,或冷水浸之,嚼寄叶止血妙。
  《书》云:凡古井及深井中多毒气,不可辄入,五六月最甚,先下鸡、鸭毛试之,若旋转不下,是有毒气,便不可下去。又云:山有孔穴,采宝者惟三月、九月,余月山闭气交,死也。
  《琐碎录》云:萧管挂壁取之,勿便吹,恐有蜈蚣。
  祖师刘复真,赴召早起,见店妇仆地,叫号可畏,但见吹火筒在傍,刘知其蜈蚣入腹,刺猪血灌之,吐出蜈蚣,可不慎欤。 


 

 
  
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



 

  《黄帝内经》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扁鹊曰:“安身之本,必资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乡党一篇具载圣人饮食之节为甚详。后人奔走於名利而饥饱失宜,沉酣於富贵而肥甘之人,是务不顺四时,不和五味而疾生焉。戒乎此则人元之寿可得矣。 


 

 
  
五味



 

  《内经》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
  《淮南子》曰:“五味乱口,使口爽,伤病也。”
  陶隐居云:“五味偏多不益人,恐随脏腑成殃咎。五味稍薄,令人神爽,若稍偏多,损伤脏腑,此五行自然之理。初则不觉,久当为患也。”酸多伤脾,肉而唇竭,故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曲直作酸,属木,脾主肉,属土,木克土也。
  酸过食,损胃气及肌脏筋骨,不益男子,损颜色。不与蛤同食,相背也。有云:“饮少热醋,辟寒胜酒。”黄戬云:“自幼不食醋,今八十,尤能传神。”又: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咸多伤心血,凝泣而变色。故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润下作咸,属水,心主血,属火,水克火也。盐过於咸,则伤肺,肤黑损筋力,西北人食而耐咸,多寿;东南人食绝欲咸,少寿。病咳及水气者,全宜禁之。晋桃源避世之人,盐味不通,多寿。后五味通而寿啬矣。又: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甘多伤肾,骨痛齿落,故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稼穑作甘,属土,肾主骨,属水,土克水也。蜜饧、沙糖,各见本条。又: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苦多伤肺,皮槁而毛落,故夏七十二日,省甘增辛,以养肺气。炎上作苦,属义,肺主皮毛,属金,火克金也。胆、柏皮等。又: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辛多伤肝,筋急而爪枯,故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从革作辛,属金,肝主筋,属木,金克木也。胡椒和气,过多损肺,令人吐血。红椒久食,失明乏气,合口者害人,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血脉,多忘除湿,湿中益妇人。又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饮食



 

  《书》云:善养性者,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多则损气,渴则伤血;先饥而食,食不过饱,饱则伤神,饥则伤胃。
  《书》云:饮食务取益人者,仍节俭为佳,若过多,觉彭亨短气便成疾。
  《书》云:饮食於露天,飞丝堕其中,食之,咽喉生泡。
  《书》云:饮食收器中,宜下小而上大,若覆之不密,虫鼠欲盗食而不可,环器堕涎,食者得黄病,通身如蜡,针药不能疗。
  《书》云:饮食以铜器盖之,汗若入内,食者发恶疮肉疽。
  《书》云:饮食上蜂行住,或猫犬破之水生疮。
  《书》云:饮食生冷,北人土厚水深,禀气坚实,不损脾胃。久居南方,宜忌之。南人土薄水浅,禀赋多虚,不宜脾胃。久居北方者,尤宜忌之。
  《书》云:空心茶,宜戒;卯时酒、申後饭,宜少。
  《书》云:极饥而食且过饱,结积聚极,渴而饮且过多,成痰癖。日没后食讫,便未须饮酒,不干呕。
  太宗谓宰臣曰:“朕每日所为,自有常节,饮食不过度,行之已久,甚觉有力。老子云:‘我命在我,不在天,全在人之调适。’卿等亦当加意,毋自轻摄养也。”陶隐居云:何必餐霞服大药,妄意延年等龟鹤,但於饮食嗜中,击其甚者将安乐。浆水,按《本草》:味甘,酸,微温,无毒。调中引气,开胃止渴,强力通关,治霍乱泻痢。消宿食,解烦去睡,调理脏腑,治呕哕,白人肤体如缯帛,为人常用,故不齿其功。世之所用熟水品目甚多,贵如沉香则燥脾,木骨草则涩气,蜜香则冷胃,麦门冬则体寒,如此之类,皆有所损。紫苏汤,今人朝暮饮之,无益也。芳草致豪贵之疾,此有一焉。宋仁宗命翰林院定熟水,奏曰:“紫苏第一,沉香第二,麦门冬第三,以苏能下胸膈浮气。”殊不知久则泄人真气,令人不觉。
  《本草》云:酒饮之,体软神昏,是其有毒也,损益兼行。扁鹊云:久饮常过,腐肠烂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有客访周,出美酒两石,饮石二,客饮八斗,次明,无所苦,酒量贯也,客已死矣。观之,客肠已出,胁已穿,岂非量过,而犯扁鹊之戒欤。饮白酒,食牛肉,生虫。酒浆,照人无影不可饮,不可合乳汁饮,令人气结,祭酒自耗者杀人。酒后食芥辣物多,则缓人筋骨。卧黍穰,食猪肉,患大风。凡中药毒及一切毒,从酒得者难治。酒性行血脉,流遍身体也。
  《书》云:饮酒,醉未醒,大渴饮冷水,又饮茶,被酒引入肾脏,为停毒之水。腰脚重,膀胱冷痛,兼患水肿,消渴挛。”
  《书》云:酒醉当风,以扇扇之,恶风成紫癜。又:醉酒吐罢,便饮水,作消渴。神仙不禁酒,以能行气壮神,然不过饮也。
  《本草》:茶饮者,宜热,宜少,不饮尤佳。久食去人脂,令人瘦,下焦虚冷,惟饱食後一、二盏不妨消渴也。饮则尤不宜,令人不眠。同韭食身重。
  《书》云:将盐点茶,引贼入家,恐伤肾也。东坡说茶除烦去腻,世固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常自修之。辄以浓茶漱口於食後,烦腻既去而脾胃不知,凡肉之在齿者,得茶漱涤,乃不觉脱去,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蠹且日去矣。
  《书》云:饮多,则肺布叶举,气逆上奔。
  《书》云:阴地流泉,六月行路,勿饮之,发疟。
  《书》云:饮宴於圣像之侧,魂魄不安。
  《书》云:饮水勿急咽,久成气病。
  《书》云:形寒饮冷,则伤肺,上气咳嗽,鼻鸣。
  《书》云:粥后饮白汤,为淋,为停湿。陶隐居云:食戒欲粗并欲速,宁可少餐相接续。莫教一饱顿充肠,损气伤心非尔福。”
  《养生》云:美食须热嚼,生肉不须吞。”又云:食毕漱口,数过齿不龋,口不臭,漱口忌热汤,则损牙齿。”又云:食炙,宜待冷,不然伤血脉,损齿。”
  《书》云:食厨屋漏水,堕脯肉,成瘕,生恶疮。”
  《书》云:人汗入肉,食之作疔疮。又食诸兽自死肉亦然。”
  《书》云:食物以象牙、金铜为匙箸,可以试毒。”隐居云:生冷粘腻筋韧物,自死牲牢皆勿食。馒头闭气莫过多,生脍偏招脾胃疾。炸酱胎卵兼油腻,陈臭淹藏尽阴类。老人朝暮更餐之,借是寇兵无以异。
  《琐碎录》云:馒头闭气悔血,汤以破之。包子包气,好醋以破之。
  《书》云:食物以鱼器盛之,有蛊毒,辄裂破入闽者,宜审之。
  《书》云:夜半之食宜戒,申酉前晚食为宜。
  《周礼》:乐以消食。盖脾喜音声,夜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