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识种子断论-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觉修证辟

支佛 
;如来种性可修证为佛 
;不定种性的证果不确定 
;可修证以上三种之一 
;无性有情只具有有漏种子 
; ②

因此要受业报轮回的限制 
;虽然苦心修持 
;也不能获得上面所说的三果。从学理上说 
;这种对种性的分类

有其难以自圆的内容。但这种五性各别说和古代印度的种姓观是密切相关的 
;与其说是理论的需要 
;勿宁

说是佛教对治现实的方便法门。明了这点 
;我们也就不会为其引生的理论困难再做更多纠缠了。 


(三)功能性种子、经验性种子和新知的获得

  这种划分是从现代的认识理论入手的。按现行认识理论的通则 
;新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形成的 
;如果用

唯识学关于种子熏习的学说 
;在解释此种理论时会遇到一些纯学术上的困难。集中表现在新种子与旧种

子之间的关系上。即如果新种子是由旧种所生 
;按种子六义之“性决定”与“引自果”的要求 
;它将不能成为

新知 
;如果新种子是完全新生的 
;就变成无因了 
;这在唯识学上同样讲不通。

  有鉴于此 
;林国良先生将唯识种子分为功能性种子与经验知识性种子。他认为在说明人的认识活动时 


唯识学理论中有很重要的一条 
:心识并不是单独活动的 
;心识在活动时都会有各类心所 
(辅助性的心理功能 


相伴随。一些必然在心识活动时出现的心所 
;被称为遍行心所。遍行心所有五种 
:触、作意、受、想、思。其

中 
;想、受、思 
;大体相当于现代心理学说的知、情、意。或者 
;完整地说 
:六识与想心所形成了认知功能 
;六识

与受心所形成了情绪情感功能 
;六识与思心所形成了意向意志功能。因此 
;对认知活动来说 
;想心所是关键。
《成唯识论》指出 
:想谓于境取像为性。 
这是说 
;想的本性是 
于境取像” 


“”“;即在认识对象上认取其影像。他并
以眼识的认识过程作了详细的说明。 
'5 ' ( P43)从林先生的说明中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唯识种习理论的基础上
对认知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的最后结果 
;归结为对种子功能性状的强调 
;即种子就是那种能生用的功能、 


①此 
“沉伏”与经论上所说之 
“断灭”义同。菩提涅 的获得是通过修习得到的 
;修习的过程就是使无漏种子作用生长 
;有漏种子作用被抑
制。这种抑制 
;是指有漏种子生用的条件被修习者所完全排除 
(与六义中的 
“待众缘”义合 
);但并非将其消灭 
;他自身只在第八藏识中做着
自类相续的 
“种子生种子”的运动 
(与六义中 
“刹那灭”义合 
)。
②无性有情所具有之种子 
;有说也含无漏种 
;但只含无为无漏。他之所以最终不能成佛 
;在于他有为无漏的丧失。
— 
132 — 




习气。至于新种、现行、旧种之间的关系 
;似乎仍有诸多无法讲清楚的内容。其中原因的产生 
;或许正如孟领
无漏种子的来由 
”“

在其“中所说 
:唯识学从一诞生就偏离了佛陀缘起论”的宗旨 
'4'(P97) ;成为其理论本身无法
自圆的内容。

'5'林国良 
唯识学上之种子义'A'。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5册'C'。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59296。 
无漏种子的由来'J '。觉群(季刊) ;2005 ; (1) :46247。 
唯识学中的功能性种子和经验知识性种子'J '。灵山海会。;2003 ; (7) :42244。 
  从唯识学本身关于种子性质及其作用的理论来看 
;它认为依照这套理论 
;定可将染污的八识转变为清
净的四智 
;获得大菩提。但我们从纯学理的角度探究 
;其理论之中确实存有如上述的诸种困难。这应该作
何解释 
?一者 
;可能是唯识学的认知理论仍有未被后来者发现的内容 
;以致对其的认识产生偏差 
;这个问
题可能得由佛教新史料的发掘来证实 
;从现在的情况看这可能会是个没有结果的期待 
;二者 
;可能是唯识
理论本身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不圆融的问题 
;但这个可能性不被信奉佛教的人所认可 
;三者 
;佛陀的建教
立说 
;可能正如在《中阿含经 
·箭喻经》所说 
;本来就是为对治当下现实的方便法门 
;而并没有苛求其在学
理层面上的圆融。故其对信众的要求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1卷) ' Z'。台北:白马精舍印经会影印本;1988。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3卷) ' Z'。台北:白马精舍印经会影印本;1988。 
;除了教理的修习外 
;对实践修行的主张也十分看重 
;甚至可以说修
行在对他教义的理解力中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有了这样的认识 
;我们在对其理论作分析时才不至于
过分苛求。

参考文献 
: 

'1'高楠顺次郎 

'2'高楠顺次郎 

'3'雨昙 

'4'孟领 

An Evaluation of the Seed of Consciousness2Only 

XU Dong2lai 
(School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 China)


   
Abstract : The theory of the seed of Consciousness2only is the key to decide the survival of the whole theory of Con2 
sciousness2only。 It has been criticized ever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theory。 In order to refuse this critique ; distin2 
guished monks offered many explanations through history。 It still remains difficulty to explain in some respects in terms of 
doctrinal consistency in present time。 This essay provides its own view through presenting those difficulties in different cate2 
gorie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net of the Buddha’s teaching based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ed and Dependent Origi2 
nation and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definition of the seed itself。
   
Key Words : Buddha ; Consciousness2only ; seed 

(责任编辑 
:周成璐 
) 


— 
133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