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97-冯氏锦囊秘录-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抵当汤
属性:治伤寒日深,表症仍在,蓄热下焦,脉微沉,不结胸发狂者,小腹胀而硬,小便自 
利者,瘀血症也。或阳明蓄热而狂,大便虽硬,而反易,其色黑者,有蓄血也并宜。 
桃仁(七个) 大黄(二钱五分) 水蛭(炒) 虻虫(各十个,去翅足,炒) 上分作二 
服,水一钟,煎半钟,温服,未下再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大柴胡汤
属性:治阳邪入里,表症未除,里症又急。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枳实(四枚,炙) 芍药(三两) 生姜(五两) 半夏(半斤) 大枣(十 
二枚,去核) 大黄(二两,酒洗) 水一斗二升,煮六升,去滓,再煎一升,日三服。 
成氏曰∶大满大实则有承气汤。如不大坚满,惟邪热甚而须攻下者,必须轻缓之 
剂,乃大柴胡也。伤寒可下则为热,折热必以苦,故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经》曰∶ 
酸苦涌泄为阴,泄实折热,必以酸苦,故以芍药、枳实为佐,辛者散也。散逆气者,必 
以辛。甘者,缓也。缓正气者,必以甘,故用半夏、姜、枣为使也。加大黄,功专荡 
涤,不加恐难攻下,应以为使也。表症未除者,寒热往来,胁痛口苦尚在也。里症又急 
者,大便难而燥实也。此为两解之剂。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小柴胡汤
属性:治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胁痛耳聋,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 
烦而不呕,或渴,或腹痛,或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 
者,此邪在少阳经,半表半里之症也。 
柴胡(八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去核) 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进三服。 
成氏曰∶邪在表则寒,在里则热,半表半里,故寒热往来。在表则不满,在里则胀 
满,止言胸胁苦满,知在表里之间,少阳行身之侧,胸胁为少阳之部,其脉循胁络于 
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在表则呻吟,在里则烦乱。《经》曰∶阴人之阴则静,默默者在 
表里之间也。在表则能食,在里则不能食,不欲饮食者,邪在表里之间,未至于不能食 
也。在表则不烦呕,在里则烦呕,心烦喜呕者,邪在表,方传里也。《经》曰∶热淫于 
内,以苦发之,柴芩之苦,以发传邪之热,里不足者,以甘缓之,参草之甘,以缓中和 
之气,邪半入里,则里气逆,辛以散之,半夏以除烦呕,邪在半表,则荣卫争之,辛甘 
解之,姜枣以和荣卫。此为半表半里之剂。太阳经之表热,阳明经之标热,皆不能解 
也。若夫阳气虚寒,面赤发热,脉沉足冷者,服之立至危殆,即大便不实,脉息小弱 
者,皆在所禁信乎,用方不当,皆可杀人,不独峻剂也。近世医家不分表里寒热虚实, 
凡见发热概用此方,去参投之,取其平稳。设遇虚症,岂不误甚!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大陷胸汤
属性:伤寒下之早,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者,结胸也,此方主之。 
甘遂(一钱,为末) 芒硝(一升) 大黄(二两) 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 
纳硝,煮一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三阳经表症未解,用承气以攻里者,下之早也。下早则里虚,表邪乘之而入,三焦 
皆实,故心下至少腹痛不可近也。成氏曰∶诸阳受气于胸中,邪气与阳气相结,不可分 
解,高者陷之,故曰∶陷胸。陷胸破结,非苦寒直达者不能,是以甘遂为君,《经》曰∶ 
咸味涌泄为阴;又曰∶咸以软之,是以芒硝为臣,荡涤邪寇,将军之职也。是以大黄为 
使,伤寒诸恶,结胸为甚,非此 剂不能通利。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小陷胸汤
属性:下早热结胸中,按之则痛,小结胸也。 
半夏(汤洗,半升) 黄连(一两) 栝蒌实(大者,一枚) 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 
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分二温服。 
止在胸中不及于腹,按之则痛,不按犹未痛也,故曰∶小结胸。《经》曰∶苦以泄 
之,辛以散之。黄连泄胸中之热,括蒌泄胸中之气,半夏散胸中之痰,一服未能即和, 
再服微解下黄涎便安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凉隔散(一名连翘饮子)
属性:治伤寒燥热,怫结心烦,懊 不眠,脏腑积热烦渴,头昏唇焦,咽燥喉痹,目赤烦 
燥,口舌生疮,咳唾稠粘,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闭结,风热壅滞,疮疹发斑,黑 
陷将死。 
连翘(一两) 山栀 大黄 薄荷 黄芩(各五钱) 甘草(一两五钱) 朴硝(二钱五分) 为 
粗末,每服五钱,水煎温服。一方有黄连。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栀子豉汤
属性:主汗吐下后,心烦不得眠,心中懊 。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水四升,先煎栀子,取二升半,去滓,纳豉, 
煮取一升半,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止后服。 
《经》曰∶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 
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治伤寒之妙,虽有变通,终不越此数法也。邪气自表传里, 
留于胸中为邪,在高分则可吐之,所吐之症,亦自不同。如不经汗下,邪气蕴郁于 
膈,谓之膈实,应以瓜蒂散吐之。若汗吐下后,邪气乘虚留于胸中,谓之虚烦,应以栀 
子豉汤吐之。《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是以栀子为君,烦为热胜,涌热者,必以苦 
胜,热者必以寒,香豉苦寒是以为臣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半夏泻心汤
属性:主伤寒下早,心满而不痛者为痞。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去核) 水一斗,煮六升,去滓,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加甘草一两,即 
甘草泻心汤。治痞硬吐痢,加生姜四两,即生姜泻心汤,治痞硬噫气。 
成氏曰∶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陷胸汤为直达之剂,塞而不通,否而不 
泰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痞与结胸有高下焉。邪结在胸中,故曰陷胸汤。留邪在心 
下,故曰泻心汤。泻心者,必以苦,黄连、黄芩皆苦寒,《经》曰∶苦先入心,以苦泄 
之,故黄连为君,黄芩为臣,降阳而升阴也。散痞者,必以辛,半夏辛温,干姜辛 
热,《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故半夏、干姜为佐抑阴而行阳也。甘草甘平、参、枣 
甘温,阴阳不交为痞,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者,必平其中,中者脾胃也。 
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参、枣、甘草为使。上下得通,水升火降,则痞热自消矣。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真武汤
属性:太阳病,发汗过多,心悸有水,或呕、或利,头眩筋惕,身重 动,振振欲擗地 
者,此方主之。 
茯苓(三两) 白术(二两) 芍药 生姜(各三两) 附子(制,一枚) 水八升,煮三升, 
温服七合,日三服。 
真武,北方水神也。凡肾之真阳盛,则水皆内附,而与肾气同其收藏矣。肾之阳 
虚,不能制水,则泛滥为病,故上凌心而为眩悸,中侮土而致呕泻也,方名真武,盖取 
固肾为义,肾阳足而水自安,医者畏附而不投,病者亦甘毙而不悟,于是夭折者多矣。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人参败毒散
属性: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项强睛暗,鼻塞声重,风痰咳嗽,及时气疫疠鬼疟,诸疮 
斑疹等症。 
人参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桔梗 茯苓(一两) 甘草(五钱) 每 
服一两,加生姜、薄荷,煎服。 
喻嘉言曰∶暑湿热三气门中,推此方为第一。三气合邪,岂易当哉!其气互传则为 
疫矣。方中所用皆辛平,更有人参大力者,荷正以祛邪,病者日服二三剂,使疫邪不复 
留,讵不快哉。奈何俗医减人参,曾与他方有别耶。又曰∶伤寒宜用人参,其辨不可不 
明。盖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驱之,惟元气旺者,外邪始乘药势以出。若素弱之人, 
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重者,反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矣。所以虚弱 
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 
出,全非补养衰弱之意也。即和解药中有人参之大力者居间,外邪遇正,自不争而退 
舍,否则,邪气之纵悍安肯听命和解耶?不知者,谓伤寒无补法,邪得补而弥炽,即痘 
疹疟痢以及中风、中痰、中寒、中暑、痈疽产后初时概不敢用,而虚人之遇重病有可生 
之机,悉置不理矣。古方表汗用五积散,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胡、白虎汤、竹 
叶石膏汤等方,皆用人参,领内邪外出,乃得速愈,奈何不察耶,外感体虚之人,汗之 
热不退,下之和之热亦不退,大热呻吟,津液灼尽,身如枯柴,医者技穷,正为元气已 
漓,故药不应耳,倘元气未漓,先用人参三五七分,领药深入驱邪,何至汗和不应耶。 
东垣治内伤外感,用补中益气加表药一二 
味,热服而散外邪,真有功千古。伤寒专科从仲景至今明贤方书无不用参,何近日医家 
单除不用,全失相传宗旨,使体虚之人百无一活,会不悟其害之也。嘉靖已末,江淮大 
疫,甚至口疮赤眼,大小腮肿喉闭,当从中治,而用少阳阳明二经药,并用败毒散倍人 
参,去前胡独活,服者尽效,万历已卯大疫,用本方复效。崇祯辛已王午,大饥大 
疫,道馑相望,汗和药中惟加人参者多活,更有发斑一症最毒,惟加参于消斑药中,全 
活甚众。凡饥馑兵荒之余,气候失和,加之饮食起居不节,以人之虚逢天之虚,致患时 
气者,尤宜此法。若用正伤寒之治,大汗大下,岂不误甚。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建中汤
属性:主伤寒腹中急痛。 
胶饴(一升) 甘草(一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 
生姜(三两,切) 水七升,煮三升,去滓,纳胶饴,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用建中, 
恐甘缓在上也。 
阳气传太阴而痛,其症有二,腹满便闭按之痛者,实也,宜下之。肠鸣泄利而痛者,虚也, 
宜与建中汤。成氏曰∶脾应中央,一有不调,则荣卫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汤温建中脏, 
故建中名焉。胶饴甘温,甘草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 
以饴为君,甘草为臣,桂枝辛热辛散也,润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芍药酸寒,酸收 
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枝、芍药为佐,生姜辛温,大枣甘温,胃 
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卫为阳,益之必以辛,荣为阴,补之必以甘辛,甘相合, 
脾胃健而荣卫通,是以姜枣为使。 
x普济消毒饮x 
见头痛门。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九味羌活汤
属性:主两感伤寒,及四时不正之气,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 
羌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