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主法规论释+索达吉堪布译释-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世间学识还是佛法,在上师前闻授后,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维以理分析,于相续中生起真正的定解,才能成为自己所拥有的智慧。否则,只是人云亦云,与鹦鹉学舌无异。譬如汉地常讽诵的《金刚经》,自己在上师前听闻过后,若只是如数家宝般地听,行住坐卧也不作思维,那根本与调伏自相续无干,仅仅有一个闻法功德而已。若反复思维读诵,久而久之,此经的真义将自然显现于自相续中,自己有一种不同的觉受,即使是一句普通的法句,会有一次比一次的领悟。为了稳固自己的见解,每位当于经义思维再思维,将会受益无穷!
  无察合理非理慧,不求听闻福德义,
  仅以交媾饱度日,彼与畜牲有何别?
  世间俗人,本身没有观察合理与非理的智慧,如盲如聋,亦不知希求,不欲听闻与增长福德具真实义等有关的佛法世规之胜典,一生始终碌碌无为,白日为求美食锦衣而殚精竭力,晚间唯作不净行而空耗精气,这与猪狗畜牲又有何异?因此,生存于世贵为人者,理应希求有意义之事。有缘依止善士者,当精勤于生死大事,才不虚掷人生。
  即使老态龙钟矣,亦勤求学闻思慧,
  依此熏染彼相续,来世将成为智者。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即便是已近黄昏龙钟老人,也应精勤求学闻思智慧。因为,以闻法之功德可以薰染自相续,于阿赖耶中种下智慧的种子,以此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因缘成熟之时,必将成为总集无量度生法门的大智者。古人云:“朝闻道暮死亦足矣,”也说明所学所闻并非仅仅用于换取自已今生求得生存的廉价物品,而是为最终成佛须多生多世蓄储资粮,故何时都不能放弃闻思。
  置于书中之学问,未经修持之密咒,
  未曾保管诸资具,需要之时难应急。
  应急的学问必须平时铭记于心相续,到时才能信手拈来,不费功夫,若将学问置于书本中,束之高搁,那也不可能每到一处背上大大的书厨以备查阅。就好象在文革的十几年浩劫中,那些没能将法义融入自心的人,不得不虚度十载黄金般的岁月。而法义了然于胸的大德们,从慧海中任意取出一个修法,狱中生活倒真正地成了他闭关修行的良机。密咒,其加持力固然不可思议,但若未圆满诵修仪轨中所规定的数量,并亲修证得相应的验相,那是绝不可能显现其本具的妙用,只有实证亲修了,才可能在承办息、增、怀、诛事业时,如数家珍得心应手,马上可以现前密咒的功用。自己的资具如文房的笔墨纸砚法本笔记等,平时也不归类,床上、地上、灶上到处乱扔一气,待急需之时,翻箱倒柜,大闹天宫,也不一定能找到。平时应善加保管,就不致于临渴掘井,措手不及!
  君主恒时当策励,自己现后世善资,
  以及庶民诸利益,莫以懈怠而推迟。
  作为君主应时时刻刻观察自己今生的所为,来世所趣,勇于鞭策鼓励自己,为自己今生后世的善处积累资粮。若不能反省自己,仅籍自己一时的权位,便作威作福,好象不受因果限制一样,恐怕因果是六亲不认,铁面无私,到时只有送你去三恶趣报到。所以君主对自己要长远考虑,同时要对自己所属的庶民负责,考虑到他们的贴身利益与长远利益,并且为此天天精勤不懈,不放逸推迟,否则明日复明日,万事成磋砣,何谈成二利?
  倘若无有精进心,纵为小事亦难成,
  若具精进诸功德,如同握于手掌中。
  假如没有精进心,纵然去做很小的事情也很难成办。比如背一部并不难的论典,若不精进,一天一个偈颂也懒得去背,今天拖到明天,明天又找个借口迁就自己,发愿后天再背,这样,一部论典三百六十天也背不会。而精进者,相同的时间内既为僧众发心,又背书等三四样事情都能同时圆满完成。以精进力的功德,任何事情都象握在自己手掌中一样的容易,所以,我们不能培养自己的惰性,要习惯于精进,很多事情才能如愿。
  自己即为自怙主,其他谁能成依怙,
  是故了知利己者,当备精勤取功德。
  如云:“我为汝说解脱法,当知解脱靠自己。”应了知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真实怙主,不可能如乌龟总托在鸟背上,恒时依赖别人和上师的开示守护督促,自己应自策自立,其余有谁能成为自己的依怙呢?因此,了知利益自己的人,当精勤受取功德。藉此暇满人身,唯一断恶行善,应如世尊在因地时所说那样:因为人身短暂,我绝不借此造恶,正因为短暂的人身,故我不惜任何代价,励力行善积德。世尊成就自利利他之无上佛果,其根本就是依于自己的精进。
  若欲隔离怨敌者,自己当具诸功德,
  依靠嗔心与粗语,不能调他反害己。
  如果一个人想隔离怨敌,最佳方法就是使自己本身具足种种功德,以不共功德力,怨敌自然远离你而不能损害。如果某人本来嗔心很大,你再用嗔心去反击他,则犹如火上加火,绝不可能息灭对方的嗔恼,只有自己具足调柔忍辱的功德,使对方相形见拙,自觉惭愧,只好悄悄留之大吉,这种寂静柔和的方法使对方不会对自己起嗔恼心。若唯以粗语伤害他众,对方会以牙还牙,恶口对骂,并且旁观者会认为自己人格不好,同时,摧毁自己的善根,是两败俱伤的蠢举。欲离诸怨敌调伏他人者,当使自己具足功德方足以成。
  胜士衰败困苦时,毅力更强智愈高,
  黑暗笼罩越沉重,灯盏愈加放光芒。
  如云:“正士虽然遭衰失,行为显得更如法,犹如火把向下垂,火焰一直向上燃。”殊胜的正士,倘遇逆境困苦衰败之时,反能更加坚毅,激发出更耀眼的慧光。俗语有云:“在其家死了人以后,就能推知他究竟怎样。”此时,可以看出他是否冷静理智,是否乱了手脚,束手无策者,只有忧悲伤痛苦。在漫长艰辛的菩提道上,同样会遭遇各种令人痛苦之事,此亦唯依坚强方能走到尽头。如同大地越黑暗,灯盏就愈发光亮,胜士之慧灯亦是如此,无明愚暗越是黑沉,胜士之慧日光芒越发灿烂照人。
  何者嗔怒无畏惧,纵然欢喜亦无利,
  无有制伏摄受力,此人喜怒有何用?
  有一种人生嗔心发怒时,也没有什么可惧的,令他欢喜,他也不会对别人有什么利益,根本没有制伏能力和摄受能力。不象殊胜的善士,且不说发怒,即便表情上略显不悦,就把人吓得寒毛竖立,担心来世不生善处,他具极强制伏力;若是令彼欢喜则会对众人今生来世有极大生死攸关的利益,具有很大的摄受力。若是喜怒于人无利无害,那又有何用?故作为人应具有殊胜的能力。
  于饶益者不报恩,于损害者不报仇,
  犹如路旁之假人,无能力者众人辱。
  我们知道路旁的稻草人或商店里的假人模特,别人如何对它横眉冷对,百般欺辱,它也不知报仇;对它倍加关怀尽情饶益,它也是漠然不理,不图报恩。世间上有一种人就是这样,尽管他人如何欺凌,他也如大菩萨一样如如不动,不思还报,当别人对他生活给予物质支助,心灵给予净化安慰,赐予佛法甘露尽力饶益时,他也从不理会,不思报恩,自己没有一定境界前,这是极不应理的。因为菩萨就是因为报众生曾为父母之恩才发起无上大悲心的,续而生起无伪菩提心,故尔不能没有报恩之心,象假人一样。此如假人般必然会遭受众人的凌辱;作为佛教徒,报仇固不应理,而力济三途苦,誓报四重恩,不违出世间之正理。
  于具胜慧诸菩萨,虽作小事报大恩,
  纵常加害无忿恼,宛如大地安然住,
  然未获得彼智前,了知他人之利害,
  具有制伏摄受力,此人赢得众人敬。
  一般精明之世人,对恩怨犹为分明,也善于报恩与报仇。但真正具慧殊胜菩萨仅是对报恩方面犹为重视,对报仇方面毫不提倡。且不说他的常随弟众对他作微小之事,即使是一面之交的陌生人对他稍尽一点心力去做一件小事,大菩萨或以财物回报或诵经加持彼等,尽力报恩。而对那些诡诈之徒的无因毁谤,甚至企图谋命者的无理损害,大菩萨却从不嗔怒,身心宛如大地般毫无所动,一如既往地安然而住,反而,对他们生起悲愍之心。然而,不同的是在自己尚未证得与大菩萨相同的智慧境界之前,应了知别人对自己的饶益和危害,对作害者应有能力把他们调制得伏伏贴贴,让他再不敢有害人的鬼把戏重演。对那些常行饶益者应以爱语等各种方式摄受他们,这样能赢得众人的恭敬。象有些寺院的大管家,小偷听到他名字就吓得浑身发抖,懈于闻思修行者,也不敢相对,而乐于闻思者听到他的名字油然而生一种安全感,乐于见闻,真正具足此二力,众人都从内心饮佩他。
  发怒能够断人头,欢喜亦能施国政,
  若不具足此大力,共称君主无意义。
  君主就要有不共威力,他若龙颜动怒,断取人头伏尸百万也毫不费力,他若心情舒悦,施以国政亦能自主。君王生喜,则对眷众大有利益,若令其生怒,则能显现极大危害。如果令人闻而丧胆,望而生畏,具足威力者,堪称为君主,否则,不具如此威力者,共称其为君主又有何意?若其堪称君主,乞丐有何不能?故尔,君主不能唯唯诺诺,要具有极大能力来惩恶扬善。
  不能承担之事情,他人唆使亦莫办,
  他人虽说善善哉,谁会跳入烈火中?
  凡事应量力而行,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对于自己无能为力之事,无论他人怎样劝说,也不能呈强去做。愚者往往是对所做之事不加考虑,对自己根本无力承办的事,经他人一番巧言相劝便马上答应去做,结果费尽心力也于事无济。这不是智者所为的善妙之行。正如他人宣扬跳入烈火是如何的善哉,但谁又会纵身火中呢?虽有外道赞说‘入火坑可得殊胜果位,’然而事实却是毁焚自身,坠入邪道而矣,并无真实的解脱。做什么事都不能为人所转,要有以智慧辨别取舍的主见。
  若知善巧方便法,纵难亦能成办事,
  他人阻止亦莫退,如同智者取珍宝。
  无论做任何事,当先以智慧善加观察,若观察到这一件事确实有很大意义,虽然始初会暂遇困难违缘,但以善巧方便法终究能成办,那么,他人如何阻止也不能退转。应如大智商主到海中取宝,纵有多人劝说阻止,而他绝不会因此而放弃,最终还是乘风破浪直抵宝洲,满载而归。特别在如今时代修学正法,周围会有很多愚昧无知的人,种种劝阻,层层设障,而对这关键时刻,就应象大智商主,毅然前往取宝一样,直踏菩提路,渡越生死海,获取解脱宝。
  如从毒蛇顶取宝,即使区区之小事,
  亦当谨慎而办理,何时切莫草率行。
  何时做何事都应谨慎,不可掉以轻心。就象于毒蛇顶上取宝一样,若安全取到则享乐一生,若不小心被毒蛇的黑舌所触,则必丧伤命无疑,因而,毒蛇头上取宝时,定要小心翼翼,倍加谨慎。同理,我们在做重大或细小之事时都应有严谨的态度,不要以为小事而轻之,往往一棋走错,全盘皆输。生活中不能对小事草草了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