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7-医学入门-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法顺气与分导, 
古法顺气为先,分导次之。然气升属火,因气动者,曰痰气,顺气导痰汤;因火 
动者,曰痰火,清热导痰汤;因湿动者,曰湿痰,导痰汤主之。通用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 
小便长,尤为分导要药。风,加南星、皂角、白附子、竹沥;寒,倍半夏,加姜、附、姜汁 
;火,加石膏、青黛;湿,加苍术、白术;燥,加栝蒌、杏仁;老郁痰,加海石、芒硝、栝蒌;食 
积,加山楂、神曲、麦芽;停水,加槟榔;痰在胁下,加白芥子以行之;痰在四肢,加竹沥;痰在经 
络,用此探吐;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竹沥、姜汁,气实用荆沥。 
坠下温中润肺家。 
痰原于肾,动于脾,客于肺,水升火降,脾胃调和,痰从何生!阳虚肾寒不能收摄 
邪水,冷痰溢上,或昏晕夜喘上气者,八味丸、三味安肾丸、黑锡丹以镇坠之。如痰壅发厥 
者,苏子降气汤、三生饮、古硫汞丹。脾虚不能运化者,宜补中燥湿,六君子汤,加竹沥、 
姜汁。劳役伤脾,失升降者,补中益气汤,加半夏、竹沥、姜汁。气血亏乏,痰客中焦,闭塞 
清道者,仍宜温中燥脾,二陈汤。气虚,合四君子汤,血虚,合四物汤。阴虚肾火炎上肺燥者 
,二陈汤合四物汤,去川芎、半夏,加贝母、麦门冬、栝蒌仁、桔梗润而降之,或肾气丸、三 
一肾气丸。语云∶痰无补法。且老痰凝滞胶固,非暂用温药引导,必有拒格之患;风寒痰气 
内郁,不用温散,亦何以开结滞!此皆难拘于无补也。凡痰喘声高,脉散,汗出如油,身冰 

外集·卷四杂病提纲
内伤
属性:与气类参看∶寒郁,如心脾腹痛;火郁,如胁痛、跌扑、痈疽、疮疖;湿郁,如 
腰脚疝痛,分见各类。 
六郁仍分痰火积, 
郁者,病结不散也。六郁∶气、血、痰、食、湿、热。然气郁则生湿,湿郁则成 
热,热郁则成痰,痰郁则血不行,血郁则食不消而成症痞,六者皆 
相因为病。以致当 
升降不得升降,当变化不得变化,故法以顺气为先,降火化痰消积分多少治,与诸气大 
同。凡病,当先寻六郁与痰火,有则急治于此,无则根据杂证治。 
久则升散三焦通; 
郁本病久不解,因服药杂乱而成,又有郁久而生病者,俱宜升提。如郁在中焦, 
以苍术、川芎开提其气以升之;如食在气上,提其气则食亦自消;痰郁火邪在下,二便不利 
者,二陈汤,加升麻、柴胡、川芎、防风以升发之;热郁,升阳散火汤;火郁,火郁汤主之 
, 
当看发在何经,加各经火药。又五郁治法,见第七卷。 
气痰满胸血能食, 
丹溪治病,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时以六郁汤料参之,此杂 
病治法总要也。气郁胸满胁痛,脉沉涩,加木香、槟榔、乌药、苍术、川芎,倍香附、砂仁 
。痰郁胸满,动则喘急,起卧怠惰,寸脉沉滑,加南星、香附、栝蒌仁、海石。血郁四肢无 
力,能食,小便淋,大便红,脉沉芤涩,加桃仁、韭汁、牡丹皮。 
食胀湿痛热目蒙; 
二陈汤为主。食郁嗳酸恶食,黄胆鼓胀痞块,气口紧盛,加山楂、神曲、麦芽; 
伤冷食胃脘痛,加草豆蔻、干姜。湿郁周身关节走痛,首如物蒙,足重亦然,遇阴寒便发 
,脉沉濡,加白术,倍苍术。热郁目蒙,口干舌燥,小便淋浊,脉沉数,加黄连,倍山栀 
、连翘。六郁不言风寒者,风寒郁则为热故也。但诸郁挟风,加防风、苦参;挟寒加吴茱、 
香附、紫苏。 
脱营愚者眠食废, 
先顺后逆,虽不中邪,病从内生,令人饮食无味,神倦肌瘦,名曰脱营。内服交 
感丹,外用香盐散,临卧擦牙。有郁结在脾,半年不食,或午后发热,酉戌时退,或烦闷 
作渴加呕,或困卧如痴向里,坐亦喜向暗处,妇人经水极少,男子小便点滴,皆忧思气结。 
治宜温胆汤,或二陈汤加参、术、红花。痰火甚者,以痰药吐之、下之,后用越鞠丸调理。 
有志养阴神自充。 
平人上纳下化,水谷滋沛身中,阴气自生。如失名利之士,有志恢图,过于劳倦 
,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热,热熏胸中则内热。宜养阴降火,三白 
汤,加陈皮、苍术、川芎、山栀、香附、枳壳、甘草,煎熟入姜汁少许,热服以散其郁;加 
当 
归、黄柏、沙参,或玄参以养其阴;痰,加贝母;夏,加麦门冬;冬,加补骨脂。盖当归随 
参补血 
,白芍随二术除郁。因食冷物,郁遏阳气于脾土中,多因血虚而得之,故用炒黑山栀解五脏 
结,益少阴血。若不早治,复恣酒色,痨瘵之由也。 

外集·卷四杂病提纲
内伤
属性:积热三焦审实虚,口干烦渴大便窒; 
实热,因日服金石炙爆,夜卧热炕,或火烘衣被,久则蕴积热毒。在上焦则 
咽干 
口燥而臭,舌糜唇疮;在中焦则胸满干呕作渴;在脏腑则大小便闭。法当清心解毒,上热, 
凉 
膈散;中热,调胃承气汤;下热,八正散;三焦俱热,三黄汤、大金花丸。虚热,因消烁肾 
水,相 
火炎上,口燥烦渴,精神短少,心悸自汗,懒于动作,夜卧睡语。法当降火滋水,三补丸主 
之,或只清之、润之而已。 
实分气血清各经, 
气分实热,白虎汤,或败毒散加荆芥、青皮、白术;血分实热,四顺清凉饮;气 
血俱实热,洗心散、甘露饮、泽泻汤。心热,单泻心汤;肝热,泻青丸;脾热,泻黄散;肺 
热,泻白散;肾热,滋肾丸;小肠热,导赤散;胃热,泻胃汤;大肠热,泻白汤;膀胱热, 
加味石膏汤。然诸热皆属于心,热甚则能伤阴,宜朱砂安神丸,以清镇之。 
虚炎升降与滋益; 
气分虚热,清心莲子饮,甚者龙脑鸡苏丸,久者,宜升阳以散之,小柴胡汤合四 
君子汤、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或疑补中益气何以治热?孰不知热因热用,温能除热之 
理。盖大热在上,大寒必伏于内,温能退寒以助地气。地气者,在人乃胃之生气,使真气旺 
而邪热自退。血分虚热,四物汤加芩、连、山栀,或为丸服。久则滋阴以降之,秦艽扶羸汤 
,或古归 汤、滋阴降火汤。蒸热者,加味逍遥散、坎离丸。气血俱虚热,升阳滋阴兼用, 
十 
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俱加知母、黄柏。然虚主热久必脾胃不和,三白汤、参苓白术散调之 
。 
风痰湿热常相兼,变证多端难执一。 
风热、风甚生热者,兼治风热;或热甚生风者,治其热而风自消。凡头目肿痛, 
眩晕眼昏,目赤耳聋,鼻塞,口燥舌干,牙宣牙肿,斑疹之类,皆风热炎上之所为也。初 
起上攻者,川芎茶调散、至宝丹、四神丹、上清丸;久而下注血衰者,肾气丸加知母、黄柏 
,或当归龙荟丸、四生散。痰热者,因痰生热,或因热生痰。凡咽痛喉闭,膈噎胸痞,癫狂 
惊悸,怔忡健忘之类,皆痰火滞中之所为也,小调中汤,大调中汤。湿热者,因湿生热,或 
因热生湿。凡泄泻下痢,水肿鼓胀,黄胆,遗精白浊,疝痛腰痛,香港脚之类,皆湿热下 
流之所为也,治见各条。丹溪治湿热,上焦黄芩,虚者天、麦门冬代之;中焦黄连,虚者白 
术、茯苓、葛根代之;下焦草龙胆、防己、黄柏,虚者,肥人苍术、南星、滑石,瘦人牛膝 
、槟榔、桃仁、红花。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此风热、痰热、湿热,乃百病之根本也。 

外集·卷四杂病提纲
内伤
属性:诸虚专要辨阴阳, 
血阴而气阳也。有暴虚而无伤损者易复,有虚而亏损者亦可补益,惟久虚而伤 
坏者,必保养仅可半愈。大概虚脉多弦,弦濡大而无力者,为气虚;脉沉微无力,为气虚甚 
;脉弦而微,为血虚;脉涩而微,为血虚甚;或寸微尺大而紧者,血虚有火。多汗又形肥而 
面浮白者,阳虚;形瘦而面苍黑者,阴虚。 
食少神昏精不藏;腰背胸胁筋骨痛,潮汗痰嗽是其常; 
此虚证也。但见一二便是。 
外因新损容易复, 
外因感寒,久则损阳,自上而下,一损于肺,则皮聚毛落;二损于心,则血脉 
虚少,不荣脏腑,妇人月水不通;三损于胃,则饮食不为肌肤,治宜辛甘,若淡过于胃,则 
不 
可治矣。感热久则损阴,自下而上,一损于肾,则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二损于肝,则 
筋缓不能自收持;三损于脾,则饮食不能消克,治宜酸苦,若咸过于脾,则不可治矣。又不 
内外因,惊而夺精,汗出于心,则损脉;疾走恐惧,汗出于肝,则损筋;摇体劳苦,汗出于 
脾,则损肉;饮食饱甚,汗出于胃,则损肠;持重远行,汗出于肾,则损骨,治宜酸苦 
,若辛散于心,则不可治矣。抑论心肺损而色惫汗多者,为阳虚;肝肾损而形痿汗多者,为 
阴虚。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补其荣血;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是以古方,肺损证见,四君子汤;心损证见,四物 
汤;心肺俱损者,八物汤;心肺及脾胃俱损者,十全大补汤;肝肾俱损者,牛膝丸。杂证 
新虚梦遗者,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四肢烦热酸疼,心悸腹痛者,小建中汤;汗多力少, 
筋骨拘急者,黄 建中汤;汗多脉暴结者,炙甘草汤;暴损气虚,有汗潮热者,补中益气汤 
,气虚无汗潮热者,人参清肌散;暴损血虚,有汗潮热者,人参养荣汤;血虚无汗潮热者, 
茯苓补心汤;暴脱血者,益胃升阳汤;潮汗痰嗽者,黄 益损汤加半夏;大病后,食减盗 
汗者,参苓白术散加黄 、当归。 
劳欲久虚成内伤。 
内因五劳、六极、七伤,积虚成损,积损成伤,经年不愈者,谓之久虚。五劳应 
五脏, 
六极即六欲应六腑。盖心劳曲运神机,则血脉虚而面无色,惊悸梦遗盗汗,极则心痛咽肿。 
肝劳尽力谋虑,则筋骨拘挛,极则头目昏眩。脾劳意外过思,则胀满少食,极则吐泻肉削, 
四肢倦怠,关节肩背强痛。肺劳预事而忧,则气乏,心腹冷,胸背痛,极则毛焦津枯,咳嗽 
哄热。肾劳矜持志节,则腰骨痛,遗精白浊,极则面垢脊痛,此五劳应乎五极者也。若原因 
腑 
虚,以致脏虚,脏腑俱虚,视听已衰,行步不正,名曰精极,令人精浊茎弱核小,故又曰六 
极,极即伤也。七伤者,惟原劳极之由,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 
行伤肝,房劳思虑伤心肾则阴血虚,劳役饥饱伤胃腑则阳气虚,此伤证之至要也。阴虚, 
四物汤、二宜丸、肾气丸。火动外潮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或滋阴降火汤丸、加味逍遥 
散、补阴丸;火燥甚者,大补阴丸、单天门冬膏。阳虚,四君子汤、保元汤。火衰中寒身冷 
者,鹿茸大补汤、苁蓉散、加减内固丸、三仙丹、温肾丸、腽肭补天丸、斑龙丸。阴阳俱虚 
,八物汤、固真饮子或丸、人参养荣汤,或十全大补汤加苁蓉、附子、半夏、麦门冬,或八 
味丸。有火者,二至丸、异类有情丸。心虚,人参固本丸、梦授天王补心丹、朱子读书丸; 
肝虚,天麻丸、鹿茸四斤丸;脾虚,参苓白术散、橘皮煎丸、苍术膏、白术膏、参苓造化糕 
、太和膏;肺虚,单人参膏、单五味子膏;肾虚,小菟丝子丸、玄菟固本丸、三味安肾丸、 
太极丸。 
调和心肾养脾胃, 
不论阴阳损伤,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