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念处 txt资料全集-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蜜);要做到“于身不生觉观不得身”肯定是“以无所得”收
场。
天台智顗大师认为四念住之观法,可分为别相、总相二
种。然《大念住经》只说别相,完全忽略了有关总相方面的解
说;因此,要做到“于身处观身令念住,不生觉观,身念俱
灭”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的困难啊。3
第一章:
六度与三学
学佛的目的在于成佛。佛并不是什么不可取代的神圣东
西,而是一个完美无暇的人;佛性就是人性的升华,升华到一
个不可思议的境界。
成佛在于修行,八万四千法门中,归纳起来,惟有三学
(戒、定、慧)与六度(六波罗蜜),六度又为三学所摄。
六度是六波罗蜜(FaD…pAramitA)的代名词,“度”不能
很好的表示“波罗蜜”,因此一般上采用音译。六波罗蜜由以
下六个科目组成:
一、檀那波罗蜜(dAna…pAramitA)。习惯上作“施波罗
蜜”。
于梵文字源学上,檀那(dAna)真正的意译就是“不为物
执”。中国人习惯上使用的“施舍”,正契合了“檀那”的两
重意义:
第一部分:予他施。身有所长,即施予人。这里面包含三
门:
一、财物施。将自己的剩余财物,布施予他人,令他人如
自己般能过上好日子。这么做的目的是令这个世界最终能达到
真正的平等;同时也舍弃了个人自我的悭贪吝惜的不善心性。
职业比丘好强调财施,强调财施的功德利益,敛聚大量的钱
财,供自己无度挥霍,最终必将招惹地狱果报;不知情的布施4
者,仍然能获得一分善报,只不过没有布施予正道比丘,将钱
财用于正途那么大罢了。
二、无畏施。可从两方面来说:第一,就是以自己的生活
经验,传授予群众,令群众对种种现象不生畏惧。第二,自己
持戒清净,令群众乃至一切弱小生物,对自己无所畏惧。
三、法施。同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将自己所理解
的佛法,广泛的向群众转述、弘扬,或结集成书。大至三藏十
二部,小至一首四句偈,都同样能获得莫大的功德。第二、鼓
励、赞助有能力者出来弘法,或赞助经典的印刷、流通。大梵
天与帝释天劝请佛陀转法轮,就是其中的表率。
第二部分:予己舍。
檀那(dAna)与舍(upekFA)在某种程度上是相等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十随念中的施随念有些经典作舍随念了。
舍(upekFA)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令平等”。人性犹如
一具天平,以心识为砝码,去衡量天平另一端的添加物就是心
所识物,导致天平永远不能平等。在禅定的修学中,需要做到
返璞归真,不但要拿掉添加物,连砝码都要拿掉,当天平完全
平等时,连天平都拿掉,这才是如如的境界。
禅定中的等持——三摩地(samAdhi)与等至——三摩
钵底(samApatti)则是属于特定范畴内的“舍”。等正觉
(samyak…saMbodhi)则是终极的“舍”。
二、尸罗波罗蜜(SIla…pAramitA)。习惯上作戒波罗蜜。
无论是白衣五戒或比丘具足戒都一样,其目的都是在于治
恶业,令身心清净。比丘戒有纲有目(共二百五十条),白衣
戒有目无刚,范畴离不开杀、盗、淫、妄(白衣戒多了一项饮
酒戒)。不良比丘爱钻戒条的空子,往往不如在家人持心为戒
来得实在。5
三、羼提波罗蜜(ksAnti…pAramitA)。习惯上作忍波罗
蜜。
一般人只理解到忍辱的部分,忍辱仅指能忍于怨家之为害
与羞辱;这只是忍波罗蜜中的一小部分,功用也只在于对治嗔
恚罢了。能安忍于世间一切诸苦,进而能理解“苦圣谛”之要
义,进而明了诸苦之因“集圣谛”,进而生起灭苦之心“灭圣
谛”,进而实践“道圣谛”之修学。此外,于“三法忍”的理
解与实践,同样属于羼提波罗蜜地范畴。
四、惟逮波罗蜜(vIrAya…pAramitA)。习惯上作精进波
罗蜜。
精进就是世间法所说的努力、勤勉、上进,令自己不懈
怠。精进波罗蜜同样有两个大方向:第一是于身行方面的精
进,第二是于心行方面的精进。修学精进的目的就是在于努力
的做好一个“人”,无论在身心方面,在世间法、出世间法方
面都能平均发展,做到平衡的地步。《大乘庄严经论》举出修
精进的七种功德利益(一、得现法乐住。二、得世间法。三、
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
菩提),是最好的说明。
此外,三十七证道品中的四正勤(一、勤于灭已生之恶。
二、勤于使未生之恶不生。三、勤于使未生之善生起。四、勤
于增长已生之善。),就是精进波罗蜜的精神所在。
五、禅那波罗蜜(dhyAna…pAramitA)。禅那,一般上简
称“禅”或“禅定”。意译为“静虑”。
“静虑”并不是要你“静静的思虑”,而是要你“平静一
切思虑”。初学禅那的人,爱追求那虚无缥缈的观境,强制自6
己以各种念想进入观境,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有关禅那方面,
将于下一节详述。
六、般若波罗蜜(prajNA…pAramitA)。习惯上作智慧波
罗蜜。
世间的智慧,只能对治愚痴,绝对不是能到彼岸的智慧。
到彼岸的胜义智慧,唯从禅那生起,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可参
阅余之另一译著《无碍解道》。
六度为三学所摄
六度悉皆为三学所摄。如果你认为戒波罗蜜就是戒学,禅
那波罗蜜就是定学,般若波罗蜜就是慧学;说明你对佛学的认
识,还不够深入。
六度为戒学所摄:如法的净施、净受、净舍,就是戒学。
严护净戒,持心清净,就是戒学。如法的安忍,如法的证入三
法忍,就是戒学。如法的正精进,就是戒学。依如法的正精进
得入禅那,就是戒学。从如法的禅那中,获得的正智慧,就是
戒学。
六度为定学所摄:依如法的清净舍入于正定,就是定学。
严护净戒,持心清净,入于正定,就是定学。如法的安忍,得
现法乐住,证入三法忍,就是定学。依如法的正精进入于禅
那,就是定学。依佛所推介的四禅八定,入于禅那,就是定
学。依如法证得的智慧,入于正定,就是定学。
六度为慧学所摄:依如法的净施、净受、净舍后,所证得
的智慧,就是慧学。严持净戒,持心清净后,所证得的智慧,
就是慧学。依如法的安忍,如法的证入三法忍后,所证得的智
慧,就是慧学。依如法的正精进后,所证得的智慧,就是慧7
学。如法得入禅那后,所证得的智慧,就是慧学。如法依一切
行门中,所证得的智慧,就是慧学。
  学佛,就是于三学上力求精进。修行就是在修证于
六波罗蜜。一切诸法无不囊括在六度、三学中,这是基本的概
念。依四念住,乃至依一切法门,对三学、六度,都必须先要
有一定的认识。8
第二章:
修学禅那的基本认识
止观
一切修行,都环绕在禅那上,没有人能在禅那以外修证佛
法。在讨论四禅八定前,先说止观。
止观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法门之一。止观虽说是二种行
门,然而实际上却是合二为一的行门。止(Samatha)音译:
奢摩他。观(vipaSyanA),音译:毗婆舍那。止息一切外境
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并生起正智慧以观此一
对象(观),称为止观。止与观相辅相成,彼此间有不可互离
的关系,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大乘起信论》举出修行止观门之方法:止息一切境界散
乱之相而随顺奢摩他(止);分别因缘生灭之相而随顺毗婆舍
那(观)。以此二者渐次修习,不相舍离而得成就。
《大般涅槃经》(汉传四十卷本)说:为不放逸、庄严大
智、得自在等三事,而修习奢摩他(止);为观生死恶果报、
增长善根、破诸烦恼等三事,而修习毗婆舍那(观)。
天台智顗大师于《摩诃止观》中,认为:
止有三义:
一、止息义:谓烦恼妄想寂然而停息。
二、停止义:谓缘心谛理,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
三、对不止止义:即对不止而明止之义。谓无明与法性9
不二,然称无明为不止,称法性为止,此乃就相待(相对)而
论,为以不止而明止。
观有三义:
一、贯穿义:谓利用智慧以贯穿灭烦恼。
二、观达义:谓观智通达以契会真如。
三、对不观观义:即对不观而明观之义。谓无明与法性
不二,然称无明为不观,称法性为观,此乃就相待(相对)而
论,为以不观而明观。
智者大师同时又认为:止观具有相待(相对)与绝待(绝
对)之义:
相对止观:
一、指依止息义与贯穿义为修门(实践),能断、所断之
烦恼而言。
二、指依停止义及观达义断烦恼后所生起之智德而言。
三、对不止止义及对不观观义乃就性德(本来的智、断二
德为不二之法性之德)而言。
绝对止观:又称不思议止观、无生止观、一大事止观。绝
对止观非言说之道,非心识之境。以灭绝绝灭之故,称“绝对
止”;以颠倒妄想断除之故,称为“绝对观”。
当修学已超越相对、有对的境界时,止观皆不可得;因为
这是“言亡虑绝”的境界;倘若有四悉檀之因缘,则还有种种
说法。
禅外行、安止与近行
近行(upacAra)与安止(appana),是禅那修行者不能
忽视的两个名词。10
《解脱道论》中说:能够分辨先后的一切定,都是近行
定。自然(性)而又没有间隙的定,就是安止定。
是当你还不能得入色界禅,于欲界修学中所证得的 
“定”,称为“禅外行定”。于色界禅中,五蕴冬眠,唯意
识局部起作用,这种能令意识如行般作用的心,就是近行心
(upacAra…citta),于色界禅中只有近行心,与安止心
(appana…citta);其余一切诸心已随五蕴进入冬眠状态。
止观的止与安止,性质上是一样的,前者作用于欲界、
色界,后者唯作用于色界。止,就是于滚滚红尘中,令心念
止住,一切欲望(烦恼)冻结的行门。这也就是修学“四念
住”的基本要求。安止与八定基本上是一样的,唯有程度上的
差别。无色界禅的一个安止刹那(0。013秒)有十七转,欲界的
一个安止刹那只有七转。
禅外行定与四次第禅是一气呵成的,因此禅外行定又称为
禅未到地,禅前行定。
佛陀所说的一切行门,都是为禅前修学而说的。如修
学“四念住”,基本要求就是得入第二禅,令初禅坚固、稳
定。当你第二禅坚固、稳定后,所获得的禅智,将会指引你依
什么最适合你的法门完成色界禅,进入无色界禅。
佛陀也曾为根器较逊的信众,开讲专属禅外行的法门,如
《观无量寿经》中的“净土十二观”。其目的在于令信众获得
基本的止观智慧后,进而正式投入禅那的修学。
在欲界禅定的修学过程中,偶尔会得入“身心俱灭,得大
轻安”或“灵光一闪,全身舒坦无比”的境界,这并不是什么
大成就,而是说明了你已获得了进入色界初禅的基本条件,唯
在不懈的精进下,对觉观(寻伺)有全面的认识后,安然的进
入第二禅,这才是色界禅那的初步成就。11
色界四次第禅
佛陀以一所有四个房间的屋子为譬喻,屋子只有一扇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