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5-张氏医通-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铃子(即川楝子。酒煮。去皮核) 延胡索(醋炒。等分) 
为散。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煮黄丸 治心胸腹胁。痰食 癖。胀急冷痛。但属热结。唇口燥渴。小便赤涩者禁用。 
雄黄(研。二钱) 巴豆霜(去皮心。熬。杵净。二钱) 
入白面二两研匀。滴水为丸。梧子大。滚浆水煮十二丸。以浮为度。滤入冷浆水内沉冷。每服 
一丸。凉茶下。逐时服之。一日服尽。以微利为度。不必尽剂。 
水煮金花丸 治食积痰饮结聚。年久不散。 
煮黄丸去巴霜。加南星、半夏各一两。天麻五钱。 如前法制。每服五十丸。淡姜汤送下。日 
二服。 
千金高良姜汤 治心腹绞痛如刺。两胁胀满。 
高良姜 浓朴(姜制) 当归 桂心(各二钱) 生姜(三片) 
上五味。水煎温服。若一服痛止。不须更作。虚人。加芍药、半夏、甘草、人参、干姜、蜀椒 
、黄 。 
崔氏乌头丸 治风冷邪气。入乘心络。或腑脏暴感寒气。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经久不瘥。 
附子(炮。去皮脐) 川乌头(炮。去皮脐) 赤石脂(各三两) 蜀椒(去闭口者。炒去汗 
)桂心 干姜(炮。各二两) 
上六味。杵为细末。炼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丸。冷酒下。觉至痛处痛即止。若不止加至五六 
丸。以知为度。若早服无所觉。至午再服三丸。若久心痛。每旦三丸。加至十丸。剂终不发。忌猪 
肉、生葱。 
清中蠲痛汤 治中脘火郁。作发即寒热。 
山栀(姜汁炒黑。一钱五分) 干姜(炮。二分) 川芎(童便浸。切) 黄连(姜 
汁炒褐色) 橘红(各五分) 香附(醋炒。一钱五分) 
苍术(童便浸。刮去皮。切晒。麻油拌炒。八分) 神曲(姜汁炒。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擘) 
水煎。食前热服。 
清中汤 治胃热作痛。 
黄连(姜汁。炒) 山栀(姜汁炒黑。二钱) 陈皮 茯苓 半夏(姜汁炒。各 
二钱) 草豆蔻(研) 甘草(炙。各七分) 生姜(三片) 
水煎。食前热服。 
手拈散 治中脘死血作痛。好饮热酒人多此。 
延胡索 五灵脂(酒研。澄定) 草果仁 没药(等分) 
为散。每服三钱。不拘时热酒调服。或用熬熟砂糖作丸。温酒送下。七十丸。 
越婢汤(麻黄汤下) 凉膈散(方祖) 术附汤(方祖) 二陈汤(方祖) 大柴 
胡汤(小柴胡汤下) 
小建中汤(桂枝汤下) 理中汤(方祖) 三物大建中汤(理中汤下) 四七汤(二陈汤下) 
苏子降气汤(七气汤下) 
小半夏茯苓汤(二陈汤下) 半硫丸(金液丹下) 导痰汤(二陈汤下) 胃苓汤(平胃散下) 
五苓散(方祖) 
沉香降气散(气门)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代抵当丸(抵当汤下) 四物汤(方祖) 来 
复丹(金液丹下) 
归脾汤(保元汤下) 平胃散(方祖) 

卷十四
胸痹门
属性: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 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三两) 白酒(七升) 
上三味。合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栝蒌薤白半夏汤(金匮) 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 
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一两) 半夏(二两) 白酒(一斗。) 
上四味。合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千金。无白酒。多枳实生姜) 
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 治胸痹心中痞结。胁下逆抢心。 
枳实(四枚) 浓朴(一两二钱) 薤白(三两) 桂枝(三钱) 栝蒌实(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浓朴取二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茯苓杏仁甘草汤(金匮) 治胸痹窒塞短气。 
茯苓(一两) 杏仁(五十个。研) 甘草(炙。三钱)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橘皮枳实生姜汤(金匮) 治胸痹胸中 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吐沫。 
橘皮(一两) 枳实(二枚) 生姜(一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薏苡附子散(金匮) 治胸痹缓急。 
薏苡仁(五两) 大附子(一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桂枝生姜枳实汤(金匮) 治心中痞逆心悬痛。 
桂枝 生姜(各一两) 枳实(五枚。切)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日三服。 
乌头赤石脂丸(金匮) 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蜀椒(熬。去汗。) 赤石脂(各二两) 乌头(一枚。炮) 附子(一枚。炮) 干姜( 
一两。炮) 
上五味。为末。蜜丸梧子大。先食服十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千金细辛散 治胸痹达背痛。 
细辛 甘草(各六钱) 枳实 生姜 栝蒌实 干地黄 白术(各一两) 
桂心 茯苓(各两半) 
上九味。为散。酒服方寸匕。 
前胡汤(千金) 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 
前胡 桂心 半夏 芍药(各二钱) 黄芩 当归 人参 
甘草(各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竹叶(一握) 
上十一味。水煎。去滓。日三服。(一方。无竹叶。多茯苓麦门冬胶饴) 方以前胡取名。取 
其下气。气下则寒热诸邪。解散无余。并开通经络。使气从外分解。心手之灵若此。非拘于绳墨者 
之可测识也。 
下气汤(千金) 治胸腹闭满。上气喘息。 
杏仁 大腹槟榔 
上二味。 咀。以童子小便煎。日再服。 
熨背法(千金) 治胸背疼痛而闷。 
乌头 细辛 附子 羌活 蜀椒 桂心(各钱半) 芎 (一钱) 
上七味。为末。帛裹。微火炙令暖以熨背上。取瘥止。慎生冷物。 
治中汤(理中汤下) 人参汤(即理中汤方祖) 生姜半夏汤(二陈汤下) 

卷十四
腹痛门
属性:调肝散 治郁怒伤肝。腰痛。或小腹偏左结痛。 
半夏(一两) 辣桂 木瓜 当归 川芎 牛膝(各五钱) 细辛 
石菖蒲 酸枣仁(炒) 甘草(炙。各三钱) 
为散。每服四钱。入姜五片。枣二枚。水煎。去滓热服。 
理中汤(方祖) 真武汤(术附汤下) 当归四逆汤(桂枝汤下) 芍药甘草汤(桂枝汤 
下) 黄芩汤(桂枝汤下)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藿香正气散(平胃散下)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五苓散(方 
祖) 控涎丹(十枣汤下) 
枳实导滞汤(伤饮食门) 平胃散(方祖) 人参养胃汤(平胃散下) 二陈汤(方祖) 十味香 
薷饮(暑门) 
胃苓汤(平胃散下) 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小建中汤(桂枝汤下) 七气汤(方祖) 曲 
丸(伤饮食门) 
保和丸(伤饮食门)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麻仁丸(燥门) 通幽汤(燥门) 蜜煎导(燥 
门) 
猪胆导(燥门) 猪苓汤(五香散下) 代抵当丸(抵当汤下) 济生肾气丸(崔氏八味丸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当归生姜羊肉汤(疝门) 越鞠丸(郁门) 逍遥散(虚损门) 佐金丸(方祖) 钱氏六味丸( 
崔氏八味丸下) 
治中汤(理中汤下) 

卷十四
胁痛门
属性:龙胆泻肝汤 治肝经湿热。腋胁满痛。小便赤涩。 
柴胡梢 泽泻(各钱半) 车前 木通 当归梢 草龙胆(各八分) 生地黄(二钱) 
生姜(三片) 
水煎。食远热服。更以美膳压之。 此本导赤散加柴胡、胆草之属入肝。以泻湿热也。 
推气散 治右胁疼胀不食。 
片子姜黄(皮极细者真) 枳壳 肉桂(勿见火。各五钱) 甘草(炙。二钱) 
为散。每服二三钱。加姜、枣。水煎去滓。温服。 
小柴胡汤(方祖) 枳壳煮散(桔梗汤下) 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分气紫苏饮(二陈汤 
下) 增损流气饮(痞满门) 
当归龙荟丸(伊芳尹三黄汤下) 柴胡疏肝散(吐血门) 二陈汤(方祖) 抑青丸(佐金丸下) 
佐金丸(方祖) 
复元活血汤(蓄血门) 大黄附子汤(小承气汤下) 导痰汤(二陈汤下) 控涎丹(十枣汤下 
)神保丸(伤饮食门) 
煮黄丸(心痛门)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小青龙汤(桂枝汤下) 十枣汤(方祖) 逍 
遥散(虚损门)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七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肾气丸( 
崔氏八味丸下) 加味导痰汤(二陈汤下) 

卷十四
腰痛门
属性:摩腰膏 治老人虚人胁痛。妇人带下清水不臭者。 
附子 川乌头 南星(各二钱半) 蜀椒 雄黄 樟脑 丁香(各钱半) 
干姜(一钱) 麝香(一分)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每用一丸。生姜自然汁化开如糜。蘸手掌上。烘热摩腰中痛处。即以 
缓帛束定。少顷其热如火。每日饱后用一丸。(世本。无蜀椒有朱砂误) 
三痹汤(改定) 治风寒湿气合病。气血凝滞。手足拘挛。 
人参 黄 (酒炒) 白术 当归 川芎 白芍 茯苓(各一钱) 
甘草(炙。) 桂心 防己 防风 乌头(炮。各五分) 细辛 生姜(三片) 
红枣(二枚) 
水煎。不拘时。热服。 此方合保元、四君、内补建中、防己黄 、防己茯苓汤、千金防己汤 
等方。但加防风以搜气分之风。川芎以搜血分之风。细辛以搜骨髓之风。于原方中削去生地、牛膝 
、杜仲、续断、秦艽、独活。增入防己、白术、乌头以祛除风湿。则参附、 附、术附、桂附、真 
武等法。俱在其中。彼用附子之雄以播真阳。此藉乌头之烈以祛痹着。盖杂合之气。须杂合之方。 
方为合剂。第恐地黄、牛膝辈阴柔之药。难振迅扫之威。是不得不稍为裁酌。用力者。毋以擅改成 
方为妄也。 
烧羊肾(千金) 治肾虚而受寒湿。腰疼不得立。 
甘遂 桂心(一作附子) 杜仲 人参 
上四味等分。治下筛。以方寸匕纳羊肾中。炙之令熟。服之。 
青娥丸(局方) 治肾虚腰与季胁痛。 
补骨脂(炒香) 杜仲(盐酒炒断丝。各四两) 
上二味为末。连皮胡桃肉三十枚。青盐去砂土净一两。同捣成膏。稍入炼白蜜。和丸弹子大, 
每服一丸。空心温酒化下。 
虎骨散 治腰胯连脚膝。晓夜疼痛。 
虎骨(酥炙) 败龟板(酥炙。) 当归 川萆 牛膝(各二两) 川芎 肉桂 
羌活(各一两) 
为散。每服四钱。空心温酒调下。亦可用蜜丸。温酒服之。 
二至丸 治老人肾虚腰痛。不可屈伸。头旋眼黑。下体痿软。 
附子(炮。一枚) 桂心(一两) 杜仲(盐酒炒) 补骨脂(炒。各二两) 鹿茸(酥炙) 
麋茸(酥炙。各一具) 
上为细末。青盐半两。热酒中化去砂土。入鹿角胶一两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醇 
酒同胡桃肉一枚细嚼送下。恶热。去附子加肉苁蓉一两。龟板胶一两。倍杜仲、补骨脂。 按鹿是 
山兽。性禀纯阳。其角乃阳中之阳。夏至得一阴之气而解。麋是泽兽。性禀至阴。其角乃阴中之阳 
。冬至得一阳之气而解。此方二茸并用。故名二至。加以桂、附、杜仲、补骨脂峻温肾肝。允为老 
人调补下元亏损虚火上乘要药。但麋鹿二茸。世罕能辨。鹿茸则毛色黄而角门窄顶骨薄。麋茸则毛 
色黧而角门开顶骨浓。世人贵鹿贱麋。而粗大短壮圆满鲜泽者为之茄茸。不知粗大者多是麋茸。若 
鹿茸则大者绝少。即带马鞍样肥嫩者亦佳。纵独献而枯瘦太短。血气不多者。无足取也。更观茸 
下有节。若只一层者。其鹿少壮力优。茸茸如笋芽者。则鹿老而力逊矣。 
小续命汤(续命汤下) 干姜附子汤(四逆汤下) 五积散(平胃散下) 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