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显示它是有问题的。尤其当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又要通
过媒体来宣传自己的说法,那么恰恰显示它肯定是伪科学。


虽然在不同学科间同行评审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其根本
逻辑是相同的。同行评审和重验机制是科学保证其客观性和公
开性的根基。思想和实验只有经过了其他人的严格审视及尖锐
批评,才能开始接受公众验证的洗礼。同行评审机制虽然还
未能达到完美,但是它是我们消费者仅有的保障机制。任何
忽视或轻视它的做法都会让科学和伪科学同流合污,并受制于
它们的淫威(见第十二章)。在随后的章节中,我们将会更
详细地讨论,我们不按科学心理学程序实践,忽略评审监督
机制,所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危害和惨痛教训。

能用实征万式解决的问题:科学家对具可验证性之理
论的探求

科学是用来解决可以解决的、具有明确性的问题。也就


可能用现有的实征技术找
到答案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或是一个
理论是目前没有技术可以来验证的,那科学家就不会去研究它
了。例如,〃在照顾 
3岁以下的小孩子时,给予结构化语言
剌激的孩子,其日后的阅读学习水平是否会比不给剌激的孩子
要好呢?〃,像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这个问
题可以利用现有的实征方法来获得解答。而〃人性本善还是
本恶呢?〃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则不是可实征的问
,也就不属于科学的问题了。
科学的进展通常是通过先提出理论假说来对世界上某特定

是说,科学家所解决的问


第一章充满活力的心理学 
。27 
。 

现象进行解释开始,经过由理论推展出预测、再经实验来验
证,最后到根据实验结果修正理论,这一连续过程来进行的
(理论〉预测〉实验〉修正)。所以科学家所说可解决的问题也
就是指〃可验证的理论〃。理论怎么样才是可被验证的呢?
首要的是理论必须对自然界中的特定可观察事件有一定的作
用;这就是所谓的可被实征验证性。可验证的标准就是在第


二章提到的可证伪标准。

我们知道,对科学只能解决可被实征验证的问题这一点,
存在两大误解。第一,科学家经常被刻画成仅仅认为科学问

是重要问题的形象。当然这并不一定是实际情况,仅仅
因为科学家在其专业工作中不解决非科学问题,并不能说明他
们对其他非科学的工作漠不关心。

第二,我们说科学家只关注可用实征方式解决的问题,
并非意味着所有的问题可以被分类为是可以解决的和不可解决
的,或这种划分永远不可以改变。恰恰相反,现在解决不了
的一些问题随着理论和实征技术的发展,有一天会成为可解决
的 
O例如 
1 
0年前历史学家都不相信,托马斯·杰佛逊 
( Thomas Jefferson )的奴隶萨莉·海明斯( 
Sally Hemings ) 
抚养的孩子是否是杰佛逊的这一争论,是个可以用实征方式来
解决的问题。可是, 
1998年这问题已经随着遗传技术的进步
得到了解决。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Foster, 
et aL ; 1998)说杰佛逊非常有可能是爱斯顿·海明斯 
h杰
佛逊 
(Eston 
Hemings Jefferson)的父亲。

这一例子也说明了一般科学发展和新科学的产生过程。对
什么是当前可解决或不可解决问题的争论有很多,科学家自己


。 28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通常也因这类问题的模糊性,而难以达成共识。所以虽然科
学家们对〃只研究可用实征方法来解决的问题〃这一标准认
识一致,但在具体到底怎么决定哪些问题是可解决的,哪些
是不可解决的问题上却争论不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彼特·米
德瓦( 
Peter Medawar )就曾把他的一本书定名为《可以解决
的艺术},书中他指出,科学的部分创造性就体现在,它是
在人类知识的最前沿,探索可以用实征技术进行研究的问题。

心理学里有很多很好的例子,说明一个问题是可以从不可
解决的向可解决的方向过渡的。很多问题,如〃孩子是怎样
学会其父母说的语言的?〃、〃我们为什么会忘记我们曾经记
得的事情?〃、〃加人一个群体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如
何改变的?〃。在有人意识到它们可以通过实征方法来解决这
些问题之前,人们早就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揣测。随着这
种可以用实征方法来解决问题之认识的发展,各个领域中有关
人们行为的各项问题,才被集中起来组合起来构成现在的心理
学。心理学的问题,也逐渐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为一
门实征的学科。

认知心理学家史蒂文·平柯 
(Steven 
Pinker)曾讲过,
〃无知〃可以分为问题 
(problems)和谜团( 
mysteries )两
类( 
Pinker ; 1997)。如果是问题,就有可能找到答案,并
且即使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我们可以预计会在未来找到。而
对谜团来说,我们就无法预想会找到答案。用平柯的这些词
语,我们可以把科学看作是把谜团转变成为问题的过程。事实
上,平柯( 
1997 )在写其《思维是如何运作的》一书中,
就曾表达了这个意思:〃许多有关思维的谜团,不管是关于脑


第一章充满活力的心理学。 
29 。 

成像还是恋爱,都在最近由谜团升级成为问题了 
〃(p。1X)。


心理学和世俗智 
。。 〃 识〃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一套有关如何处理我们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
以及怎样看我们自己及他人的内隐理论。社会、人格和认知
心理学家也都研究过个体的这些内隐理论是些什么。研究发
现,人们很难清晰、逻辑地把这些理论表达出来。事实上,
人们只有在特意关注它们或发展它们不被证实时,才能意识到
它们的存在。实际上,大多数人是不会遵循一套成型的理论
来行事的。反而,当我们感到要对行为做出解释和说明时,
往往会引用一些老生常谈的谚语、或一篓子的箴言。但是这
些关于行为的〃常识〃本身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也因此是不
可证伪的(有关可证伪的原则将在第二章中讨论)。

人们常常用相互矛盾的谚语,在不同时间来解释同类事
件。例如,〃三思而后行〃是一个强调行动要谨慎的好俗语,
但是我们也常听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来劝告人们要行
动果断。〃小别胜新婚〃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情绪反应,〃眼
不见心不烦〃不也同样是吗?类似的、呈对立状态的谚语还有
〃欲速则不达〃和〃兵贵神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和〃三个和尚没水吃〃;〃安全第一〃和〃不入虎穴,焉
得虎子〃;〃异性相吸〃和〃物以类聚〃;还有我经常告
诫学生〃今天事情今天做〃,可是当我又和他们说〃车到山
前必有路〃时,真希望自己没有说过先前的那句话。

这些大受欢迎的陈腔老调构成了我们对行为的一大堆内隐


。 30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的〃解释〃。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况,其中之一都可以被抬出
来解释一番。这就难怪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判断人类行为或个性
的高手。从适用性的角度来说,这些俗语简直是无所不能
的。心理学家卡尔·特根 
(Karl 
Teigen )曾让被试评价类似
上述意义相互矛盾的谚语,结果发现人们确实倾向于同时认为
两个相互矛盾的谚语都是对的。特根总结出→个有趣的发
现:〃人们判定某个谚语的正误,可以和其判断一个与其对
立谚语的正误完全无关〃 
(Teigen ; 1986 ; p 
。47)。

因此,有时我们对一些内隐的心理理论是很难驳倒的,
但是,正如我们将在第二章中会讲到的,正是因为它们是很
难驳倒的,往往也没什么大用。更何况,即使其中的某些世
俗信念是可以被验证,它们往往被心理学研究证实是错的。
例如,对高中生课余打工一事,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是件好
事,理由如下:①打工挣到的钱可以贴补他们未来的教育费
用和家庭开销;②可以发展他们的工作情操,使他们在日后
的职业生涯中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③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对美
国经济的正确看法;④因为已经融人了经济体系,会提升他
们的学习积极性。

发展心理学家们曾作了大量有关打工对学生的影响的研
究,涉及了对学生的行为、态度和学业成绩等多个层面 


(Bachman & Schulenberg ; 1993; Steinberg ; Brown ; & 
Dornbusch ; 1996; Steinberg ; Fegley ; & Dornbusch ; 
1993 )。他们发现,美国文化中对青少年打工的所有世俗看
法都是错误的。事实上,只有很少的打工收人真正贴补了家
庭的开销或作为未来的教育支出。大多的收人都花费在拿来比


第一章充满活力的心理学。 
31 。 

阔的奢侈品或广告鼓吹的〃必需品〃上。而且,高中阶段


的打工经历普遍对学生不具有教育和提升经验的意义。更有趣


的是,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打工经验反倒让学生对工作以及


其对我们经济所可能带来的贡献,变得更反感及不尊重。在


研究中,打工的青少年比没打过工的人更多的抱有如:〃拼


命工作的人比不拼命的人更有些精神不正常〃和〃天下没有


公司会真正关心其员工这回事〃之类的想法 
(Greenberger 
& 


Steinberg ; 1986)。格利伯格和斯滕博格在回顾了大量的同类


研究后,得出结论〃打工绝对是弊大于利的,甚至会引发青


少年的一些失足行为 
〃(p。6)。很显然,我们给年轻人描绘


了一个关于工作的虚幻图景。那些认为打工可以帮助青少年


〃塑造性格〃和〃形成对金钱的观念〃等文化口号,其实


都是错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些老生常谈就类似于人类


学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时喜欢挖掘的古老传说一样,它们令我


们自己感觉舒服些,也令我们当下的文化行为变得合理,但


是却毫无现实基础。

我们还可以很容易的举出许多其他的实例来说明世俗常识
或民俗谚语的谬误。例如,一般公众认为在学术上成绩出色
或经常读书的小孩,通常在社交及体能方面表现不好。虽然
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但它仍然在社会中广泛流传。大量事
'实表明,这类小孩体能优秀,在社交上也更加积极 
(Gage 
& 
Berliner ; 1984 ; pp。 18 …19; Market Facts ; 1984; Zill & 
Winglee ; 1990)。例如,在学校中成绩良好的孩子比成绩不
良的孩子更容易赢得朋友的接纳( 
Gage & Berliner; 1984)。
经常读书的人比不常读书的人更喜欢做运动、慢跑、露营、


。 32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踏青、修理汽车等 
(Zill 
& Winglee ; 1990)。

许多世俗观念一旦出现,就长久流行于世。例如,在 
20
世纪 
80、 
90年代有一种世俗观念认为:低自尊直接导致了攻
击行为。但是,实征研究显示攻击行为和低自尊之间没有联
系。如果有的话,反倒是:攻击行为和高自尊经常联系在一
起 
(Baumeister, 
1999; Baumeister ; Boden ; & Smart ; 
1996 )。另一个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