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80-增补评注柳选医桉-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诒按:此内风而兼外感者。散清散兼施

邓评:确系风火太升,故用药如此切实。

孙评:宜参入桑叶、蔓荆、钩钩之类。

风热上甚,头痛不已。如鸟巢高巅,宜射而去之。

制军 犀角 川芎 细茶

诒按:此虽前人成法,而选药颇精筒。据此则大黄当用酒炒,以使之上行。

邓评:此等方具见学博才高。宜射而去之者,因有川芎引而上之也。拟再加天麻、防风佐之为引。

孙评;宜参酒洗蝎尾之类。据此则头上必有高凸之形。

肢体诸痛门

风邪中入经络,从肩膊至项强痛,舌干唇紫而肿,痛处如针刺之状。此是内挟肝火,不宜过用温散,惟宜养阴熄肝火而已。

羚羊角 细生地 甘菊 黄芩 钩钩 秦艽 丹皮

诒按:因唇紫舌干,故知内挟肝火。方中黄芩,不若山栀为当

邓评:痛如针刺之状,知是内挟肝火。审病之诀,可谓熟极。所用细生地、钩钩,皆能清络中之热。

孙评:肩项强痛,本是寒入经络之象,宜从温散多惟内挟肝火,舌干唇紫者,里热为重,宜从里治。

项背痛如刀割。治宜养血通络。

桂枝 钩藤 白芍 知母 羚羊角 阿胶 炙草 生地

诒按:拟去知母,加归须,刺蒺藜、丝瓜络。

邓评:此属血虚风邪,方药恰合题旨。

柳师加减,更为贴切。

身半以上,痛引肩臂,风湿在于太阴之分,行动则气促不舒,胸肤高起,治在经络。

大活络丹

诒按:拟用旋覆新绛汤送下。

邓评:指迷茯苓丸似亦与此证相合。

孙评:肩臂痛,药中须加片姜黄、野桑枝引之。

睥肾寒湿下注,右膝肿痛,而色不赤,其脉当迟缓而小促,食少辄口区,中气之衰,亦已甚矣。此当以和养中气为要,肿痛姑置勿论。盖未有中气不复,而膝得愈者也。

人参 半夏 木瓜 炒秔米 茯苓 广皮 益智仁

诒按:议论明通。

邓评:此乃水鹤膝风之证状。所谓和养中气,实即所以治肿痛也;但不拘拘乎肿痛常例,吴萸似可加入。

孙评:究宜加引入下部之味,如牛膝、秦艽之类。

背脊为督脉所过之处,风冷乘之,脉不得通,则恶寒而痛。法宜通阳。

鹿角霜 白芍 炙草 桂枝 归身 半夏 生姜 南枣

诒按:方中半夏无所取义。拟再加杜仲、狗脊以通阳。

邓评:分经辨络既明,自能头头是道。

方内用半夏、生姜,疑有痰饮走入故耶。柳师加味极妙。

孙评:可加芜、独活以温散祛风。

身痛偏左。血不足,风乘之也。

半夏 秦艽 归身 广皮 茯苓 丹参 川断 炙草

诒按:案只一二句,却有筒逸之致。

邓评:观方药不特有风,且多抉痰饮。盖案取筒净,言风而痰亦该之矣。

孙评:祛风之剂嫌少。

久咳胁痛,不能左侧。病在肝,逆在肺,得之情志,难以骤驱。治法不当求肺,而当求肝。

旋覆花 丹皮 桃仁 郁金 猩绛 甘草 牛膝 白芍

诒按:审证用药,巧力兼到。拟再加青皮、桑皮、紫苏、山栀、瓦楞子壳。

邓评:咳难左眠,本在难治之例,现此方药,想病机末至深竭耳。

柳师所加,亦宜于肝体未伤之时。

孙评:柳氏所加,似太烦复。

胁疼遇春即发,过之即止,此肝病也。春三月肝木司令,肝阳方张,而阴不能从,则其气有不达之处,故痛;夏秋冬肝气就衰,与阴适协,故不痛也。

阿胶 白芍 茯苓 丹皮 茜草 炙草 鲍鱼汤代水

诒按:朴实说理,绝无躲闪。方用胶、芍,鲍鱼,滋肝配阳,亦觉妥贴易施。

邓评:心思曲折,洞达病源,方案均有不易之理。

孙评:细阅方意,有痛则咯血之症。

风气乘虚入于肾络,腰中痛引背胁。宜寄生汤补虚通络祛风。

生地 归身 黑大豆 独活 山药 白蒺藜 杜仲 炙草 桑寄生

诒按:立方妥贴,层折俱到。

邓评:其痛引胁,或者兼挟肝气,可参合旋覆花汤以疏通肝络。

脉数、耳鸣、吐痰,天柱与腰膝酸痛,两足常冷。病属阴亏阳升。法当填补实下。

熟地 鹿角霜 菟丝子 山药 萸肉 杞子 龟板胶

邓评:此病属阴虚阳升,盖有不易之理,如杜仲、牛膝、牡蛎之类,均在可用之例。

诸 窍 门

风热蓄于脑髓,发为鼻渊,五年不愈,此壅疾也。壅则宜通,不通则不治。

犀角 苍耳子 黄芩 郁金 杏仁 芦根

诒按:既欲其通,则辛夷、白芷,似不可少。

邓评:此病不越清之散之,绝不拘守咸法,是亦脱化功夫。

孙评:欲其通,则细辛亦可用。

肺之络会于耳中,肺受风火,久而不清,窍与络俱为之闭,所以鼻塞不闻香臭,耳聋耳鸣不闻音声也。兹当清通肺气。

苍耳子 薄荷 桔梗 连翘 辛夷 黄芩 山栀 杏仁 甘草 木通

诒按:语云耳聋治肺,观此信然。

邓评:当知耳聋耳鸣之不关肝肾虚者,绝少见也。

少阳之脉,循耳外,走耳中。是经有风火,则耳脓而鸣。治宜清散。

薄荷 连翘 甘菊 芍药 黄芩 刺蒺藜 甘草 木通

诒按:案既老当,方亦清灵。

邓评:看病如此熟悉,有意到笔随之势。

孙评:风火为患,必有肿痛;如不肿痛,已有虚象。 日久则肝肾阴虚,宜用六味、磁朱之类以滋养之。

肾虚齿痛,入暮则发,非风非火,清散无益。

加减八味丸 每服三钱盐花汤下

诒按:立方精到。

邓评,识见高超,直如老吏断狱。

孙评:齿痛属肾虚者,每挟肝阳上升,宜参入清肝之品,如天冬、石斛之类。

脚 气 门

厥阴之邪,逆攻阳明,始为肿痛,继而腹疼,胸满呕吐。此属脚气冲心,非小恙也。拟外台法冶之。

犀角 槟榔 茯苓 枳实 杏仁 橘红 半夏 木通 木瓜

邓评:能用古而不疑者,诚火候工深,胸有成竹。

孙评:槟榔导迟下行,最有巧思;色赤者可入连、柏之类。

再诊:半夏 木瓜 广皮 芦根 枳实 茯苓 竹茹 枇杷叶

邓评:转方轻松,与前方意同而药异。

诒按:脚气一证,前人归入类伤寒中:必憎寒壮热,病与伤寒相似,甚则有冲心之患,敢谓之重证。外台有大犀角汤及风引汤,后人有鸡呜散等方,均为专治脚气之重剂。乃今时所谓脚气者,则以脚膝酸软而肿者,谓之湿脚气,不肿者,谓之干脚气,专用防己、木瓜、牛膝、薏米等风湿之药治之。与前人所称者,大相径庭。学者不可不辨。

孙讦:前人之法,及今时所治,如有精义,兼参可也,学者不可偏废。

遗 精 门

遗精无梦,小劳即发,饥不能食,食多即胀,面白唇热,小便黄赤。此睥家湿热,流入肾中为遗滑,不当徒用补涩之药;恐积热日增,致滋他族。

萆薢 砂仁 茯苓 牡蛎 白术 黄柏 炙草 山药 生地 猪苓

诒按:此等证,早服补涩,每多愈服愈甚者。先生此案,可谓大声疾呼。

邓评:认题清楚,立方熨贴。非若近世之医,或因遗精无梦而峻用补涩,或以湿热内留而专事通利,凡其弊与此病适相同也。

孙评:此人必身强色苍,今因病而面白耳。

再诊;眼药后遗滑已止,唇热不除,睥家尚有余热故也。

前方去砂仁黄柏 加川连 苦参

诒按:唇热属脾。

邓评:循理用药,自能应手,加减亦中肯綮。

少阴为三阴之枢,内司启闭,虚则失其常矣。法宜填补少阴;或通或塞,皆非其治。

六味丸去泻 加菟丝子 沙苑 杞子

诒按:此补肾之乎剂,可以常服无弊。

邓评:重在补而不重在塞,可谓至理至情。

孙评:填补之法,似宜从叶氏有情之品。

遗精伤肾,气不收摄,入夜卧著,气冲上膈,腹胀呼吸不通,竟夕危坐,足跗浮肿清冷,小便渐少。此本实先拨,枝将败矣,难治之证也。

都气丸 加牛膝 肉桂

诒按:此阴阳两损,气不摄纳之重证,舍此竟无良法,然亦未能必效也。

邓评:本虚而病重,至此难为力矣。区区丸药,乌能有济,且恐不得下咽耳。

阴亏阳动,内热梦泄。

六味丸 加黄柏 砂仁

诒按:六味合封髓法也,亦妥贴易施。

邓评:肾虚湿热,当用此法为准。

小 便 门

两尺软弱,根本不固;小便浑浊,病在肾脏;久久不愈,则成下消。

六味丸 加天冬 麦冬 杞子 五味子

诒按:方法稳切。

邓评:小便浑浊,绝不犯分利治法,惟凭之于脉耳

孙评:此症必小便频而且数。

形伟体丰,脉得小缓。凡阳气发泄之人,外似有余,内实不足,水谷之气,不得阳运,酿湿下注,而为浊病,已三四年矣。气坠宜升阳为法,非比少壮阴火自灼之病。

菟丝子 茴香 车前子 韭子 蒺藜 茯苓 覆盆子 蛇床子 黄鱼骨捣丸每服五钱

诒按:此证当以脾土为主。 但与温养下元,尚非洁源清流之道。

又按,此与相火下注者不同,故用药如是。

邓评:老年体丰,温药以通补,尚合题旨。

菟丝子、韭子、茴香,为升阳之味。骨字或是胶字之误。蒺藜即是沙苑子。

孙评:因水谷酿湿,故柳云宜以脾土为主。然形丰者必肥白而非花黑也。

相火下注者用封髓法。

烦劳四十余天,心阳自亢,肾水暗伤,阳坠入阴,故溲数便血,不觉管窒痛痹,实与淋证不同。其中虽不无湿热,而寝食安然。不必渗泄利湿,宜宁心阳‘益肾阴,宣通肾气以和之。

熟地炭 人参 霍石斛 丹皮 泽泻 茯苓 远志 柏子仁 湖莲肉

诒按:此治本之方,由其论病亲切,故立方自稳。

邓评:随其因,就其证,合推其源,自无遁情。方内如细生地、元武板,尚可参入。

孙评:宁心阳,熟地宜易生地。

泄 泻 门

恼怒伤中,湿热乘之,脾气不运,水谷并趋大肠,而为泄;腹中微疼,脉窒不和,治在中焦。

藿梗 川朴 神曲 泽泻 茯苓 陈皮 扁豆 木瓜

诒按:此方妙在木瓜一味,兼能疏肝。须知此意,乃识立方选药之妙。

又按:案中脉窒句,不甚明了。

邓评:方实轻灵可喜。

脉窒即是涩滞之意。但何不竟云脉涩为直捷了当!

痢 疾 门

暑湿外侵经络则为疟,内动肠藏则为痢,而所恃以攘外安内者,则在胃气。故宜和补之法,勿用攻削之剂,恐邪气乘虚,尽入于里也。

诒按:案语殊妙,惜此方之佚也。

邓评:疟痢并作,宜和养胃气,为至要之言。拟升阳益胃汤以补其缺。

孙评:根本深谭,入理妙论。

喻西昌用人参败毒散,正因此也。

大 便 门

气郁不行,津枯不泽,饮食少,大便难,形瘦脉涩。未可概与通下。宜以养液顺气之剂治之。

生地 当归 桃仁红花枳壳 麻仁 甘草 杏仁

诒按:此气阻液枯之证,拟加鲜首乌。

邓评:仲景虽有脉涩可下之例,究属涩不宜下者罕见也。此方宗通凿汤而交通之,却胜于原方,以其流利不滞也。

孙评:鲜首乌或鲜苁蓉,均是养液润下妙品。

大便闭结,水液旁流,便通则液止矣。

大承气汤加甘草

诒按;据吴鞠通之论,用调胃承气法为稳。

邓评:加甘草以缓之极妙。

孙评:此证必大腹硬满,按之或痛;若不硬满者,即无燥矢闭结,不可用承气。

再诊:前方加当归 白芍

邓评:想其营分亦伤,故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