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俱舍论疏-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乘拢哚嵊挟惿Mǖ迷梦丛谜摺KN異生唯得曾得(已上論文)。論。六中前三至天耳緣聲。明念住也。正理論云。約四念住辨六通者。約境約體二義有殊。有說二通即天眼天耳。所餘四種以惠為性。彼說眼耳通是身念住境。餘四唯是法念住境。然實六種唯惠為性。經說皆能了達境故。由此皆是法念住境。若約體辨。則六通中前三。唯身。但緣色故(已上論文)。論。若爾何緣至諸惡行等。難也。若天眼通唯緣色者。天眼即是生死智通。如何經說。生死智通。知有情類由現身中。成身·語·意諸惡行等意業非是色為性故。
    論。非天眼通至死生智名。答也。謂天眼通力所引起。有別勝智。是通眷屬。知意業等未來世事。與天眼通合立死生智名。
    論。他心智通至一切境故。明他心·宿住·漏盡三通念住攝也。准此論文。宿住通別緣色受心。許有四念住故。宿住既爾。眷屬死生智通。故知亦爾。正理論云。經主欲令一一皆通四念住攝。通緣五蘊一切境故。而實宿住法念住攝。雖契經說念曾領受苦樂等事。是憶前生苦樂等受所領眾具。即是雜緣法念住攝。婆沙評家云。應作是說。念過去世諸樂苦具。名受樂苦。非但緣受故彼非證。然宿住隨念智。總觀前生分位差別。唯是雜緣法念住攝。兩論與此論別。意各異故。如見道中雖總緣諦。而得修者亦四念住。此亦應爾。各據一義亦不相摺B┍M如力。或法。或四。不應定言四念住攝。論。此六通中至相應惠故。明二通無記性。雖五識通三性三受。然二通唯無記。捨受相應。本意唯欲取色等故。論。若爾寧說依四靜懀Аky。二識唯通二地。如何說通依四根本靜懀У匾病U摗kS根說故至說依四言。答也。就根說四定。識唯初定攝。論。或此依通至依四地故。第二釋也。論。餘之四通性皆是善。明除天·眼耳餘四善性。論。若爾何故至何謂善惠。引文難也。若言二通無記性者。何故品類足言能謂善惠。論。彼據多分或就勝說。答了。正理論云。六通皆是解脫道攝。眼耳二識是解脫道。理不成故。應作是說。四靜懀е杏卸ㄏ鄳獎贌o記惠。能引自地勝大種果。此惠現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令現在前。為所依根發眼耳識。故眼耳二識相應惠非通。但可說言是通所引(已上論文)。今依婆沙等論。雜釋六通。婆沙一百云。問何故名宿住隨念智。宿住隨念智是何義。答諸過去生有漏五蘊名為宿住。隨念勢力而能知彼故。名宿住隨念智。謂此聚中雖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說隨念。如自性念生智雖惠為體。而念力增名本性念生智。有現知他心·心所法非他心智。謂如有一或觀相。或聞語。或得如是生處得智。能觀知他心心法。人中有睹相智知彼心。有聞語知他心(可解不錄)或占卜者。如諸外道種種占卜知他心者。生處得智知他心者。謂地獄等有。其事云何。且地獄中亦有生處得智。能知他心等。然無別現事可說。問彼於何時知他心等。答初生地獄未受苦時。若受苦已。尚不能知自心所念。況能知他心·心所法。問彼住何心知他心等。善耶。染污耶。無覆無記耶。答三種皆能知問為住意識。為五識。答唯住意識。問為住威儀路心。為住工巧處心。為住異熟生心。知他心等。答唯住威儀路心。所以者何。彼無現起工巧處心故。彼異熟生心唯五識有故。又一百一云。傍生趣亦有生處得智。能知他心等。初中後位皆悉能知。善·染·無記三種皆能知。唯意識知。威儀工巧異熟生。三種皆能知。彼亦現起工巧處心故。彼異熟生心意識亦有故。非如地獄決定不受善異熟果。鬼趣亦有生處得智知他心等。如傍生說。本性念生智現憶。知宿住事者。唯人趣中有。四趣中無此智。
    論。如契經說無學三明。已下一行頌。第二述三明也。論曰至為其自相性。出三明體。正理論云。又宿住通憶念前際自他苦事。死生智通觀察後際他身苦事。由此厭背生死眾苦。起漏盡通觀涅槃樂。故唯三種偏立為明。婆沙一百二。問何故六通中三立為明。答有勝用故。宿住厭前際。死生厭後際。漏盡欣涅槃。復次宿住引空解脫門。死生引無願解脫門。漏盡引無相解脫門(已上論文)。論。六中三種至治中際愚。釋六通中唯三立明所以。及釋得明名所以。
    論。此三皆名至非無學故。述名無學明所以。兼述是真無學有非真無學。於中。是無漏是無學法。即是漏盡一切。若有漏者。是非學非無學法。即是宿住。生死智明全。漏盡一分。論。有學身中至故不名明。述在有學。宿住生死二通不名明所以。
    論。契經說有三種示導。已下一行頌。第三明三示導。論曰至為其自性。出體也。
    論。唯此三種至令發心故。釋唯三得立示導所以。論。能示能導得示導名。釋名也。示。謂顯示教示之異名。導。謂教導引導之異名。論。又唯此三至餘三不爾。重釋也。神變令於佛法歸伏。他心令信受教眨Я钚扌小S纱巳ǖ妹緦А
    論。於三示導至故非決定。述勝劣也。
    論。如有咒術至故是決定。指事釋決定也。真諦云。有天名健馱梨。翻為持地。咒術從所說人得名。伊剎尼者。真諦云。伊剎尼是論名。是露形外道師所造。翻為觀時。此咒從所出論為名。他心神足有非通亦成故。非決定勝教眨緦┍M通所成故。是決定勝也。論。又前二導至最勝非餘。重釋。由前二示導。不能令他決定必引當利益及安樂果故。非是最勝。婆沙一百三云。問應為何人現神變事。答若於佛法決定信者。及不信者不應為現。若不定者應為現之引入正法。若為不信者現。彼即云此何希有。世有明咒名健馱梨。善受持者亦能示現如是幻惑。誰有智者現斯鄙事。他記心亦爾。有明咒名剎尼迦。有善受持者亦知他心。
    論。神境二言為自何義。已下兩行頌。第四廣釋神境也。論曰至說名為境。述神境體別。正理云。而契經說。神果名神。意為舉粗以顯細故。又顯勝等持。是彼近因故。然神變事體實非神。此廣如前覺分中。辨諸神變事說名為境。論。此有二種謂行及化。分境為二。一行。二化。論。行復三種至得意勢名。分別為三。意勢最勝。如舉意緣時。此行亦爾。故名意勢。論。於此三中至并異生。明共不共也。正理論云。如日舒光。蘊流亦爾。能頓至遠故說為行。若謂不然。此洠П顺鲋虚g既斷。行義應無。或佛威神不可思議。舉心即至不可測量。故意勢行唯世尊有。婆沙一百四十一有二說。此論及正理同後說。恐煩不引。
    論。化復二種謂欲色界。分化為二謂欲界化·色界化也。論。若欲界化至無香味故。述二異化具境多少。論。此二界化至故總成八。述化不同。在欲界作欲界化。有屬自身及屬他身為二。作色界化亦有二種。謂自·他身合為四也。在色界亦四故成八也。於自身上化。為屬自身化。若化外人名屬他身化。論。若生在色界至成香味失。難也。若爾生於色界化四種。有屬自身作欲界化。如何不有成香味失。此問自身化。論。如衣嚴昇化而不成。答也。雖生色界有屬自身化。如衣嚴具不與根合。化而不成。准此答意。他身化定不成就。自身化中尚有不成就故。
    論。有說在色唯化二處。第二答也。正理論云。雖生在色作欲界化。而無色界成香味失。化作自身唯二處故。有說亦化四。如衣等不成。婆沙一百三十五有二說。評家云。如是說者。雖化香·味無成就失。如人衣服嚴具花香。雖復在身而不成就。准上論文。故知。若作化人令語聲。非執受大種所造亦不成就。唯依自身化作問答故。有人問答云。問異界化色樱猿删筒弧=庠啤=猿删汀H缙派骋话偃啤S谐删陀缋M大種。亦色界繫大種。謂生欲界色界大種現在前。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又云。有成就欲界繫大種。亦色界繫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婆沙既言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欲界語。成就欲界大種及所造色。文不別簡。明知異界化若化自。若化他身。色樱N。皆悉成就義准應知。若即身化。若離身化。亦皆成就。或可。若即身化即成就。若離身化即不成就。婆沙言成就者據即身化。雖有兩解前解為勝。又婆沙云。如是說者。離所化身不發化語。語者必由粗四大種相擊起故。今評二釋前解為非。若別作化人有成就得不應道理。諸有為法住現在世。有成就得必是有情。說別化人為有情法。不應道理。故住現在世色·樱场H羰怯星槿紊⑿奈弧o非執受諸化人語聲。應是執受大種所發。又婆沙評家云。自身化如莊嚴具尚不成就。況異身化而成就也。以此證知。前解為失。婆沙依身發語者化人身。非化主身。
    論。化作事為即是通。已下四行頌。第二明通果差別。論曰至有差別故。述通果有二。一能化心。二所化事。此明能化。依地差別分為十四。先略明後廣明。此略舉也。論。依初靜懀е羷萘α庸省V釋也。謂初禪二。二禪三。三禪四。四禪五。總有十四化心。上地定心生下果化。下地定心不生上果。下地定心勢力劣故。論。第二定等至亦得名勝。述勝劣也。如第二第三第四定果。欲界等化心對初定二定三定等果上地化心。若以繫地以論。欲等化心劣初禪等化心。若以所依及行。即依上地下地化心。勝依下地上地化心。以二禪欲界化勝初禪。初禪化雖是欲界繫依第二禪故。從欲界向上行至第二禪故。初禪。初禪化者依初禪故。向上行唯至初禪故。
    論。如得靜懀е辆銜r得故。述得時也。正理論云。然得靜懀Э傆腥龝r。離染受生加行異故。謂離下染得上靜懀r。亦得此定所引化心果。從上地洠鐣r。及由加行起勝功德。但有新得所依靜懀АR嗉娴帽怂摹R烙缟淼冒⒘_漢。及練根位得應果時。十四化心一時總得。乃至。身在第四靜懀У冒⒘_漢。得五化心。婆沙一百二十二云。諸變化事是前道及化心果。又百三十五云。化當言有心無心。答當言無心。然化有二種。一修得。此無心。二生得。此有心。此中說修得化。非心依故。以父母生身亦至梵世。論。諸從靜懀е吝從門出。述出入心也。故此從二者。謂從靜懀Ф盎纳D苌摺V^能生化及淨定。論。諸所化事至起表心故。述二種化。化事唯自地心者。即欲界心還化欲界事等。若作發言初二地。自地化心語。二禪已上。下地化心語。已上地心不發語故。正理論云。若生欲界第二定等化事轉時。如何起表非威儀路·工巧處心。依異界身而可現起。彼必依止自界身故。此無有過。引彼界攝大種現前為所依故。謂引色界大中現前。與欲界身密合而住。依之起彼能發表心。無定地表心依散地身過。或起依定能發表心。如依定生天眼·耳識。
    論。若一化主至諸所化亦然。述化主化人語默同也。論。此但說餘至亦容有別。述佛異餘化語。論。發語心起至化如何語。徵難也。論。由先願力至亦得發語。明願心留化別起語心。起語心從化心引故亦名化心。如是從威儀更生意識亦名威儀心。若剋性說是通果心。通果心中有是化事心。有是發語心。二心用不同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