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俱舍论疏-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哉摗浿姓f一分決定無涅槃法。以為不了。依涅槃經造涅槃論云。法華前經總為一教云。以生死度眾生為船。法華經為一教。以萬行為船涅槃經為一教。以無生滅為船。依前後教述六種論。隨經義別而無朋執。此論既依四諦。旨歸同於初說。三乘實滅。識唯有六。心外有境。就初法輪分二十部。此論多據婆沙以制頌。長行中唯以理勝為宗。非偏一部。然後於中間多以經量為正義也。又正理破此名俱舍雹。眾賢論師欲定宗趣起菩薩能仁避而不對。眾賢寄盡謝過。并附俱舍雹屈菩薩評定云。若其無理請便火焚。若有行當願為流傳。論主披檢將為有理。改俱舍雹名順正理。准此。菩薩豈有偏執。故知。此中理長為是。非定一宗。
    四部執前後者。於中有二。一述部分前後。二述執義不同。一述部分前後者。佛涅槃後一百年中。眾雖有四法唯一。宗。言四眾者。一龍象眾。二邊鄙眾三多聞眾。四大德眾。至百餘年。因其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五事者。一餘所誘。二無知。三猶豫。四他令入。五道因道故起。言二部者。一大眾部。二上座部也)。第二百年。大眾部義。更經四破分為九部。先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也)。次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出一部(名說假部)。二百年滿。大眾部中有一師出。亦名大天。與彼部僧重評五義。因有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也)。流出八部。兼其本宗總為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也)。二百餘年。上座部義一味和合。至三百年初分為二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本上座部。傳名雪山部)。次於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次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次後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化地部)。次於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歲部)至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經量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如是上座部。本末重破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冑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也)。二述執義不同者。如是諸部。本宗末宗同義異義。今應略說。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者。一切如來無有漏法。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以一音說一切法。世尊所說無不如義。如來色身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無亦邊際。色無色界具六識身。五種色根肉團為體。在等引位有發語言。第八地中亦得久住。
    預流者有退義。阿羅漢無退義。無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無無記法。入正離生時可說斷一切結。諸預流者造一切惡。唯除無間。佛所說經皆是了義。無為有九。謂虛空。擇滅。非擇滅。四無色。緣起支性。拢乐浴6紵o中有隨眠與心不相應。故纏與心相應。預流者亦得靜懀АK牟磕┳诋惲x。有於一時二心俱起。道與煩惱容俱現前。業與與異熟有俱時轉。種即為芽。色根。大種有轉變義。心,心所法無轉變義。心遍於身。心隨依境卷舒可得。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亦有天中修梵行者。佛慈悲等不緣有情。執有有情不得解脫。定無小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餘如常說。化地部本宗同義。過去未來是無。現世無為是有。於四拢B一時現觀。見苦諦時然見諸諦。異生不行欲界貪嗔。亦無天中住梵行者。無為有九。謂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無記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飲光部本宗同義。謂若法已斷已遍知則無。未斷未遍知即有。善惡業果已熟則無。果未熟即有。諸有學有異熟果。經量部本宗同義。謂說諸蘊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異生位中亦有拢ā逃袆倭x補特伽羅。餘說亦同一切有部。
    今詳。諸部本宗同義。宗輪論具述差別。末宗異義多分不述但云無量。本宗同義中。一切有部執有有情不得解脫。餘部多分指同有部。諸部中本宗同義。無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論云。佛為小乘人說有眾生不住於性永不般涅槃。於此生疑起不信心。論自釋云。分別部說。凡拢娚詮目粘觥R钥諡榉鹦浴H粢罋硶宜_婆多等諸部中說。一切眾生無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眾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若永不得涅槃。二不定有無。若修即得。不修不得。三定有佛性。即三乘拢恕熳谳喺摗1咀诓恐袩o分別部。亦無有執有佛性宗。詳其旨趣。分別部者是末宗異計。立佛性者是末宗異義。分別部中不誦有部所引經故。而不全信。心生疑惑。一切有部以皆共許阿含等經。如來性力知種種界成立無性。分別說部復以四義求有佛性。有部即以五義重破。一種種界可得故。二無相眾生不可得故。三同類譬喻不可得故。以有情為同類。四異類譬喻不同故(以無情為異類也)。五現在無涅槃法不應理故。以分別說部依小乘宗意有佛性。摺狡踅洝l缎〕酥形凑f有故。涅槃經云。九部經中無方等經。是故不說有佛性也。又云。我於聲聞緣覺經中。未說一闡提等悉有佛性。由此慈氏菩薩於聲聞地。述有部等計破分別說部。以摺浌省J烙H菩薩依方等經述佛性論。破小乘執品破有部等計。順大乘故。後代讀瑜伽者。以聲聞地破有性故。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是不了義。佛性論偽惑之甚也。而不知瑜伽於菩薩地後五識相應地。立一切眾生悉有佛因。即是真如所緣緣種一切眾生平等有。又與涅槃第一義空。佛性一切諸佛阿耨菩提中道種子。無差別也。又涅槃第一義空。佛性亦名非空非不空。能與善法為種子故。有何差別也。

分別界品第一之一

    自下第五依文解釋。於中有三。一釋品名。二明次第。二依文解釋。一釋品名者。
    性義。族義。持義名界。別義。類義。分義名品。此品多門分別界故。由此故名分別界品。所以多門分別界者。蘊唯有為。處唯根境。界中俱顯六根境識。若具依三門明有見等文多繁廣。若分別蘊處類釋於界。義即難知。若以有見就界分別。類釋蘊處義即易解。故就界門分別有見等。第者居也。一者初也。此品居初故云第一。二明次第者。此論一部總有九品。前之八品。述自宗義釋本頌文。所以先明。後之一品。造釋時加破外執故。所以後說。就八品中。初之二品。通明漏,無漏所以先明。後之六品別明漏,無漏。所以後說。前二品中。界品明諸法體。所以先明。根品明諸法用。所以後說。體是本故。故正理論名本事品。又對法論明蘊處界名本事分故。根是勝用法差別故。故正理論名差別品。後之六品中。前之三品明有漏因果。後之三品明無漏因果。先厭後欣前明有漏。就有漏中世品是果。所以先明。業或是因。所以後說。業是近有差別因故在惑先說。隨眠是遠無差別因。所以後說。又或為業因故最後釋。厭果斷因先因後。或果是苦諦。因是集諦。此舉大體非剋性也。有部苦集是一物故。無漏三品。賢拢枪K韵让鳌H缬新┲杏星槭篱g。拢裏o別器故唯說人。不同有漏兼舉器果。智定是因。所以後說。定因智果故先明智。亦可。三品俱是道諦。滅諦文便此品已明。或隨眠品末明斷是滅。上明有漏及無漏等。並據正釋及多分說。文便釋義非無交雜。三依文釋者。此論總有六百七頌。大分為三。前之三頌是釋頌序。次六百頌是根本頌。即是正宗。後之四頌。及破我品釋頌流通。前三後四釋頌時加。非根本頌。然諸論不同。或有流通而無序分。如二十唯識論。或有序分而無流通。如婆沙等。或二俱有。如此論等。或二分俱無。如發智等。前三頌中有二別。初之一頌明歸敬序。次之二頌明發起序。前歸敬序中復分為二。先頌。後釋。頌中有三。前兩句讚所敬德次之一句正申敬禮。後之一句述歸敬序意。就兩句中。初之一字表德所成人。次十三字明人所成德。就十三字中上句六字。顯智斷德。下之一句述其恩德。就六字中。初之三字顯其智德次之一字述其斷德。後之兩字雙明二德。即是二種冥滅義也。下三句易了。知長行中釋。論曰至方申敬禮長行釋也。文中有二。一釋歸敬意。二隨文別解。此所舉文釋歸敬意。故正理云。諸欲造論必有宗承。於所奉師理先歸敬。乃至。令發殷淨信心。欲正流通彼所立教故。先讚禮佛薄伽梵。顯宗云。以讚禮言滅諸惡障。標嘉瑞故。此論云。今欲造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超諸拢姟9氏茸摰路缴昃炊Y。已上三論同釋此頌。□唯歸佛不說法僧。有人云所拔之中亦有僧。故通法僧者。謬也。僧雖是佛所拔。何文證論主歸禮。今詳。三論述讚禮意有其三種。一教本佛說。欲傳佛教故先讚禮。令發自他敬重信心。二先讚世尊有勝三德。欲顯教主其體尊高超諸拢姟WC所立教真實不虛。三讚禮大師以標吉祥。福力護念能滅惡障離諸魔事。惡障有三。一師障。二弟子障。三論障。若師有障即不得著述。弟子有障即不能受行。若論有障即水火等滅。為離此障故先讚禮。諸論之中。或有歸敬而無發起。如何毘曇論。或有發起而無歸禮。如雜心論。或兼二種。如此論。或二俱無。如發智論。就歸敬中。或唯歸佛。或兼法僧。皆是作者之意。不可傍求所以也。若傍求言多繁雜。論諸言所表謂佛世尊。第二隨文別解。於中有五。一述德所依人。二明自利德。三彰利他德。四明敬禮相。五述歸敬意。此文初也。諸言所表謂佛世尊者。如法華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諸言所表三乘人也。今此論云。諸一切種諸冥滅者。諸言所表具德人也。此則諸言唯表於佛。非及餘人無三德故。諸德相傳。西方釋云。初言諸者顯無明黨。以德召人。諸有三德我即歸敬。以諸外道各謂自師是一切智。若偏歸敬釋迦牟尼。恐生彼謗。故置諸言息其異論者。此乃更招異論。外道亦謂自師具三德及一切智。今置諸言豈非招謗。亦謂世親菩薩歸事外道。又云。或恐佛化根溣星椤嘧鞅藥熞胝ā9手弥T言。此之諸字起自西方母兒論師。凡欲作論皆置諸言。論主將為當理。故亦言諸者。不然。權形五趣即是化身。直言歸佛豈攝化。又佛權為外道即歸外道。佛既權形五趣。亦應兼歸鬼畜。即合諸言通於一切。論自釋云。諸言所表謂佛世尊。又云。今欲造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超諸拢姟U盹@宗意同此論。即此諸言已簡外道。何得諸言顯無朋黨。此中言諸顯一切佛。諸言具三德皆歸敬禮故。論。此能破闇故稱冥滅者。此第二明自利德也。文中有二。初以德屬人。次人所成德。此文初也。此者。此諸所表佛也。能破闇故稱冥滅者。由佛世尊能破二種無明闇故。故稱冥滅。論。言一切種諸冥滅者。次人所成德。文中有二。初牒頌標德。次依頌別釋此文初也。
    論。謂滅諸境一切品冥。次依頌別釋。文中有三。一釋切種諸四字。二釋冥字。三釋滅字。此文初也。謂滅諸境。釋頌諸字。由染無知於五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