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俱舍论疏-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餘乘道故。若爾已升陟隨信行道隨法行道。無容更生。是則前生隨信行道。與未來世畢竟不生隨法行道。應不為因。問也。亦無此失。諸鈍根道。可有轉成利根道故。謂即由彼隨信行根諸蘊相續。可有轉得屬隨法行。蘊相續根。非由已升聲聞乘道諸蘊相續。可有轉得獨覺佛乘蘊相續道。依如是義故有說言。雖無是處而假分別。若見道中有出觀者。隨信行道亦有轉得隨法行根。然無出義。故根差別與乘不同。今詳。拢缆杂腥潯R环N姓。二前後位。三所依地。就三之中種姓最親。次前後位。後依諸地。所以得知如是次第者。同依諸地修九地道。下與上因。非上下因。就此依中上地見道。與下地修道及無學道為同類因。故知地疏於位。又依鈍無學道。得與利根根有學為因。故知位疏種姓。正理論任細而論。俱舍論等順其本論。論。上諸地至或等或勝。問也。論。由因增長至為未來因。答也。
    論。為唯拢乐翞橐蚍橇印柎鹨病U摗<有猩ㄆ潴w云何。問加行生體也。論。謂聞所成至為因非劣。總略答也。論。如欲界繫至以無故劣故。此指事答也。論。如是諸法至除前劣故。就同地中。聞思修惠復分九品。與等勝為因也。論。生得善法至染污亦爾。明生得善等也。正理論云。生得善法與加行善為因。非加行善與生得善為因。以彼劣故。又生得善亦有九品。一切相望展轉為因。容一一後皆現前故。有餘師說。定一心中得一切故。然由現行異熟九品。可施設有九品差別。染污九品准此應知。復由對治有九品故。可施設有九品差別。論。無覆無記至二一為因。次明無覆無記為因差別。准義同類異熟九品展轉為因。餘二與等·勝為因。非加行生。加行生故。論。又欲界化心至而無所獲。此明化心為因差別也。論。因如是義故有問言。自此已下問答分別也。
    論。頗有已生至於一切劣。此明已生法勝。不與未生劣為因也。論。頗有一身至未來無故。明後雖劣非前勝因。論。頗有前生至已彼劣故。明前已生勝無漏法非後已生劣無漏因。
    論。如是已說同類因相。下第四明相應因也。論曰至是相應因。此出體也。即心·心所更相隨順。共相應義名相應因。即是用相應法為因。持業釋也。及是與相應法為因。屬主釋也。論。若爾所緣至為相應因。此釋頌中相應。有同一所緣·同一行相·同時·同依。然頌唯說同依。意者。由一所依義最要故。所以偏說。論。此中同言至應知亦爾。此釋同依。准此釋意。同所依者。是心·心所共一所依義。所緣亦爾。有人解前同一所依同一所緣。云依雖有二只依一說。緣雖有多且依一說者。即摺宋摹H淮隧炛械酝懒x通。准長行釋同一剎那。就剎那同中復有二種。一所依定同。二現起同。所依定同者。如一剎那眼通有三性識依。就染識中通與貪瞋等依。然此等法雖同一依。非相應也。故知雖同依一剎那眼根。亦非相應義。必須現起同一剎那方是相應。由此長行釋中。云謂若眼識。用此剎那眼根為依。相應受等。亦即用此眼根為依。此據剎那現起為依。由如是義應作四句。有是同一依非同時等。謂三性識。同於一根以為依定。起時不同及境不定。二起時境等雖同。而所依異。如眾人觀月等俱句可知。論。相應因體至義何差別。問也。心·心所法是相應因體。亦俱有因體。既是一因應無二。必應於中有其別相。如是二因有何差別。論。由互為果義互為因義。答別相也。如商侶相依共撸щU道。由互相依得度險道。即是互為果義。亦是互為因義。即如商侶同受同作食等事業。其中闕一皆不相應。是故極成互為因義。問如商侶同行。闕一如何皆不相應。此如商侶同時行者食等事業。住必同住。行必同行。食必同食。若於一人不同所作。則不住。不行。不食等也。正理云。若相應因則俱有因。此中二因義有何別。答云。非相應因即俱有因。由此二因義各別故。然即一法是相應因亦俱有因義。差別者。不相離義是相應因。同一果義是俱有因。又展轉力同生·住等是俱有因。若展轉力同緣一境是相應因。准此二論。辨因差別。故知六因辨異就用非體。其相攝亦用非體。
    論。如是已說相應因相。下第五釋遍行因也。論曰至當廣分別。此出遍行因體。謂前已生遍行諸法。出因體也。與後同地染污諸法為遍行因。示果體也。隨眠品中遍行有三。一遍隨眠五部法故。謂十一隨眠。二遍緣五部法。謂十一相應法。三遍與五部染法為因兼四相。由遍與五部染法為因故。名遍行因。隨眠有三遍。相應法有二遍。四相有一遍。論。此與染法至亦生長故。釋同類因外別立所以也。此與染法為通因者。即是遍義。其同類因唯與自部·自地為因。遍行因與自地一切染法為因。力執不同故別立也。亦為餘部染法因故。由此勢力餘部煩惱·及彼眷屬亦生長故。釋通因也。正理論云。於自部攝諸煩惱中。同類·遍行二因何別。由有身見諸愛得生。諸愛亦能生有身見。二差別相如何可知。自部二因亦有差別。謂執我故。能令諸愛生起堅固增廣識盛。我見遍緣諸愛境故。愛令我見生起堅固。而不能令增廣熾盛。不能遍緣我見境故。由諸遍惑展轉相望。皆能遍緣所緣境故。一一遍惑皆互能令生起堅固增廣識盛。故此二因非無差別。一時一品能為同類·遍行二因有何差別。雖同時取二等流果。而自部果增盛非餘。故彼二因亦有差別。何故云何自部增盛。由二因門所長養故。由此為彼近生因故。令彼增廣·及識盛故。
    論。拢呱碇兄翞楸樾幸颉栆病S袑W拢吮榛笠褦唷XM亦用此已斷之法為修惑因。若亦為因斷與不斷有何差別。論。迦濕彌羅國至見所斷為因。答也。一述毘婆沙家。二引品類足證。此文初也。見所斷與一切染法為因。故知不簡拢砣疚邸
  論。品類足至所感異熟。此文第二品類足論證。品類足論有三文證。此文第一。見所斷法為因證也。謂諸染法既並皆以見斷為因。拢松碇腥痉ㄒ嗍侵T染法故。故知亦用見斷為因。論。云何無記至及不善法。此是第二無記為因證也。遍行之中身邊二見。是染無記·及四無記。俱是無記。既言謂諸無記有為法。即是攝一切染不染無記盡。又云及不善法。即是攝一切不善法盡。既染無記·及不善法皆用無記為因。故知拢松碇兄T染污法。亦用身邊二見為遍行因。論。或有苦諦至諸餘染污苦諦。第三染污苦諦也。此中取從身見生不與身為因而證也。謂一切染法皆從身見生。一分卻與身見為因。一分不與身見為因。拢松碇腥痉仁侵T餘染法之數。故知從身見生。論。若爾至染污思。外人難也。既離欲拢送俗畛跗鹑疚鬯肌J俏ú簧茷橐颉9手}人身中染法。不用見道所斷身·邊二見為因。論。依未斷因至故癈不說。通也。
    論。如是已說遍行因相。第六明異熟因也。
    論曰至異熟法故。出異熟因體也。異熟法者。如下廣釋。三性之中善不善。唯是異熟因也。無記唯非異熟因也。善有二種。有漏是異熟因。無漏非異熟因。論。何緣無記至水所沃潤。釋所以也。無記力劣如文可知。無漏不招異熟。有二義故。一無漏以無愛水潤故。二不可能招繫地果故。不善善有漏具其三義。一力用強。二愛水潤。三招繫地果故。是異熟因。論。異熟因義至名異熟因。兩關問也。論。義兼兩釋斯有何過。答也。論異熟即因至業之異熟。雙難兩釋。言異熟生眼者。即是異熟即因。何得說言異熟之因。言業之異熟者。即不得言異熟。即因。論。兩釋俱通已如前辨。答也。拢讨醒詷I之異熟。即是異熟之因。拢讨醒援愂焐邸<词钱愂旒匆颉S捎卸牧x兼兩釋。論。所言異熟其義云何。問也。前之所言不善善有漏是異熟法者。所言異熟其義云何。
    論。毘婆沙師至名異熟因。引婆沙釋對餘五因廢立名也。准此廢立熟名。通六因所得果時皆名熟也。此異熟因。唯異類熟得異熟名。自餘之因。非唯異類不名異熟。
    論熟果不應至時有分限。已下論主破婆沙也。要具二義方得熟名。一由相續轉變差別。謂異熟因經取果已。必定經停時別力用轉變方能與果。即此轉變是其熟義。二由隨因勢力時有分限。亦是熟義。隨因勢力或百年五十年等。如世間果轉變而熟。熟已隨其勢力分限。具斯二義得其熟名。論。非彼俱有至即與果故。釋二因無相續·變轉·差別義也。以取果時即與果故。論。又非能作至時無限故。釋三因無隨因勢力分限。由一取果已窮生死際數與果故。論。由此但應至簡別餘因。論主述自釋也。變異而熟是異熟義。不應如婆沙師說。熟通五果。但異以簡餘因。正理救云。然經主言。毘婆沙師作如是釋異類而熟是異熟義。謂異熟因唯異類熟。俱有等因唯同類熟。能作一因兼同·異熟。故唯此一名異熟因。乃至廣說。皆不應理。毘婆沙師非決定說六因所得皆名熟故。設許爾者是果異名。亦無有失。正理自釋云。然異熟因或持業釋如經說異熟生眼。或依主釋故契經言業之異熟。言異熟者。或離因熟。或異因熟。此二屬果。或所造業。至得果時變而能熟。此一屬因。又云。此異熟因總說二。一能牽引。二能圓滿。且眾同分·及與命根。非不相應行獨所能牽引。又云。要業牽引命眾同分。又云。身·語二業定不能引命眾同分。不爾便摺踅浾怼=浹粤咏缢妓省4苏f欲·有命·眾同分。唯意業感非身·語業。身·語表業眾多極微一心所起。於中唯一引眾同分及與命根。餘無此能。不應理故。若許同時共感一果。則應更互為俱有因。有對造色為俱有因非宗所許。又非次第一一極微。牽引命根·及眾同分。一心起故非一心起無異功能。別引生後。而無過失。非為滿業亦有斯過。於一生中。各別能取色香·味等圓滿果故。依此無表同此釋。多遠離體一心起故。不許互為俱有因故。准此論文於婆沙等論文外更立此義。引果滿果。及生前後力用別故。一心所引不令有異。同是滿果一異熟。色等雖異力有同故。所以同一心引。感果有異。論。於欲界中至及彼生等。自此已下就界明為因感果蘊多少。於欲界中。唯是得一蘊感一果也。得與生等同行蘊故。論。有時二蘊至及彼生得。二蘊為因共感一果也。色之四相與所相法。色行別也。論。有時四蘊至及彼生等。明四蘊為因共感一果。心·心所無有色蘊。共一果故。論。於色界中至及彼生等。明色界也。色界有二類。一蘊為因共感一果。一得。二無想定。
    論。有時二蘊至及彼生等。明二蘊為因也。正理論云。非於第二靜懀б焉嫌兄T表業。無能起故。論。有時四蘊至及彼生等。明四蘊為因也。論。有時五蘊至及彼生等。明定心也。於色界中有四類不同。論。無色界中至及彼生等。明無色界。一蘊為因唯有得及滅定。論。有時四蘊至及彼生等。明四蘊為因也。於無色界唯有二類。於三界中無有三蘊為因共感一果。有緣極少必有四蘊。無緣極多唯二故。論。有業唯感至即命根等。自下明業感處多少。准婆沙十九云。得命根眾同分業。彼業唯受法處異熟。准此論文。命根等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