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龚自珍又认为“体常静,用常动”④,即认为事物的“本体”是恒常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其功用。又受公羊学、象数学历史循环论的影响,提出“万物之数括于三:初异中,中异终,终不异初”⑤。所以他变化的历史观又是包括在一个更大的静止僵化的框架之内。他虽然对天人感应论有所批评,但极不彻底,认为“政不道”,则天人相绝;一旦“有大圣人出”,便能沟通天人,所以盼望圣人出世,并称赞“圣人神悟,不恃文献而知千载以上之事,此之谓圣不可知,此之谓先觉”⑥。与这些哲学观点相一致,他的社会改革思想不仅是渐变的,而且没有改变封建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的意图,只限于要求修订封建的礼仪制度、澄清吏治、变革科举取士方法,以及通过扼止贫富“大不相齐”等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他的《农宗》一文,实际是要用封建宗法来组织社会生产和分配财富,使各等级的人安守本分。魏源(1794—1857),早年习王守仁的心学,后从刘逢禄受教,接受了公羊学。他与龚自珍相同之处甚多,所以世以“龚魏”并称。他也强烈主张经世致用,同样批评汉学“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途”①,批评宋学空谈“心性”、“礼义”,“无一事可效诸民物”②;主张“贯经术、政事、文章于一”③和“以经术为治术”④。
  魏源讨论知行关系的兴趣来自王学,但明显地冲破了王学的限制,主张行为先。他说:“‘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并举例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④ 《阐告子》,《龚自珍全集》上册,第129 页。
  ⑤ 《壬癸之际胎观第七》,《龚自珍全集》上册,第18 页。
  ① 《乙丙之际著议第六》,《龚自珍全集》上册,第4 页。
  ② 《上大学士书》,《龚自珍全集》下册,第319 页。
  ③ 《乙丙之际著议第七》,《龚自珍全集》上册,第5—6页。
  ④ 《壬癸之际胎观第七》,《龚自珍全集》上册,第19 页。
  ⑤ 《壬癸之际胎观第五》,《龚自珍全集》上册,第16 页。
  ⑥ 《壬癸之际胎观第一》、《语录》,《龚自珍全集》上册,第14 页;下册,第421 页。① 《武进李申耆先生传》,《魏源集》上册,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359 页。② 《默觚下·治篇一》,《魏源集》上册,第36 页。
  ③ 《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叙》,《魏源集》上册,第152 页。
  ④ 《默觚上·学篇九》,《魏源集》上册,第24 页。
  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⑤把直接感性经验视为取得知识的途径,认为知由行来,否认先天的超经验的知的可靠性。
  基于这种强调直接感性经验的态度,魏源否认世上有“生而知之”的天才,也不盲从圣人。他问道:“圣其果生知乎,安行乎?孔何以发愤而忘食?姬何以夜坐而待旦?文何以忧患而作《易》?孔何以假年而学《易》乎?”⑥以儒家“诸圣”的言行为例,揭穿“生而知之”的谎言。魏源强调后天的学习,认为只要“潜心”钻研,“中人可易为上智”⑦;重视“勤访问”,以学习和归纳他人的知识智慧, 称“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合四十九人之智,智于尧、禹”①。他的这些认识,是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相对立的。魏源已形成较为明确的历史进化观念。他说:“庄生喜言上古,上古之风必不可复,。。宋儒专言三代,三代井田、封建、选举必不可复。”不仅制度如此,生活亦是如此。假如要社会回复到“三代以上”,“跪地以坐,搏饭以食,跣足舞蹈以为敬,刀漆以为书,贝币以为货。。”,那就不是大智而成为“大愚”了。复古不仅不应该,根本上就不可能,因为天下大势所趋,“势则日变而不可复”②,社会以不可阻遏之势自行进化,不会以“圣王”的意志、人主的“心术”为转移。
  魏源反对复古,反对一成不变的历史观,使他在鸦片战争之前就积极要求改革。他明确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③。鸦片战争中,他亲自参加了抗英斗争,战后又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并了解世界各国情况。他从这些丰富的直接经验中,产生了以反对外来侵略为中心议题的改革方案,这就是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是魏源在强调直接感性经验的时候,有忽视理性认识、陷入经验论的倾向,还有浓厚的鬼神迷信思想,甚至声称“鬼神之说,其有益于人心,阴辅王教者甚大”④。他还认为,变化的只是“势”,“其不变者道而已”⑤,而“道”的内容乃是“乾尊坤卑,天地定位,。。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①,很明显就是封建宗法的伦理纲常。所以他的改革内容严格地限制在维护封建制度的范围之内,他的“师夷长技”,也主要是通商、开矿、制造船舰火器、养兵练兵之类。
  回光返照的晚清理学咸同年间,作为清皇朝官方哲学的理学,依然被置于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代表人物是唐鉴、倭仁和曾国藩。唐鉴(1778—1861),“生平学宗朱⑤ 《默觚上·学篇二》,《魏源集》上册,第7 页。
  ⑥ 《默觚上·学篇三》,《魏源集》上册,第9 页。
  ⑦ 《默觚上·学篇二》,《魏源集》上册,第5 页。
  ① 《默觚下·治篇一》,《魏源集》上册,第35 页。
  ② 《默觚下·治篇五》,《魏源集》上册,第48—49 页。
  ③ 《筹鹾篇》,《魏源集》下册,第432 页。
  ④ 《默觚上·学篇一》,《魏源集》上册,第3 页。
  ⑤ 《默觚下·治篇五》,《魏源集》上册,第48 页。
  ① 《默觚上·学篇十一》,《魏源集》上册,第26 页。
  子,笃信谨严,无稍依违”②。他写有一本《国朝学案小识》,编造清朝的理学“道统”。以陆陇其、张履祥等为“传道”,以汤斌、姚鼐等为“翼道”,并在该书《自序》中说,“夫学术非则人心异,人心异则世道漓,世道漓则举纲常伦纪、政教禁令无不荡然于诐辞邪说之中,岂细故耶?”强调理学维护纲常伦理的作用。倭仁(1804—1871),号称理学大师,极力推许唐鉴的《国朝学案小识》“卫道严而用心苦”,并大力宣扬所谓“纲常大节,定要自家努力,不可退居人后”。他们在理学上并无发明和创见,尤其是倭仁,使得当时和以后广为人知的是他的“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的“名言”。
  曾国藩(1811—1872),在北京任官期间,曾受业于唐鉴,又与倭仁讨论学问。此外,他早年起就服膺保守的文学派“桐城派”,自称“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③。当然,曾国藩也受到同乡陶澍、贺长龄、魏源等经世学风的影响,因而比唐鉴、倭仁更重视践履和事功。他自称“一宗宋儒,不废汉学”①,但哲学上主要是崇奉程朱理学。他也和大多数理学家一样,不重视自然观和认识论,甚至也少涉及社会历史观,而将注意力放在人心、风俗问题上。他曾说,“盖孟子所以平物我之情而息天下之争,内莫大于仁,外莫急于礼”,又说“理则礼也”②。所以他的哲学思想,集中在论诚、论仁、论礼几个方面。
  曾国藩继承了思孟学派和周敦颐、程灏关于“诚”的思想,称“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③。把属于道德范畴的“诚”,说成是神秘的先验的存在,视为世界的主宰,完全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种唯心论哲学的现实政治性,就是对清皇朝的效忠,所以他把自己镇压太平天国的事业,称为“拙且诚者之效”④。在认识论上,曾国藩承袭朱熹唯心主义的“即物穷理”说。他说,“夫所谓事者非物乎?是者非理乎?实事求是。非朱子所称即物穷理者乎?”⑤朱熹与曾国藩的所谓即物穷理,都是指通过与事物的接触,使本就存在于人心中的所谓“天理”显现出来。因为朱熹说过:“大凡道理皆是我自有之物,非从外得。”所以并不是强调感觉和实践能产生所谓的理,而只是通过“即物”唤起和触发心中原有的理。
  曾国藩极力宣扬“仁”的说教,称“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①。他对“仁”的意项有三条具体的发挥,一是“仁即恕”,“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②;二是“仁者,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待兵勇。。常望其成立,望其发达。则人知恩也”③;三是对“流转迁徒”、“栖② 《清史列传·唐鉴》。
  ③ 《曾文正公全集·文集》,《圣哲画像记》。
  ①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20《复颖州府夏教授书》。
  ② 《曾文正公全集·文集》,《王船山遗书序》。
  ③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1《复贺耦耕中丞》。
  ④ 《曾文正公全集·文集》,《湘乡昭忠祠记》。
  ⑤ 《曾文正公全集·文集》,《书〈学案小识》后》。
  ① 《曾文正公全集·家训》,《日课四条》。
  ②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6,《与鲍春霆》。
  ③ 《曾文正公全集·日记》,《军谋》。
  止靡定”的“绅民”,要“周其急”。并说这就是“孟子所称是乃仁术也”④。曾国藩的“仁术”,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之前,还偶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成分,但在激烈的阶级斗争展开之后,仁术就完全用于调整地主阶级内部关系,扶助受革命风暴冲击的士绅,鼓励反动的将领士兵彼此配合以建功立业。而对于人民群众,尤其是对于革命者,他表示即使“得武健严酷之名”,“亦不敢辞”⑤,丝毫不曾心慈手软,因为他相信“小仁者大仁之贼,多赦不可以治民”⑥,足见其“仁术”是自有施用范围的。
  曾国藩重视“礼”,“先王之道,所谓修己治人,经纬万汇者,何归乎?亦曰礼而已矣!”⑦又说“舍礼无所谓道德”、“舍礼无所谓政事”⑧,宣扬以“学礼”为“经世之术”。其论礼的内容不外两点:其一是用“礼”呼吁地主阶级及其武装力量“谨守准绳,互相规劝”⑨,要求大家“克己求仁”,“捐生”以“戡大乱”。其二是用“礼”来“辟异端”,杜绝“窈冥诞妄之说”,以使“人人纳于轨范之中”①,维护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秩序。所以曾国藩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②实是其政治哲学的核心,亦是镇压农民革命的纲领。
  曾国藩还相信天命论,认为“穷通由天作主”,“富贵功名,悉有命定”③,视天为至高无上的主宰。他并且一再在湘军官兵中灌输“人之生死,有命存焉”④的迷信思想,驱使他们为镇压农民起义效命。
  曾国藩主诚、主仁、主敬、信天命的落脚点,是所谓挽救当时的“道德沦丧”,“冀其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天心”⑤。所以,他用与朱熹毫无二致的腔调说,“力去人欲,以存天理”⑥,并怀抱幻想,要以他自己这样的卫道士的身体力行和以身示范,转移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