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8-绛雪园古方选注-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桂枝加附子汤
属性: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 
子一 
枚( 
上六味, 咀〔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桂枝加附子,治外亡阳而内脱液。熟附虽能补阳,终属燥液,四肢难以屈伸,其为液燥, 
骨 
外 

上卷和剂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属性: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茯苓三两 白术三 
两 
上六味, 咀〔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小便利即愈。 
苓术芍甘,治太阳里水法也。解肌或下,水邪不去,而反变症,是非解肌者矣,当去桂 
枝, 
甘 

上卷和剂
桂枝去芍药汤
属性: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 咀〔法〕,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芍药专益阴气。桂枝汤去芍药者,误下阳虚,浊阴必僭于中焦,故去芍药之酸寒,存一 
片阳 

上卷和剂
茯苓甘草汤
属性: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法〕,分温三服〔法〕。 
茯苓甘草汤,治汗出不渴,其义行阳以统阴,而有调和营卫之妙。甘草佐茯苓,渗里缓 
中并 
虞。 

上卷和剂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属性:茯苓八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法〕,先煮茯苓减二升〔法〕,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法〕, 
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 
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肾气奔豚,治宜泄之制之。茯苓、桂枝通阳渗泄,保心气以御水凌,甘草、大枣补脾土 
以制 
草汤 

上卷和剂
苓桂术甘汤
属性: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法〕,分温三服〔法〕。 
此太阳、太阴方也,膀胱气钝则水蓄,脾不行津液则饮聚。白术、甘草和脾以运津液, 
茯苓 

上卷和剂
小建中汤
属性: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胶饴 
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法〕,温服一升〔法〕 
,日三服〔法〕。 
建中者,建中气也。名之曰小者,酸甘缓中,仅能建中焦营气也。前桂枝汤是芍药佐桂 
枝, 
胶饴 
柔阳 

上卷和剂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属性: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蜀漆三两 
(洗去腥)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上为末〔法〕,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法〕,纳诸药,煮 
取三升,去滓〔法〕, 
火迫心经之阳,非酸收可安,故去芍药,而用龙、牡镇摄,藉桂枝、蜀漆疾趋阳位,以 
救卒 
从阳 

上卷和剂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属性: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为末〔法〕,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法〕,温服八合〔法〕,日三服〔法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其义取重于龙、牡之固涩。仍标之曰桂甘者,盖阴钝之药, 
不佐 
越之 

上卷和剂
甘草汤
属性: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法〕,温服七合〔法〕,日三服〔法〕。 
一药治病,是曰奇方。甘草为九土之精,生用则凉,故可伐肾泄热。治咽痛者,功在缓 
肾急 

上卷和剂
桔梗汤
属性: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桔梗味苦辛,苦主于降,辛主于散,功专开提足少阴之热邪,佐以甘草,载之于上,则 
能从 
舟载 

上卷和剂
半夏散及汤
属性: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法〕,白饮和服方寸匕〔法〕,日三服〔法〕。若不能散 
服 
咽之〔法〕。 
半夏散,咽痛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汤。少阴之邪,逆于经脉,不得由枢而出, 
用半 
夏治 

上卷和剂
苦酒汤
属性: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纳半夏着苦酒中〔法〕,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法〕,少 
少 
苦酒汤,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而咽生疮声不出者。疮者,疳也。半夏之辛滑, 
佐以 
劫涎敛疮,即阴火沸腾,亦可因苦酒而降矣,故以名其汤。 

上卷和剂
小柴胡汤
属性: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三两 半夏八两(洗) 生 
姜三 
两(切)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煎,取三升〔法〕,温服一升〔法〕, 
日三服〔法〕。 
柴胡汤,不从表里立方者,仲景曰∶少阳病汗之则谵语,吐下则悸而惊,故不治表里, 
而以 
清气 
气, 
自解 
治在 

上卷和剂
柴胡桂枝汤
属性:柴胡四两 黄芩一两五钱 人参一两五钱 半夏二合半(洗) 甘草二两(炙) 桂枝 
一两 
五钱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桂枝汤重于解肌,柴胡汤重于和里,仲景用此二方最多,可为表里之权衡,随机应用, 
无往 
桂枝 
参、 

上卷和剂
柴胡桂枝干姜汤
属性:柴胡八两 桂枝二两(去皮) 干姜二两 黄芩三两 栝蒌根四两 牡蛎二两(熬) 甘 
草 
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煮取三升〔法〕,温服一升〔法〕。 
初 
揭出三阳经药以名汤者,病在太阳,稍涉厥阴,非但少阳不得转枢外出,而阳明亦窒而 
不降 
结, 
皆从 

上卷和剂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属性:柴胡四两 大黄二两 人参一两五钱 半夏二合(洗) 生姜一两五钱(切) 大枣六 
枚 
龙骨 
钱 
茯苓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法〕,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法〕, 
温 
足经方治手经病者,参、苓、龙、牡、铅丹,入足经而可转行于手经者也。手少阴烦惊, 
从 
升 
少 
也 
之 

上卷和剂
生姜泻心汤
属性:生姜四两(切) 干姜一两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人参三两 甘草 
三两 
大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煮取三升〔法〕;温服一升〔法〕,日三 
服 
泻心汤有五,总不离乎开结、导热、益胃,然其或虚或实,有邪无邪,处方之变,则各 
有微 
干 
宰 

上卷和剂
甘草泻心汤
属性:甘草四两 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煮取三升〔法〕,温服一升〔法〕,日三 
服 
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故 
君以 
将已 

上卷和剂
附子泻心汤
属性: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用) 黄芩一两 黄连一两 大黄二两 
上四味, 咀三味〔法〕,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法〕,纳附子汁〔法〕,分 
温 
附子非泻心之药,见不得已而用寒凉泻心,故以附子名其汤。盖气痞恶寒,阳气外撤, 
此际 
再 
用 
气 

上卷和剂
半夏泻心汤
属性: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大枣 
十二 
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煮取三升〔法〕,温服一升〔法〕,日三 
服 
方名半夏,非因呕也。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是少阴表证误下之,寒反入里, 
阻君 
半夏 

上卷和剂
栀子干姜汤
属性:栀子十四枚(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法〕,分二服,温进一服〔法〕,得吐者止后 
服 
烦皆由热,而寒证亦有烦,但微耳。干姜和太阴在里之伤阳,而表热亦去,栀子清心中 
之微 

上卷和剂
黄芩汤
属性: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再夜一服〔法〕。 
黄芩汤,太少合病,自利,邪热不从少阳之枢外出,反从枢内陷,故舍阳而治阴也。芍 
药、 

上卷和剂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属性: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 
太少合病,独治阳明者,热邪入里僭逆,当从枢转出阳明。用甘草、大枣和太阴之阳, 
黄芩 
容着 

上卷和剂
黄芩人参汤
属性:黄芩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干姜一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黄芩人参汤,《伤寒论》中有方而无症。此太阳才入少阳,故仿小柴胡汤之和解,用桂 
枝之 
守中 

上卷和剂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属性:干姜三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法〕,分温再服〔法〕。 
厥阴寒格吐逆者,阴格于内,拒阳于外而为吐,用芩、连大苦,泄去阳热,而以干姜为 
之向 
转, 

上卷和剂
黄连汤
属性:黄连三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 大 
枣十 
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三夜二服〔法〕。 
黄连汤,和剂也。即柴胡汤变法,以桂枝易柴胡,以黄连易黄芩,以干姜易生姜。胸中 
热欲 
专和 
从上 

上卷和剂
黄连阿胶汤
属性:黄连四两 黄芩一两 芍药一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法〕,纳胶烊尽小冷〔法〕,纳鸡子黄搅 
令 
芩、连,泻心也;阿胶、鸡子黄养阴也;各举一味以名其汤者,当相须为用也。少阴病 
烦, 
少阴 
者沉 

上卷和剂
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属性:浓朴八两(去皮炙) 生姜八两(切)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法〕,温服一升〔法〕,日三服〔法〕。 
太阴病,当腹满,是伤中也,与吐下后邪气入里腹胀治法不同。浓朴宽胀下气,生姜散 
满升 
阴结 

上卷和剂
旋复代赭石汤
属性:旋复花三两 代赭石一两 生姜五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 
(洗) 
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法〕,再煮取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