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娑婆佛教史-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 宁玛派佛教的确立 
  随着噶当派的建立,前弘期莲花生大师所传的法系相对而被称为宁玛派。在公元十一世纪,宁玛派也出现了素尔波且、素尔穹喜饶扎巴、濯浦巴等名师。

  宁玛派,意为古旧学派,是前弘期教法的传承,宗祖为莲花生大师。因其宗寺庙为红墙,僧人著红衣,戴红帽,所以又称“红教”。

  宁玛派的知见属中观宗。提倡护持菩提心,宣心体本净,为尘所染,遣除烦恼,即身成佛之义。其派有法本、伏藏、净相三种传承,以显密共修之九乘教法为特点。声闻、缘觉、菩萨共三乘,为显密共法。事部、行部、瑜珈部外三乘,为一切密乘所共有。生起瑜珈、教敕阿鲁瑜珈、大圆满阿底瑜珈内三乘,为其派特有。

  宁玛派的根本经典有《现观庄严论》、《庄严经论》、《宝性论》、《辩法性论》、《辩中边论》、《根本般若论》、《宝鬘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广破入微论》、《六十正理论》、《戒律本论》、《入菩提行论》、《俱舍论》、《大圆满》、《金刚庄严续教密意集》、《大密藏猛电轮续》、《遍集明经瑜珈成就续》、《胜密藏》、《大幻网》、《秘密真实性》、《绢索莲花鬘》、《幻网天女》、《秘密藏》、《文殊轮》、《后续》、《胜马游戏续》、《大悲游戏续》、《甘露》、《空行母焰燃》、《猛咒集金刚根本续》、《世间供赞修行根本续》等。

  (十一)萨迦派佛教的形成 
  赤松德赞的大臣昆拔窝伽之子昆龙王护,是第一批在桑耶寺出家的僧人之一。他的后裔贡却杰布(宝王)曾依止卓弥译师、廓枯巴拉则译师、杭都伽薄论师、玛宝胜译师、津巴译师等学习显密佛教,通达一切显密教法。贡却杰布四十岁时,在萨迦地方建萨迦寺,建立了萨迦派佛教。

  贡却杰布之子贡噶宁布(庆喜藏)即教主位后,使萨迦派得到迅速发展。

  萨迦派,以萨迦寺而得名。因其派寺庙墙垣多涂有白、红、蓝三色,故称“花教”,尊贡却杰布大师为开法教祖,贡噶宁布为萨迦初祖。

  萨迦派的知见属中观宗,以道果法为根本法,广宣首破非福,次破我执,后除一切见而得以即世成佛的法义。

  萨迦派的根本经典为《道果卷》、《吉祥上乐》、《密藏现证》、《吉祥天女》等。

  (十二)玛尔巴大师 
  玛尔巴大师,原名却吉洛追(法慧),公元十一世纪佛教大师,生于藏地洛扎地区的富豪家庭,十五岁时,随卓弥译师学习梵文,成年之后,往印度学法。

  当时印度最著名的密教大师是班钦那诺巴大师,他以诸大苦行供养上师,得到曾得金刚萨埵显相亲传的谛洛巴大师的真传。

  玛尔巴大师到印度后,经介绍,拜班钦那诺巴大师为根本上师,学习密教。后来,玛尔巴大师又奉师命随弥勒巴大师、古古热巴等大师学习秘密教授。在玛尔巴大师学成回藏时,在路上,被嫉妒他的虐译师设计将他携带的经典、法本沉入了水中。

  玛尔巴大师经过一段时间弘法,备齐了求法资金后,再次往印度取经求法,随班钦那诺巴大师、弥勒巴大师、古古热巴大师、吉祥阿底峡大师等学法,回藏后大弘显密教义,名声大振。

  后来,玛尔巴大师为求夺舍法,再次往印度,随班钦那诺巴大师学法。回藏后,他的声望越来越高。

  玛尔巴大师主弘时轮金刚、喜金刚、大手印的法教,其口传教法自成一系。他的著名弟子有俄敦却多、促敦旺额、梅顿钦波、密勒日巴。

  (十三)香巴噶举派佛教的形成 
  在藏地弘扬口传教法的,还有一位大德,名琼波那觉。琼波那觉幼年学习苯教,后皈依佛教,学宁玛派大圆满法,曾多次到印度和尼泊尔学习密教,晚年从噶当派名僧,博多瓦的弟子朗日塘巴受具足戒。

  琼波那觉在香地弘法,建立了香巴噶举派佛教。 
  后来,香巴噶举派以甲寺和桑定寺为中心,分成两个流派。其中桑定寺的多吉帕姆女活佛,地位很高。

  (十四)宋朝理学的兴起 
  北宋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施行儒教治国,维护封建纲常。当时,北宋政府追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又加封孔子的后代为“衍圣公”,儒教一时大盛。

  虽然北宋政权也推行佛教,但同时也加以抑制,使佛教要在儒教的发展环境下存在。如欧阳修撰《本论》,认为因为佛教的兴盛,才造成“王政缺”、“礼义废”的结果,只要“王政修明”,“礼义之教充于天下”,则“世虽有佛,无由而入”。这已说明了北宋政权当时的政策。

  在这样的机缘下,北宋的理学(道学)之教兴起了。理学以儒学为根本,提倡忠孝仁义,又吸取了部分佛教思想,在两宋时期非常兴盛。

  为了代替佛教的思想理论地位,排斥佛教也成了理学家们的重要议题。如著名理学家程颢说佛教“其术大概且是绝伦类,世间不容有此理。又其言待要出世,出哪里去?又其迹须要出家,然则家者,不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处此等事,皆以为寄寓,故其为忠孝仁义者,皆以为不得尔。又要得脱世网,至愚迷者也。”虽其中尽是歪曲和毁谤佛教之意,但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理学兴起的环境下,宋朝汉地的佛教也受到了影响。宋朝名僧契嵩主张世善不同,同归于治。两宋之际的著名禅僧宗杲还用忠义心来解释菩提心,说“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但此心与义相遇,则世出世间,一网打就无少无剩矣。”

  (十五) 密勒日巴大师 
  密勒日巴大师,原名密勒闻喜,公元十一、十二世纪佛教大师,出生于藏地贡塘(吉隆县北)地区的富绅家庭。

  密勒日巴大师七岁丧父,家产被伯父和姑母霸占。密勒日巴大师的母亲在饱受欺凌后,为了复仇,命密勒日巴大师出外学习咒术。

  密勒日巴大师学成咒术后,咒杀了他伯父一家十五人,并用降雹法击毁了全村的庄稼。后来密勒日巴大师对自己所作的恶业,心生悔恨,决心皈依佛教,学习正法。

  密勒日巴大师皈依佛教后,先学习了宁玛派的大圆满法,三十八岁时,到洛扎地区拜玛尔巴大师为上师。

  玛尔巴大师为了净除密勒日巴大师的业障,以种种苦行折磨密勒日巴大师。而密勒日巴大师却丝毫不起邪见,始终殷勤承事上师,终于得到了玛尔巴大师的灌顶。

  密勒日巴大师在得到玛尔巴大师的耳传心授后,往雪山修法,即生证得无上成就。

  密勒日巴大师四十五岁后,开始收徒传法,广弘玛尔巴大师的教法,使其口传教授一系发扬光大。密勒日巴大师所造的《十万歌集》(《密勒日巴大师歌集》)在佛教中有着很大的影响。

  密勒日巴大师一生度化了许多众生,其中有很多都即生得到了大成就,他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有达波拉杰(冈波巴)、惹琼巴等。

  密勒日巴大师八十四岁时圆寂。他的教法后来被达波拉杰等弟子广弘于世间。

  (十六)海东天台宗佛教的形成 
  公元十一、十二世纪的高丽僧人义天,是高丽王朝的王子,原名王煦,十一岁时,奉父命出家,学习新罗华严宗教义及大小乘论著,同时又学儒、道诸家学说。

  后来,义天入宋求法,从密州(山东诸城)登岸,来到汴梁(开封),又往杭州华严座主净源门下学法。在杭州,义天又从天竺寺慈辩学习天台宗教义,并从律僧元照学习戒法。

  义天又巡礼天台山,参拜智凯祖师塔,发心他日回国,一定要尽命传扬天台宗教义。

  义天回到高丽后,大弘天台宗教法,在松山西南麓仿照中国天台山国清寺,也建立了一所国清寺,宣扬天台教义,建立了海东天台宗佛教。

  后来,海东天台宗佛教分成两派,一派以国清寺为中心,重在讲解天台章疏教义,称为天台疏字宗佛教;另一派重在修法华忏法,称为天台法事宗佛教。

  (十七)日本融通念佛宗的形成 
  公元十一、十二世纪,日本僧人良忍感无量寿佛现身传授融通念佛之法,创建了日本融通念佛宗佛教。

  日本融通念佛宗佛教,念佛一行,顶受于无量原地佛,圆融妙理,相承于华严、天台,依《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提倡念佛,宣扬天台教理。

  (十八)宋徽宗奉道抑佛 
  北宋徽宗皇帝信仰道教,他自号“教主道君皇帝”。 
  为了抬高道教,宋徽宗下诏,说佛教属“胡教”,“虽不可废,而犹为中国礼义之害,故不可不革”。

  宋徽宗下令,佛教僧尼都要改称道教名号,改佛寺为道观,改佛陀之各为“大罗金仙”。

  但不久,北宋就灭亡了,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奉道抑佛的活动也宣告破产。

  (十九)南宋对佛教的政策 
  北宋灭亡后,宋高宗在临安(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 
  宋高宗对佛教采取了控制僧人人数的政策,停止出售度牒,并向僧道征收“免丁钱”(清闲钱)。

  另外,为了使政权巩固,南宋又推行佛教,以求护佑。南宋孝宗皇帝曾请法师入宫行“护国金光明三昧”,并建立护国金光明道场。当时的僧人也提出“保国护圣,国清万年”的口号。

  南宋时期,峨嵋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都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受到民众的信奉,对当时佛教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在这期间,汉地佛教的发展趋向平稳。 
  (二十)白莲宗佛教的形成 
  南宋时期,茅子元慕东晋慧远结白莲社的遗风,劝导士庶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念阿弥陀佛五声以证五戒,并编成《莲宗晨朝忏仪》,代众生礼佛忏悔,愿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后来,茅子元在平江淀山湖(江苏清浦县西,昆山县南)建立白莲忏堂,自称白莲导师,撰《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弥陀节要》等,倡导往生净土之义,形成了白莲宗,为净土宗的一支。

  白莲宗主张弥陀即为众生本性,净土即在众生心中,只要信愿念佛,即使不断烦恼,不舍家缘,不修禅定,命终后亦可往生净土,一时宗风大盛。

  后来,小茅闍梨继承茅子元之教,盛行于南宋。其宗渐渐风俗坏乱,成为一时之弊。

  (二十一)达波噶举派佛教的建立 
  达波拉杰大师,又称冈波巴,被和为是密勒日巴大师如日的心传弟子,原为噶当派佛教的著名法师,三十二岁时,拜密勒日巴大师为上师,受金刚亥母灌顶。

  达波拉杰大师随密勒日巴大师修法得到成就以后,修建冈波寺,广弘密勒日巴大师的法教,建立了达波噶举派佛教。

  噶举派,意为口传学派。达波噶举派尊玛尔巴大师为始祖,密勒日巴大师为二祖,达波拉杰大师为三祖。由于玛尔巴大师和密勒日巴大师说法时,常穿白衣,所以达波噶举派又称“白教”。

  达波噶举派的知见属中观宗,宣缘起性空,灭心境,善恶的差别,而即生成佛的法义,以大手印传承而为特点。

  后来,达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