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广释-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4、体义无余数欢喜,喜空之性贪爱心,舍离三有之贪欲,三有欢喜广大者。
  '无二一义法之义':谓离四边之义,即法之义也。
  '即微妙义':离异门之胜义也。
  '无怖畏':轮回之过失所不染。
  '亦种种识':知所度者之心续也。
  '具色义':于种种调伏,化种种色身调伏。
  '于心与识具相续':了知有情相异之心续,且不只是了知而已。   
  '体义无余数欢喜':唯开示空性之义。
  '喜空之性贪爱心':于空性喜欢者,具足大慈悲。
  问:慈悲而未离贪,将处于轮回矣。
  答:'舍离三有之贪欲':于自心续断除贪欲也。
  '三有':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之三有。
  '欢喜广大者':彼等心欢喜也。
  125、色貌鲜洁若白云,光明殊胜如秋月,亦如初出妙日轮,爪如赤铜光皎洁。
  126、头冠殊胜尖末青,胜发亦复绀青色,大宝光明具吉祥,正觉化身庄严具。
  '色貌鲜洁若白云,光明殊胜如秋月,亦如初出妙日轮':开示过失所不染之喻也。
  '爪如赤铜光皎洁,头冠殊胜尖末青,胜发亦复绀青色':从相好之门称赞也。 
  '大宝光明具吉祥':从譬喻门称赞也。
  '正觉化身庄严具':于百千万四洲显示化身也。
  127、诸百世界皆令动,而能具彼神足力,唯彼持于广大念,四念住中静虑王。
  '诸百世界皆令动':能从轮回中摇动之义。
  '而能具彼神足力':以胜解定等四神足作众趣事。
  '唯彼':指智慧勇识也。
  '持于广大念':具有五种智。
  '四念住中':身念住、心念住、受念住及法念住。
  '静虑王':指金刚喻定也。
  128、菩提分法花朵香,即是如来功德海,明八道支义理故,明了真实正觉道。
  129、于诸有情大分着,亦如虚空无所著,一切有情意中入,速疾犹如有情意。
  '菩提分法':七菩提分法,即念觉支等。
  '花朵':美丽之义。
  '香':能满足心意。
  '即是如来功德海':指具足力、无畏、佛不共法。
  '明八道支义理故':八圣道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明,意指契悟于心。
  '明了真实正觉道':于己心契悟不颠倒义。而后:
  '于诸有情大分着':对众趣开示。
  '亦如虚空无所著':虽作众趣事而不为过失所染。
  '一切有情意中入':现出与众趣随顺之身。   
  '速疾犹如有情意':速疾作众趣之事也。
  130、知诸有情根与义,能夺有情诸心意,五蕴实事彼性知,清净五蕴令受持。 
  '知诸有情根与义'  :了知所度者之心续与根器差别。 
  '能夺有情诸心意':能引导所度者之心意也。
  '五蕴实事':色、受、想、行、识之五蕴。
  '彼性知':了知无常、苦及无我也。     
  '清净五蕴令受持':具足无漏五蕴也。
  131、住决定出诸边际,善能出于决定中,向决定出道中住。宣说一切决定出。
  '住决定出诸边际';指获得金刚喻定?
  '善能出于决定中':指了知一切道。
  '向决定出道中住':谓自己奉行。
  '宣说一切决定出':谓对他人开示如是之道也。
  132、十二支分拔有根,持于清净十二种,具有四谛之义相,解持八种之心识。
  '十二支分':指十二缘起。 
  '拔有根':能清净无明也。
  '持于清净十二种':指清净十二缘起。
  '具有四谛之义相'  :于心契悟苦谛、集谛、灭谛及道谛。
  '解持八种之心识':指清净八识聚也。 
  133、十二谛相令具足,十六实性能明了,以二十种成菩提,胜明一切正觉相。
  '十二谛相会具足':了知四谛十二行相也。
  '十六实性能明了':于心契梧十六空性之意义。
  '以二十种成菩提':于五蕴各有无常、苦、空、非我四种,共成二十种也。    
  '胜明一切正觉相':于心契悟轮涅之一切法也。
  134、一切正觉之化身,无边亿界令出现,刹那一切皆现观,心之刹那遍明义。
  '一切正觉之化身,无边亿界令出现':以单一本尊天、中围轮、不可思议之静忿身及种种身对胜解者显示种种之身也。
  '刹那一切皆现观'  :以时间最极一刹那通达法性之义也。
  '心之刹那遍明义':以一刹那契悟一切有情之一切心续也。 
  135、种种乘者方便理,众趣之事通达者,于诸三乘决定出,住在于彼一乘果。
  '种种乘者':有不可思议之乘门,若广分有八万四千:若中分,有十二分教:若略摄,有三藏、三乘、特别无上乘及外道乘,以上于此当知。
  '方便理':此中,外道之见有二,谓断见与常见也。于此,阿阇黎(轨范师)之经典涅盘随顺者,将破自性我(此属于破除常见)。食屑师等主张:'实事我是胜义。'评问:'彼是有为或是无为?'若是有为,则是无常:若是无为,则实事不能成立(故实事我是胜义之主张不合理)。
  其他增上正因者,对伽毗罗师主张'常我',则将考察:'彼是实事或是无实?'若说是无实,则常我不能成立:若说是实事,则问:'彼能作义或不能作义?'若说是不能作义,则凡不能作义者如同虚空之花也。若说是能作义,则问:  '是渐作义或顿作义?'若说是渐作义,则成为无常。若说是顿作义,则如同力小者亦能作力猛者之事矣(故常我之主张不合理)。
  诸断见者亦不合理,因为断后有出生之故,前后相续无错之故;不成为断之自性故。是故外道不合理。
  内道有三种,谓声闻乘、独觉乘及菩萨乘。声闻乘者,人我之垢断已,主张法我二取为胜义:于此,主张外境是集合众多不可分割之极微圆卵,成为粗色圆球。评:应知彼等亦成孩童想法,因为极微是相黏包围或是可能没有中间,若以六个方位来分割,一个极微就不存在。一个不存在,则多个亦不存在矣。如是一多不成,则外境亦不成矣。
  独觉者,于外境以一多妨碍故毕竟无,主张内面能取之觉知为胜义。评:如是亦不真,因为船不存在之境上能取之知,无论如何亦不合理,譬如白色不存在时,于白色能取之知,不能生起。若士夫天授有棍子,在此差别下称作'有棍者'为合理:若无棍子,称天授作'有棍者'则不合理也。
  菩萨乘有二,谓瑜伽行与中观也。瑜伽行有二,谓真相及假相也。此中,真相派主张认知此种种白色、红色行相之意相是真,并主张脱离人我及法我之识知是胜义:于此(瑜伽行真相派)又分二种,谓主张显现多而识知为一之体性是真,以及主张显现多而识知为多是真,如是二种。评:第一种不合理,因为境与识知二,是一或是异?若谓是一者,意相有多故,识知应成多。境若异识知,声闻何不行?第二亦不合,如境以量碍,于知何不碍?于此意相轮,错识所执取,或无错所执取?若以错所取,真相立宗违;若无错所取,一切应见真。
  假相派之主张,当知有二种,谓凡夫之觉知及涅盘智。于涅盘智,当知有二种,谓有垢及自证清净派。有垢教派者,种种意相轮,等引中不显,许于后得显。自证清净派,见道之后得,许无意相轮。评:仅以尝觉知,如何亦不许,如何皆是识。汝之胜义识,生不生而有?若生而后有,自生或他生?若说是自生,自性威不成?自性威则不须生,自性不成则不能生。若说是他生。是常或无常?若说从常生,不变不成因:若从无常生,无常摄于时,于过未现三,从何而生起?无过未二者,故不能作因:若说现在生,因果同时故,能生所生不合理,故生而后有之立宗不成立。若不生而有,无不生而有,譬如虚空花,故魔所执之,许识为实事,无有解脱名,自身唯落败。
  中观也有二:许诸法如幻,及极无所住。如幻宗不合,幻以量不成,是幻故不真,故如幻有过。极无所住派,所知有二种,谓胜义真谛,以及世俗谛:胜义谛工种,异门非异门:世俗谛二种,正及倒世俗,此是最胜宗,无上密咒乘,此外亦无故。
  然则波罗蜜,与咒乘无别?对此思维者,义理无差别,方便及道支,特别不思议。如云:义一然无愚,方便多无难,利根之范围,故咒乘超胜。
  '众趣之事通达者':如是从种种乘之门作众趣之事而通达者,即汝智慧勇识也。  
  '于诸三乘':即声闻、独觉与菩萨乘也。
  '决定出,住在于彼一乘果':仅初地之谛者,说为三乘所得;究竟十一地之智慧者,唯特别无上乘所证得之故,称作'住在于彼一乘果'也。
  136、诸烦恼界清净性,尽能灭除诸业界,江河大海普渡过,加行寂静中出现。
  '诸烦恼界清净性':能净轮回之果。
  '尽能灭除诸业界':能净轮回之因。
  '江河大海':指贪欲之河、三有之河、无明之河及我见之河,此等犹如大海难以渡过也。    
  '普渡过':从彼等一切解脱也。以何方法渡过?
  '加行':指加行之福慧资粮双运也。
  '寂静':寂静处、空性也。
  '中出现':如是从修习二资粮及空性中出现也。
  137、烦恼及与随杂染,及以习气皆弃舍,以于大悲智方便,于诸有情作利益。
  '烦恼':指贪、嗔、痴、慢、嫉妒、邪见。
  '随':指二十随烦恼,即忿、恨、覆、恼、悭、诳、谄、骄、无惭、无愧等等。
  '杂染':指具有烦恼之意识(染污意)。
  '及以习气':指阿赖耶识也。
  '皆弃舍':从彼等解脱也。
  '以于大悲智方便':如是自事契入于心后,为众趣事之故。
  '于诸有情作利益':从慈悲与智慧之门来作。
  138、诸想之义悉弃舍,心识事义令灭除,有情诸意境具足,了知一切有情意。
  '诸想之义悉弃舍':从执相解脱也。
  '心识':指能执之心识。
  '事义':指外境也。
  '舍灭除':如是从有境之心识解脱也。
  '有情诸意境具足':于所度者之心识上显现本尊天之身也。    
  '了知一切有情意':指契悟无分别智之义也。
  139、住彼一切有情心,随顺一切有情意,满足一切有情心,令诸有情心欢喜。 
  140、成就究竟无错谬,一切谬解皆舍离,于三义中无疑智,诸义三种功德性。
  '住彼一切有情心':彼无分别智住船一切众趣之心续。
  '随顺一切有情意':从彼等众趣之心意差别来开示佛法。
  '满足一切有情心':令诸有情心欢喜,成就究竟无错谬':谓众趣之事到达究竟也。
  '一切谬解皆舍离':指断除邪分别。
  '于三义中无疑智':具有于三时无二意之心也。
  '诸义':作一切众趣之事,指以宗义能改变心意之菩萨拟下,至外道以上,对彼等作事(度化)也。对能以宗义改变心意者作事,故称'诸义'。问:如何对外道作事?
  '三种功德性':以心力、尘、暗三种作事也。
  141、五蕴义理三时中,于诸刹那能分别,一刹那中正等觉,持于一切正觉性。
  '五蕴义理':色、受、想、行、识蕴也。  
  '三时中':彼等五蕴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