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長行,即散文體,如本節之辭。
丁二  重頌
戊一  頌所見瑞相
己一  依世間之威儀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文殊師利!導師何故?眉間白毫大光普
照。雨曼陀羅、曼殊沙華,旃檀香風,悅可眾心。以是因緣,地皆嚴淨,而此世界六

種震動。時四部眾咸皆歡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偈、梵語祇夜,此譯應頌。每四句為一偈,即一頌也。重頌,即下節之四字偈
也,重頌即重述前文之意。重頌有二義:或為後到法會者令得全聞,或為未甚了解
者使之易解。
己二  放光照境
『眉間光明,照於枺饺f八千土,皆如金色,從阿鼻獄上至有頂。
己三  所見六趣眾生
『諸世界中,六道眾生生死所趣,善惡業緣。受報好醜,於此悉見。
己四  所見三寶出現
庚一  諸佛說法
『又睹諸佛拢鲙熥樱菡f經典微妙第一,其聲清淨出柔軟音,教諸菩薩無數儯
萬,梵音深妙令人樂聞。各於世界講說正法,種種因緣,以無量喻照明佛法,開悟眾

生。
菩薩、阿羅漢,皆為出世之拢耍史馂槁}主。師子、獸中之最勇猛無畏者,
佛能斷眾生一切疑惑,使之由凡入拢室詭熥訛橛鳌7鹫f法時,必具因緣,即以
佛之大悲心為因,以眾生之樂欲為緣,能以無量譬喻顯明佛法,使眾生得因開示而
悟入於佛之知見也。
『若人遭苦,厭老、病、死,為說涅槃,盡諸苦際。
此述所見佛為聲聞說四諦法也。能知厭苦,則不生貪、瞋、癡之煩惱。涅槃、
即滅苦解脫之法。
『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為說緣覺。
此述所見佛為緣覺說因緣法也。緣覺、無師自悟,從十二因緣修入者。其人本
有福德,曾種福田,至因緣成熟時,遂志求解脫生死之勝法。
『若有佛子,修種種行,求無上慧,為說淨道。

此述所見佛為三界內之菩薩,說無上菩提之清淨道也。無上慧、即無上菩提。
淨道、即由自心清淨般若所生之道也。
庚二  結前生後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見聞若斯,及千儯拢蝗缡潜姸啵癞斅哉f:
庚三  菩薩修行
『我見彼土恆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
此總述諸大菩薩求道因緣。
『或有行施:金銀、珊瑚、真珠、摩尼、硨磲、碼瑙、金剛、諸珍、奴婢、車乘
、寶飾、輦輿、歡喜布施,迴向佛道,願得是乘,三界第一,諸佛所歎。或有菩薩,
駟馬、寶車,欄楯、華蓋、軒飾,布施。復見菩薩: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無上道。
又見菩薩:頭目身體欣樂施與,求佛智慧。
此述所見菩薩行布施波羅蜜之道。金銀車馬等物為外施,身肉頭目等為內施,

妻子為內外施,言一切施與也。所施之人經未指明,大概布施有二意:一、因恭敬
,如布施以供養諸佛及師友等是。二、因悲憫,如施濟貧乏,救其求不得苦等是。
布施之時歡喜欣樂,則無勉強之意,迴向佛道,即於施與時,不見能施之我,不見
所施之人,不見所施之物,三輪空寂,是為不住相布施,故不起福報,是即迴向佛
道之布施也。
『文殊師利!我見諸王,往詣佛所,問無上道;便捨樂土,宮殿、臣妾,剃除鬚
髮而被法服。
此述菩薩行持戒波羅蜜。詣佛向道,遂捨家國,遵佛律儀,被著佛服,此即能
持淨戒之表示。
『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閒靜,樂誦經典。
此述菩薩行忍辱波羅蜜。處靜窮經,耽研佛法,是為諦察法忍,能攝一切忍,
即忍辱之義。

『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此述菩薩行精進波羅蜜,因求佛道發起猛利之樂欲,名被甲精進,以被甲入陣
接戰之勇猛為喻也。
『又見離欲,常處空閒,深修禪定,得五神通。又見菩薩安禪合掌,以千萬偈讚
諸法王。
此述菩薩行禪定波羅蜜。離欲者,遠離色、聲、香、味、樱逵畼贰L庨f絕緣
以修禪定,已得初禪能超欲界,更深修習遂發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境之五
神通,此為安住禪定。此僅五通無漏盡通者,以未至佛境故。又以般若智慧修習禪
定者,合掌讚佛,隨境能定,此為辦事禪定。
『復見菩薩,智深志固,能問諸佛,聞悉受持。又見佛子,定慧具足,以無量喻
為眾講法,欣樂說法化諸菩薩,破魔兵眾而擊法鼓。又見菩薩,寂然宴默,天龍恭敬
,不以為喜。又見菩薩,處林放光,濟地獄苦,令入佛道。

此述所見菩薩行般苦波羅蜜。菩薩以加行之智修習佛道,疑而能問,意樂不壞
故能志固。佛子定慧具足,即已證於根本智。說法欣樂,即已滿足後得智也。破魔
、破煩惱之魔。擊法鼓、即以智慧振法性而發教言也。又菩薩不喜恭敬,反之即不
怒毀謗,八風不動,是智德也。放光濟苦,又即菩薩之悲德也。──以上次第述所
見菩薩行六波羅蜜之道。以下復雜序之。
『又見佛子,未嘗睡眠,經行林中,勤求佛道。
此述精進。
『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
此述持戒。戒能出生人、天、三乘乃至於佛,故淨戒如寶珠。
『又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此述忍辱。凡未得謂得,少得謂多得者,名為增上慢人。
『又見菩薩,離諸戲笑及癡眷屬,親近智者,一心除亂,攝念山林,儯f歲以

求佛道。
此述禪定。戲笑則心起散亂,故應離。癡眷屬則不求脫離五欲,故亦應離。心
戒散亂,惟自攝念以修於定。
『或見菩薩,肴膳飲食,百種湯藥,施佛及僧。名衣上服價直千萬,或無價衣,
施佛及僧。千萬儯N旃檀寶舍,眾妙臥具,施佛及僧,清淨園林,華果茂盛,流泉浴
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種種微妙,歡喜無厭,求無上道。
此布施。旃檀、香水之名。臥具,非僅寢臥之具、包房舍而言。
『或有菩薩,說寂滅法,種種教詔無數眾生。或見菩薩,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
如虛空。又見佛子,心無所著,以此妙慧求無上道。
此述般若。說寂滅法,為後得智。觀法性空,為根本智。心無所著,求無上道
,為加行智。
己五  所見佛化流行

『文殊師利!又有菩薩,佛滅度後,供養舍利。又見佛子,造諸塔廟無數恆沙,
嚴飾國界。寶塔高妙,五千由旬,縱廣正等二千由旬。一一塔廟,各千幢旛,珠交露
幔,寶鈴和鳴。
此言恆沙國土供養舍利,造諸高塔,兼有嚴飾塔廟之諸寶物也。由旬,梵語,
驛站之義。
『諸天、龍、神、人及非人,香華伎樂常以供養。文殊師利!諸佛子等為供舍利
,嚴飾塔廟,國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樹王其華開敷。
此述供養舍利塔廟之眾,及供養之功果,嚴飾塔廟,國界妙好,有二義解;一
、有寶塔以為莊嚴,則國界自然見為妙好。二、有佛舍利塔廟,共伸供養,則眾知
趨善修道,國土自然安寧妙好,如天樹開華之敷榮也。
戊二  述問
『佛放一光,我及眾會見此國界種種殊妙。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淨光,照

無量國。我等見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願決眾疑!四眾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
放斯光明?佛子時答,決疑令喜。何所饒益演斯光明?佛坐道場所得妙法,為欲說此
?為當授記?示諸佛土眾寶嚴淨,及見諸佛,此非小緣。文殊當知!四眾、龍神瞻察
仁者,為說何等』?
此述正問文殊師利以徵其答。瞻仁及我,仁、指文殊,我、彌勒自謂也。佛子
、指文殊。時答、謂當及時而答也。彌勒於此重頌中,預問是否將說妙法,抑將為
弟子授記,已為後文諸品耄酒錂C,亦可見彌勒已了然於此瑞相因緣,特示現懷疑
以徵答耳。
乙七  文殊師利答成就
文殊師利答成就者,釋文殊師利、以宿命之智,現見過去因果之相,故能答彌
勒之問,非以擬議測度之常見所能答也。
丙一  標名總告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摩訶薩、及諸大士: 
丙二  正答所徵
丁一  示相籌量答
『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
演大法義。
此下直至本序品重頌之末句,為正答所徵。
能起大行成大業者,謂之男子;復具足世出世間之一切善法,為善男子。惟忖
、思惟忖度也。大法、指由佛實智所自證之法性中所流出之法,圓融絕對,不但大
乘法屬於此法,即三乘種種方便法亦皆歸趣於此一乘之法,故名為大。又、說此法
者,非但使善根成熟者信聞受益,即一切心識俱空之焦芽敗種亦能聞之,如獲灌溉
得復萌芽其本有之大乘種子,故說此大法即為雨大法雨也。吹大法螺者,引導發行
之義。法鼓、指法性,擊者、振起之義。或說小乘,或說大乘,無非使眾生究竟趣

於大乘;眾生聞法受益,隨類得解,如擊大鼓而群眾咸聞也。又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為大法,而分說三乘究竟仍歸一乘,即為演大法之義。文殊師利忖度現見瑞相,係
佛欲說大法,故為示相籌答。
丁二  舉古成今答
『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放斯光已即說大法,是故當知今佛現光亦
復如是。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世間、非僅指凡夫世間,兼包拢耸篱g言,謂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拢艘
。凡夫固不易信此大法;而唯一佛法,惟佛與佛乃能究竟;聲聞、緣覺以聞佛教得
證涅槃,自謂已證無生,故不信更有無上菩提之道。故此大法,并為一切凡夫世間
、拢耸篱g所難信。殊不知佛教二乘之解脫法,即是教菩薩大乘法之方便法也。
丁三  指陳別事答
戊一  長行

己一  讚揚希有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
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眨煞颉⑻烊藥煛⒎稹⑹雷稹Q菡f正
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自下至重頌之末句止,為文殊師利之指陳別事答也。
首為讚揚四種希有,本節讚三種希有:一、時久遠希有,即過去無量無邊不可
思議阿僧祇劫是。二、佛名號希有,即佛之別號為日月燈明如來,與佛之通號應供
、正遍知等十種是也。三、法勝妙希有,即演說正法、深遠巧妙、具足眾相是也。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為佛心量中數目之名。日月燈三字,皆具光明之義
。以佛之如來藏心,具有大智慧光明,故以三光喻德:日比佛果上之智德,以日能
生一切世間光,能生長成熟一切物,而佛智亦能生一切明、及生長成熟一切眾生之
智慧也。月比佛果上之斷德,以月光既出,則斷除晝之餘熱而獲清涼,而佛亦能斷

除世界眾生煩惱之熱、使獲清涼也。燈比佛果上之恩德,以燈能破闇,而佛之大悲
,亦能破除眾生癡闇,且佛法展轉流傳於世間,如燈燈相傳無盡也。此三種德,皆
由自心本來清淨之大光明而起,故隨德列名曰日月燈明如來,此為佛之別號。
應供、梵語阿羅漢,謂已斷一切煩惱,解脫生死,應受人天供養,此為阿羅漢
應供之義。至佛之應供,即已斷一切煩惱,應受九法界等覺菩薩以下之供養是也。
正遍知、即無上正等正覺,以別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