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75-重订通俗伤寒论-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台》疗疟丸最效──知母、常山、甘草;此方本是丸方,作煎剂也好,须于疟发 
前后四小时间各服一次,即不复发。 
x一 风寒疟x(俗称伤寒变疟。一名正疟) 
【因】浅者、先受风寒。继而变疟。随感随发。深者、夏伤于暑。久伏阴分。至深 
秋重感冷风。新邪引动伏邪而 
发疟。 
【证】疟因风寒转变者。初起恶寒无汗。头疼身痛。继即邪传少阳。寒已而热。热 
已而汗。寒长热短。确有定候。胸胁痞满。呕吐黄涎。舌苔白多黄少。或两边白滑。中 
心灰腻。若伏暑重感冷风而发者。初起寒多热少。肢冷胁痛。渴喜热饮。饮即吐涎。继 
则寒热并重。或寒轻热重。舌苔白滑。略兼黄色。或灰腻色。 
【脉】右浮滑。左弦紧者。内经所谓先伤于寒。后伤于风。病以时作。名曰寒疟是 
也。若右浮缓而滑。左沉弦而迟。《金匮》所谓寒多者名曰牡疟。外台改为牝疟是也。 
【治】寒疟宜先与苏羌达表汤。发汗散寒。继与柴胡枳桔汤。轻剂以和解之。服一 
二剂后。疟发寒热并重者。则以柴芩双解汤。重剂以和解之。俟病势转轻。则用小柴胡 
汤。方中东参用常山(二钱)拌炒以截之。牝疟宜先与柴胡桂姜汤。和解温透。服后。 
表寒去而伏暑外溃。热重寒轻者。则以新加木贼煎清泄之。或用蒿芩清胆汤凉解之。 
【荣斋按】何廉臣先生在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曾说∶“疟疾因于风寒者多,初起无 
汗,当用发散,如羌防苏葛之类;若在深秋初冬,寒重无汗,口不渴,脉弦缓者,当用 
麻桂各半汤。又有一种寒疟发厥者,多由内伏寒饮,醒后多吐稀痰,是其明证;此为高 
年所最忌,治宜镇逆温化。”特录于此,以资互阐。 
x二 暑湿疟x(俗称暑湿化疟一名时疟。) 
【因】内经谓夏伤于暑。秋必 疟。但暑必挟湿。当辨其暑重于湿者为暑疟。湿重 
于暑者为湿疟。 
【证】暑疟初起。寒轻热重。口渴引饮。心烦自汗。面垢齿燥。便闭溺热。或泻不 
爽。舌苔黄而糙涩。甚或深黄 
而腻。或起芒刺。或起裂纹。湿疟初起。寒热身重。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胸腹痞满。 
胃钝善呕。便溏溺涩。舌苔白滑浓腻。甚则灰而滑腻。或灰而糙腻。舌边滑润。 
【脉】右弦洪搏数。左弦数者。疟因于暑。金匮所谓弦数者多热是也。若右弦滞。 
左沉弦细软者。疟因于湿。《金匮》所谓沉细者湿痹是也。 
【治】暑疟。先与蒿芩清胆汤清其暑。暑热化燥者。则用柴胡白虎汤清其燥。 
若兼肢节烦疼者。去柴芩加桂枝(五分)以达肢。兼胸痞身重者。去柴芩花粉。加苍术( 
一钱)以化湿。肺中气液两亏者。去柴芩。加西洋参(钱半至二钱)以益气生津。 
湿疟先与柴平汤燥其湿。湿去而热多寒少。胸膈满痛者。则以柴胡陷胸汤宽其胸。胸 
宽而热透口燥。溺短赤涩者。则以桂苓甘露饮(川桂枝二分拌飞滑石六钱、赤苓、猪苓 
各二钱、泽泻钱半、生晒术五分、生石膏、寒水石各研细四钱)。辛通以清化之。 
【荣斋按】桂枝白虎汤为治暑疟的正方,叶天士谓此方二进必愈,确是实际经验。 
湿疟治法,何廉臣先生在全国名医验案卷四第十页指出∶“湿疟之为病,当辨湿重于热 
者,藿香正气散加减;热重于湿者,苍术白虎汤加减。” 
x三 痰疟x 
【因】或肺胃素有痰饮。或膜原积湿酿痰。或夏令乘凉饮冷。坐卧湿地。湿郁化痰 
。皆能变疟。 
【证】痰踞肺胃者。初起咳嗽痰多。胸痞呕吐。头目晕眩。寒从背起。热已微汗。 
舌苔白滑。甚则白滑浓腻。痰阻膜原者。初起胸膈痞满。心烦懊 。头眩口腻。咯痰不 
爽。间日发疟。舌苔粗如积粉。扪之糙涩。 
【脉】弦而滑。此《金匮》所谓疟脉自弦也。滑则为痰。故俗称无痰不成疟。 
【治】必以消痰为主。在肺胃、先与越婢加半夏汤。开肺和胃。继与柴胡枳桔汤加 
炒川贝(三钱)炒常山(二钱)、劫而截之。在膜原、先与柴胡达原饮。和解三焦。继 
与大柴胡汤。加槟榔(三钱)和解兼下。痰除则疟自止。惟肥人痰多者。寒战时。间有 
痰迷清窍。昏厥不语者。最险。急与淡姜汤调下《局方》妙香丸。开窍导痰以救之。救 
之稍缓。老年及小儿。每多痰壅气闭而死。 
x四 食疟x 
【因】饮食不节。饥饱不常。胃气受伤而成。恣食瓜果油腻者独多。 
【证】胸满腹痛。嗳腐吞酸。噫气恶食。食即呕逆。寒热交作。舌苔白腻而浓。或 
黄浓而腻。 
【脉】右紧盛。或滑而有力。此《内经》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俗称无食不成疟是 
也。 
【治】当分缓急轻重。势缓而轻者。只须柴平汤加莱菔子(二钱)拌炒春砂仁(八 
分)、小青皮(一钱)、和解兼消。不应。则求其属以消之。属于瓜果。加公丁香(七 
支)、白蔻末(七分)、属于油腻。加芒硝(三分)、拌炒枳实(二钱)。炒山楂(四钱 
)。若羊肉积。非毛栗壳灰不能消。牛肉积非稻草灰汁不能化。食消则疟自除。若挟湿 
者。食虽消化。疟仍不止。则用大橘皮汤温化之。湿已化热者。则用增减黄连泻心汤清 
泄之。热急而重。脘腹刺痛胀闷者。必先用备急丸(生川军末干姜末各一钱、巴豆霜 
一分、共研极匀、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不知、更服三丸、腹鸣吐下、便愈)。 
或吐或泻以逐之。继与小柴胡汤。益气以和解之。 
x五 阴虚疟x(统称虚疟) 
【因】或素体阴虚而病疟。或久疟不愈而阴虚。然有胃阴虚。脾阴虚。肝阴虚。肾 
阴虚之别。当审其因而治之。 
【证】胃阴虚者。申酉时寒热交作。寒轻热重。甚则但热不寒。少气烦郁。手 
足热甚。气逆欲呕。肌肉消烁。口渴自汗。舌苔黄燥起刺。中有直裂。脾阴虚者。间日发 
疟。寒热自汗。发于未时者。至丑时而热退。发于丑时者。至未时而热退。面白神馁。 
声微气怯。心悸肢软。肌肉消瘦。口干不思饮。饮则呕水。腹痛肠鸣。舌质粗涩。苔灰 
而干。或舌心虽灰。无甚苔垢。肝阴虚者。疟发间日。日暮时寒轻热重。发于申酉 
时者。每至寅卯时微汗而热退。身体枯瘦。头目晕眩。肢节酸痛。筋脉拘挛。腰痛溺涩。 
少腹胀满。舌紫而赤。甚或红如胭脂。肾阴虚者。间日发疟。先热后寒。寒短热长 
。发于子时者。每至午时而热方退净。腰脊酸痛。心烦口燥。两颧微红。足后跟痛。甚 
或梦泄遗精。两腿痿软。舌绛胖嫩。或舌黑燥而无刺。 
【脉】右弦大而数者。《内经》所谓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名曰瘅疟是也。右弦软细弱 
者。内经所谓病至善呕。呕已乃衰。足太阴之疟也。左关尺弦小搏数者。《内经》所谓腹中 
悒悒。小便如癃。足厥阴之疟也。左关尺沉细虚数者。《内经》所谓病藏于肾。因遇大暑。 
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名曰温疟是也。 
【治】胃阴虚疟。先与人参白虎汤。加鲜石斛(四钱)、蔗浆梨汁(各一瓢冲 
)甘寒法以退其热。继与麦门冬汤加减。(原麦冬三钱、西洋参二钱、生甘草八分、 
鲜官枣四枚、北秫米五钱、仙半夏一钱、建兰叶三钱、鲜 
稻穗露一两冲)甘润法以救胃阴。脾阴虚疟。先与加味何人饮。(生首乌四钱、潞 
党参三钱、生黄 二钱、归身钱半、新会皮、苏佩兰各一钱、煨生姜五分、大南枣二枚。 
)敛补法以截其疟。继与补阴益气煎。滋补法以复其阴。肝阴虚疟。先与加减追疟饮 
。(生首乌四钱、当归二钱、生白芍三钱、清炙草五分、青蒿脑钱半、生鳖甲五钱、 
银胡钱半、地骨皮六钱、醋炒青皮八分、井水河水合煎)。清敛法以截其疟。继与四物 
绛覆汤。加陈阿胶(二钱)、炙鳖甲(五钱)、清滋法以濡血络。肾阴虚疟。先与 
阿胶黄连汤。加制首乌(四钱)炙鳖甲(五钱)。清敛法以截其疟。继与坎气潜龙汤。 
滋潜法以复真阴。 
【荣斋按】虚人久疟,或疟久虚弱者,可用《必读》截疟饮──黄 、人参、白术 
、茯苓、砂仁、草果、橘红、五味子、乌梅、甘草。若前症多寒象者,宜补中益气汤加 
姜附。至于首乌治虚疟,《本草纲目》不提及,而张景岳有“何人饮”,用首乌、人参 
。恽铁樵先生治虚疟,常用小柴胡汤加鲜首乌,颇有疗效。 
x六 劳疟x 
【因】中气素虚。遇劳即发。或一二月而愈。或半年一年不愈。或由禁截太早。或 
由口腹不慎。 
【证】寒热往来。病以时作。轻则昼发。发时短而渐早。深则夜发。发时长而渐晏 
。或间一日而发。或间二日而发。肢冷自汗。神倦嗜卧。寒重热轻。食少便溏。舌苔白 
而嫩滑。或淡灰薄润。 
【脉】右细软而弱。或虚大无力。多由劳役过度。饮食失节。内伤脾阳而发疟也。 
【治】法当补气升阳以和解之。先与补中益气汤加减。继则健脾和胃以敛补之。 
四兽饮为主(别直参、炒于术、浙茯苓、姜半夏各钱半、广皮一钱、炙草六分、草果 
五分、乌梅二分、生姜一钱、红枣四枚)。 
x七 郁疟x 
【因】初病气郁。久必络瘀。甚则累及阳维。皆能酿变疟状。 
【证】寒热如疟。发作有时。胸满胁痛。至夜尤甚。少腹胀满。便溏不爽。舌色紫 
黯而润。或舌边紫而苔糙白。 
【脉】左弦而涩。弦为气郁。涩则血结。此络瘀在肝。肝病善作寒热也。 
【治】初与清肝达郁汤疏其气。继以加减小柴胡汤通其瘀。气血调畅。寒热自除。 
终用四物绛覆汤。养血濡络以善其后 
x八 胎疟x 
凡幼小及壮年。初次患疟者为胎疟。小儿尤多。绍俗通称开行(行音杭) 
【因】发于初春冬季者。风寒居多。发于夏秋之间者。暑湿居多。其中多挟痰食。 
【证】先寒后热。热已而汗。发作有时。胃钝善呕。因于风寒者。怕冷无汗。头身 
俱痛。舌苔白薄而滑。因于暑湿者。体疼肢懈。热多烦渴。舌苔黄白相兼。挟痰食者。 
咳嗽痰涎。嗳腐吞酸。舌苔白腻而浓。或黄浓而腻。若襁褓小孩。寒则战栗。热则气怯 
神昏。状如惊痫。当因时辨证。不可误认为惊痫。妄用挑法。 
【脉】弦紧弦迟者。风寒变疟也。弦洪弦滞者。暑湿化疟也。弦滑有力者。痰凝也 
。弦实有力者。食积也。 
【治】壮年初次病疟者。审其因而治之。方法已详前列。若小孩体更柔脆。易虚易 
实。选药制方。尤宜灵活。先分寒热之多少。寒多热少者。先与葱豉荷米煎。加生姜( 
一分)、细芽茶(二分)、微发其汗以和之。继与平 
胃散。(制苍术二分、川朴三分、广皮四分、炙草二分、)加草果仁(二分)、炒常山 
(二分)、以截之。终与冰糖乌梅汤。(冰糖一钱、乌梅肉一分、用水一茶钟、浓煎半 
钟)。甘酸养胃以善其后。热多寒少者。先与白虎汤。(知母一钱、生石膏钱半、生甘 
草三分、生粳米三十粒、荷叶包)。加草果仁(二分)、炒常山(三分)、辛凉消痰以 
截之。继与五汁一枝煎。去紫苏旁枝、生姜汁二味。加冰糖(一钱)。重汤炖温服。轻 
清甘润以补之。寒热平均者。则以半贝姜茶饮。(姜半夏、川贝、生姜、细芽茶各三 
分、用阴阳水两茶钟、煎成一钟)。温清并用以和之。次分新久。新疟先截后补。久疟 
先补后截。其大要也。然必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