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91-中国民间刺血术(节选)-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作方法是:先取梅花针一枚,沿着脊椎两侧(即膀胱经线上)自大椎处向下叩打,每针距离约1寸远,刺到第5腰椎处为止(针具与所刺激的皮肤均须消毒)。然后再取酒精棉球将叩打部位擦湿,用中号罐子一个投火后,立即叩在大椎旁的穴位上,将罐缓缓向下推动,状如虫行,推至第5腰椎处为止。两侧均如此操作,早晚各1次(《针灸处方集》)

落枕

皮肤针及刺络拔罐法:局部皮肤针叩刺,使皮肤潮红,

并出少量血液,如加拔火罐,则效果更好。

腰扭伤

用皮肤针叩刺或用辊刺筒辊刺局部至出血加拔火罐.急

性扭、挫伤出血量可稍多,慢性劳损出血最宜少些。如劳损部位比较广泛时,也可用馄刺拔罐法或走罐法。

坐骨神经痛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压痛部位先作叩

刺至出血,再以排罐法拔火罐。根性坐骨神经痛可在夹脊穴处,干性坐骨神经痛可在腰骰部压痛点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再加投火罐.肋间神经痛可在痛部刺络拨罐。

神经衰弱

用皮肤针或辊刺筒在肩胛间区到腰骶关节脊柱两侧距正中线0。5~3寸的区域内进行轻刺激,使局部皮肤潮红,亦可加拔罐(排罐法)。

丹毒

局部用三棱然散刺或皮肤针叩刺,至局部微量出血,也可再加拔火罐。每天治疗1~2次。湿疹也可参照此法(《针灸治疗手册》)。

挑痧法

适用于病毒留连于卫气营血所致的发热不退,神疲嗜睡,皮肤干枯色晦,皮下隐约有斑疹,烦躁不安,全身酸胀和舌灰色等症。

部位:随经络穴位挑皮下黑褐色的小点或红色疹点,取穴方法与针灸相同,但也有不按经络穴位,而随病症部位所见疹点散挑的。

操作方法:选用大号缝衣针一枚,先把针具和所挑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随经络选挑穴位或病症出现严重的部位,用针挑皮下疹点的纤维,直至纤维挑尽时,再挤压挑口排血,至血色变鲜红为止,然后用酒精或生姜片涂擦伤口即可(《癌病民间疗法》)。

治肝疟,穴刺足厥阴见血。

治胃疟,穴刺足太阴阳明横脉出血(《普济方·针灸》)。

史记扁鹊之言曰,疾居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普济方·针灸》)。

委中放血

委中出血,却能解暑秽,消血毒,不仅善治霍乱之吐泻,即一切梅毒恶疮,针之出血,当亦能立见消散也(《针灸经穴图考》)。

针刺长强穴治疗癫痫证55例临床观察

针刺长强穴治疗癫痫证55例,近期有效率达90。5%。施术时患者取膝胸卧式,穴位消毒后以左手将穴位局部组织捏起,右手持三棱针重刺长强穴及其前后左右各一针,深达2~3分,呈梅花形,四点距长强穴各5分,然后挤压使局部出血,再用干棉球将血擦净。如此每周针刺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等一个疗程后,休息一个月,如再犯继作第二个疗程,最多为三个疗程(《天津医药》)。

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内经、刺疟篇》)。

委中:主膝痛及拇指、腰狭脊沉沉然,软溺,腰重不能举体,小腹坚满,风痹,髀枢痛,可出血,痈疹皆愈。伤寒四肢热,热病汗不出,取其经血立愈。

委中者,血郄也。大风发眉堕落,刺之出血(《针灸大成》)。

内踝尖,在足内踝尖上。主治下牙痛、内廉转筋、脚气寒热。灸七壮,或针出血(《类经图翼》)。

外踝尖;位于足外踝最高点。左右计二穴。主治卒淋、脚气、脚外廉转筋、十趾拘挛、牙痛、淋病、小儿重舌、扁桃体炎、白虎历节风痛。针灸:针刺出血;灸3一7壮(《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嗌中肿,不解内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谷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内经、缪刺论》篇)。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内经·刺疟篇》)。

刺血法治疗急性嗜盐菌食物中毒752例

主穴:中冲(双)、少商(双)。配穴:神阙、水分、阴交、肓俞(双)。备用穴:足三里(双)。用三棱针点刺主穴深约0。3~0。5分。医者用拇食指从患者的腕部向指端方向推按顺压使之充分出血,血色由紫暗变淡红色。中毒较深加刺配穴深约l~4分,重度休克,神志昏迷可用直径0。7一0。9毫米粗针刺足三里穴,深度以有刺骨膜声为度。本组752例均以本法治疗1次后观察2小时内疗效。结果临床治愈(腹痛、腹泻、呕吐均消除,指点法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在1秒之内,血压、体温、脉搏恢复正常)725例,有效(腹泻止,但仍存在以上其他症状之一者)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9。6%,无1例死亡(《辽宁中医杂志》)。

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诞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共十二井穴(《针灸大成》)。

针灸治疗脑溢血22例

除其他配穴外,若神志不请者,取百会、水沟放血,针刺手法分轻刺激与重刺激两种,病人体弱病重用轻刺激,反之用重刺激。一般先针刺患侧3次(每日三次),休息1一2日,然后再针刺患侧6~7次后,针健侧1次。共治疗22例,脑溢血10例,有效率占70%;脑溢血后遗症几例,有效率达91。6%(《哈尔滨中医》)。

针挑治疗淋巴腺结核的初步报告

用针挑治疗淋巴腺结核,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效率占100%。针挑的方法是,先在患者的背部距脊椎骨两旁2寸处的范围内,上至肩胛骨下至腰椎附近,由下而上用手指轻擦皮肤5~10次,于是在擦过的皮肤处可出现米粒大的瘀血点,即是针挑的部位。每次可找出红点3一7个。这时将红点作上记号,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过的粗针挑破红点,使局部略出点水或血,再以干棉球擦干即可。每隔7~10天挑一次,下一次操作仍要重新找出红点再挑(《中医杂志》)。

臂臑穴截根治瘰疬

用截根的方法治疗瘰疬,效果亦较满意。操作的方法是,在臂臑穴处以奴夫卡因局麻后,用外科手术刀行横切口,长达1厘米,深至肌膜(以能用钩出肌纤维为度),每次用钩针钩出肌纤维束4-6根,以手术刀割断,撒上磺胺粉,再加入灭菌纱布以胶布固定。每周截根1次,第二次在原截根部位的左一根指处,第三次可在右一根指处。截根后一周左右,用圆利针或尾针在患处扎3一4针。先刺入瘰核中央1针,然后刺周围,如有脓者,可用注射器将脓抽出。一般两周内生效,3个月可痊愈(《哈尔滨中医》)。

肘痛

用皮肤针叩刺局部,使皮肤充血,出少量血液,如加拔火罐则效果更好,1-2天一次。

腕部腱鞘病

在局部用皮肤针叩刺,有消炎止痛作用。

腱鞘囊肿

以局部针刺为主,可用粗针直刺破囊肿,并加挤压,经数次治疗,囊肿可缩小平软,但往往容易复发。因针刺治疗简单,不用外科处理。

神经性皮炎

局都可用皮肤针叩打,使少量出血,并可加拔火罐。叩针拔罐后,再涂敷药物,效果更好。每日或隔日一次(《针灸治疗手册》)。

放血法治疗痧病

适用于痧毒入血分引起的高热不退,头痛如劈,身痛如被杖,面红目赤,痧点显露,烦躁不安,胸腹胀满,舌质灰蓝,苔厚黄、唇焦烦渴和指甲青紫等危症。

部位:手足十宣、委中等穴和舌下静脉。

用具:三棱针或大号缝衣针1枚。

操作方法:针具和针刺部位先用75%酒精进行消毒后,再用三棱针刺入痧筋显露部位,放出紫黑色血液少许,或至血色变红为止(《痧病民间疗法》)。

治诸疟而脉不见者,刺十指间出血。及看两舌下有紫肿红筋,亦须针去血,效,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普济方。针灸》)。

十宣,奇穴;十指尖端,距瓜甲约一分处。三棱针或粗针刺出血。主治一切急性病之失神、吐泻、扁桃腺炎、高血压;兼针人中、大椎、鸠尾穴,治癫狂(《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八关,奇穴,指爪甲基底之内部,刺出血,主治疟疾(《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使览》)。

大指甲根,奇穴。大指爪甲后约一分处,赤白肉际。排刺3针(出血)。主治:双乳蛾,亦治口颊炎、喉头炎、颌下腺炎、脑充血(《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老商:位于拇指尺侧缘,平爪甲根,指腹尺侧缘线与不甲尺侧角连线之中点.左右计二穴。主治:流行性感冒。针法:针刺后用手挤血(《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中商:位于拇指背侧正中线,爪甲根后一分处,左右计二穴。主治:流行性感冒。针法:针刺后用手挤血(《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干霍乱,胸腹搅痛,胀结闷乱,上欲吐而不能出,下欲泻而不能行,即今所谓绞肠痧,最为危急之症。以生白矾末3克,入滚汤内候冷灌之,如不止,将针刺十指出血,如治痧法。再将病人腿腕横纹上,蘸温水拍打有紫红纹见,以针刺出紫血立愈(《良方集腋》)。

十王,奇穴。手十根爪甲后正中赤白肉际。用三棱针或粗针刺出血,针头微向指关节方,刺入约1分。主治痹症、中暑、霍乱(《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十二井穴:少商穴,位于手拇指远侧指节桡侧,当平齐桡侧指甲角与腹桡侧缘连线上中点处。商阳穴,位于手食指远侧指节桡侧,当平齐桡侧指甲角与指腹桡侧缘间之中点处。中冲穴,位于手中指端中央,去指甲游离缘约1分处。关冲穴,位于手环指远侧指节尺侧,当尺侧爪甲角与指腹尺侧缘间之中点处。少冲穴,位于手小指桡侧,当平齐桡侧指甲角与指腹桡侧缘间之中点处。少泽穴,位于手小指远侧指节尺侧,当平齐尺侧指甲角与指腹尺侧缘间之中点处。主治:一切痧暑急症、高血压。针法:浅刺出血(《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少商:大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肺脉所出为井水。宜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凑不宜灸。

唐刺史成君绅,忽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三日。甄权以三棱针刺(少商),微出血,立愈,泻脏热也(《针灸大成》)。

东垣曰:气在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深取手阳明之荣俞二间、三间(《针灸聚英》)。

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滞壅,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因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乾坤生意》)。

小指中节,奇穴。小指中节外侧横纹头。男友女右。针刺微出黄水。主治身上生瘤。据松心堂笔记载,针后不可洗手,洗则复发(《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第五节小儿疾病的刺血验方

针刺四缝治疗小见疳症200例疗效报告

取四缝穴(位于食、中、无名指及小指的中节横纹中),上四缝(位于上述四指的第~节横纹中),下四缝(位于上述四指的第三节横纹中)。操作时用钢针1枚,刺上述各穴,(左右同刺)约1分深,以出黄色液体为度。每天1次,至痊愈为止,一般7一8次即可。220例病儿,痊愈者205例,未愈者15例。痊愈者以刺6~9次为最多,未愈者以刺l~2次者最多(《上海中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