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阿弥陀经+讲解-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终极,就是代表行门里面主流,我们讲修行的正修。当中五十一位善知识,所教给善财那些修学的理论与方法,都叫做助修,正助双修,一生成就。这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深地去反省,应该好好地去觉悟,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不可以当面错过。
那么再讲到本经的作用,大师告诉我们,‘本经是以往生不退为力用’。那么在表解里面,我们也简单地跟大家列出来,本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那么经典给我们讲的是‘四土’,就是这个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跟常寂光土,这个是西方世界的四土。四土里头,‘各有三辈九品’,同居土里面有三辈九品,方便土里头也有三辈九品,实报、寂光,都不例外,这是大家要记住的。
所谓‘同居’土,是‘见思’烦恼‘未断’,什么叫见思烦恼,这个地方简单跟大家介绍,不能细说,一细说很耽误时间。
那么这个见惑呢?这个见思,‘见’就是见惑,‘惑’就是迷惑。如果我们用现在俗语来说,就是错误的见解;思惑就是错误的思想。想法错了,见解错了。这个里头包括有五类,第一个就是身见,执着身体是自己,这个见解是错误的。第二种类叫边见,边见实在讲就是我们现在科学家所讲的相对,相对论就是边见;两边,空与有两边,善恶两边,真假两边,凡是相对的都是属于边见。见取见跟戒取见,我们俗话称之为成见,某人成见很深,这两种都是成见。执着因,错误的原因,以为是真实的,这个叫见取见。执着错误的果报,以为是真实的,这个叫戒取见。
我们举个比喻说,印度婆罗门教里面,他们修禅定,有的时候禅定功夫相当之深,他在定中看到了牛死了,死了那个牛的魂升天;于是乎他就奇怪了,牛死了以后,它这个神识会升天。于是乎他就学牛,持牛戒,他不吃饭了,吃草了,他跟农夫去耕田去了,他就学牛。为什么呢?他看到牛死了,神识升天了,他认为学牛,将来一样就可以升天,这是错误的见解。
升天是要修十善业道,他不知道这个牛前世修的十善业道;牛是业报,它这个报尽了,它十善业道那个因成熟了,它升天了,与它做牛这一生,决定没有关系。那么这一类,叫戒取见,这是讲因的。见取见是讲果报,譬如说有很多宗教家,他们认为生天就是究竟,天堂就是永生了,这是错误的见解,这叫见取,果报上的成见。他不晓得天也有生死,天死了以后还要堕落。天的福报比人大,不错;天的寿命比人长不错,虽长寿,他还是要死的。果报是假的当作是真的,见取见。这个修因不是真正的因,他认为这个是真正的因,执着是正因这个叫戒取见,错了。
那么从外道很显著地能够看到见取见跟戒取见,但是这个佛门里头也不例外。就拿我们念佛人来说,如果认为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是戒取见,为什么呢?未必。你要不相信,你可以看看灌顶法师,清朝灌顶法师,大势至圆通章疏钞里面所讲的,念阿弥陀佛的人一样念到地狱里去了,他在疏钞里头讲念佛的一百种果报。所以这个念佛,你要懂理论,要懂方法,如理如法地是正修行,是正因。不懂理论,不懂方法,以为念阿弥陀佛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戒取见。以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哎呀,我一切都成就了,到这里黄金为地,我什么享受都有了,我从此以后不要再受苦了,这个是见取见。往生西方,那个地方是学校,不是你的老家。学校当然不错,比你的家的时候建筑范围要大;台湾大学,校园那么大,建筑那么好,你一考取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就是我老家,我一生永远不要离开了,那错误了。到那里是念书,是成就你自己智慧、德能,是这个意思,不是叫你到那里去享乐的,极乐世界不是叫你去享乐的,所以这是见解上的错误。
邪见不是上面四种,凡是属于不正确的见解,都叫邪见。所以这个五类是见解上的错误。
另外五类思惑,思想上的错误。贪心,你在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你起贪心;五欲六尘起贪心,是贪心。你在佛法里面起了贪心还是贪心。贪心是错误的,嗔恚是错误的,愚痴是错误的,贡高我慢是错误的,对于佛菩萨这个教学怀疑是错误的,所以这是五种错误的思想、错误的想法、错误的见解。那么这个错误的见解与错误的想法,你没有根除,没有能够断得了,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生什么?凡圣同居土,所以叫做带业往生。
那么你要是念到事一心不乱了,那你就生‘方便’有余土,念到‘事一心不乱’。那么由此可知,事一心不乱,见思断了,错误的见解跟错误的思想,通通没有,这是事一心不乱。如果你念到理一心不乱了,你生实报庄严土,也能够分证寂光净土。事一心,见思烦恼断了,没有见性,换句话就是,没有入不二法门,没有入一真法界,这是事一心。等于小乘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理一心,这是圆教大乘菩萨,圆教初住以上的,不但见思烦恼断了,也破了一分无明了,无明烦恼。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生‘实报’土。净土法门里头所说的,花开见佛悟无生,那就是刚刚证得‘理一心不乱’的这个境界。要是到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尽’了,那就是‘寂光’净土,是上上品实报土,是圆满的常寂光土。‘功夫成片’,我们讲到最低级的功夫成片,诸位要知道‘伏而未断’,就是见思烦恼,这个见惑思惑并没有断掉,但是什么呢?有能力伏住,伏惑没有断惑,这个叫‘带业往生’,净土法门讲带业往生,这是说的这一个境界。
那么再讲到不退,这个不退转是很难得的;如果我们修行要‘不退’的话,诸位想想,成佛那里要三大阿僧只劫呢?麻烦是退得多、进得少,这才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如果不退转,那多好呢!当然退有退的因缘,换一句话说,他有退的环境;不退一定要具备不退的条件。在我们娑婆世界,这个退的缘太多太多了。自己身体疲乏了,兴趣失掉了,会退心。或者有亲朋好友,他们喜欢玩乐的时候,邀到你一道去玩了,你在盛情难却之下,也退了心。有种种退的因缘,自己无法把持,所以退的多,进的少。西方极乐世界,因缘太好了,换一句话说,它具有不退转的种种条件存在,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条件个个具足,这个实实在在讲,太难得了。
经里面讲三不退,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解释四种不退,那么我们来看看那四种?第一个是‘念不退’。这四种不退,前面的意思境界都深,往后面渐渐说得浅显。念不退,这是最深的,‘念念流入如来果海’。换句话说,念念都向着成佛大道。这一点我们得想想,我们二六时中,一天到晚,我们这个念头是不是念念都是成佛的念头?很难很难啊!我们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有几个念头流入如来果海?你就想到这个事情之难!所以念会退,退到哪里去?退到六道,退到恶道。念人天,这就退到人天道;念贪嗔痴就退到三恶道去了。你不想不晓得,你要一想这个问题,真是严重,真是可怕!
第二,行不退,‘精进度生不堕二乘。’二乘人怎么样呢?二乘人不度众生,因为度众生很麻烦,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你诚心诚意发心去教导他,他未必肯接受。所以二乘人,声闻、缘觉跟阿罗汉、辟支佛,只度自己不顾别人。至少说,他不主动去教人,他是被动的,你去求他,他教你,你不去求他,他不教你。就跟世间老师一样,‘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他这个老师是有相当架子的,不像菩萨,菩萨怎么样?主动来教你,菩萨作‘不请之友’,你不请他,他自己就来了。所以这是行不退,精进度生不堕二乘。
第三讲‘位不退’。为什么他这个地位,譬如讲从圆教初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他这个位子不退,因为‘上善聚会,永离退缘’。西方世界都是最善的这个善人,大家聚会在一块,没有恶缘,没有坏人,所以你不会退转的。
第四讲‘毕竟不退’。经里面只讲这个三不退,这一条是蔼益大师给我们加的,非常有道理。‘佛号经名’,不仅是阿弥陀佛、阿弥陀经,当然直接是指这两个,一切佛的名号,一切经的经名,‘功德’都‘不可思议,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毕竟因斯得度。’这是说明,所以佛法这是金刚种子啊!我们今天对众生,帮大家的忙;前面这三种,我们帮不上,这一种帮上忙。我们印经、印佛像,叫你见闻到佛号,见闻到经名。我们用录影、录音,使你闻到了佛法,‘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一生不能得度,将来必定会因这一个因缘而得度,这个是佛法真正不可思议的功德。
那么再说到这一部经它的重要之处,‘华严奥藏’,这是大经奥秘的宝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那么你就想到这个弥陀经的重要性,它要不重要;在这一个地方可以看到,整个佛法可以说是归纳在这一部小本的弥陀经里面。
‘佛’为了度一切‘众生’,‘随机施化’,‘机’是众生的机感,施舍教化的方法,善巧方便。‘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八万四千法门,方便法门,指归的一条路。在方便多门里面,讲到最‘直捷’、最‘圆融’、最‘顿入’的,无过于‘念佛往生’。这是我们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所看到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大方广佛的结论,提倡的念佛往生。善财童子表演的就是念佛往生,这个方法‘简’单、容‘易’、‘稳当’,八万四千法门算是第一;第一简单、第一容易、第一稳当,‘稳当’是可靠啊!决定不落空。要领是‘信愿持名’,这是本经的三大纲领。莲池大师讲:‘但见弥陀,何虑不悟?’这个‘悟’是明心见性,是证得理一心不乱,是入一真法界。‘法门尊重’,不管是那一宗那一派,对于阿弥陀经,对于持名念佛,无不尊重。‘独以此经’法门尊重,独以此经。因为无论那一宗那一派,早晚课诵里面,晚课都是以弥陀经,念弥陀经,念阿弥陀佛。就连达摩祖师传来的禅宗,都不例外。你要是不信,你去看看禅门日诵,那就是禅宗里面的课诵本。禅门日诵就是早晚功课里面,它是以两种东西为主要的功课,早课里面是以楞严神咒为主,晚课里面就是以弥陀经为主。那么诸位由此可知,连禅宗都这么重视,何况其余呢?这一点意思,我们一定要了解。
除了这个理论方法,概略的我们晓得了一点之外,在此地我们跟诸位举出几个往生的人,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文殊、普贤’,这是每一位学佛的同修都知道,华严三圣之二。文殊菩萨代表的是大智慧,普贤菩萨代表的是大修行,这两个人都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华严经里面,文殊菩萨有一首偈子说:‘愿我临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利。’那普贤不必说了,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还用得着讲吗?这是讲的补处菩萨、等觉菩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功夫,能比得上文殊、普贤吗?文殊、普贤尚且求生,我们自己想想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不求生净土呢?这是往上看,上面的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