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炎黄春秋200905-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是篇】 
“五四”精神 普世价值 彭 迪 钱 行 
五四运动及民族主义的走向 子 明 
大学大学:何时再有蔡元培 章立凡 
【春秋笔】 
胡耀邦在对外关系上的拨乱反正 宋以敏 
住房改革的由来与现状 杨继绳 
【往事录】 
南京是如何解放的 许荏华 
三年大饥荒中的人口非正常变动 林蕴晖 
国民党在大陆“二五减租”的失败 杨天石 
“4821”苏修特务案 韩 磊 
【一家言】 
普世价值不可一概否定 高占祥 
社会主义的世纪遗产 应克复 
谁都摆脱不了客观规律的掌控 冯东书 
【亲历记】 
从我的经历看反右 郭道晖 
一个小学生在1958年的经历 高 明 
【人物志】 
李正文的奇功 张惠卿 
另一个段祺瑞 杜婉华 
【怀人篇】 
耀邦同志教我们做人做事 马懋如 
缅怀萧克老将军 黎 白 
【古今谈】 
汤涛潜与晚清立宪法运动 傅国涌 
【海外事】 
一个人的抗议史 贾西津 

“五四”精神 普世价值·彭 迪 钱 行
  “五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90年,它的划时代意义没有过时。它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精神不但给中国人民指出了救国兴邦的道路,而且以最精炼的语言概括了近代文明世界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则和前进方向。 
  1919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爱国革命运动就是在“五四”精神鼓舞下席卷全国,震惊中外,它象征着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里程碑。毛泽东说过:“这种民主革命是为了建立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社会制度,即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毛选四卷523页)人们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布:“五四”精神是普世价值观重要的组成部分。 
  “五四”精神的要点:一是人民作主,尊重本国和全人类的个人价值和基本权利;二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按事物演变的科学规律办事。“五四运动”的先驱者把这两点精神亲切地称之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取自英文Democracy andScience第一个音节的谐音)。 
  这两位老师对指导人类的生存与进步的重要作用,已为世人公认。但对这两个老师是文明世界的孪生兄弟,不可分割,同样重要,缺哪个都不行的观点则见仁见智,不见得人人赞同。这种现象也不奇怪。因为人们对“民主与科学”二者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效益,认识有深有浅。人类能适应、驾驭甚至一定程度改造客观世界以利生存和发展要靠科学智能。这一点,不言自明,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民主精神对促进科学发展和指导人类社会,包括各种群体,社团,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得到所有国家认同。此外,还有一个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民主改革涉及政治权力的归属转移,往往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碍而裹足不前。 
  笔者两人都是在“五四”时代出生,耳闻目睹世界大战的风云变幻,参与过烽火连天的抗日和解放战争,体验过我国革命胜利的喜悦,也遭受过人为的折腾磨炼,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们又曾同时或分头在苏联东欧和西欧北美等国家工作或访问,给了我们一些观摩比较和反思的机会。这种跨世纪跨国界的经历给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印象和感慨。其中也许最切肤的疑难就是:为什么我国千千万万的志士仁人,尽毕生精力,出生入死,忘我战斗,在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富强、和谐的中国时竟会在自己国家内遇到这么大的人为的阻力和困难?我们略有自知之明,没有下过硬工夫,没有足够的水平从研究经典著作中找出答案。欣逢“五四”运动90华诞,我们只想略尽老骥绵薄之力,对“五四”以来这段时间里自己的见闻和体会稍事梳理,试图找出一个简明的答案以邀批评指正。我们发现,一个最通俗易懂的答案其实就在“五四”精神之中。 
  古今中外的历史实践证明,那些既重视科技开发,同时也重视民主建设的国家,大踏步前进。世界进入近代文明时代以后,在发达国家中,科学与民主往往是接踵而来或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例如:在西欧,12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反映了人们人文主义精神和个性解放的人权观念的觉醒,在政治思想、哲学理论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欧洲教会和皇权的专制统治进行了坚决、反复和持续的斗争,从而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后来的创造发明开辟了道路。在英国,18世纪初的科学发明带动了工业革命,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同时也培育了新的知识分子和日益强大觉醒的产业工人,紧接着就爆发了19世纪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争取民主权利的“宪章运动”。由此可见,民主为不受束缚的自由思想和科学研究创造条件;科学为探索社会前进方向和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依据。 
  既不讲科学,也不讲民主的政权,外不能抵御强权,内不能取信人民,迟早要被历史淘汰。只讲科学,不讲民主的国家,也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希特勒统治的德国,科技水平相当高,不可一世,但他的法西斯主义,对内屠杀犹太人,对外侵略扩张,国际国内,丧失民心,导致彻底垮台。日本军国主义也是仗势科技发达,军力强大,在亚太地区逞强,残暴侵占杀害外国人民,受到中美等受害国家奋起抗击,最后战败投降。 
  前苏联东欧从国防需要出发,对军事科学相当重视,这可以理解,但不讲民主,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是由少数人,一个党甚至一个人对大多数人实行专政。这种对民主精神的背离迟早要受到惩罚。笔者首次去前苏联东欧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看到它们的生活条件,教育水平比中国高,我们为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就高兴。另一方面也看到一些负面现象。 
  莫斯科的建筑高大庄严,令人肃然起敬。但道广人稀,日用商品奇缺。一些官员向我们宣讲他们的成就。但人民情绪不高,工作人员散漫拖拉,政治气氛沉闷,说话小心谨慎。在东柏林,工人游行示威,人们把汽车打翻在街头,苏联派出几万军警镇压,形势紧张。那时,波兰比较宽松,市民愿意和我们来往交谈。不久,波匈事件爆发,连匈牙利的领导人都被苏联军队逮走枪毙。后来听说中国劝阻苏联出兵华沙,波兰才免遭同样命运。捷克斯洛伐克气氛也显得紧张,人们和我们说话有所顾虑,在公共场所,左顾右盼,欲言又止。若干年后,当苏联的坦克开进捷克斯洛伐克,以“无产阶级专政”镇压布拉格之春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捷克人民为什么紧张。只有南斯拉夫气氛比较自由开放。尽管中国追随苏联,公开批判南斯拉夫,但笔者在那里采访时,当局对我们中国记者还相当客气,反映了这个国家在铁托领导下的气度不凡和自信。1956年我们在北京,忽然听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作报告。揭露斯大林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残杀干部和人民的真相,骇人听闻,出人意外。过去我们爱唱的苏联歌曲“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我们心里在问:这个国家在哪里? 
  和许多中国同事和朋友们一样,我们都很纳闷,都在思索议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怎么啦?当时的政治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大家思想上如饥似渴,想知道事出之因,想预料发展前途。主观上出现了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的愿望,客观上也出现了这种机会。遗憾的是,从1957年夏天开始,接踵而来的一系列反右政治风暴,为列宁——斯大林的“无产阶级专政”唱赞歌。一场如实总结经验教训以利清醒前进的历史机遇就这样擦肩而过,从而切断了一场新中国的思想启蒙,中国又回到了一轮又一轮的愚昧时期。毛泽东的最高指示强调在中国“列宁和斯大林这两把刀子不能丢”。全国鸦雀无声。 
  历史无情,中国的“最高指示”救不了苏联和东欧。20多年后,几乎是一夜之间,苏联和东欧的专制政权全部解体垮台,许多人认为,它们失败最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假“无产阶级”之名,行专政之实,违反民主,失去民心。如果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我们应该同情数以百万计的被专政致死的苏联人民,并从苏联的失败找出内在的原因,引以为戒。但在中国,有人不仅不对前苏联和东欧广大人民的新生祝福,反而竭力为专政者的失败唱挽歌,牵强地归咎于外国干涉,甚至对那些杰出勇敢的民主改革的领军人物如瓦文萨和哈维尔等,冷嘲热讽,公开非议,严重地伤害了这些国家的民族感情和民主精神。 
  1956年我们第一次到英国当记者。那时大英帝国已经衰落,不再是对外殖民扩张的霸王,我们第一次看到坚强含蓄而幽默的普通英国人。二战中伦敦被德国轰炸破坏得很严重,有些地方还留下炸弹的伤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自豪的英国人继续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和正义。在伦敦和其他城市,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举行声势浩大的和平游行示威,反对英国政府追随美国的战争政策,有少数警察保护,秩序井然。在英国议会两院,我们目睹首相或其他官员向议会汇报政府工作,接受审查。那时正是苏伊士运河危机时期,许多议员发言批评英国政府的中东政策,艾登首相为此而被批判下台,由麦克米伦接替。离职后的丘吉尔虽然威信很高,但只是一个普通议员在座参加讨论。在海德公园,各种观点自由讨论成风,既是政治生活,也是思想交流。在这里,没有多少清规戒律或不许人们说三道四。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称雄世界,对外横行霸道,不讲民主,凭借军事优势,推行单边主义,一再武力扩张侵略,干涉他国内政,残害外国人民,结果是从古巴、越南到伊拉克、阿富汗,到处碰壁,屡战屡败而屡教不改,在国内国外威信扫地,形影孤立,如不改弦更张,对外遵守国际行为准则,采取民主和解,平等待人政策,终将走向衰败。这次美国人民选出名不见经传的黑人人主白宫,破美国历史的纪录,反映了美国人心思变。在此关键时刻,美国能否虚心总结教训,改过从善,世界都在以怀疑的态度等着瞧。美国一大优势是对内讲民主。虽然它的民主制度远非完善,尤其是执行中问题不少,但它立国的基本原则“民有民治民享”,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议政参政,批评监督弹劾党政领导的基本权利,保障言论学术思想自由,广纳天下英才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这是美国人的骄傲,也是美国力量的源泉,不可轻视蔑视。 
  对中国来说,只讲科学,不讲民主的教训也很深刻。在这里,重温一些众所周知的历史片段也许是有益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闭关锁国、腐败虚弱的清廷面临列强侵略欺凌,不学习国外全面提高国民科学水平和公民意识的成功经验,企图单纯靠军事上重整旗鼓兴邦而反对在内政上革新图强。其结果是李鸿章、张之洞的坚船利炮洋务运动既没有扎实的科学根底,更没有民主制度的有力保障,其结果是前方兵败如山倒,后方康梁的立宪变法被专制王朝无情镇压而夭折,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下,中国开始沦落为半殖民地。当时中国的主要敌方日本走的恰恰是一条相反的道路。他们上下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