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典思维法-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913 年,科学家玻尔在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说的基础上,运用高起点
接力创新思维,把核式结构模型与量子理论结合起来,解释了诸如氢原子光谱问
题等许多已知的实验现象,发表了三篇有名的论文,在物理学界产生了强烈震动。
由于对原子结构和辐射研究的贡献,他于1912 年获得了物理学奖。他的获奖,
应归功于这种高起点接力创新思维。
1925 年,德国著名现代物理学家海森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矩阵力学理论。
1927 年,海森堡又第一次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这一原理指出:在同
一时间以相同的精度测定粒子的位置与动量是不可能的,只能精确地确定两者之
一。海森堡提出的〃不确定性原理〃与奥地利科学家薛定愕的〃波动力学〃成为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海森堡从而成为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并因此于
1932 年荣获物理学奖。
移植思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海军在大西洋用潜水艇袭击美国运输军用物资的货
船,不到一年时间,德国就歼灭了美国三分之二的货轮。
当时美国虽然有三十来个大船厂,即使是日夜不停地造船,一年之内也只能
生产100 艘大货轮,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了被击沉的货轮数量。
正当造船公司一筹莫展之际,有的专家发现福特汽车公司造车的速度非常
快,经了解,那是因为福特汽车公司实行零部件生产专业化。
造船厂恰好相反,所用的零部件和装配都在一个船厂完成。
见贤思齐,于是,船厂移植了福特公司的生产方法,很快,造船速度就大大
提高:从1942 年开始,先是四个月造一艘,随后是一个星期,最后是三天。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中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虽为创新奇才,但他
也曾遇到过知识不足的困扰。
早在1884 年,爱迪生在研究白炽灯时就发现,在实验中,作为灯丝的碳纤
维的灰粒总是跑向灯泡中的导电金属板,他注意到这一现象,但却无法解释这种
现象。
这一现象称之为〃爱迪生效应〃,其发现时间要比电子管的发现早20 多年。
在爱迪生之后,这项未竟的事业由科学家汤姆逊用电子理论揭开了这一奥秘,并
清晰地解释了灯丝上发射的电子束。
瑞士的乔尔吉· 朵麦斯特拉尔是狩猎爱好者。
一次,他去猎兔,钻进灌木从中。可是兔子溜走了,他十分扫兴地从灌木从
中出来时,发现裤子上粘满了苍耳子,而且粘得很牢。他想:能不能利用苍耳子
粘裤子的原型,发明一种能开能粘的带子?这就得搞清苍耳子为什么能粘在裤子
上。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原来苍耳子的小刺尖上都有个倒钩,苍耳子就
是凭这些倒钩粘在裤子上的。弄清了这个机理,他发明出〃贝尔克洛钩拉粘附带〃; 
这就是一贴就能粘附住、一拉又能脱开的尼龙布带。乔尔吉申请了专利,组建了
公司,成了年收入几千万元的实业家。如今,这种尼龙粘附带己经广泛地使用于
服装、轻工、军工等诸多领域。
格德约是加拿大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
有一天,他在办公室里不小心碰翻一个瓶子,瓶子里装的液体泼在一份正待
复印的重要文件上。格德约十分着急,心想,这一下闯祸了,文件上被污染的文
字不可能再看清了!他拿起文件来仔细察看,结果既出乎意料,又令人高兴― 
文件上被液体污染的部分,其字迹竞依然清晰。
当他拿去复印时,又一个意外情况出现在他眼前:复印出来的文件,被液体
污染过而字迹依然清晰的那个部分,竟又变成了一块块漆黑一团的黑斑,这使他
由喜转忧。
怎么消除文件上的黑斑呢?正当格德约绞尽脑汁却又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针对〃液体〃和〃黑斑〃的例过来的念头:自从有了复印机,
人们不是常在为怎样防止文件被盗印的事发愁吗?是不是可以以这种〃液体〃为
基础,颠倒一下,化不利作用为有利作用,研制出一种特殊的能防止盗印文件的
特殊的液体来呢?
念头一出,格德约就立志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最后推向市场的不
是一种液体,而是一种深红色的防影印纸。这种纸能吸收复印机里的灯光,使复
印出来的文件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因而用这种纸书写的文件是不能复印的。
但是用这种纸写字或打印,却不受任何影响。
1983 年格德约在蒙特利尔市开办了一家名叫〃加拿大无拷贝国际公司〃的
企业,专门生产这种防影印纸,尽管这种纸的价格昂贵,但销路却很好。
29 .推理思维
万物皆有关联,由此可以及彼,串点可以成
线,有效牵住一线,或可掌控全局,这,就是推
理思维的价值所在。
19 魂0 年H 月16 日,纽约爱迪生公司大楼一个窗沿上发现一颗土炸弹,并
附有署名F 。 P 的纸条,上面写着:〃爱迪生公司的骗子们,这是给你们的炸弹!〃 
后来,这种威胁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猖狂。1955 年竟然放上了52 颗炸弹,
并炸响了32 颗。报界对此连篇报道,并惊呼此行动的恶劣,要求警方予以侦破。
纽约市警方在16 年'卜煞费苦心,但所获甚微。所幸还保留几张字迹清秀的威胁
信,字母都是大写。其中,F 。 P 写到:我正为自己的病怨恨爱迪生公司,要让它后悔自己的卑鄙罪行。为此,不惜将炸弹放进剧院和公司的大楼,等等。警方
请来犯罪心理学家布鲁塞尔博士。博士依据心理学常识,应用扩散思维的方法层
层递进,寻找因果联系,在警方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做了如下因果推理:
.制造和放置炸弹的大都是男人。
2 .他怀疑爱迪生公司害他生病,属于〃偏执狂〃病人。这种病人一过35 
岁病情就加速加重。所以1940 年是他刚过35 岁,现在(1955 年)他应是50 出头。
3 .偏执狂总是归罪他人。因此,爱迪生公司可能曾对他处理;当,使他难
以接受。
4 .字迹清秀表明他受过中等教育。
5 .约85 %的偏执狂有运动型体型,所以,F 。 P 可能胖瘦适度,体格匀称。
6 .字迹清秀、纸条干净表明他工作认真,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模范职工。
7 .他用〃卑鄙罪行〃一词过于认真,爱迪生公司也用全称,不像美国人所
为。故他可能在外国人居住区。
8 .他在爱迪生公司之外也乱放炸弹,显然有F 。 P 自己也不知道的理由存在,
这表明他有心理创伤。。。 。。。 形成了反权威情绪,乱放炸弹就是在反抗社会权威。
9 .他常年持续不断乱放炸弹,证明他一直独身,没有人用友谊和爱情来愈
合其心理创伤。
10 .他虽无友谊,却重体面,一定是一个衣冠楚楚的人。
1 1 .为了制造炸弹,他宁愿独居而不住公寓,以便隐藏和不妨碍邻居。
12 .地中海各国用绳索勒杀别人,北欧诸国爱国者用匕首,斯拉夫国家恐怖
分子爱用炸弹,所以,他可能是斯拉夫后裔。
13 .斯拉夫人多信天主教,他必然定时上教堂。
14 .他的恐吓信多发自纽约和韦斯特切斯特。在这两个地区中,斯拉夫人最
集中的居住区是布里奇波特,他很可能住在那里。
15 .持续多年强调自己有病,必是慢性病。但癌症不能活16 年,恐怕是肺
病或心脏病,肺病现在已容易治愈,所以他是心脏病患者。
根据这种因果扩散的分析,博士最后得出结论:警方抓他时,他一定会穿着
当时最流行的双排扣上衣,并将纽扣扣得整整齐齐。而且,建议警方将上述巧
个可能性公诸报端。F 。 P 重视读报,又不肯承认自己的弱点。他一定会作出反
应以表现他的高明,从而自己提供线索。果不其然,1956 年圣诞节前夕,各报
刊载这巧个可能性后,F 。 P 从韦斯特切斯特又寄信给警方:〃报纸拜读,我非
笨蛋,决不会上当自首,你们不如将爱迪生公司送上法庭为好。〃
依循有关线索,警方立即查询了爱迪生公司人事档案,发现在20 世纪30 
年代的档案中,有一个电机保养工乔治· 梅斯特基因公烧伤,曾上二〃公司诉说染
上肺结核,要求领取终身残废津贴。但被公司拒绝,数月后离职。此人为波兰裔,
当时(1956 年)为56 岁,家住布里奇波特,父母双亡,与其姐同住一独院。他身
高1 。 75 米,体重74 公斤,平时对人彬彬有礼。1957 年l 月22 日,警方去他
家调查,发现了制造炸弹的工作间,于是逮捕了他。当时他果然身着双排扣西服,
而且整整齐齐地扣着扣子。
万物皆有关联:由此可以及彼;串点可以成线;有效牵住一线,或可掌控全
局― 这,就是推理思维的价值所在。
198 咬年初的一天,美国《 华盛顿邮报》 驻莫斯科首席记者杜德尔发回报社
的一条令世界震惊的重大消息:苏联领导人尤里.安德罗波夫去世了。苏联一切
情况正常,没有发生什么异常变化,因此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驻苏大使馆和国务院核实《 华盛顿邮报》 这条拟发新闻时,都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为慎重起见,
这篇头条新闻被移到28 版的不起眼位置。然而,第二天上午,苏联的讣告却证
实了杜德尔的新闻稿。事后,苏联及世界许多大国情报组织都怀疑杜德尔是用重
金收买了苏联高级官员。然而,当杜德尔诉说了分析过程后,人们不得不佩服他
独特的新闻嗅觉和近乎完美的系统思维方法。他的分析过程是这样的:
( l )安德罗波夫有173 天没有公开露面,近几天不时有关于他身体不佳的消
( 2 )这天晚间的电视节目把原来安排的瑞典流行音乐换成严肃的、类似哀乐
的古典音乐。
( 3 )苏联高级官员利加乔夫在一次向全国发布的电视讲话中,破天荒省略了
按照惯例必须向安德罗波夫问候习惯。
( 4 )他驱车经过苏军参谋部及国防部时发现大楼里以往这时仅是少数窗户有
灯光,而当时几百间房间里灯火通明。
杜德尔把这些现象联系起来,由此推理得出结论:安德罗波夫已去世。
这,就是推理思维的厉害之处。
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杰斐逊纪念馆大厦落成使用已久,建筑物表面斑驳,
后来竟然出现裂纹。政府非常担忧,派专员调查原因解决问题。最初以为蚀损建
筑物的是酸雨。研究表明,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作用,该大厦每
日被冲洗的次数,大大多于其他建筑,受酸蚀损害严重。可为什么要每天冲洗呢?
因为大厦每天被大量鸟粪弄脏,那是燕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燕子聚在这里?因为
建筑物上有燕子最喜欢吃的蜘蛛。为什么蜘蛛多?因为墙上有蜘蛛最喜欢吃的飞
虫。为什么飞虫多?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为什么繁殖快?因为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这里的尘埃适宜繁殖?原来尘埃并无特别,只是配合了
从窗子照射进来的充足阳光。正好形成了特别刺激飞虫繁殖兴奋的温床,大量飞
虫聚集在此,于是吸引特别多的蜘蛛,又吸引了许多燕子,燕子吃饱了,就近在
大厦上方便。。。 。。。 问题的本原既然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是那么简单― 
拉上窗帘。
这,正是推理思维的真正魅力所在。
30 .超脱思维
腾空大脑,抹去旧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