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典思维法-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使用方便,还利用冷气下沉原理,使负载温度回升时间比一般冰箱长1 倍,减
少耗电,节约能源。
吸尘器发明之前,人们使用抹布、答帚除尘。后来,英国发明了吹尘机,运
用吹的原理把灰尘吹掉。1902 年,桥梁建筑师布特把吹尘机的原理逆向,变吹
为吸,于是,发明了吸尘器。灰尘可以吹掉,也可以吸去。吹与吸相反对应,但
是,在既没有吹尘工具,也没有吸尘工具的年月,人们面对除尘的问题,先想到
的是吹尘,因为吹比吸要容易得多。
容易得到的答案不是最好的答案,答案也从来没有最好的答案;容易做出的
创造不是最好的创造,创造从来没有最好的创造。
英国当年在铁路上使用的吹尘机通过大功率的压气机往车厢里吹气,直接把
垃圾吹出窗外,车厢内吹干净了,车厢外却飞扬着垃圾。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于是有人由吹想到了吸。
怎么吸呢?把吹尘机的原理颠倒过来!
用通常的照相机照相时,都是一帧帧地逐渐把胶片卷向一方,全部照完后把
胶片绕进另一方的胶卷盒'l ,取出。当一卷胶卷照完要取出来去冲洗时,许多人都
会因忘记把胶卷倒回原来的胶卷盒就打开后盖,结果造成整卷胶卷见光变黑。自
动卷片装置的照相机,也有因忘记按卷片按钮而报废了整个胶卷的时候。
怎样才能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呢?
日本富士写真胶卷公司的开发部想到了程序逆向:当你把胶卷装进照相机
时,小电机就会自动地预先把胶卷卷绕在另一根轴上,这样,当你一帧帧地折完
后,胶卷就被卷进了原来的胶卷盒中了。此时,你的照相机的后盖不用担心失误
曝光。反程序卷绕胶卷,只是对原来的照相机做了小小的革新。这种能够反程序
卷绕胶卷的照相机迅速畅销。
人们在睡觉后,身体中会散发出热气,其中80 %的水分(约240 ? 400 克)由
被褥吸收。铺盖含有湿气的被褥不仅使人感到不舒适,还有可能引起风湿等病症。
这就需要经常保持被褥的干燥,通常的办法就是勤晒被褥。晒被褥需要有晴朗的
天气,如果有一种被褥烘干机就好了,可以不受天气的影响,随时〃晒〃被褥。
有需要就有市场,日本东芝电器公司抓住这一需要,抢先行动,设计制造出一种
被褥烘干机投放市场。这种被褥烘干机是一个很大的箱子,里面有两根横杆,用
来悬挂被褥,然后通过热风干燥,这种结构的烘干机价格高,体积大,搬动与吊
挂被褥相当不便,以致长期滞销。
日本三菱电气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在设计被褥烘干机。他们仔细研究了〃东
芝〃的被褥烘干机,东芝的被褥烘干机的结构是被褥在烘干机之内,三菱来了个
结构逆向:被褥在烘干机之间,然后向栅网中吹入热风,一次可将被和褥同时吹
干。结构逆向的这种烘干机体积小,成本低,作用方便,不需搬挂被褥,投放市
场的第一年,就销售170 万台,超过当年录音机的销售量。
〃东芝〃与〃三菱〃的两种被褥烘干机,采用的烘干原理一样― 热风吹干。
不同的是结构,一种是被褥在烘干机内,另一处是被褥在烘干机外。创造的最大
差别是思路上的差别,从〃被褥在烘干机内〃到〃被褥在烘干机外〃,这就是思
路的差别,思路不同,创造不同。同样一个目标,例如,烘干被褥,可以通过不
同的创造去实现,不同的创造不一定是原理不同,更多的是结构的不同结构逆向,
相对原来的结构就是一种不同的结构,就是一种新的结构。结构逆向也许会比原
来的结构更合理,更简单、更有效,这就是结构逆向创造的目的。
日本有个〃东洋人造丝公司〃,他们在生产中遇到一个难题,即,合成每根
纱的5 根线粗细总是纺不均匀,技术人员绞尽脑汁,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大量
的次品,直接影响了公司的效益。这时,有个生产班长建议,既然5 根线纺不均
匀,为何不索性生产一种表面粗糙的面料,给一贯追求光滑闪亮衣服的顾客来个
惊奇呢?公司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这种表面粗糙、质地柔软的新型面料,一投
放市场,就深受顾客欢迎。
次品的处理办法是降价销售,而日本那家公司转换思路,使次品摇身一变为
畅销品,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汽车的噪声搅得人们心烦意乱,成了一大公害。以往,人们都在控制和消除噪音源上下功夫,但许多噪音源很难根治,于是,有人就从相反的方面进行相同
目的的设计― 用噪音消除噪音。例如,意大利佩鲁贾大学声学实验室,他们用
逆向思维设计了一种汽车消音器,这种消音器是一个用不锈钢制成的装置,带有
4 个喇叭,汽车在行进中产生噪音时,1 个喇叭发出反向声响,将汽车噪音抵消。
为取得良好消音效果,消音器尽量装在排气管的末端,经试验,这种新消音器最
多可将行驶中的汽车产生的85 分贝的噪音减少70 分贝。这种新装置能提高汽车
的马力,因为安装了这种消音器的汽车可节省10 %的能量。
1999 年3 月1 日,《 新民晚报》 赫然登出一则标题为〃灵机一动,省下亿
元--一超大型船将倒进出宝山港〃的消息。介绍了上海港一位高级领航员的金点
子:他用逆向思维提出,超大型船舶不用掉头而是倒着进港。
近年来,随着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发展,集装箱装卸的主要港区-一
张华洪码头和军工路码头,其能力己经饱和,而宝山港却因掉头区域和部分航道
太〃窄〃的限制,重载超大型船舶卡在港池外面,因而面临〃吃不饱〃的窘境,
集装箱吞吐量日益萎缩。为此,上海市府多次召开专家会议,征求良策,专家们
大都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极高,花费也巨大。当时,以特邀身份参加会议
的上海港引航站站长、高级引航员杨锡坤,他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大胆提出与众
不同的新设想:用倒航的办法,将超大型集装箱船引入宝山港池,这样,就能一
举解决超大型船体掉头难的问题。这一方案不仅可以免去在扩建港口工程费用上
亿元,而且能大大缩短船舶公司的运期。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闻此〃金点子〃; 
欣喜万分,当即委托设计单位按倒航方案重新规划。1 998 年12 月28 日,在宝
山港区超大型船舶进出港池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会上,专家认为,倒航可行性研究课题具有创新精神,设想大胆新颖,具有在全国各港口推广的价值。
有一种穿鞋用具叫〃鞋拔子〃,穿较紧的鞋时,放在鞋后跟里往上提,使鞋
易于穿上。
有人就想,那么需不需要一种与鞋拔子的使用目的相反的用具呢?
与鞋拔子使用目的相反的目的是脱鞋,反求设计的就是一种能用来脱鞋的用
具。在日本旅馆、饭店的房门口立着一根约100 毫米长的橡胶棒,将鞋跟贴近它,
鞋子就能脱下。后来,日本北海道的一位先生,他设计了另一种脱鞋工具:在波
形橡胶板的底面贴上粘结带,将它固定在大门口用之脱鞋。起初,他先在自己家
里用这种工具,后来,经与某橡胶大公司商谈,该专利被那公司以200 万日元买
去,由其子公司专门生产。
无独有偶,另一位日本人也在设计脱鞋工具,他把浴室里为吸住肥皂而设置
的章鱼吸盘切下一块,用双面粘结带,将其底面固定在大门口,鞋跟靠上去就会
被吸住,这样便可脱下鞋子。同波形板比较,脱鞋的效果可能好得多。日本发明
学会会长丰泽丰雄称赞,这是一个相当有名的设计方案。
面包历来是先烤后包,将这一程序颠倒过来成为先包后烤,这是德国人的创
造。反程序后,首先将生面包团用玻璃纸袋包装,袋口折叠成三角形状封闭,再
采用通常的温度烘烤,即可得到优质面包。程序与反程序的差别,只是烘烤温度
比原来延长约5 分钟。程序逆向后,面包成品无需再包装即可直接销售。而且
由于玻璃纸不透水蒸气和高分子芳香物质,可使面包的质地更加柔软、疏松和丰
满,更为芳香可口。特别是,面包成品始终不与外界接触,更加卫生,并能延长
贮存期。
认识一个事物时,应该思考与这一事物相反对应的是什么事物。我们通过一
个事物的存在,可以去预见、预测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的与之相反对应的事物的
存在。许多发现就是经过这样的假设、验证后获得的成果。
怎样使汽车在胡同里调头。通常都是司机观前望后地打着方向盘慢慢地把汽
车转过来。假如采取某种办法,汽车停在原地不动,让地面转动一下,同样可以
使汽车调头,这就是相反相同的答案。20 世纪80 年代,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市
政当局,设计了这样一种装置:在死胡同的尽头安装一块活动平台,司机只要把
汽车开上平台,然后按一下电钮,平台就载着汽车自动调过头来-一这既节省了
车辆调头的时间,又减少轮胎磨损,还可避免车辆调头时可能遇到的麻烦和不安
全的因素。
逆向思维决不是沿着〃原路〃返回,而是跳跃到一条新的道路上反反向前进,
从相反的方面抵达同样的目标,或者达到新的目的,或者从相反的万面超越他人。
有个细心的摄影师,他发现到这个问题:每次拍集体照,都会赶上有人恰好
闭眼。闭眼的看见照片,自然不高兴,心想,我绝大部分时间都睁着眼,你为什
么偏让我照一副无精打采的相片呢?这不是歪曲我的形象吗?
拍照时,顾客往往在等摄影师喊:〃一!二!三!〃但坚持了半天以后,往
往会在〃三〃字_L 顶不住,而闭上眼皮。于是,这位摄影师换了一个思路,他请
顾客们全闭上眼,听他的口令,同样是喊:〃一、二、三,〃在〃三〃字上一齐
睁眼,果然,照片冲洗出来一看,一个闭眼的也没有,全都显得神采奕奕,比本
人平时更精神,大家皆大欢喜。
以水灭火是经验,以火灭火就是创新。有一次,美洲有一处草原上失了火,烈火借着风势,无情地吞噬着草原上的一切。那天刚巧有一群游客在草原上游玩,
一见烈火扑来,个个惊慌失措。幸好有一老猎人与他们同行,他一见情势危急,
便喊道:〃为了我们大家都有救,现在听我的。〃老猎人要大家拔掉面前这片干
草,清出一块空地来。这时大火越来越逼近,情况十分危险,但老猎人胸有成竹,
他让大家站到空地的一边,自己则站在靠大火的一边,他见烈火像游龙一样越来
越近,便果断地在自己脚下放起火来,眨眼间在老猎人身边升起了一道火墙,这
道火墙同时向三个方向蔓延开去。奇迹发生了,老猎人点燃的这道火墙并没有顺
着风势烧过来,而是迎着那边的火烧过去,当两堆火终于碰到一块时,火势骤然
减弱,然后渐渐熄灭。游客们脱离险境后,纷纷向他请教以火灭火的道理,老猎
人笑笑说:〃今天草原失火,风虽然向着这边刮来,但近火的地方,气流还是会
向火焰那边吹去的。我放的这把火就是抓准时机借这气流向那边扑去,这把火把
附近的草木烧了,这样那边的火就再也烧不过来,于是我们得救了。〃
20 .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将由外部世界观察到的
刺激,牵强性地与正在考虑中的问题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