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器知识 2009年第11期-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安门城楼上阅兵的毛泽东为什么表情常有变化? 
   
  1949年10月1日的新中国开国大典之日,从中国摄影师拍下的历史镜头中可以看到,广场上万众欢腾之时,毛泽东的表情却始终凝重,此刻的心情按他自己说是“又愉快又不愉快”。毛泽东后来解释: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总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 
  当时在天安门参加检阅的英雄部队,也显现出“很落后,很穷”的情景。展现在广场上的装备是日制九七式坦克、150毫米“花炮”和德制七九步枪、捷克式轻机枪……这些缴获的“万国牌”武器出自十几个国家,多是别国淘汰的旧品。检阅途中有一辆装甲车驶到天安门西侧因机械故障熄了火、多亏后面装甲车里的战士急中生智。开上前去把开不动的装甲车顶到西长安街上。城楼上的毛泽东等领导人对眼前的这一情景看得清清楚楚。不过没有责怪任何人,因为这是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中的烂装备。 
  据卫士长李银桥等人回忆。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足足站了六个小时没有休息。阅兵式的最高潮,是新建的人民空军的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此前看着阅兵,人们只闻军乐奏响而屏息无声、此刻在广场和城楼上突然爆发了如雷如潮的掌声欢呼声,毛泽东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因为从这一新军种的亮相看到了人民军队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1950年10月1日,毛泽东又一次登上天安门,检阅了第二次国庆阅兵的队伍,从留下的历史镜头也可看出他脸色比较严肃。此时国内外形势严峻,尤其是朝鲜战局在半个月前的美军仁川登陆后迅速恶化,炮火就要烧到鸭绿江边,新生共和国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庆节这一天,毛泽东收到了朝鲜领导人请求中国出兵救援的信。此时因美军入侵朝鲜和台湾,国内残余反动势力的气焰增高。国庆节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报告。破获了一起国外特务准备在庆典时炮轰天安门的案件,并搜到一门解放前遗留下的旧迫击炮。 
  在过去革命战争中便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气慨的毛泽东,此时虽然日夜思考对策,却仍镇定自若。在上天安门前,他对周围的人说,如果真遇到打炮,谁也不许跑。 
  国庆一周年阅兵时,解放军的武器还没有来得及换装,阅兵部队只是换上了新军装和大沿帽,所携带的仍是战争年代缴获的杂式轻兵器。比较有特色的,是骑兵部队驾驭1900匹白马以六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这一天在城楼上结束了检阅后,毛泽东回到中南海颐年堂住所便召开研究出兵朝鲜的会议。经过多少个彻夜不眠的讨论,终于在10月中旬做出了震惊世界的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虽然存在美国对中国内地实施空袭的威胁。1951年和1952年国庆节在天安门仍举行了阅兵,毛泽东都照例参加。1951年受阅部队最前列的方队,是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身经百战的高级军官。这次阅兵中还出现了民兵大队,他们是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在1952年国庆阅兵中,公安部队首次参阅,还有160辆摩托车组成的摩托化步兵方队。1953年国庆阅兵中,装备苏制“喀秋莎”火箭炮的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 
  1954年国庆阅兵,是在全国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大好形势下举行的,部队编成和武器装备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刚刚胜利结束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诸军兵种参加了检阅,受阅部队 


fctxw/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天涯易读贴 TXT电子书 免费期刊杂志)


3



的武器结束了过去的不统一状态,全部上标准化、制式化的苏式装备。111架苏制战机组成了航空兵编队,也低空从广场上掠过。这一天站在城楼上的毛泽东,满面笑容地同站在左右的国外来宾——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和朝鲜首相金日成谈话。这时共和国正在凯歌中前进。赫鲁晓夫此次来华又许诺大幅提高援华水平,包括提供苏军现役常规部队的最新技术装备供中国仿制。刚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解放军参阅部队还显示出特别威武的雄姿,天安门上的毛泽东便显得格外高兴。 
  1955年国庆阅兵时,刚刚授衔的官兵们穿着有军衔的新式服装通过了天安门广场,军容焕然一新。1956年国庆阅兵在大雨中进行,受阅部队乘坐中国刚刚生产出来的解放牌汽车通过广场,精神振奋、士气高昂。50年代的阅兵年年都有新面貌,反映了国防事业的迅速发展。据卫士们回忆,这几年毛泽东每次登上天安门时都精神兴奋,阅兵结束后久久都不能平静,要服更多的安眠药才能入睡。 
  1959年10月1日,国庆十周年阅兵大典的规模远超过此前任何一次,在大大拓宽了的天安门广场上,由15个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组成的阅兵队伍接受了检阅。最令人兴奋的是,解放军带“五”字头的新式武器——五六式冲锋枪、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五九式坦克、歼五型歼击机等也纷纷亮相。这些靠引进苏联新技术而制造的新装备基本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基本都是中国自产。不过在世界范围内,此时一国军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已不是新型坦克和喷气式歼击机,而是美苏英已装备的核武器及远程导弹。恰恰在这一问题上,中苏之间刚刚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从国庆十周年阅兵的镜头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同赫鲁晓夫并排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这位开国领袖虽偶有笑容却比较勉强。虽然庆典空前隆重,毛泽东的心情却很不愉快,此前党内刚刚在庐山会议上就“大跃进”和经济困难问题出现了激烈争论。中苏关系也趋向恶化。中国国防事业的常规装备上虽有飞速进步,在发展尖端武器方面却受到苏联的限制。在毛泽东身边的贵宾赫鲁晓夫,便嘲笑过中国庞大的民兵队伍只是“一堆肉”,并利用核技术援助作为政治施压的工具。这一年6月间。苏联通知中国,将“推迟两年”提供原子弹样品。国庆节前夕赫鲁晓夫来华,中苏领导人会面时言谈又极不愉快。赫鲁晓夫为了报复,竟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毛泽东说准备撤回在华专家(翌年夏果然实施),并不再提供核技术帮助。城楼上的毛泽东听到这话,只是淡淡地回答了一句:“那也好。”随后,毛泽东便同身边另一位外宾胡志明谈笑,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其实,这时毛泽东已经下定了自力更生搞出原子弹的决心。他在党内便说明:“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从某种意义上讲,1959年国庆阅兵是中国单纯的常规装备检阅的终结,向“两弹一星”的迈进以更大步伐展开。 
  1960年夏天,因“大跃进”的“左”的错误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恶果显露出来,同年8月结束的北戴河会议决定全党共渡难关,毛泽东也决定带头不吃肉。在这种形势下,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发出通知说,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来又出现了政治动乱,加上在“反修”斗争时又将大规模阅兵视为模仿“苏联修正主义”的形式主义和搞“唯武器论”的做法,阅兵制度便在二十多年间中断。 
  1966年“文革”开始后,人民解放军又出现在国庆通过天安门的队伍中,不过从严格意义讲只属于参加游行性质而非阅兵。这时列队行进的部队指战员手中拿着的是语录本,也没有严整的队列训练,只是在1969年国庆紧张的战备气氛中手持半自动步枪做了几个集体刺杀动作。1971年9月发生了林彪叛逃的“九一三”事件,在紧张状态下中央临时决定取消了天安门国庆游行的惯例,此后毛泽东因身体状态日益恶化再也不能上天安门,国庆节天安门前的游行仪式也就此被取消。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1981年邓小平提出恢复阅兵制度,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了规模更大的阅兵。1999年国庆50周年时,江泽民主席又检阅了全新装备的部队。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天安门前又一次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当今天的人们通过天安门前的检阅看到新中国的国防事业日新月异之时,不能不回忆起全国解放初期毛泽东参加的阅兵,也会格外缅怀峥嵘岁月中的那些奠基事业。 
   
  编辑 李海峰 


fctxw/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天涯易读贴 TXT电子书 免费期刊杂志)



[阅兵历史]
开国大典第一师



作者:林儒生 

  讲述者:李水清将军 
  执笔:王缓平 
  李水清将军,原第二炮兵司令员,1949年开国大典陆军受阅部队67军199师师长老将军已于2007年8月去世,本文节选他的回忆录《从红小鬼到火箭兵司令》中有关开国大典中他率部受阅的一节,奉献给广大读者。让我们一齐随着老将军的思绪,回到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吧…… 
   
  1 
   
  1949年5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我与李布德政委骑着快马,风尘仆仆赶到军部。 
  “司令员来了?”见到脸上挂有几分神秘微笑的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我俩一同立正敬礼。经验告诉我,首长“大驾”光临,必有要事吩咐。 
  “首长,有什么重要任务?”刚坐到椅子上,我便急不可耐地问。 
  “猜猜看?”杨司令员显然有意在“卖关子”。 
  “目前华北全境都已解放,渡江战役已进行一个多月,莫不是让我们往西北进军,会同一野部队攻打甘肃、宁夏、新疆?” 
   
  “怎么样,我说得不错吧?他满脑子就是想着打,卧虎山一仗还嫌打得不过瘾,要打更大的呢!”说罢,杨司令员哈哈大笑。 
  “还是先让我给水清同志交点底吧。”韩伟军长操起根小竹竿,指向墙上挂的五万分之一军用地图。“华北地区有4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平津门户长山列岛现仍为蒋匪所盘踞。在我大军主力南下之际,敌有可能从海上向我战略后方实施突然袭击。为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保卫华北地区的和平建设,上级命令我六十七军进抵塘沽地区,担任海防守备任务。” 
  “太原、大同解放后,你们移师张家口外围已休整近半个月。”军政委旷伏兆同志接着说,“军里安排,5月29日,你们会同张家口党政军领导和群众代表在胜利广场举行祝捷庆功大会。30号凌晨5时,由张家口乘火车进至塘沽地区集结。” 
  “是,坚决执行!”我转过脸看看一直微笑不语的杨司令员,“就这些任务?” 
  “早就料到你肯定不甘心!”司令员笑着健步走过来,狠拍一下我的肩膀。“是你们两位军首长让我来给你揭这个谜底,中央已经决定,今年10月1日要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命令。我华北军区抽调一个师作为陆军代表,参加开国大典受阅仪式。这个光荣任务,又交给了你们一九九师!” 
  “感谢首长对我师的信任与厚爱!”我和李布德政委倏地站起,都激动得满脸通红,“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