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江文艺 2004年第09期-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真的,你骗人,”德生爷在床上开始咆哮,喊过几句声音又转为轻弱,“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春玲撕下上衣,露出一块手撕破的血肉。后来春玲很快就嫁了别人,那人是麻爹的细儿麻脸,德生就在那天晚上出去了,二十年后又回来,带着十几岁的两个儿子……
  “山妖水怪。报应啊报应,”尔后又由强转弱,“人。人。人……二十七年二十七年……人。”
  贵枝他们上来的时候,德生爷也着实不行了。“我什么也没有留。丰勇儿……要好……念书……这胸前的铜钱一定要和……我一路葬好……保佑你们,你们。”德生爷的眼又开始了长久的平视,他在想山那边,那边的那边是不是有一个古老的城……头垂下时,那枚双眼铜钱滑出内衣,摆动几下后又停在衣服上。
  看山屋里接着便是一阵死哭。
  德生爷下葬的那天,贵民用那罐子装满纸钱放在坟前烧,嘴里还念念有辞地磕了三个头,水姣在一旁好笑,寻思着等会儿要找个机会告诉贵民她有了。
  葬下的第二天,坟头上新土便长出星星的草,风中又生出许多小巧的摇曳。
  


在迷失中寻找
■  谢克强
  阎志对于我来说是既熟悉,但又有些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诗使我认识了他并熟悉了他。这位青年诗人先后出版了几部诗集,尤其是他的抒情长诗《纪念与挽歌》,引起诗坛关注。说有些陌生,是说他的小说。当他将他的这部小说集送给我时,我有些惊讶,接着便潜心读着,想从陌生中读出一些我熟悉的东西来。
  
  1
  
  视角,远不是一个社会立场,对于小说家来说,它更是一个认识立场。当你选取定一个视角时,它应该能够提供一个认识的可能性,让我们由此看到平常的角度看不到的东西。
  中篇小说《少年流浪去》就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用少年林清的眼睛洞悉这个世界。少年林清将写给姐姐林娅、妈妈和与他同班的少女李娜的三封信投进信箱后离家出走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离家出走,立即在学校、家庭甚至宋城的整个社会都引起了震动。
  故事由此展开。在少年林清流浪的行进过程与他回忆交叠的蒙太奇中,我们知道少年林清在十四岁时有生以来第一次为电视新闻主持人金虹的清纯与美丽失眠了;而当同班同学李娜遭到班上“四大天王”的骚扰时,少年林清冲上前去一声断喝:住手!他的果敢赢得了少女李娜的青睐——然而,无意中少年林清发现金虹与她的婚外情人在郊外偷情作爱时,他心中的偶像坍塌了;更令少年林清不解的是少女李娜不满林清的循规蹈距,却背着他迎合“四大天王”的野性,最后走向堕落。少年林清陷于迷茫中,决意在迷失中寻找他向往钟情的清纯与美。
  阎志不动声色地揭示了文学所应做的烛照灵魂的事。那可能是某一个人的灵魂,也可能是广泛意义上公众的灵魂,甚至是抽象的时代的灵魂。而作家所要做的就是要对灵魂负责,促使它健康一些、纯洁一些、自由一些,而不是滑向庸俗、病态、残破,甚至枯死。
  
  2
  
  善于观察人,是一个作家的重要才能之一。要观察人,就得有观察力。观察力是一种能够看出事物和现象中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能力。
  阎志来自深山,他又走向山的深处,在他父亲为之奋斗大半辈子的林业战线开始了他最初的社会生活。阎志是个有心人,他开始用他有点迷茫的眼睛观察人、观察事、观察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观察事与事之间演变的态势,并用笔记录下来,开始了他最初的文学生涯。如果说阎志的诗像大别山里山涧的溪水、山间的流云,那么他的小说则如青苔关下那苍茫起伏的山峦,凝重而绵远。不是么,阎志在一篇篇小说里,为我们生动而质朴地展示了山里他熟悉的小镇《风巷》的风情,展示了《云峰》在今天的历史大潮中不可抑止的躁动,展示了山村教师刘水清(《有鸟啁啾》)为女儿谋职、为职称评定、为改变生存状态而偷偷贩运药材而遭受的屈辱、苦难和艰辛,展示了刘牛(《种苗轶事》)穷得交不起儿子的学费又不忍心让儿子失学,不得不与贫穷抗争而无法摆脱由于经济关系而产生的悲剧命运……
  《鬼石》是这些篇什中较好的一篇。《鬼石》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信旺因为穷,眼睁睁望着自己钟情的恋人杏枝要嫁给别人,他突发奇想要在山上找到矿石就可以有钱有可能娶回杏枝。信旺寻找矿石的过程,与刘水清(《有鸟啁啾》)几经挫折最后决定偷偷贩运药材、与刘牛(《种苗轶事》)为使孩子能读书交得起学费经人指点种种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改变自己生存际遇而被生活的希望点燃,然后又一点点被消融,最后希望破灭而酿成悲剧。但信旺的悲剧比刘水清、刘牛的悲剧要深刻得多,也撼人得多。这是因为刘水清、刘牛的希望看得见摸得着,而信旺的希望只是他自己凭空虚构的一种幻想。当他的幻想被事实揭穿后,他不以为然,不仅不听劝阻反而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狂妄,继续为虚幻的希望抛洒热情,最后葬身在他自己亲手挖掘的矿洞里。因而,信旺这个人物形象也较刘水清、刘牛深刻、丰满得多。
  总之,他写了他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生活,这是难能可贵的。一个时期以来,文学界对作家的主体意识强调很多,反对作家成为机械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工具。毫无疑问,这是对的。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作家可以远离社会生活呢?一个作家,或许他的主观意识已经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毕竟经过了一个抽象的过程,要把它传达给读者,不可能不借助生活材料作具象表达。这个具象,实际上就是作家对生活作深入细致观察与剖析之后的全新感受。
  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一个作家在借助生活材料作具象表达时,是不难看出远离社会生活和贴近社会生活的。
  
  3
  
  人性是复杂的,人的本性有善有恶,但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是单一的,恶是普通的,恶会使合理的生命失调。
  《白狐》写的是三个守山人的故事。一老二少,三个守山的男人,在远离尘世的深山老林里生活着,倒也相安无事,寂寞无聊时也常常说起山里曾出现白狐狸的事,以充填寂寞与空虚。不想山里真的来了一个美丽漂亮的女人,因男人赌博将她输给人家她不得不偷偷跑出来避难。三个男人的世界的平静打破了,谁都想接近这个美丽漂亮的女人并占有她。于是,三个男人不由得明争暗斗。
  小说状写了三个守山人的生活常态。而一个女人的介入,使三个男人常态的生活发生了变化。阎志不仅善于抓住这种生活的变态,而且把一老两少三个男人为争夺一个女人明争暗斗的过程状写得一波三折,也使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同时也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某些本质的东西。
  《看山屋》,我一共看了两遍。当我写这段文字时我仿佛看到德生爷在临死前执意要搬到看山屋,只因那屋是他曾经流逝的梦。他要寻他流逝的梦,以带着曾经作为他精神寄托的梦走向另一个世界。
  这篇小说,悲恸的爱情故事和轻快的叙述产生一种间离效果。在短篇小说里,由于篇幅所限,常常截取生活片断,以部分暗示全体,但最好不要说透,只要叙述描写就行。也就是说要更多地让形象说话,使读者从你的形象中去思考,感悟人生意义,联想比故事更多的东西。另外,这篇小说在细节选择上也颇具功力,如德生爷临死将攒了半辈子的钱交给贵民,让贵民奉养孝敬他的母亲,谁知贵民在德生爷的坟头将钱烧了,祭奠他的父亲。一个好的艺术细节,既要具有生活的感性形象,又要有典型概括性,应紧紧围绕作品的意旨和人物的需要来精心选择,使之表现出思想和艺术的力量。赠钱与烧钱这两个细节的选择,即是如此。
  《看山屋》已显示出阎志在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潜力。更令我惊叹的是,阎志写这篇小说时,才十八岁。
  
  4
  
  《山林笔记》收录了七篇微型小说,或曰小小说。
  小小说因为篇幅短小,因而一般很难容下复杂的故事情节,最忌流水帐式的平铺直叙。要使小小说写得富有艺术魅力,这就要求作者善于剪裁生活,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经典型化提炼,艺术地再现生活。
  《亮月》是其中的一篇。故事很简单,丁二姐爱上了见过世界的李大狗,谁知李大狗今夜结婚,新娘却是他人。丁二姐望着自身那半大的肚子,然后慢慢倾入村头的池塘,将塘里发毛的月亮弄得波儿荡荡。
  一场爱的悲剧,却写得清丽凄婉,月亮在这里不仅是景,更浸透着淡淡的哀伤。
  不去刻意经营题材,也不故作高深地进行所谓的哲理思索,阎志以山民之子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这组小小说,写的都是一些可爱的小人物、小事件,让人从中去发现真善美,给日常生活以新的认识。
  其实,写什么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写。没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剖析、高度概括,没有生动、形象、准确、简洁的笔墨,是写不出短小精悍、深刻的小小说来的。
  
  5
  
  阎志曾说:“我的小说,亦是情绪的产物,很不注重结构和技巧,所以人们不难从中读出我对这片山林的真情实感。”正是这真情实感,使我从陌生中读出了我熟悉的乡情、乡味、乡土、乡风、乡音、乡俗,也使我进一步认识了那些与环境、与命运、与生活等等重重重压默默抗争的乡亲们,与他们同爱、同恨、同悲、同喜。正基于此,我才热情推荐阎志的小说。
  同时,当我掩卷沉思时,我又想起这样一个真理: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文学作品艺术性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作家生活基础、深入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作家的生活基础越厚实、对生活的理解越深刻,就越有可能在艺术上作出新的创新。许多优秀作品取得艺术成就的共同经验,就在于作家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对生活有深入独到的体验。但是,文学又不是生活简单的再现,任何生动的生活素材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搬照抄,不可能成为艺术作品。必须要有一定的驱遣语言、驾驭素材的能力,有合情合理的想象,善于将生活的感性材料加以改造、发展,重新组合构思,并且用准确、生动的文学语言赋于创作构思以实际形式,才能有真正的艺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阎志的小说创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他最近创作的《关于城市的四个关键词》和《小米小米》两个短篇小说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对于题材的拓展、故事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甚至语言的运用都有了新的探索。阎志开始重新寻找自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阎志会有更新更好的作品献给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一片热土!
  我们期待着。
  


去岳坟
■  冉正万
  自从定下去杭州的日期,我就想好了,到了杭州一定要去岳坟。为什么一定要去岳坟呢?一是我从没去过,二是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的说法:姑且不问历史,我们就认定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