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博览群书2005年第11期-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洲仍然在努力,东盟等区域组织一直很活跃,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中日韩三国合编东亚史的出版所表现出的民间对历史共识的寻求,这些都表明亚洲共同体还可以想象。但目前只能立足于中国,立足于“中国的重生”。中国开放以来日益成为世界的工厂,中国的世界性也越来越显著。人权政治、欧洲立宪、全球化等世界政治的新发展也在影响着中国。在资本主义,在共产主义之外,中国能不能创造出第三条路?天下理论能不能开出这样的第三条道路?还有待我们观察。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世界性在增长,世界利益、世界公意在增长,世界越来越像一个世界,世界的历史在形成。它依然是赵汀阳先生所说的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一个没有世界制度的世界,只好称之为地球,地球从来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按照《天下体系》一再提及的博弈论,民族/国家之间不可能选择双赢,但会保持互相不吃亏的均衡),哪怕天地不仁,坏到生灵涂炭坐以待毙的绝望,但世界依然在生长,在前行。世界广阔,永远生动而丰富,从来不单一。
  (《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赵汀阳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版,22.80元;《哈贝马斯精粹》,曹卫东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36.00元;《后民族结构》,哈贝马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28.00元)


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
■ 朱 正
  本刊创办之初,耀邦同志为杂志题写了刊名,这是对我们工作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本刊同仁一直引以为荣。今年11月20日是耀邦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本刊也已创办二十周年,我们刊发下面两篇文章,以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耀邦同志与一些被称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相比,或许学习更勤奋,读书更多,还真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特别是他的立身行事,可说是活的马克思主义。假如每一个被称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活着的时候,都像耀邦一样关心国家和人民的祸福,都不顾一身安危去担负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马克思主义也就会有更高的声望,更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了。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个称号,人们常常在大人物的悼词中看到的,只觉得这不过表明一下死者身份的等级,没有个性化的色彩。对于耀邦,我宁愿称他为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这可不是每—个被称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所配得到的称号。
  中国共产党过去长期执行的知识分子政策,是“争取、团结、教育、改造”,不言而喻,这就是把知识分子看作一种有待争取,有待团结,有待教育,有待改造的异己的力量。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个接着一个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思想改造,镇反,肃反,反右,直到“文革”,知识分子都是重要斗争对象。到最后,知识分子被统称为臭老九。其中知名度高的,被称为反动学术权威,此外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许多都被戴上各种各样的政治帽子:右派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三反分子,五一六分子,现管分子……光是右派分子一项,中央文件中所公布的数字是552877人。加上其他各项,总人数当在百万以上。大批知识分子处在不见天日的水深火热之中。直到打倒“四人帮”之后,知识分子的命运才开始有所转变。为知识分子出力最大的,是耀邦。
  1977年12月10日耀邦出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就立即着手进行平反冤假错案这项历史性的工作。他遇到的阻力、抵制和干扰是不小的。为了驳倒“两个凡是”这种提法,耀邦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两个不管”,他说:“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级组织、什么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这表明了他过人的胆识。
  1978年10月间,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了几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座谈会,最后形成了一个文件:《关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从这个文件中可以看出耀邦对知识分子的了解、关心和信任。文件指出:对知识分子队伍应当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在现有知识分子中,好的和比较好的是绝大多数,他们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已经过时。文件不但提出要继续做好复查和平反、昭雪冤假错案的工作,还提出对知识分子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耀邦的主持和推动之下,几十年间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像六十一人叛徒案,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反右派斗争案……等等等等,就这样都逐一得到了平反。具体个案,戴煌写了一本《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这已经是许多人都读过的名著了。
  我本人也是平反冤假错案的受益者。当时年幼无知,带着满脑子的幻想“参加革命”。没想到到了思想改造运动中就被开除了团籍,肃反运动中又当上了“老虎”,后来更被打成右派分子,开除了公职,送去劳动教养了几年,“一打三反”运动中又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判刑劳改。刑满释放,成了“现管分子”。由居民委员会管制,成了政治贱民。是耀邦平反冤假错案的努力,才使横加在我身上的种种恶名逐一除去,还了我一个清白之身。
  1982年我在北京遇见了李锐先生。长沙解放时我参加报纸工作,他是我们报社的社长,这时他在中央组织部工作了。老社长听我谈起几十年的经历,感慨甚多,要我把这些写给他。我写去了,他即加按语在中央组织部的刊物《组工通信》刊出,另外的党内刊物也有转载的。耀邦在党内刊物上看到我写的这封信,即作了批示,他是从我的“个案”推想到了另外还有不少知识分子的类似问题,批示大意是说:对于知识分子的这些冤假错案,应该主动去解决,不要等人家找上门来才去解决。当时他这批示还颇有一点影响,我大约收到十来封不相识者的来信,诉说自己的冤屈,希望我帮助他解决落实政策的问题。其实我哪有什么能力去帮助别人呢?我能够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些信件转给有关领导机关,请求酌情处理。是在耀邦推动平反冤假错案的大气候之下,我转出的这些申诉信,大约也有一两封起到了作用,这是当事人写信告诉我的。
  耀邦重视和信任知识分子,关心其工作条件,我还可以举一件我所知道的小事。那是听刘雪苇先生说的,他说他给耀邦写了封信,谈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对出版社工作方式的想法。耀邦在这信上所作的批示对他的想法表示了支持,大意是说出版社的业务应该由总编辑作主,别人不要去干预。雪苇很兴奋地把这一批示告诉了我,我听了也很觉兴奋,因为那时我正在一个地方小出版社担任总编辑,正深为一些不相干的干扰所苦。
  1989年4月15日中午,我和几个朋友在长沙又一村餐馆小聚,座上有李冰村兄、数学家侯振挺兄和北京来的于浩成兄,一共六七个人吧。大家漫无中心地随意闲谈。正说着,一位新闻界的朋友走过来,告诉我们耀邦当天逝世的噩耗。我们都震惊了。接着的谈话中都是表示对他的敬意和怀念,并决定发一唁电。我简单写了几句,由在座的各位签了名,发给中央办公厅转耀邦家属,也不知道仙的家属收到没有。在这份唁电中,我们就是称他为“知识分子的知心朋友”。
  今年隆重纪念他的诞生九十周年,我也稍稍有了点宽慰之感。我也深信,他在历史上的形象,必定越来越光彩。


历史,想对你说告别不容易
■ 章立凡
  隆重纪念胡耀邦诞辰九十周年,或许是建设和谐社会工程的组成部分。
  耀邦在世时致力于社会的“平等、宽厚、宽容”,追求社会和谐,但也为推进和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他逝世十六年以来,人们更是日益感到,这个社会实在是太需要和谐了。
  有朋友建议我写一点文字,纪念这位至今仍令人无法忘怀的伟大人物。我回答说:纪念的方式多种多样,何必要用文字呢?很多的话是无法用文字发表的,纪念要有评价,谁又有资格来对他作出历史的定评呢?
  耀邦逝世时有讣告和长达4000字的悼词作为评价,十六年来却很少被媒体提及,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李锐先生诗云:“活在人心便永恒”,耀邦仍鲜活地生存在人们的心中,历史还无法盖棺。因此,我能谈的只有一点感想。
  记得当年追悼耀邦的时候,悼词中的历史头衔成为颇费踌躇之事。有的老同志主张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最终没有授予这个头衔,仅在悼词的第二段用了“胡耀邦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这样一句不太通顺的话。
  马克思在评价自己时说:“我只知道我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是学者而非教主,他的伟大就在于——关注问题重于主义。
  现在的问题是社会需要和谐。
  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次日,叶剑英派儿子叶选宁去看胡耀邦。耀邦请他捎三句话给叶帅和华主席:“一句叫停止批邓,人心大顺;二句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三句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人心大顺、大喜、乐开花的社会,不就是社会的和谐吗?
  胡耀邦主政期间,虽然“阶级斗争为纲”余韵犹存,有些人仍以此作为打人的棍子,但被耀邦尽力制止了。这一时期是百年中国社会少有的相对和谐时期,在结束了十年内乱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之后,人们以相对宽松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朝气,重新憧憬共和国创立时和睦相处、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那时无须提倡,社会自有一种和谐气象!
  耀邦刚逝世时,他的长子德平先生在一个座谈会上,请大家以“祥和”的心情进行悼念。虽不幸事与愿违,但我永远记住了这个词。后来李瑞环先生主持宣传工作时,也提倡社会的祥和。从胡德平呼唤祥和时起,到今天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十六年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回顾这段历史,令人回想耀邦时期的和谐,也令人深思为什么“和谐”成了如今需要特别追求的政治目标。
  问题又在于需要告别历史。
  建设和谐社会要有规则,否则游戏就玩得不和谐,这个规则就是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曾提倡过的民主宪政。蒋介石违背国父遗教,长期搞一党“训政”,坚持个人独裁,结果被主张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中共推翻,建立了新的共和国,当年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即源于此。
  毛泽东成为中国的新领导人以后,颁布了一部宪法,却没有领导中国走向和谐社会,而是坚持斗争哲学,最终将人民拖入一场空前的历史浩劫,令宪法蒙尘。这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有定论的,无须我多说。
  胡耀邦以顺口溜形式说出的停批邓、平冤案、抓生产这三条,是针对当时社会三大主要矛盾提出的:一是对重大政治事件作出公正评价,二是对大量冤、假、错案作出乎反,三是发展生产力。这三条对于恢复社会公正,重建民主法制,建设现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