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91
哀黄河 1963 年 8 月
癸卯伏雨,闭户披览各家改建三门峡坝工意见。顿起无穷之虑,怅望禹功,泪垂无已。
昏昏八表停云里, 风雨凄凄满地水。 闷煞书生不得出, 闭门重讨治河技。 百家宏论亦纷纷, 造坝节流曾一是。 留洞排沙谋不用, 枉教民徙无常止。 曾参岂是杀人者? 郑国莫非怀鬼士? 尽说河清定可期, 长堤千里顶冲涘? 可怜血汗付东流, 留得空库仰谷底。 五载尔来管葛多, 改持开洞排沙旨; 纷纷献计泄库藏, 但恨水高壅远沚。 噫吁嘻!异哉奇计!摆脱秦灾复能几? 郑渠垂就木成舟, 应尽水库功用起; 兴利除灾并顾间, 巧谋犹待细研揣。 凡今谁是出群雄? 翡翠兰苕千手指。 谁掣鲸鱼碧海中? 百年难遇风流子! 莫教碧眼笑千秋, 莫使禹功坠如此! 雨打窗声催转急, 愿闻扫却杞忧矣。
改建三门峡坝的建议。 1964 年春我写信给董必武副主席,陈明三门峡坝淤
积的严重性。函式近四六韵文,并附上列两诗。承水利部召见,嘱拟改建计划。
穷两月之工乃上达:《改修黄河三门峡坝的原理与方法》(水利部 1964 年 9 月印)。
其法为开洞排沙,以灯泡式水轮机加速底流,期救秦川于陆沉;复蓄水以调洪兴 利。草罢即兴成诗三首,以记其事:
292
改修三门峡坝规划拟罢 1964 年 秋
策治河工谋算罢,顿时涕泪满衣襟。 却看小女娇憨态,哪识乃翁欣喜心。 两月伏书寻思苦,卅年载籍见功深。 秦川锦锈应无虑,有计拿鳌拯陆沉。
三门谋就拯三秦,谁济艰辛豫鲁民? 渠化招来沿路碱,泥流淤出仰河身。 必开洼径轻沙落,遂畅尾闾清道伸。 料得后生通尽理,解铃岂待系铃人?
黄河淤塞海河闾,泛彼督亢陂泽渔。 客岁抗洪怜失调,他年策划恐艰舒。 广陵散绝还堪惜,古楚狂来莫远疏。 斫却散樗安足道,九州行水复何如?
这个建议未得批复,因为对于黄河输沙下来的看法,我和大家有原则上的分
歧。我的主张是必须让泥沙排出水库,以挽救渭河南岸;而一般的主张是拦沙上
游,以减免下游河床淤高。但是,人们也怕泥沙继续淤在库内,于是把坝下部泄
水洞逐年一个个地打开来,弄得大坝千孔百疮似的,果然能排出很多沙来。而实
际上排出的是潼关以下库内历年的积沙,每年随着水流下来的泥沙,仍然淤在潼
关以上黄渭河槽里。人们却误认为这样开洞排沙改建三门峡坝之后,冲淤可以从
此平衡了。这样做好比把可以治好的急性肝炎拖延不治,而转成了慢性肝炎。1973
年初我把这个道理呈报了国务院周总理,说明必须外加能量以改修大坝,才能挽 救秦川。
293
三叩潼关 调寄虞美人 1972 年 春
少年驰走潼关道,风日华山好,壮年奉使叩函崤。 寻壑经邱、窈窕逐低高。
老来三顾关河杳,九曲黄流绕,秦川渺渺没波涛。 万里奔沙、谁与掣蛟鳌!
考察黄河中游地貌。七三年春承领导照顾,准许在监视下进人当时的“三线”,
潼关以上地区,考查黄河、渭河的地貌和河势。这对于一个具备理论基础的热情
治河者是大好的机会,对思路起了强烈的反应,有助于我两年后制定治黄方略。
当时人们一致认为大坝经过开洞排沙,库内蓄清排浑,黄河淤积末端不会再
上延。这时已有“交口淤积不上延论”。等到淤积已达到泾渭的交口后,又出现“临
潼淤积不上延论”。认为可以做到周总理指示的两个确保:确保下游不遭洪灾,确
保上游不影响西安。在这里工作的泥沙专家一致持此观点,于是,对于大坝改建
和运行方法奠定了错误的基础。随后也因此提出了修建小浪底水库的方案。我对 此全面否定,争辩无效。
黄渭之行,目睹中游人民遭受从下游移来的苦难,内心十分痛苦和同情。觉
得自己如此努力学习并工作,曾何补于苍生?茫然不知怎样去报国。当时写下了 途中所见的诗:
华州工农颂 73 年 夏
华州工农本“上游迁一家,下游保千家”之旨,背井离乡。地浸岸坍,则上山筑坝蓄水,斗志昂扬。
农似蜂忙工似蝶,蜜成甜到万人丛。 喜看麦穗千重浪,想见群心一片红。 总为下游洪灾苦,何愁我地碱侵穷? 神州八亿多豪杰,背井离乡念在公。
294
倾听华县华家公社主任宁冬梅
报告三门峡坝造成后的灾情 73 年夏
听罢毕家遭害苦,不禁簌簌泪交颐。 暴洪施虐知拦阻,恶碱侵农待溉漓。 凡此事先皆可见,一般律定莫相违。 平生积学曾何用?愧对苍生老益悲。
过韩城芝川村仰汉太史司马子长墓 73 年 夏
越山跨水赴龙门,诞降文星尚有村。 一触逆鳞千古冤,长留青史万年尊。 帝王故贬炎刘氏,揖让惟扬孤竹君。 安得雄才移治水,奔沙千里整河身。
夜独宿华山北麓,时同行咸上山 73 年 夏
花谢三秦岳自尊, 老夫力竭怯攀嶙。 当年直上西峰顶'1', 即日奔回北麓村。 梯陡至今犹破胆, 谷深未见有招魂。 巨灵倘擘青崖远, 拓阔黄流好畅奔。
注释:指 1932 年曾上华山。
一面俯首听批,一面竭思治黄 73 年
江淹才尽冯唐老, 哪有雄谋济众生? 未悟庄周飞蝶意, 且从列子御风行。 当年郑国徒劳敌, 今日曾参诬杀人! 遥望秦川空洒泪, 及身难报圣农恩。
295
治黄方略研究成功。 1973 至 76 年政治上有一相对安定的价段。我研究中
缺少参考书籍,三门峡当地领导多予照顾帮助。这期间我在工余时间完成了《论
治理黄河的方略》,并研究成了新的动力学规律:《论连续介体最大能量消散率定
律》,也写出了大量的诗篇。这些平生最大的收获,却是在戴着右冠、边干杂务边
劳动的业余时间内完成的。当对一面拥帚扫地,一面暗吟自己的旧作,心情倒是 开朗的。
国子监教授拥彗吟 l969 年 旧 作
国子先生且耆艾,苍颜华发临风前。 折腰拥彗挥尘舞,小语花丛累十年。 长彗长彗圆木柄,三载相持亦夙缘。 扫来满地琉璃滑,先生莞尔望云天。 这边行者过,讶见先生深叹息;
那边学子过,掉头疾去语窃窃; 亦有员工过,强抑笑容喜形色。
但见先生神韵逸。飘然乘化悠然得。 昔年剥削有余愆,而今无给心安谧。 先生有道出资封,先生有才仗工农; 斯道斯文堪扫地,斯技斯才要纳忠。 阅历江河如指掌,青灯埋首忆艰工。 辄从扬子谋江利,忍对黄河哭禹功! 有策犯鳞何足忌,临危献璞平生志, 此生哪值五羖皮,倘济苍生秦豫冀。 欲趋彤庭奉拾遗,书生一得容生计, 非关傲世玩才智,总是挈情忧国泪。
我说明自己的治黄方略,是从否定现行的治黄观观点出发的。这自然难于为
一般人,特别是当今负责者所接受。这些错误观点是:(l)依靠中游水上保持作
为治黄基础;(2)尽量把泥沙随着水流输到海里作为治黄原则;(3)认为水沙应
集流而非分流;(4)把高渠系统作为淤灌两岸低地的工程方法,及(5),不承认
296
淤积受下游控制趋向一定平衡坡度的原理。在 1976 年,我文里分析了这些观点错
误所在。不破不立,从而说明了分流是治黄方略的唯一途径。其时右冠尚在,理 所当然地被大家批判了一翻。
多么遗憾我未能在周总理在世时研究出来,他一定会接见我,允许我费他一
小时半的时间解说。直到 1979 年郑州治黄讨论会上才有机会向群众讲解。那时只
有提问,而不再有责问了。当时在会上我还发表了一首长诗:
治黄方略草罢,时客砥柱山头 1976 年 7 月
君不见,
黄河水发青海间,訇破龙门擘华山, 西望秦川纳泾渭,东冲砥柱震函关。 又不闻,
崤陵之坪狂士在,皓首穷研暴洪浼, 剖析黄流几席上,掣鳌竦剑穿云彩。 盘涡毂转走沙来,峡尽孟津圹地开, 南薄淮阴北通海,狼奔豕突落淤堆。 修堤千里防川溃,造坝节流斥卤秽, 生齿日繁待漓溉,有谋慎莫惊寰内! 吁嗟乎!
禹兴西羌或称谣,商竭周移事则昭, 王景桓桓擅工巧,潘驯琐琐近虫雕。 区区末枝奚堪耀,何用高颔郢雪调? 草罢推窗仰河汉,诸生鼻息正酣啸。
治黄方略转为长期研究的目标。 在 1979 年治黄大会上群众踊跃地听我讲
解,会后有许多人来函赞许。但是我把现行治河方略批驳得一干二净,怎会得到
官方的响应?从 1979 年到 1985 年,大家对于治黄象从来如此那样各说各的,尽
力避开交锋。自顾渐近暮年,从 1937 年青年起,就和老一辈水利学家争辩得耳红
面赤。半个世纪过去了,在开会时我仍然言辞犀利地议论着,而环顾左右,却都 是后生了。于是心里着急起来。词曰:
297
牙落惊老 调寄渔家傲 1976 年
牙落始惊身已老,形衰不役心犹矫,欲治黄河赍志早。 空负抱,掣鳌有策知音渺。
王景千年擅工巧,长才自古能伸少,细考其谋何所造? 行洼道,分流回注淤沙皎。
为此,我又重写了《论分流淤灌策治理黄河》,1985 年 6 月清华大学印行。
文中指明,分流淤灌是治理黄河唯一可行的方法,也就是排斥了所有其他治黄方
略。全文援用逐节推理的过程,说明方法的唯一性和可行性,并申明只要其中一
条悖理,则全盘皆非。这样分层叙理,是为了分题讨论并集中辩论。我这样向全 国水利学者挑战,却无人应战,只有来函赞许的人。
于是我于 1985 年 8 月 8 日呈文国务院总理,要求给我九十分钟时间向总理和
当事诸公解说分流治黄是唯一可行的策略,同时也解决了河北缺水和部分黄淮海
平原经济发展的问题。并且指明:“东线南水北调方案不可行”,”引黄河水济青岛
不可行”,及“勿建长江三峡坝,代以云贵川湘鄂赣各省电站”。结果都发给了下
层机构参考,黄河水利委员会让我报告了半天。另外,发交科学院研究这个问题。
这一研究至少五年;而若按我建议的分流治黄并淤灌淮海平原,每年将获益几十
亿元。只是这样,没法进行南水北调了,那怎么可以呢?显然,这个问题落到了
“王顾左右而言它”的结局,于是笔者有赴美讲学之行。
298
忆旧感怀(26 首)
清华园春雨忆江南 乙未五月
昨夜狂风吹我卷,晓来枕上听檐声, 檐声沥沥细可辨,翻动思乡游子情。 忆昔少年作杭客,桃花柳叶飘千尺, 小楼终夜听春雨,户外明朝远峰碧。 潋滟湖光想西子,雄奇诗句慕太白, 九溪游罢路迢迢,蟹舍鱼庄意自适。 廿载湖山如旧否,苏堤还绿当年柳? 采茶少妇映花妍,还斟当年余杭酒? 苦忆江南欲住难,羁栖北国少娱玩, 少时力学图晚成,映水文心盼璀璨。 镜里莫悲添白发,书成那得知音唤, 案头埋首甘为牛,恐负湖山抚枕叹。
赠邵吉安先生 '1' 重改四一年旧作 一九六一年
先生家住处,门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