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屋之多,可谓奇观。此宫壮丽富赡,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于此者。顶上
之瓦,皆红黄绿蓝及其他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致使远处
亦见此宫光辉,应知其顶坚固可以久存不坏”'4'。

“殿右连为主廊十二楹,四周金红琐窗,连建后宫,广可三十步,深入
半之,不显。楹梁四壁立,至为高旷,通用绢素帽之,画以龙凤;中设金屏
障,障后即寝宫,深止十尺,俗呼为拿头殿。。。殿前宫东西仍相向,为寝
宫。。。宫后连抱长庑,以通前门”'见注 
2',其制略如前述。

寝宫以后,仍多殿阁,以处嫔嫱,其间多以栏庑连之,装饰之美,实难
尽述;加以胡元来自沙塞,故金貂银鼠,往往藉为帐褥,内室装饰遂与历代
迥异。

苑囿之胜,当首推太液池之万岁山,即今北海琼岛是也。池在大内之西
北,“广可五六里,驾飞桥于海中,西渡,半起瀛洲圆殿,绕为石城。圈门
散作洲岛拱门,以便龙舟往来。由瀛洲殿后,北引长桥上万岁山”'见注 
2'。
山高可数十丈,“金人名琼华岛,中统三年(公元 
1262年)修缮之。其山皆
以玲珑石叠垒,峰峦隐映,松桧隆郁,秀若天成。引金河至其后,转机遇■,
汲水至山顶,出石龙口,注方池,伏流至仁智殿,后有石刻蟠龙,昂首喷水
仰出,然后东西流入于太液池。山上有广寒殿七间,仁智殿则在山半,为屋
三间。山前白玉石桥长二百尺,直仪天殿后;殿在太液池中圆坻上,十一楹,
正对万岁山。山之东也,为灵圃,奇兽珍禽在焉。”'见注 
2'


广寒殿在山顶,为全山最大之殿。东西一百二十尺,深六十二尺,高五
十尺。重阿藻井,文石甃地,四面琐窗板密,其里编缀金红云,而蟠龙矫蹇
于丹楹之上。“左右后三面,则用香木凿金为祥云数千万片,拥结于顶,仍
盘金龙殿,有间金玉花,玲珑屏台,床四,金红连椅,前置螺甸酒卓。高架
金酒海,窗外为露台,绕以白石花阑。旁有铁竿数丈,上置金葫芦三,引铁
链以系之,乃金章宗所立,以镇其下龙潭。凭阑四望空阔,前瞻瀛洲仙桥,
与三宫台殿,金碧流晖;后顾西山云气,与城阙翠华高下,而海波迤回,天
宇低沉,欲不谓之清虚之府不可也”
广寒殿在山顶,为全山最大之殿。东西一百二十尺,深六十二尺,高五
十尺。重阿藻井,文石甃地,四面琐窗板密,其里编缀金红云,而蟠龙矫蹇
于丹楹之上。“左右后三面,则用香木凿金为祥云数千万片,拥结于顶,仍
盘金龙殿,有间金玉花,玲珑屏台,床四,金红连椅,前置螺甸酒卓。高架
金酒海,窗外为露台,绕以白石花阑。旁有铁竿数丈,上置金葫芦三,引铁
链以系之,乃金章宗所立,以镇其下龙潭。凭阑四望空阔,前瞻瀛洲仙桥,
与三宫台殿,金碧流晖;后顾西山云气,与城阙翠华高下,而海波迤回,天
宇低沉,欲不谓之清虚之府不可也”注 
2'。

明太祖奋起淮右,首定金陵,北上灭元,遂一天下。洪武元年(公元 
1368
年),以应天府为南京而建都焉。“二年九月,始建新城,六年八月成。内
为宫城,亦曰紫禁城,门六。。。宫城之外门六。。。皇城之外曰京城,周
九十六里,门十三。。。后塞钟阜仪凤二门,有十一门。其外郭洪武二十三
年建,周一百八十里,门十有六”'5'。

吴元年(公元 
1367年),吴王“新内城。正殿曰奉天殿,前为奉天门,
殿之后曰华盖殿,华盖殿之后曰谨身殿,皆翼以廊庑。奉天殿之右左各建楼,
左曰文楼,右曰武楼。谨身殿之后为宫,前曰乾清宫,后曰坤宁宫,六宫以
次序列焉。。。皆朴素不为雕饰”'6'。“时有言瑞州文石可甃地者,太祖曰:
‘敦崇俭朴,犹恐习于奢华,尔乃导予奢丽乎?’”'7'至洪武八年,改建大
内宫殿,十年告成,制度如旧,规模益宏,以后续有增建。迨燕王靖难变作,
北兵南下,南都宫室,悉付劫灰。唯宫门殿座间有未坏,迄至今日犹有存者。
仁宣以降,屡敕兴建南京宫殿,稍稍修复,唯终不能重恢明初之旧观耳。

成祖永乐元年(公元 
1403年)建北京于顺天府,称为行在。四年建北京
宫殿,修城垣。十五年改建皇城,略偏元故宫之东,十九年告成,即改北京
为京师,宫城周六里一十六步,门八。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门六。京城周
四十五里,门九,实就元之大都,截其北而展其南而成者也。成祖之营建北
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制度,悉如南京,而高敞过之。中朝
曰奉天殿,。。南曰奉天门,常朝所御也”'见注 
7'。其后之华盖谨身诸殿,
乾清坤宁诸宫,规画布局一如南京之旧。“其他宫殿,名号繁多,不能尽列,
所谓千门万户也”'见注 
7'。“宣宗留意文雅,建广寒清暑二殿,及东西琼岛,
游观所至,悉置经籍”'见注 
7'。明北京宫寝,常罹火厄。当永乐十八年始成,
而翌年前三殿即焚毁。又次年乾清宫亦灾。至英宗正统五年(公元 
1440年),
始予复建。嘉靖万历间,又两次灾而重建焉'8'。

北京御苑之建,始于永乐。于京师南二十里修南海子。宣德间修琼华岛,
广寒清暑二殿。天顺间(公元 
1460年)乃新作西苑殿亭轩馆,即太液池东西
作行殿三,池东殿曰凝和,池西殿曰迎翠,池西南向,以草缮之,而饰以垩,
曰太素。此外亭六,轩一,馆一'9'。其后弘治正德嘉靖万历间时或增益焉。

满清入关,当李闯焚毁之后,其宫毁一仍明旧而修葺之,制度规模,改
变殊少。京城皇城宫城,并依原址,未曾稍易,仅诸门名称,略予变动耳。

内庭宫室,亦遵旧制,顺治二年(公元 
1645年)定三殿名。明之奉天,
华盖,谨身,明末改称皇极,中极,建极者,至是遂称太和,中和,保和。
后宫名称则少变动。并于是年修整诸殿,次年工成。

顺治十二年(公元 
1655年)重修内宫。康熙八年(公元 
1669年),敕
建太和殿,南北五楹,东西广十一楹。十八年太和殿灾。二十九年重修三殿,


三十六年工成。至此大内修建,至清初已告一段落,诸宫殿皆经重修或重建,
然无一非前明之旧规也。

三十六年工成。至此大内修建,至清初已告一段落,诸宫殿皆经重修或重建,
然无一非前明之旧规也。
元 
1765年)重修三殿。自此以后,迄未改建,故今之太
和、中和、保和三殿即是时修复之面目也。乾隆三十九年(公元 
1774年)敕
建文渊阁于文华殿后,以为藏弆钦定四库全书之所,此今日文渊阁之肇始也。
嘉庆二年(公元 
1797年),乾清宫交泰殿灾,是年重修,次年成之,以后未
大修葺。

综观清代大内沿革,一切巨规宏模,无一不沿自明朝。然其修筑之宏,
抑又不逮。康熙二十九年,诸臣等复奏云:“查故明宫殿楼亭门名共七百八
十六座,今以本朝宫殿数目较之,不及前明十分之三。考故明各宫殿九层,
基址墙垣,俱用临清砖,木料俱用楠木;今禁内修造房屋出于断不可已,凡
一切基址墙垣,俱用寻常砖料,木植皆松木而已”'10'。两代营建,优劣之势,
于此可见,唯满人颇能保守。综观清代,大工可数,火灾亦少。故能汇为大
观,保存至今。然其规模之宏伟,已世无与伦比矣。

在乾清坤宁诸宫两侧,复翼以十二宫。其制盖仿自明初。所谓乾清、坤
宁,法象天地,东西辟门,象日月。左右列永巷二,每一永巷,以次列三宫,
布为十二宫,则象十二辰也。满清入关,修建宫室,顺治康熙嘉庆诸朝,十
二宫亦皆经重修。

御花园在内庭坤宁宫之后,自成一区。其建置沿革,始于明永乐间,景
泰万历迭予增筑,有清一代,革易极少。其间奇石罗布,佳木郁葱,古柏老
藤,皆明代遗物,禁中千门万户,阁道连云,虽庄严崇闳,不无枯涩之感。
独御花园幽深窅■,与宁寿宫之乾隆花园及慈宁宫花园,并称胜境。

大内中宫及十二宫东西两侧,尚有宫阁多处,以其繁琐,遂不赘述。

明皇城内花囿凡三:曰南内,曰景山,曰西苑。南内在宫城东南,入清
后,析为睿王府及佛寺民居;景山位于宫城正北,明清之际,变易较微,唯
乾隆后始予改筑。唯西苑经顺治间略事修葺,并划西北隅为宏仁寺,后康熙
继之,又营南海瀛台。二十九年建团城承光殿。雍正中,建时应宫。其后乾
隆、光绪二朝,复大事兴筑,逐至蔚成现状'11'。

西苑在西华门之西,内有太液池,系玉泉从北安门水关导入,汇积而成
者,周广数里,上跨长桥,修数百步,东西树坊各一,曰金鳌,曰玉■。桥
之北曰北海,南曰中海,又南曰南海,是以有三海之目。

圆明园在挂甲屯北,距畅春园里许,康熙四十八年,赐为雍邸私园,镂
月开云等即成于康熙末叶。雍正之初,又浚池引泉,增构亭榭,斯园规模略
具。乾隆六巡江浙,罗列天下名胜,点缀于园;其中四十景,俱仿各处胜地
为之。其后仿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及水戏线划诸法,营远瀛观,海晏堂等于长
春园北,开中国庭园未有之创举,即俗呼西洋楼者是也。是项建筑率为耶苏
会教士所经营,钦天监何国宗 
M 
·Benoit,王致诚 
At…tiret,郎世宁
J·Castiglione辈实主其事,又于圆明园东南,包万春园于内,号称三园,
统辖于圆明园总管大臣。同时复扩静明、静宜二园,因瓮山金海之胜,筑清
漪园,谓之三山,清世土木之盛,当以此时为最。

圆明园既焚于英法联军之役,同治间曾拟兴修未果。迨光绪十一年(公
元 
1885年),孝钦后欲兴筑花囿,以备临幸,又议重修圆明园,旋罢其工程,
而就清漪园修建,改名颐和园。光绪十四年(公元 
1888年)园成,凡动用海
军经费数百万两。庚子之变,八国联军入都,颐和园并受残损,迨辛丑回銮,


曾予大修焉。

曾予大修焉。

热河行宫名避暑山庄,皇帝夏日驻跸之所也。康熙四十二年建,叠石缭
垣,上加雉堞,如紫禁城之制,周十六里三分,南为三门,东及东北西北门
各一。宫中左湖右山。极池馆楼台之胜。凡敞殿,飞楼,平台奥室,各因地
形,不崇华饰,故极自然之妙。民国以来,久受驻军摧残,损毁殊甚。

奉天行宫在沈阳城中,屋不宏敞。建于崇德二年(公元。。 1637年)。大政
殿在城之中,殿制八隅,左右列署凡十,为诸王大臣议政之所。大内宫阙在
大政殿右,亦崇德二年建,南北袤八十五丈三尺,东西广三十二丈二尺,大
门曰大清,其内为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左右夏翼以殿阁多所。“宫
殿岁时修理,皆内务府董其事”'12'。

清代陵寝,依其分布状态,可别为四区。一为兴京陵,在今辽宁省新宾
县,有太祖开基前肇祖兴祖二帝之陵。顺治十五年自沈阳积庆山迁景祖显祖
附葬于此,改称永陵。一在沈阳附近,即太祖福陵与太宗昭陵。入关后,别
为东西二陵。东陵在今河北省兴隆县昌瑞山,世祖、圣祖、高宗等五帝及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