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 2009年第2期-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不到一只小小的送奶箱竟有这样的故事,潘经理听了好不感动,不禁对老卢肃然起敬,竖起拇指说:“老卢,你真是个孝子啊!” 
  老卢一听这话,神色黯淡下来,他走到一张小方桌前摇头叹道:“孝子我是愧不敢当,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不知吃了多少苦,可是她住不惯城里的高楼,执意要回乡下老家,每年只有过年时,她才肯来这里住个十天半个月……想来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我实在是没有尽到孝道啊!” 
  潘经理走过去一瞧,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小方桌上摆满了各式供品,两根蜡烛忽闪忽闪地点着,台上端端正正摆着一张慈眉善目的老太太遗像。潘经理疑惑了,忍不住问道:“老、老人家……” 
  老卢眼圈有些红了:“母亲去年过世了,那时我工作忙,侍奉母亲少,现在有时间了,她又走了……今天是她的忌日,按老家的说法,这一天,新故的亲人会回家看看,所以,我准备了些她生前爱吃的饺子、面馍、芋粉……如果门口没有挂送奶箱,她老人家会找不到家门的……我知道,人死万事空,这只是一种寄托……我保证,今天一过就把送奶箱拆下来好好地珍藏……” 
  潘经理听了这话,有些哽咽了:“老卢,请你原谅,我差一点拆了你的一片孝心和真情啊!” 
   (题图、插图:刘斌昆) 
   
救命之恩作者:刘自忠故事会 年2期 字数:2656 字体: 【大 中 小】 
  宏光制鞋厂是一家不大的企业,老板宾大壮原来也是一个打工仔,多年打拼后,终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厂子,生意还算过得去。 
  这天刚下班,宾大壮还在办公室里忙,突然听到一阵惊呼声,只见会计慌慌张张地跑进门来,叫道:“不好了,咱们厂起火了!” 
   
  宾大壮一惊,急忙冲下楼去,果然生产车间里冒起了浓烟,大伙正提着水不断地去浇,可火势太大了,水泼过去,一点用也没有。 
  宾大壮急忙一面叫人报火警,一面迅速指挥抢救。厂子里乱作一团,突然,有个人跑了过来,抢过工人手里的水盆,往自己头上一淋,然后转身就想冲进冒着火的车间。这人叫张小强,是车间里的一个小组长。 
  大伙都吓坏了,急忙将张小强拉住,叫道:“你不要命了,进去会被烧死的。”张小强却一把推开拉他的人,喊道:“不行,我一定要进去!” 
  好在又有几个工人过来,强行将他拉住了。宾大壮一看,火已经将车间入口都封住了,就算冲得进去,也未必能出得来,便也过去劝说张小强:“里面没有人,东西就算再重要,也不会比自己的命更珍贵。”张小强这才罢手。 
  这时,众人将水管拉来了,正对着里面喷水。突然,只见一条人影一闪,飞快地冲进了车间,原来张小强趁人不注意,又冲了进去。宾大壮急得大叫:“张小强,快出来!”工友们也一边大声叫着,一边不断地往门口喷水。 
  过了好一阵,才见张小强踉踉跄跄地从里面冲出来,手中还抱着一个人,他刚冲到门外,就一下昏倒在了地上。大伙立即上去,将他和抱着的人一起抬到了安全的地方。宾大壮上前一看,吓了一跳,躺在张小强怀里的,竟然是自己八岁的儿子宾冰,原来张小强是进去救人的。 
  宾大壮霎时冷汗就下来了,他也来不及多问,立即让工人将两人送去医院。这时,消防队的车子也到了,很快将大火给扑灭了,由于烧的只是一个加工的车间,损失不算太大。 
  张小强只是被熏晕了,到医院一会儿就醒了,倒是小宾冰头上受了伤,还需要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宾大壮连声向张小强道谢,还问他怎么会知道儿子被困在里面,可张小强一声不吭,什么也没有说。 
  宾大壮心里不禁犯疑:从张小强当时急着进去救人的情况看,他是知道孩子在里面的,那他为什么不说出来?看来,他是有事瞒着大家,莫非这次的失火与他有关?想到这儿,宾大壮立即对张小强有了异样的感觉。 
  不久,宾冰醒来了,宾大壮就问他当时的情况。孩子说,他放学后在厂里玩,当时大家都下班了,他就从窗口溜了进去,正好看到地上有个打火机,就拿来玩,却不小心将物品烧着了,他吓得想跑出来,因为一时心慌,竟撞到了一台机器,晕了过去。 
   
  这样看来,张小强和这起火灾还真没有关系,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他正好看到孩子进了厂房,火灾发生后,便想自己进去救人抢功劳,所以才不说出来。这个张小强,虽然表面英勇,其实也是有私心的。不过,人家毕竟是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儿子,不管怎样都要感激。 
  等儿子出院后,宾大壮特意请张小强到饭店吃了一顿,说了一通感激的话,然后拿出一个红包递过去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 
  张小强急忙推辞:“这事不管是谁遇上了,都会把人救出来的,我这没什么!” 
  宾大壮心里明白,看来这点钱还不能让人家满意,便说:“那么好吧,我就不为难你了,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回报你的。”他想,过段时间,找个机会将张小强提拔上来,也算是还了一份情。 
  很快,就到了月底发工钱的时候,因为火灾烧掉了很多成品,每个人的工作量没法核算,所以这个月不像往常那样是按件计酬的,大家只拿到一些基本的生活费。 
  这下,厂里炸开了锅,很多工人心里都不服,纷纷来找宾大壮说理。人来多了,宾大壮不禁怒道:“工厂受了损失,大家都有份。再说了,我还没追究你们的责任呢,下班后没将门窗关好,这才让孩子溜进去的。” 
  宾大壮是铁了心要赖掉这个月的工钱,尽管他从前也是打工仔,知道打工仔的辛苦,但他更体会到钱的来之不易,不能轻易放出去。 
  这时,张小强也来了,宾大壮看见他,说:“放心吧,你对我有恩,你的钱我一分不少,但其他人的事你就不要管了,谁做了多少工,我已经算不清楚了,怎么给大家钱?” 
  张小强吃惊道:“厂里应该有统计吧!就算被烧掉的部分没法计算,可还有出厂的产品啊,这部分工钱应该发给大家吧。” 
  宾大壮摆摆手说:“我说过,你的钱我一定给,你就别来帮人家说话了,能给他们发些生活费,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我的损失谁又来赔我?” 
  张小强无可奈何,只得低头离开。走到办公室门口时,他突然回过头来,问:“老板,你不是想知道,我那天为什么会进去救你儿子吗?” 
  宾大壮愣了一下,忙问:“为什么?” 
  “其实,我进去并不是为了救你儿子,”张小强说,“因为,我当时并不知道孩子在里面。” 
  宾大壮吃了一惊,不解地看着张小强,问:“那你为什么还非要进去呢?” 
  张小强叹了口气,说:“我在几家厂子打过工,遇过很多的老板,他们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克扣民工的钱。当时,车间一着火,我马上就想到里面有一本账本,上面有每次生产数量的统计,还有大家的签字,这才拼了命进去的。可等我进了火场,突然发现一个孩子倒在地上,情急之下,只好先救人,也没心思去抢账本了。可以这么说,其实孩子不能算是我救的,应该是那个账本救了他。” 
  宾大壮实在没想到,张小强冲进火场的原因竟然是这个,就是怕他赖了大伙的钱,而自己偏偏真的做了。 
  看着张小强离去的背影,宾大壮呆立许久都没回过神来。他突然想起自己做打工仔时,每到月底拿着工钱时的情形…… 
   (题图、插图:谢颖) 

给恶人下个套儿作者:小 可故事会 年2期 字数:4095 字体: 【大 中 小】 
  这个恶仆胆大包天,他竟要倒打一耙,状告主子! 
   
  恶仆欺主 
   
  北宋时期,山东登州府有一个举人,名叫刘知圣,家境富裕,学业也甚是优异。这年秋风刚起,父母就打发他动身进京,预备来年春天参加朝廷科考,还特地让家仆刘士喜随同前往,服侍左右。 
   
  一路辛苦自不必细说。到达京城后,主仆两人便找了家旅馆安顿下来。同旅馆住的,有不少也是进京赶考的书生,刘知圣在埋头用功之余,就和他们聚在一起,或探讨学业,或吟诗赋词。而那些随同的仆人们呢,一来二往地自然也熟了起来,嘻嘻哈哈插科打诨,什么话都说。 
  刘知圣开始倒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刘士喜晚上没回来,第二天一问,原来是和那些仆人们一起去妓院逍遥了。刘知圣挺生气,数落道:“你怎么能到那种地方去呢?” 
  刘士喜嘀咕说:“公子啊,考状元是你们的事,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地方他们都去得,我为什么就去不得呢?” 
  刘知圣更生气了:“再怎么闲着,总不能闲到妓院去吧?听说妓女都是刮骨的刀呢!” 
  刘士喜嘻嘻笑了:“那是吓唬人的。公子,你不知道,妓院那小娘子……嘿嘿,嘿嘿……唉,我们这些下人天天要伺候你们,不去放松放松,只怕是早晚有一天要累死。” 
  刘知圣一时说不过他,只好随他去了。谁知这一来,刘士喜胆子越发大了,只要瞅着空儿,就往妓院里钻,有时候自己吃得满嘴流油,却用两三只冷馒头打发刘知圣。 
  这天早上,刘知圣起床,连叫了数遍,都没见刘士喜应声。一直到了晌午,刘士喜才摇摇晃晃地和几个仆人带着一身酒气回来。 
  刘知圣瞅他那红扑扑的脸,就知道昨夜准是又在妓院宿下了,不由恼怒地大骂道:“天下有你这样做奴才的吗?看来,不把你送开封府找包大人治罪,是万万不成了!” 
  刘士喜没想到刘知圣这回动了真怒,害怕了,再三求饶。但刘知圣怒气难消,一边骂一边真就取来纸笔,当下写了状子,把刘士喜来京城后的种种恶行罗列出来,要将他送开封府。 
  这时,旅馆里那些平日和刘士喜一起厮混的仆人们闻声都围了上来,得知刘知圣要把刘士喜送开封府,想想此例一开,他们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便纷纷替刘士喜说情,刘士喜也再三发誓保证一定悔改,刘知圣这才作罢。 
  人群散开后,刘知圣瞅瞅写好的状子,想想自己这些日子的遭遇,觉得即使不送刘士喜去开封府,自己且在纸上治他一回,也好消消肚里的气。于是大笔一挥,在状子上判道:该恶奴所犯罪行属实,着打三十大板。写罢,还觉不过瘾,就又“刷刷”一签:包拯。然后将笔一扔,拿起状子左看右看,着实兴奋了一番。 
   
  反咬一口 
   
  按说,这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可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刘士喜收拾房间时,看到了这个判词,见主人要打他三十大板,心里很不舒服:不就这么点事吗?三十大板,能把人打死啊! 
   
  刘士喜把这事儿在仆人中一说,就有人告诉他,私下以官府名义写判词那是犯罪,告到官府,是要挨板子的。刘士喜昨儿个被刘知圣怒骂后,正为回去以后如何向老爷交差而犯愁呢,听此一说,心想:这不正好是个机会吗?用这事治住了主人,没准他回去就不会再告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