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万应穴
  【取法】耳屏上切迹与耳轮脚之间的横纹尽头,若无自然横纹可轻轻挤压外耳上下即可出现,若出现上下双横纹则以下纹为准,从外耳道口到横纹尽头长度约为0。5…0。8cm。
  【主治】各种牙痛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陈文友:针刺该穴治各种牙痛。
  操作:用28号1寸毫针,取患侧穴,直刺3…5分,若针刺得气,患者可感局部痠麻困胀。根据现证施以补泄手法,30分钟行针1次,留针1小时。
  典型病例:郭xx,女,43岁。自诉右侧下臼齿痛20天。视局部红肿,舌红绛,苔薄黄,六脉洪大。诊断为胃火牙痛。针万应穴,深3分,泻之,留针1小时,疼痛立止。
  注意事项:取穴要准确,否则不能达到应进之深度,达不到治疗之目的。
  按语:牙痛与足阳明经有关,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齿为骨之余,故该穴可以治疗各种牙痛。
  7.牙痛穴
  【取法】在对耳屏内侧面,以对屏尖穴与脑干穴的连线为等边三角形的底边,再向对耳屏内侧面划一等边三角形。该三角区即为牙痛点。
  【主治】急性牙髓炎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韩碧英:治疗急性牙髓炎引起的牙痛有效。
  操作:在患者两耳牙痛穴处,寻找片状红晕并有光泽的阳性反应(患病侧耳廓明显)。用探棒以同等压力触压两侧红晕处的皮肤,此时出现凹陷性水肿(患侧明显)伴疼痛。再将探棒向对耳屏边缘方向重压,此时疼痛难忍即为此穴。
  典型病例:赵xx,男,30岁。因右下牙疼痛3天就诊。疼痛以夜间为重,呈跳痛及闪电样疼痛并向患侧太阳穴处放散。服止痛片只能镇痛1小时左右。口腔科诊为:急性牙髓炎。耳穴视诊:牙痛穴处有片状红晕如小米粒大小,健侧呈淡红色,红晕伴有光泽。触诊:患侧凹陷水肿明显,压痛强阳性反应。针1次立即止痛。
  注意事项:病人取坐位,找阳性反应物时注意光线充足,禁忌擦洗耳部。
  按语:耳穴牙痛点是在临床中摸索出的经验穴,该穴位于耳屏内侧面,恰是耳穴皮质下的区域。耳穴皮质下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通过耳廓视诊观察,在该穴区内均可看到片状红晕并且有光泽的阳性反应。此阳性反应以急性痛症多见。因此,针刺穴位中的阳性反应区可收到较强
  的镇痛效果。
  8.颞颌穴
  【取法】在患侧对耳屏处耳软骨弯曲部的外缘突出处,平喘穴与腮腺穴之间。
  【主治】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朱长生: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者,在颞颌穴范围处,常可看出明显突起的芝麻大小丘疹,色泽与周围稍有差别。凡有反应点者,可直接针刺反应点,其效果极佳。颞颌关节脱位者耳垂部未发现有反应点。
  操作:在穴位处消毒后,用30号0。5寸毫针,直刺进针,即有明显疼痛,疼痛越明显效果越佳。如无疼痛可在原位置提针,使针尖略移位,探索到疼痛点为止。针刺在病痛一侧,两侧痛即针刺两侧。留针20分钟。中间捻针l次,捻针强度按各人耐受情况决定。出针时注意有无出血情况。
  典型病例:倪xx,女,61岁。右颞颌关节痛响20天,原因不明。检查:右颞颌部外形无异常,张口宽度约3cm,颞颌关节有明显压痛,右耳穴处有明显芝麻大小的小丘疹突起,并有触痛。经针后张口明显增大,痛响大减,以后未发。
  ' 本帖最后由 juzhuo 于 2007…10…13 19:08 编辑 '
  
  第二章 本书各系统、部位病症治疗用穴
  头面五官病
  1.头痛
  列缺 内关 头维 公孙 太溪 太冲 尺前穴 完上 癫痫穴 角孙 攒竹 中脘 脑桥 液门 承山 大椎 山根 风池 昆仑 百会 太阳 丘墟 金门 上四渎 印堂 完骨 血海
  2.眼病
  ⑴近视:承泣 光明 达治 正光1 正光2
  ⑵弱视:正光 正光2
  ⑶远视:正光 正光2
  ⑷斜视:睛明 正光 正光2
  ⑸急性结膜炎:太阳 内睛明 角孙 陷谷 耳尖 肝俞 百劳 风池
  ⑹视神经炎:达治穴 内睛明 球后 臂臑
  ⑺麦粒肿:后溪 臂臑 攒竹 肝俞 大椎 阿是穴 足中趾尖 太阳 耳尖
  ⑻霰粒肿:大骨空 足中趾尖
  ⑼其他:
  电光性眼炎:太阳
  胬肉攀睛:睛明
  青光眼:膏肓俞
  眉端及目内眦痛:照海
  冷眼:晴明
  眼烫伤:耳尖
  白内障:达治穴
  动眼神经麻痹:球后
  3.咽喉病
  ⑴喉痹(急、慢性扁桃腺炎、咽炎):少商 鱼际 照海 天柱 内迎香 乳蛾穴 孔最 商阳 合谷 天突 大椎 百劳 胸1夹脊 扁桃腺穴 关冲 崇骨 中渚
  ⑵梅核气:天容 天突 太溪 璇玑
  ⑶其它:咽干:太溪 照海
  吞咽困难:太溪 咽中
  ⑷失音:天容 天突 廉泉 膻中 上廉泉 复音穴
  4.口、舌病
  劳宫 中渚 玉枕 廉泉 承浆 佐泉 金津 玉液
  5.耳病
  ⑴耳鸣、耳聋:听宫 太溪 涌泉 风市 风池下穴 
  ⑵耳闭塞:天牖
  ⑶耳壳痛:耳门
  6.鼻病
  ⑴鼻衄:少商 素髎 尺泽 中魁 曲差 委中 涌泉 迎香 上星
  ⑵鼻炎:印堂 神阙
  ⑶其它:酒皶鼻:素髎
  鼻部疖肿:鼻通
  7.牙痛
  合谷 二间 中渚 翳风 下关 听宫 牙痛穴(耳穴) 耳穴万应穴
  8.面部病
  ⑴面瘫:翳风 颧髎 后溪 口眼歪斜点 吊线穴 阳陵泉 下关 太阳 臼间穴
  ⑵面肌痉挛:四白 风池
  侣)面痛(三叉神经痛):颧髎 听宫 三间 人迎 丰隆
  ⑷腮腺炎:翳风 角孙 耳尖 腮腺穴
  内科病
  1.心胸病
  ⑴心绞痛:内关 至阳 心俞 神藏
  ⑵心悸怔仲:内关 太溪 心俞
  ⑶胸闷胸痛:内关 膻中 中渚
  2.肺病
  ⑴咳嗽:尺泽 孔最 身柱 肺俞 天突 膏肓俞
  ⑵哮喘:鱼际 外劳宫 内关 肺俞 天突 膻中 太溪 八华穴 通气穴 神阙 百劳
  3.胃肠病
  ⑴胃脘痛:尺泽 曲泽 中枢 筋缩 胃穴(生物全息律) 素髎 大陵 至阳 公孙 内关 中脘 足三里 中渚 胃肠反应区 梁丘 髀关 曲池 天牖 胃俞
  ⑵呕吐:涌泉 内关 梁丘 素髎 中脘 金津、玉液
  ⑶呃逆:太渊 内关 膻中 身柱 中缝 扶突 中魁 天突 攒竹 膈(耳穴) 涌泉 太溪 颈4、5夹脊
  ⑷胃下垂:
  足三里 神阙 建里 胃上穴 胃下垂穴 胃下垂上下点
  ⑸泄泻、痢疾:
  关冲 申脉 长强 神阙 天枢 商阳 梁丘 阴交 上巨虚 三角灸
  ⑹肠痈(阑尾炎):上巨虚 兰尾穴 胃肠反应区
  ⑺习惯性便秘:人中 上巨虚 下腹穴(第二掌骨桡侧)
  ⑻其它:
  不欲食:太溪
  癥瘕:中脘
  腹痛:关元
  水臌:中脘
  4.肛肠病
  ⑴痔疾:
  合阳 承山 长强 龈交 大肠俞 二白 腰奇 痔疮点
  ⑵肛门病:
  脱肛:百会 长强 环跳
  肛门术后疼痛:攒竹
  5.肝胆病
  ⑴胆囊炎:阳陵泉 中渎 胆俞 腓后点 胆囊穴 胆痛穴
  ⑵肝炎:肝俞
  ⑶胆道蛔虫症:阳陵泉 胆俞 巨阙 胆囊点 胆道蛔虫症压痛点 至阳 鸠尾 迎香
  ⑷胁痛:鱼际 内关 支沟 曲池 阳陵泉 丘墟 天鼎
  ⑸口苦:阳陵泉
  6.神志病
  ⑴失眠:内关 大陵 神门 三间 太冲 百劳 安眠 耳尖 风市 大椎 天柱 百会 睡眠 太溪
  ⑵癫痫、狂症:神门 百会 中脘 长强 山根 人中 腰俞 鸠尾 腰奇
  ⑶癔病:神门 合谷 人中 天突 人迎 宗脉穴 太冲 涌泉 太溪
  {4)癔病性瘫痪:丝竹空 后溪 环跳
  ⑸其它:
  多梦:神道
  精神分裂症:内关
  各种类型精神病:耳穴精神穴
  受惊后嗜眠:神门
  郁证:中脘
  脑炎后遗症:四神聪
  ⑹急救:合谷 内关 天突 气舍 膻中 翳风 太冲 涌泉 素髎 足三里 太溪 膏肓俞
  7.自汗、盗汗
  鱼际 神阙
  8.疟疾
  身柱 大椎 哑门 后溪 疟门穴
  9.眩晕
  大椎 百会 风池 太冲 内关 听宫 委中 定喘
  10.高血压
  内关 曲池 中脘 下髎 大椎 星穴 百会 人迎 太冲 涌泉
  11.白细胞减少症
  足三里 悬钟
  12.失语
  神门 大椎 太溪 内哑门 廉泉 金津、玉液 无名 上廉泉 音亮
  13.其它
  ⑴发热:大椎
  ⑵外感:合谷
  ⑶阳虚畏寒:大椎
  ⑷后背冷症:后溪
  ⑸甲亢:人迎
  ⑹奔豚气:太溪
  ⑺甲状腺腺瘤:阿是穴
  运动系统病
  1.下颌关节病
  下关 颊车 丰隆 颞颌穴(耳穴)
  2.颈项部病
  ⑴落枕:列缺 养老 悬钟 落枕穴 后溪 外关 天柱 肩井 承山 副神经点
  ⑵颈椎病、颈项痛:大椎 天柱 定喘 肩井 陵下 悬钟 承浆
  3.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中渚 外关 后溪 养老 天宗 扶突 天鼎 肩髃 条口 丰隆 金门 阳凌泉 阿是穴 手穴 不容 上巨虚
  4.上肢病
  臂丛神经痛;尺泽
  尺神经痛:少泽
  正中神经麻痹:中冲
  网球肘:曲池
  右肘部撕裂伤痛:天牖
  手臂不举症:肩举(耳穴)
  上肢及指端麻木:少商
  上肢麻木:天鼎
  5.手病
  三间 中渚 内关 海泉 下内关 阳溪 八邪 腕骨
  6.急性腰扭伤
  丝竹空 外关 中渚 后溪 腕骨 手三里 风池 阳陵泉 悬钟 腰阳关 合阳 秩边 殷门 委中 承山 印堂 人中 龈交 阴交 腰痛点 阳合 陵下穴 散笑 痞根 内睛明 扭伤穴 耳尖 腰2夹脊 侧关 腰痛点
  7.下肢病
  ⑴坐骨神经痛:通里 神门 环阳穴 双阳穴 环跳 肩井 丝竹空 秩边 新环跳 腰3、4、5夹脊
  ⑵膝关节痛:犊鼻中 髌下 人迎 阳陵泉 髀关 手三里 曲池
  ⑶下肢痹痛:关冲 阳陵泉 太溪 太冲 气海 膻中 悬钟 隐白 三阴交 委中 承山 昆仑 秩边 气海俞 内庭 腰眼 对应点
  ⑷足部病:
  1)足跟痛:合谷 太溪 脑桥穴 足跟穴 天柱 大陵 下照海 手跟点
  2)踝关节扭伤:肩髃 冲阳
  3)其它:
  足内翻:申脉
  末梢神经炎:隐白
  局部抽搐症:太溪
  足癣:视区
  红斑性肢痛症:隐白
  8.其它
  ⑴胸部扭伤:尺前穴
  ⑵锁骨骨折痛:条口
  ⑶急性腰、颈、胸、背扭伤:大包
  ⑷头、项、肩、背、肘、臂、疼痛、手指挛急:后溪
  ⑸腰穿时麻醉:地五会
  ⑹脂膜炎:疔俞
  ⑺痛证:落零五
  ⑻急性颈部软组织扭伤:陵下穴
  皮肤病症
  1.荨麻疹
  曲池 神阙
  2.扁平疣
  曲池 支正 大骨空
  3.带状疱疹
  阳陵泉 扶突 阿是穴
  4.疖肿
  大椎 商阳 委中 阿是穴
  5.其它
  ⑴口唇疱疹:耳尖
  ⑵痤疮:大椎
  ⑶脱发:会阴
  ⑷湿疹:委中
  ⑸老年皮肤搔痒:血海
  ⑹颈淋巴结核:肩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