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房龙讲述地理的故事-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作的民族。但是,复仇已成了受压迫民族的天性。对一个受压迫的民族来说,

不会因为主子待他不薄,不会看在几件圣诞礼物的情分上,就捐弃前嫌,就去喜

欢他们的主子。他们一旦获得了自由,就要把过去的压迫者打翻在地。于是,捷

克语成了官方语言,德语则沦落为勉强被人接受的民间语言,如同匈牙利语在斯

洛伐克地区的遭遇。新一代捷克人完全严格地接受捷克民族传统中的语言文化教

育。从爱国主义上来看,这无疑是对的。但是,过去每一个波希米亚孩子都学德

语,他说的话至少能有1000万人听得懂,而今天,新一代孩子就被局限在几百万

说捷克话的人之中了。如果有一天出国去看看,他就会一片茫然,手足无措。对

一种既无商业价值又无文学历史的语言,谁会费劲去学习呢?如果捷克政府领导

人的水平比其他中欧国家的领导人高,他们会渐渐鼓励教育体制恢复过去的双语

制。但那些语言学家们憎恶把一种国际语言作为政治煽动工具,他们不喜欢看到

所有的党派联合到一起,所以,这样的计划将遭遇极大的阻力。



    /* 154 */ 第五部分:荷兰沼泽上崛起的帝国《凡尔赛和约》的果实(图)

3



    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独裁统治之下,波希米亚不仅是一个富饶的农业地区,还

是一个工业相当发达的省份。波希米亚不但是煤、铁的拥有者,而且还因复杂的

玻璃制造工艺而举世闻名。此外,勤劳的捷克农民一向对家庭手工业(他们每天

在田间耕作12小时之后,回家后还要制点东西)很内行,因此,波希米亚人的纺

织品、波希米亚人的地毯和波希米亚人的鞋子都驰名天下。过去,波希米亚产品

运到奥匈帝国的角角落落都不用交税———哈布斯堡家族少有的几项优惠政策之

一———而今,帝国分崩离析,各个小国都重税壁垒,企图搞垮邻邦的贸易。以

前,从比尔森至阜姆,一车啤酒一路畅行无阻,没有海关,也没有任何税费;可

如今却要过六道关卡,缴六回税,换六次车,耽搁几个星期,抵达阜姆时,啤酒

早就酸不溜秋了。从理想主义的角度看,小国独立自主是一件好事。但是,当小

国为了生存,苦苦地同自然环境相抗争,做着最原始的挣扎,可就不够理想了。

1932年的人还遵循1432年的思想行事,这时,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 155 */ 第五部分:荷兰沼泽上崛起的帝国《凡尔赛和约》的果实(图)

4



    为了方便去捷克斯洛伐克的旅行者,再补充几句。布拉格的名字改为了Praha

,而不再是Prague ,从布拉格身边流过的河流仍然流向易北河,只是名字不再叫

莫尔道河,而是叫沃尔塔瓦。比尔森是喝啤酒的好地方,也改名了(在那儿仍然

能喝啤酒)。对那些不爱啤酒而想饱餐一顿者,卡尔斯巴德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好

地方,如今那个地方叫卡罗维发利,以前的马里安温泉今天已变成了玛丽亚温泉

了。当你从布鲁诺到普雷斯堡时,你应该坐从布尔诺发往布拉迪斯拉的火车。如

果你询问列车员,而他正好是在布达佩斯统治斯洛伐克时生活过的匈牙利人,他

会一直死死地盯着你,除非你再解释说你打听的其实就是波若尼。可见,这个半

球上的那些荷兰、瑞典和法国的殖民地大概都不会比捷克斯洛伐克活得更长久。



    /* 156 */ 第六部分:南斯拉夫《凡尔赛和约》的另一件作品《凡尔赛和约

》的另一件作品(图)1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是南斯拉夫的正式称呼。塞尔维亚人

是南斯拉夫三个部族(用“部落”这个词不合适,因为像是在说非洲土著人,这

样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中最主要的成员,居住在东部萨瓦河,首都贝尔格莱德

位于萨瓦河与多瑙河的交汇处;克罗地亚人居住在多瑙河的另一支流德拉瓦河与

亚得里亚海之间;而德拉瓦河、伊斯特拉半岛和克罗地亚之间的那个小三角地带

则为斯洛文尼亚人所占据了。现代塞尔维亚还包括几个小部族,黑山就是其一。

黑山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山国,曾因同土耳其侵略者打了400 年的仗而闻名全球,

另外,当我们随着《快乐寡妇》华尔兹翩翩起舞时,也会甜蜜地忆起这个小山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昔日奥匈帝国的著名遗产还为塞尔维亚所接收了。

这块土地是奥地利人从土耳其人手里夺回来的,而它本来就是塞尔维亚人的,所

以,塞尔维亚人同奥地利人之间有着深深的仇恨,这仇恨最终演绎出了1914年奥

地利大公(奥地利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译者注)被刺杀,进而引发了世

界大战(当然,并非是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根源)。塞尔维亚(我已习惯使用过

去的称呼———其实所说的是南斯拉夫王国)过去遭受过穆斯林500 年的奴役,

所以,它终归是一个巴尔干国家。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得到了亚得里亚海的

海岸线,但是,它的出海口前又横亘着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即使能穿越山脉,

修建铁路(要花费巨资),但这里除了拉古扎(现名杜布罗夫尼克)之外就再无

其他良港了。身为中世纪殖民地商品最大的集散地之一的拉古扎是地中海世界中

惟一的一个不肯接纳美洲和印度新航线的港口。在新航线发现之后,拉古扎的大

商船仍然固执地走卡利卡特(印度西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交通贸易中心,椰干、

咖啡、茶叶、香料等的输出地———译者注)和古巴的航线。直至最后,他们愚

蠢地加入了命里注定会失败的无敌舰队,把自己最后的船队当成了陪葬品。遗憾

的是,杜布罗夫尼克至今仍未给现代轮船提供便利。阜姆和的里雅斯特是这里的

另外两个港口,尽管它们是南斯拉夫的天然良港,但是,其中之一却被凡尔赛和

会的那些老爷们送给了意大利,另一个却是他们自己留下了。虽然他们并不真正

需要这个只有威尼斯才能与之媲美的港口城市,但是威尼斯却正热切地渴望能重

戴往日“地中海女王”的王冠。就这样,杂草在的里雅斯特和阜姆码头上肆意横

生,而南斯拉夫也只能听之任之,只能通过三条旧路线把自己的农产品输送到国

外。这些农产品的一条调配线路是顺着多瑙河运抵黑海,就像纽约的商品经过艾

尔湖和圣劳伦斯河运到伦敦一样,实在是南辕而北辙;第二条线路是在多瑙河上

逆流而上,到达维也纳,再穿山越岭,到达不来梅、汉堡或鹿特丹,这无疑是一

趟代价高昂的运输;最后,也许能靠火车把这些农产品运到阜姆,可是,为了打

击他们的南斯拉夫对手,意大利人当然会使出浑身的解数来。



    /* 157 */ 第六部分:南斯拉夫《凡尔赛和约》的另一件作品《凡尔赛和约

》的另一件作品(图)2



    过去,因为奥匈帝国的作怪,南斯拉夫被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同大海是无缘

的,可是,世界大战之后,它并未因为摆脱了奥匈帝国而使自己的生存状况得到

改善。令人难过的是,猪竟然是当年引发这场浩劫的主要因素。由于南斯拉夫惟

一的大宗出口产品是猪,而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为了斩断南斯拉夫能获利的惟一

生计,就对进口的猪课以重税。而奥地利大公遇刺身亡,只不过是把全欧武装力

量调动起来的一个借口而已。对猪课以重税才是巴尔干半岛东北角各民族之间矛

盾的潜在根源。提及猪,我要告诉你们,南斯拉夫的猪之所以能够迅速繁殖,主

要靠的是栎树子。在亚得里亚海、多瑙河和马其顿山区之间的这个三角地带,处

处都是繁茂的栎树林,所以,这里才会有这么多的猪。如果不是罗马人和威尼斯

人为了造船,不考虑后果地砍光了许多山上的树,这里今天的森林会更加广袤。

对南斯拉夫的1200万人来说,除了猪以外,还有什么其他资源能供他们果腹蔽体

吗?这里还有煤、铁资源,不过,如今煤、铁资源世界各地到处都有,把南斯拉

夫的煤铁用火车运到德国的港口,这笔费用的确太高了,而正如前面所述,南斯

拉夫本身并无一个像样的港口。战后,南斯拉夫获得了一大片匈牙利平原,即沃

伊沃迪卡平原,这里发展农业很适合。德拉瓦河和萨瓦河谷地出产玉米、谷物,

这片平原上的居民因此能够自给自足,摩拉瓦河又与瓦尔达尔河相连,成为了一

条理想的商贸通道,把北欧与爱琴海上的塞萨洛尼基港连在一起。沃伊沃迪卡平

原还同欧洲铁路主干线相连通,尼什(君士坦丁大帝的诞生地,而在那次倒霉的

进军“圣地”途中,德皇“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也曾在此短暂停留,得到了塞尔

维亚王子斯蒂芬的热情款待)与君土坦丁堡及小亚细亚因此而连在了一块。不过,

总体看,南斯拉夫要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是不太可能的。如同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宁愿当一个小康水平的斯拉夫农业国。斯科普里和米特罗维察多的是身

高6 英尺的农民,曼彻斯特和谢菲尔德多的是伦敦佬似的工人,如果谁把这农民

与这工人作个比较,难免不会产生怀疑,这样的命运是不是真的无药可救了呢?

就像奥斯陆或者波恩,贝尔格莱德也许永远安于当一个温和可爱的小镇,但是,

也许有一天在规模上,它真的会去与伯明翰或芝加哥一较高下。现代人的心灵是

捉摸不透的。塞尔维亚农民决不会成为因受到好莱坞伪文化的蛊惑而去把祖先的

传统价值观念颠覆掉的第一人。



    /* 158 */ 第六部分:南斯拉夫《凡尔赛和约》的另一件作品最正统的巴尔

干国家(图)



    保加利亚是最后一个斯拉夫人国家(这些小国都是2000年前斯拉夫人入侵欧

洲的产物)。假如在世界大战之中,保加利亚没有错误地站在失败者的队伍里,

那么,它如今的面积会大得多,人口也会多得多。不过,纵然是一个最循规蹈矩

的国家,也难免会出现这样的事。希望保加利亚下一回能幸运一点。在巴尔干半

岛,假如“下一回”指的是战争,这就意味着是6 年或12年之后。我们这样的说

法,还是有点藐视了那些好斗成性、野性未驯的巴尔干人。但是,难道我们真的

清楚,一个普通的塞尔维亚或者保加利亚少年在人生之路开始时,他继承了的到

底是祖先的哪种传统呢?仇杀?残暴?奴役?抢劫?斗殴?强奸?纵火?我们对

保加利亚的最早居民一无所知。人们发现了他们的头盖骨,可是头盖骨不会说话。

他们同神秘的阿尔巴尼亚人、希腊历史上的伊利里亚人以及多灾多难的奥德修斯

的同胞之间有血缘关系吗(据说,奥德修斯属于一个神秘的民族,这个民族的语

言很独特,有史以来,他们世世代代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中

居住,如今,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国家,统治者是当地的部族首领。维也纳裁缝才

把这位首领的新衣送过来,他就急不可耐地在他的新首都———地拉那坐到了王

座上去了,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