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z藏山雷学(全本文字)-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的纳音十运飞宫图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

1、各运1、5、9、宫纳音五行全部相同,而且此三宫在十运中俱不重复;

2、以1、5、9宫为对称轴,各运左右个宫之纳音五行对称,状如羊刃图,以第一运为例,余可类推,见图。

'图'

在纳音五行相同的两运〔指一六金运,二七木运,三八土运,四九火运,五十水运〕各宫五行相同,天干相同,而地支对称,故它们在六十纳音圆周图中形成旋转对称图形,见图。

'图,纳音飞宫十运总图'

仔细观察还可发现,各运1、5、9宫之地支形成两个三合局,而且纳音五行相同的两运,1、5、9宫的天干相同,地支则十二支俱全。

在各运中的纳音五行之生克,地支、天干的分布和生克冲合,形成花色繁多的对称图形,举不胜举,读者可自行分析。我们只挑选其中最有趣味的对称分布进行分析。

'图'

凡各运中,地支以 4、5、6 宫为对称轴,形成两个自洽的半圆环流,两不半圆环对称,以纳音一运为例,余可类推见图:

凡各运中,天干“二八易位”後,天干亦形成两个自洽的环流,两环流对称。以纳音一运为例,余可类推:

'图,天干的“二八易位'


'四'


六十纳音不仅在图象中有对称性分布,而且在洛书运算中亦有对称分布。我们可以用天干和地支所对应的洛书数〔即天地雷图中所对应的宫数〕来对六十纳音进行同余运算。

不过我们必须知道,其中某些数肯定有例外。如子、午、戊此三个干支,子数“1”应变换成“8”,午数“9”应变换成“2”,戊数“8”应变换成“2”数。

这种变换是什么原理起作用呢?

事实上,在前文的第三章第六节中我们就已经知道了两种地支“自指结构”,其中一种“自指结构”是针对地支的五行阴阳极性而来的,其作用在地支藏干一文中得应用,而另一种“自指结构”是针对地支的理数形式而来,其作用就在本节中得以应用,参见理部·第三章的“太乙地支图”即可领悟。

'图'

图注:天干中的戊干之所以对宫取“2”数,此中原理在所谓的“天乙贵人”取用的一文中就早有此理的体现。

天干中的戊干之所以对宫取“2”数,它则也是一种在理数上形成“自指结构”的一种特定形式。事实上在所谓的天乙贵人取用的一文中就早有此理的体现。

下面我们把三十组纳音运算排列出来:

甲×子=3×8=24→化4乙×丑=8×8=64→化4 子由1变换成8
 
丙×寅=1×8=8 →化8丁×卯=6×3=18→化8 
 
戊×辰=2×4=8 →化8己×巳=2×4=8 →化8  戊由8变换成2
 
庚×午=7×2=14→化4辛×未=2×2=4 →化4 午由9变换成2
 
壬×申=9×2=18→化8癸×酉=4×7=28→化8 
 
甲×戌=3×6=18→化8乙×亥=8×6=48→化8 
 
丙×子=1×8=8 →化8丁×丑=6×8=48→化8 子由1变换成8
 
戊×寅=2×8=16→化6己×卯=2×3=6 →化6 戊由8变换成2
 
庚×辰=7×4=28→化8辛×巳=2×4=8 →化8 
 
壬×午=9×2=18→化8癸×未=4×2=8 →化8 午由9变换成2
 
甲×申=3×2=6 →化6乙×酉=8×7=56→化6 
 
丙×戌=1×6=6 →化6丁×亥=6×6=36→化6 
 
戊×子=2×8=16→化6己×丑=2×8=16→化6 戊由8变换成2;子由1变换成8
 
庚×寅=7×8=56→化6辛×卯=2×3=6 →化6 
 
壬×辰=9×4=36→化6癸×巳=4×4=16→化6 
 
甲×午=3×2=6 →化6乙×未=8×2=16→化6 午由9变换成2
 
丙×申=1×2=2 →化2丁×酉=6×7=42→化2 
 
戊×戌=2×6=12→化2己×亥=2×6=12→化2 戊由8变换成2
 
庚×子=7×8=56→化6辛×丑=2×8=16→化6 子由1变换成8
 
壬×寅=9×8=72→化2癸×卯=4×3=12→化2 
 
甲×辰=3×4=12→化2乙×巳=8×4=32→化2 
 
丙×午=1×2=2 →化2丁×未=6×2=12→化2  午由9变换成2
 
戊×申=2×2=4 →化4己×酉=2×7=14→化4 戊由8变换成2
 
庚×戌=7×6=42→化2辛×亥=2×6=12→化2 
 
壬×子=9×8=72→化2癸×丑=4×8=32→化2  子由1变换成8
 
甲×寅=3×8=24→化4乙×卯=8×3=24→化4 
 
丙×辰=1×4=4 →化4丁×巳=6×4=24→化4 
 
戊×午=2×2=4 →化4己×未=2×2=4 →化4 戊由8变换成2;午由9变换成2
 
庚×申=7×2=14→化4辛×酉=2×7=14→化4 
 
壬×戌=9×6=54→化4癸×亥=4×6=24→化4 
 

上面的理数运算,只要把“子、午、戊”三个干支之数变换一次就可以,我们发现每一组纳音干支有相等的同余数〔以10为模〕——从而同构,故可隶属同一种纳音五行。

各组纳音之洛书化数还有一个特点:纳音五行相同的两运〔指一六金运、二七木运、三八土运、四九水运、五十火运〕,同一宫位上化数之和必等於10。以一六木运为例〔余可类推〕:

一运一至九宫之化数依次为:4→8→8→4→8→8→8→6→2;

六运一至九宫之化数依次为:6→2→2→6→2→2→2→4→6;

故两运同宫的化数之和俱为10。且前五运化数之和俱为4或8,後五运化数之和俱为6或2;唯艮八宫正好相反,这正是奇点性质的反映。它证明纳音中亦有阴阳宫之分:前五运为阳而後五运为阴。


'五'


六十纳音还有一个问题,这就是纳音之五行是怎么规定出来的?对此我们还没有最终解决,但也看到了一些端倪:

纳音五行的规定显然是从天干五行转化为後天五行的;因为每一组纳音天干五行相同,而地支五行不同,其化数却相等。我们只要把纳音五行飞宫十运的逻辑起点一定,其余各宫五行即可推衍而出。

十运圆周上的纳音五行之生克,唯有二八运纯粹为相生,也体现了木运的奇点性质。但何以起甲子乙丑为金,且为海中金,其余五行是由一种什么样的简单逻辑推衍而出,还有待於进一步探讨。


'六'


'图,三合飞星图'

'文章略……'


第五节  气数破缪


'一'


历代应用“气数”理论者,由於不明河洛理数内涵,几乎很难去正确运用。比如,常见的“气数”运用技术大致如下:

1、各种各样的“除九”、“除六”的运用技术。

2、默念或使用“先天数”以求治病者,如“八卦象数疗病法”之类。

3、各种武术、气功、医疗中所用的气数。等等。

作者所强调的就是:无论以何种方法来运用河洛理数进行技术操作,它们全都是错误。

因为河洛理数本来是阐述数与数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的,并没有有单独实质意义可以存在。最荒唐的是“先天数”,它本为八经卦的次序编号,如新兵列队编号一样;可以从左至右编数,也可以从右至左编数。後人摄於邵雍的个人神话,总以为其中寓有极深内涵,实乃不明易数本来之理,而类似情况也存在於天干地支的编号之中。当然,在随机预测系统的梅花易数中,用先天数区分体用也能产生功用,但完全是“任运巧合”在其中起作用,已经不是所谓“先天数”的本原作用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易者不懂逻辑语言的规范特点,也缺少理论的审美能力;而缺少理论审美能力,则是这种现象产生的最深刻原因。

纵览易学著作,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丑陋的理数图,伪托陈抟所传的《太极图》即为其滥觞;丑陋的理数解析,如孤立地以九六为老阳老阴之数;丑陋的类象技巧,如历代对星神的解释;丑陋的断卦风格,如大杂烩式的《断易天机》之类。这些理论和技术明显地违背了人类的审美心理,须知,我们应把美作为判断理论真伪的首要条件。


'二'


除去气数运用中的一些逻辑谬误,还有许多由此基础推衍出来的错误技术。试举部分例子:

1、紫微斗数命盘的排盘,以人为的农历作排盘根据,而不用无置闰、接气的甲子历。在全世界,除甲子历以外的其他任何一种所谓的科学历都不是“自然历”,它们都是“人造历”。

2、用甲子历和农历混杂起数的身命卦,以农历日期起数的结婚方向表,都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定数预测系统”是非用“自然历”中的甲子历不可的。

3、风水中的二十四山向的不同阴阳区分,因其与易理不合,故也是错误的。虽然“实践”上可以给出二十四山向,但最後落在实处时,应只有八个後天八卦所代表的八个阴阳山向。


第六节  遁甲旁象


'一'


遁甲它解。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理解遁甲系统。

当我们不对天地雷图进行遁甲操作时,它们还是遁甲系统吗?

对於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考察後天八卦的雷盘即可。因为天地雷图中的三个盘是相互同构的,理解了其中一个,其余两个也同时得到解决。

後天八卦里,是艮宫的“土行”有了破缺;破缺的艮卦是坐在可以用来表示先天五行之气的洛书上的,即艮卦坐在第八宫之中。从逸象的角度来看,洛书的八宫有两种形式的破缺:

第一,是二八易位式的破缺,震木必须以五行身份出现,以补艮宫在五行连环相生破缺之需。

第二,河图先天五行之气转换到洛书上,也是在八宫出现了了五行连环相克中的破缺,而且这一转换又恰好补足了後天八卦五行连环相生的缺囗。

是以,从某个角度来讲,天地雷图本身也是遁甲系统。

另外,天地雷图由於也在坐宫方位上体现了自己隐蔽着的遁甲结构,故它与纳音十运图有相同的“羊刃象”,读者可作比较。


'二'


公理逸解。

由河洛图书推衍出的公理,其内部实则也有遁甲现象,我们的理论系统只是由一个遁甲系统转换到了另一遁甲系统而已。

如表先天之理的河图数起於一,而一为水,本为後天之理,这显然是一种交错概念。这种概念交错的现象在易学公理系统中有多处体现,它使得公理似乎已经不是最简系统,因为其中似乎有许多“准遁甲构造”。试列之如下:

1、本来定义後天的五行起於水,却以属木之震三宫为起始点,与先天五行的次序相同;

2、洛书本属後天,当它与後天八卦相比较时,又被定义成先天;即二八易位後的洛书称後天,不移位时称先天;

3、先天八卦本为先天,震巽易位後则又变为後天,又似乎同太乙八卦极近似;

4、河图本为先天,但逆时针移动内圈之数,则又有所谓的“先天中的先天”之象——即阳卦对应奇数,阴卦对应偶数。

'图,所谓“先天”中的“先天”图'

如果对这些相互交错现象领悟不深的话,很可能在理解作者某些分析时会产生迷惑,并且还会难以想象易数运算时出现的的古怪巧合现象。


'三'


遁甲系统等价关系。

我们说“太乙八卦”是遁甲系统,是站在爻象兼五行角度上来讲的;又说紫微中心变象法变出的八个“太乙八卦图”是破缺的,是站在八个大整体构造的角度上来讲的;而同时说单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