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江文艺 2009年第01期-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是我们过于急迫的心情;让我们感到今天的月亮升起的速度格外地迟缓;直到临近十一点;才悄然露出她晶莹皎洁的脸来;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就在这一瞬间;大家一片欢呼;马铃薯也不吃了;一齐抬头看那从松枝缝隙中冉冉升起的明月。 
   啊;顾彩的月亮!我们以惊喜的欢呼来迎候她;我们以亲切的乡音来呼唤她。今天的月亮一如往常;清纯、皎洁;让大家忆起湮灭已久、鲜为人知的过去。是这个山乡久违了的文化氛围;让我和乡亲们一起受到了历史的足影;文学的魅力;领略到了潜藏、存在于平常风景中的民族文化精萃。 
  月亮终于从松枝的缝隙中升起来了;那月与往日相比;仿佛格外的大;格外的亮。在火光和月光交织中;我想象着甚至看到了顾彩三百多年前站在这里赏月时的眼神;那是艺术家的睿智;孩童般的新奇;戏剧家的幽默;旅行家的惊喜。我看到了群山环绕、松竹掩映的戍堡空房里的草铺、石凳、土灶。看见他从容脱下一身湿漉漉的衣服;挂在篝火边的树丫和竹竿上;然后缓缓步出屋外;翘首而待的身影。 
  诗人是不能没有月亮的。无论是他们的作品还是他们的生活情感。顾彩的朋友张潮就说:“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因为“月下听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 
  孔尚任由此盛赞张潮“深得玩月三昧。”还承认自己爱月爱到“唯以月出之迟早;为睡之迟早耳”! 
  和他的朋友们比较;顾彩对月亮是情有独钟;更有新意;因为他最爱的是容美的月亮。不仅很美;而且情致各异;丰富多彩。 
  细检《容美纪游》;有好多首诗写到月亮。在宜沙别墅“天成楼”写的《和玩月》中用“万山擎月上中天”一句象征受到土司迎接的心态。在南村“九峰读书台”写《山家乐》;有“牛羊各自下;月出大于斗”的描述;展现的是一幅黄昏时光的山乡风情画。其构思之奇巧;意境之壮美;即是一幅摄影高手的佳作也恐难再现。在平山“小昆仑”写《平山月夜》;有“素女光辉下泬漻;仙人楼观倚层霄”的佳句。在云来庄“西阁”与田舜年泣别之前写《容阳杂咏》十四首;又有“蕉窗月出凉如洗;疑是佳人衒晚妆”;还有“鲛人泣月”;他就是这样赋予月亮以生命、情感;这是一种何其深沉的月亮情结啊?可见他爱月亮之深;又从他咏月之勤;证明他爱容美之深。到了天险万全洞;他又在“就月轩”中举行的诗会上吟诵了《宿般若船》一首;他描述在悬崖上看到的情景:是“人从天半语;月在下方晴”;其险中之美;美中之险;设身处地;令人震撼不已。此外;还有多处诗作都与月有缘;如“五度溪山月上弦”、“山违游子履;月挂主人楹”;“月暗歌停”等等;不胜枚举。月亮不止是成为他吟咏的对象;走进他的作品;而且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珍宝尤物;仿佛与月亮有三生之约;实在令人感叹不止。 
  啊;顾彩的月亮;我还能说什么呢?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顾彩的名字鲜为人提及;但他甘心作个“山中人”;与餐霞采芝者一起隐迹容美“古桃源”;忘却了京都的繁华和喧嚣;而不屑于宣传和“炒作”自己。他将诗中的月亮;当作了他的理想寄托和驱除世情烦恼的灵丹妙药;“尽将海外烟霞态;一涤俗肠使我快”!月亮;高悬在云汉之上;一尘不染;默默地向人间播撒着清晖。那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凉世界;这个世界也是一切善良文化人终生追慕、颂扬的至高境界。人道是: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平时在家乡看月;觉得很美;竟不晓得想着顾彩看月;会觉得更美!真是多亏了顾彩;以他激情喷薄、千古不朽的诗文;用他不知疲倦、勇于攀登的精神;传承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是顾彩的月亮;见证了一次伟大的旅行;讲述了一段土汉文化交流史上的传奇。因为顾彩;月亮变得更美;使我们更多的人乐于追寻前人的足迹;再一次记起并且会永远记住这位汉族诗人、戏剧家、旅行家的名字。 
  责任编辑 易山 
   


古今云来庄 作者:向吉贤                 文章来源: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鹤峰县城东郊有一个紧邻深岩绝壑的村子;叫庙湾村。但鹤峰人仍习惯地叫它云来庄。因为;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沿用着这个历经风霜而又饱含诗意的名称。 
  见证过土司时代的金戈铁马;留下过戏剧家顾彩的精彩诗章;云来庄是一个人文丰厚的村庄;革命战争年代;“范家五虎”追随贺龙闹革命全部以身殉职;云来庄又是英雄的故里。 
  一个没有云;阳光很好的日子;我们走进了云来庄。这村庄很美;一种田园式的壮阔美。整个村庄由东向西呈坡状;但坡度不大;地势较缓。满坡茶园菜畦与桃李柑桔交相叠翠。小洋房掩映在绿树之中;斑斑点点;若隐若现;其阔气之态不在城里人之下。村民们或闲或忙;不闲不忙;让人感觉好像是整个村子躺在那里;闲悠悠然;懒慵慵然。省道鸦来公路穿村而过;两旁开了很多家农家乐;每至下午;特别是周末;从城里来此休闲进餐者络绎不绝。这是一种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的生活状态。 
   村子的特别之处;在于据峡谷之险而视野壮阔。站在一家叫金桂园的农家乐餐馆楼顶;但见四周山峦起伏;群峰如黛。俯视左侧;一道峡谷深不见底;河底的流水声依稀萦绕于耳;眺望前方;九峰桥飞架天堑;如长虹凌空;县城高楼鳞次栉比;右前方细柳城则屋舍恬静;树影婆娑。 
  这是一个英雄的村庄。金桂园即当年“范家五虎”的出生地;因园内有两株参天桂花树而得名。 
  而今;故居已不复存在。为彰显英烈事迹;弘扬革命精神;鹤峰县老区建设促进会、扶贫开发办公室、建设局策划并集资;在英雄的出生地旁修建了五虎亭;如今已成一景。本县作家龚光美先生撰《五虎亭记》云: 
  此亭五柱挑檐;雕梁画栋;彩绘龙虎图腾;造型古朴典雅;依山峡之险;据省道之便;瞰土司洞城;邻“西阁”遗址;居高临下;视野壮阔;四顾奇石嶙峋、溪流蜿蜒、长桥如虹、群峰叠翠;容美古今胜迹历历在目。 
  诵读着碑文;我们在五虎亭久久驻足;凭栏临风;凭吊英雄和英雄母亲;感怀那段峥嵘的岁月。 
  对范家来讲;那是一段撕心裂肺的日子:从1929年到1933年的四年间;范辉炎、范辉强、范辉元、范辉久、范辉国同胞五兄弟参加了贺龙领导的红军;在反围剿的军事斗争中;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先后壮烈牺牲。牺牲时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才36岁;最小的只有18岁。那是多么年轻的生命!他们的母亲谭良玉;一个普通的土家农村妇女;四年之内痛失五子;如五雷轰顶般的打击没有使她倒下;她信念不移;依然坚定地支持红军;坚定地支持革命;贺龙称她为“英雄母亲”。至今;她的名字仍传扬于武陵地区的山水之间。 
  我知道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分量;懂得了什么是我们民族的血性! 
  这村庄还钩连着几个世纪以前的记忆。早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土司就在云来庄构筑了与容阳中府(今容美镇)西阁相配套的生活与休闲设施;专供官员娱乐和接待之用。有乐天园、吉祥阁、钓鱼台、戏楼、守梅阁等大大小小的建筑;功能齐全;规模不小。加之天空有珍禽飞翔;四周有异兽出没;桃李芬芳;环境优美;俨然一土家风格的官家园林。土司及其幕僚们每每徜徉其间;皆神清气爽;流连忘返。 
  那时;在村子的山项上有一个去际庵;又名留云院;常常在雨前出现一种特别的天象。每当山雨欲来;则云灌入院;人全沐于云中仅可露出人头; “大雨倏过;西风骤来;劈云为千百道;皆东走。俄顷;屹如奇峰立东西则霁矣;当云行时;急闭窗;则留云一片;挂窗牖间不去”;云来庄即得名。—位酉阳的冉姓土司来此;触景生情吟出过“落花无拘花又落;云雾有约去还来”的诗句。 
  云来庄的文化得以传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顾彩的到来。1704年3月;诗人兼戏剧家的顾彩;应同为诗人的土司田舜年之邀;受戏剧家孔尚任的委派;跋山涉水;长途苦旅;来到容美土司。在容阳城、细柳城考察游历之后来到云来庄;下榻吉祥阁一住40天。 
  在云来庄的40天里;顾彩白天寻访周旋;探幽揽胜;夜晚或与田舜年吟诗唱酬;或观戏赏月。更多的时间是用来改造与排练他自己的《南桃花扇》。他心情舒畅;所谓“小阁亭亭碧嶂间;淹留天放此身闲。”“径痕藏万马;石势集群鸟……处处云连屋;家家水抱村。”他相信;容美就是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桃花源;惊叹:“人言此是桃源地;不信桃源如许奇!”顾彩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写成《容美纪游》;洋洋5万言;为我们研究容美土司的政治、经济、文化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其容美之行;是—次土家族与汉族文化在较高层面进行交流的破冰之旅。 
  从容米部落到容美土司的文化创造似乎总与洞穴密切相关。土司利用洞穴因险绝而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在洞中构筑完善而庞大的生活与军事设施;创造了神奇而辉煌的洞府文化。云来庄的万人洞即是这样—个洞穴;它与屏山的万全洞、太平的情田洞合称“容美三洞”。 
  洞穴镶嵌在峡谷右壁的悬崖上;站在五虎亭俯视峡谷;万人洞大致在视野内;但难以看得清晰真切。我们顺着小径披荆劈丛;攀藤跳沟;艰难抵达。 
  站在洞口;但见洞府幽冥;感觉阴气森森;寒风飕飕。洞中有一条长不见源头的伏流;伏流出洞作飞泉姿态喷向深谷。洞内钟乳倒悬;石笋林立;千姿百态。——“四壁多题咏”;各种建筑遗迹依稀可辨。可见;在土司或更早;洞内就有人居住或游览。而各代土司则更精心营构;在洞里洞外修筑了大量生活与军事设施;以作防御之用;号称“磐石重城”。田舜年在洞记中说:“感天造就;磐石重城;楼台庵观;比比皆成”。顾彩游此;见证了当时洞内的热闹与繁复。他在《容美纪游》写道:“洞口有街有门楼;守洞者众焉。客至具酒果;食毕登洞……最高处有寨楼;梯悬十仞;攀之惴惴;寨上亦有人居。”可见万人洞不但自然景观奇特壮观;人文气象亦是浓郁多姿。 
  走出洞口;天近黄昏;晚雾渐起;雾卷雾舒的姿势低眉顺眼般;轻柔舒爽;沁人心脾。雾耶?云耶?亦雾亦云;亦云亦雾。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行者无疆》中写道:“看城市的潜力;拥挤的市中心不是标志”;“真正的潜力忽闪在小巷的窗台下;近郊的庭园里。” 
  云来庄;就是这样一个近郊庭园;它离县城的窗台不远…… 
  责任编辑 易山 
   


一路春色一路歌 作者:向端生                 文章来源: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08年4月;由湖北省作协、《民族文学》杂志社、《长江文艺》杂志社、鹤峰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鹤峰特色文化旅游文学笔会拉开帷幕。 
  鹤峰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和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不断更替的历史变迁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文化;以其独特的民风民俗、人文精神、文学景观;为文学艺术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上千年的土司辖治中;土家民族思想开放;土家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相长;文人墨客辈出;诗文结集;出现了世界罕见的田氏家族文学奇观。改革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