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机器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电子计算机。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而机器人仍然只是极少数专业领域运用的精密机械。从经济角度看,机器人几乎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十九世纪时的科幻小说,如果描写未来,几乎总把飞艇当成象征。那时候科幻文学里的未来社会,差不多总有飞艇翱翔云端。英国作家基普林还专门以飞艇为主题写过作品。那个时代,飞艇已经上天,人们只是期待着它更大更快。只有凡尔纳在《征服者罗比尔》里,预言了飞艇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如今,除了气象探测、野外探险或者广告宣传外,几乎找不到飞艇运用的影子。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可视电话还是科幻小说里对未来通讯技术的描写热点。这个技术如今早已出现,但却远不及网络技术更为基本,只是充作无线通讯的一个辅助工具而已。回顾那个时代涉及可视电话的科幻小说,会发现它们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人们的通讯需求不仅要更真实,而且有自由、隐蔽、甚至匿名的需要。
第三节:科学技术史衍生题材除了这种描写科技发展大趋势的科幻作品外,还有一些科幻小说直接从科学技术史科中寻找题材。他们将科技史上某个问题,或者某个已成定论的事实拿来,作为小说的素材。
凡尔纳在《地心游记》等作品里,大段大段地引用当代学者真实的学术成果。地球是否空心,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课题。凡尔纳就从这些争论里发现题材,创作了这部经典。
王晋康在《生死平衡》里,描写了七十年代末期天花被根治时的情形。小说从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搜集天花病毒开始,将人类征服天花的结局当成小说的开端。
第四节:虚拟科技史——崭新的科幻潮流
与科学技术史衍生题材相反,某些作者从科技史上找到素材,但不是延着它的方向发展,而是创造虚拟科技史。“戏说”科技史。在西方,这个新流派叫“蒸汽朋克”。不过,笔者以为这个名字似乎范围小了一点。并非只有蒸汽机时代,才可以写入虚拟科技史。
科幻文艺总会推陈出新。笔者感觉,以“虚拟科技史题材”为新潮流中最有意义者。因为它与科学文化的联系最为密切。不了解真正的科技史,谁又能去虚构它呢。
虚拟科技史的典型,要属法国作家彼埃尔。布勒的《思想爆炸公式》。在这篇小说里,一九三八年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意大利科学家费米被一个虚构的“卢士奇”所取代。他年轻时候看到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顿时象受到天启一样,立志传播这种“新宗教”。后来,受法西斯政府迫害,卢士奇和许多欧洲学者逃到美国。他们请爱因斯坦出面,请求美国总统拨款,研究通过能量制造物质的方法。这是他们认为“E=MC2”公式的最终意义。
美国总统不明就理,把他的建议给参谋长传阅。后者说,既然在这个公式指导下,可以通过巨大能量制造微小的物质,当然也能够通过极少物质引发巨大能量,并制造出超级武器。总统又将参谋长的建议转述给爱因斯坦。后者出于人道原则,断然否认这一设想在科学上可行。当然,这和现实中,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研制原子弹的史实完全相反。
从那以后,美国总统就此时分别咨询流亡学者,大家心照不宣,都否认可以制造这么一种武器。甚至美国本土的科学家也帮着作伪证。最终,美国总统放弃研制原子武器的预想,拨款在洛斯阿拉莫斯沙漠建立基地,研究怎么从高能宇宙射线中制造物质。在史实上,那里正是曼哈顿工程所在地。
二战后期,“日本是唯一敌视科学和E=MC2定律的国家”《世界经典科幻小说金榜》上卷228页,于是,科学家们决定在日本一个叫“G岛”的城市上空进行实验,感化日本人。聚能器从飞机上投下去,能量造物的链式反应开始,雪花般的铀从空中纷纷飘下,令“G岛”人民欢欣鼓舞,如沐神恩。但由于实验者没有控制好反应速度,“G岛”被不停降下的铀雨覆盖。爱因斯坦面对惨祸,追悔莫及。看到这里,“G岛”是什么地方,相信大家不用笔者解释了。
虚拟科技史的代表作,或者说是它从长期蕴酿,到最终引起人们注意的转折,是1990年出版的《差分引挈》。由塞伯朋克两大主力吉布森和斯特林联合创作。小说虚构了1820年巴贝奇创造出计算机的假历史。从那里出发,到了1850年,英国成为一个反乌托邦社会。蒸汽朋克这个词也是通过这本书叫响的。
通过这两本书也可以看到,虚拟科技史题材多与乌托时题材联合运用。不过,两者也可以分开来。郑军的《国家机密》同样运用了巴贝奇这个题材: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政府出资,由巴贝奇制造计算机。但由于运算速度问题,他并没有成功。这是利用了科技史的一个特点:早期科技史往往资料不清。从此开始发展出故事。
虚拟科技史题材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科幻概念。它根本不追求与现实中的科学知识相吻合,甚至刻意完全相反。正是从这类作品里,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看到科幻文学的本质:它是把科学知识拿来,用艺术手段夸张、变形,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甚至,一种游戏。
第五节:解读科幻的重要工具
除了在作品里直接体现外,科技史对科幻作品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理解和认识科幻艺术。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由科技史来解答。
第一,一部作品是不是科幻小说?对于那些马背景设在外星、未来世界的作品,当然毫无疑问。但如果一部科幻小说把背景设定在当代,那么它“幻”不“幻”呢?比如象凡尔纳的作品,他自己都不知道“科幻小说”这个名字,那么,哪部是,哪部不是?
科技史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在一部科幻作品诞生时,里面涉及的科学技术与那个时代有没有距离?有的话,就是科幻。比如,《八十天环游地球》不是科幻,因为里面没有超过当时技术条件的情节。《神秘岛》是科幻小说。因为乘气球飞越大洋,在那个时代尚未实现。
《变脸》虽然是惊险片,但全方位移植一个人的脸皮,到现在仍未解决排异反映,所以是科幻片。
第二,科技史可以帮我们澄清科幻界里一个不良传统,那就是拿来以往的科幻作品,证明科幻作家的先见之明。这种作法在宣传科幻文学价值时经常被使用,也确实有一定影响。但它有违于科学技术史的真实面貌。
想证明某个科学发现或者某个科学发明确系某位科幻作家的原创,必须要有严格的程序。科学发现的原创性有科学共同体的严格审查,而技术发明的原创性则有专利制度的审查。笔者手头的资料中,或者一篇科幻小说与科学无关,比如时间旅行。或者虽然与科学进步有关,但尚未证明它来自作者原创。
科幻作家的贡献,在于他们把一定时期的科学研究热点写在自己的作品里。“这些所谓的预言从总体上说乃作家们依照科学运动的潮流,仅仅是通过推论而得出的结果。《科幻小说》115页,法,加泰尼奥,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那些热点很专业,只受专业领域同仁的重视。而科幻小说却是大众读物。科幻作家通过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描写,把高深的专业研究介绍给大众,可以在公众里形成预期心理,为新发现新技术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提供帮助。只不过,时过境迁后,小说往往容易保留下来,而同时代的专业学术著作则被尘封。
因此,我们只能把科幻小说当成一个时代科学技术研究热点的写照,而不能当成这种研究本身。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未来学
更新时间2008…9…9 21:35:36 字数:4963
第一节:什么是未来学
和尚未成熟的科幻文学一样,未来学也是一问尚未成熟的科学。甚至经常被人怦击为非科学,伪科学。在科学体系里也缺乏自己的位置。不过,未来学却可以说是与科幻文学亲缘最近的一门学问。
未来学与科幻文学有着共同的始祖——乌托邦小说。《乌托邦》、《太阳城》、《回顾》等作品,既被看作未来学的先驱之作,也被看作科幻小说的重要渊源。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以理性态度展望未来的作品。它们既是文学作品,又有学术价值。
未来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就是科幻文学的一大宗师乔治。威尔斯。早在1883年,17岁的威尔斯就写下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一文,表现出对未来的浓厚兴趣。1901年,就在他创作《时间机器》等几部科幻经典的同时,威尔斯写下了重要论文《机械及人类进步对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影响之展望》。这篇文章被看作未来学的开山之作。1902年1月24日,威尔斯在英国皇家学会的一次演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研究未来的科学。他认定,大多数人热爱过去,但未来正在被发现,人们日益把思想转向未来。威尔斯的后期作品文学色彩越来越淡化,但其中预言的准确性却越来越惊人(坦克、空军、核武器等)。在威尔斯事业的晚期,他基本放弃了科幻小说的写作,转而直接领导未来研究和从事社会政治活动。
另一位科幻宗师凡尔纳也经常被后世未来学家所诵扬,视为一代宗师。凡尔纳处于创作高峰的时候,就被同代人视为伟大的预言家。凡尔纳也十分认真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这使得他的作品在未来描写方面真实可信。凡尔纳对当时的许多科技发展都有自己的见解,比如重视飞机而反对飞艇,等等。这证明了他作为一个科学的预言家的能力。
英国科幻作家克拉克也是公认的未来学家之一。他曾经撰写过未来学专著:《未来的轮廓:探索可能的范围》。在这本书中,克拉克用大量实例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的科学家,认为他们甚至对本学科的预测都是相当肤浅可笑的。他认为,最好的预言家不是对某一学科知道得最多的人,而是把坚实的科学知识和真正灵活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的人。克拉克也提出了一些科学方面的具体预言,其中一个可能会惊人地准确——2004年,第一个克隆人将会出现。另外,经常被未来学家引为同道的科幻作家还有阿西莫夫、奥尔迪斯(因其对海洋危机的预言)等人。
在西方的大中学校里,未来学被一些勇敢的教师引入课堂。有趣的是,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大量科幻小说被当作未来学教学的教材。同时,教师们也鼓励学生进行关于未来的构思创意。有时,教师甚至直接给出主题,要求学生写有情节的未来故事,比如生态灾难、海底移民、基因工程等等。这与科幻小说创作已经没有多少差别了。
现在,无论大陆,还是港台地区。专业科幻报刊或者各类报刊中的科幻栏目,都同时刊载科幻小说和科学预测。其实,这个惯例最早出现于三十年代的英国。当时,英国科幻小说协会刚刚成立,其会刊便叫作《明天:未来杂志》。其主持人便是科幻宗师威尔斯。后来,这种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