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鬼宿星团”M44。这是一个开放星团,包含350颗恒星,据估计距地球约577光年。(SEDS)
这是“昴宿星团”M45。又称“七姊妹星”,但它至少包含500颗较暗的恒星,距地球约350光年。(SEDS)
这是开放星团NGC3293,包含至少50颗恒星。它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星团(AAT)
这是“蝴蝶”开放星团M6。其中大部分都是明亮的蓝色年轻恒星,但却有一颗橙色的巨星。(NOAO)
这是开放星团M7,距地球约800光年,至少包含80颗大星。(NOAO)
这是166000光年远的球状星团NGC1850,位于银河系的伴星系大麦哲伦云中。(HST)
这是武仙座的球状星团M13,距地球约22200光年。内含几百万颗恒星。(SEDS)
这是距地球约28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80,是银河系147个已知最稠密的球状星团中的一个。(HST)
这是仙女座大星系中的球状星团G1,距离仙女座星系中心约130000光年。(HST)
这是球状星团M15。这个星团包含大约30000颗恒星,距地球约40000光年。(SEDS)
这是距地球约20000光年的M107。它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球状星团。(NOAO)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中子星和黑洞
更新时间2008…9…2 12:26:00 字数:1556
中子星和黑洞是宇宙中密度和引力最强大的两类颇具神秘感的天体。光是中子星就已经够不可思议了,偏偏还要添上黑洞。它是宇宙中的死亡陷井和无底深渊,没有物质能摆脱它的强大引力,包括光线。在它附近,今天的所有物理定律都显得不适用了。
我们知道,当恒星走完其漫长的一生后,小质量和中等质量的恒星将成为一颗白矮星,大质量和超大质量的恒星则会导致一次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后恒星如何演变将取决于剩下星核的质量。印度天体物理学家昌德拉塞卡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发现,当留下的星核质量达到太阳的一点四倍时,其引力将大到足以把星核内的原子压缩到使电子和质子结合成中子的程度。此时这颗星核就成了一颗中子星,其密度相当于把一个半太阳的质量塞进直径约二十四公里的一个核内。
这是一个单个的中子星,其表面温度高达一百二十多万度,直径只有二十八公里。(HST)
以两百倍音速高速运动着的中子星,距地球约两百光年。三十万年后将对地球产生轻微影响。(HST)
在星系中漂浮的单个恒星级黑洞,它引起的引力透镜现象使位于其后方的恒星产生了两个像。(HST)
位于NGC6251中心发出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尘埃盘,其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巨型黑洞。(HST)
椭圆星系NGC7052中心的尘埃盘,其中央可能有一个质量为太阳三亿倍的超级黑洞。(HST)
人马座A(NGC5128)星系中心的尘埃盘,其中有一个巨大的超级黑洞。(HST)
中子星的表面温度约为一百十万度,辐射χ射线、γ射线和和可见光。中子星有极强的磁场,它使中子星沿着磁极方向发射束状无线电波(射电波)。中子星自转非常快,能达到每秒几百转。中子星的磁极与两极通常不吻合,所以如果中子星的磁极恰好朝向地球,那么随着自转,中子星发出的射电波束就会象一座旋转的灯塔那样一次次扫过地球,形成射电脉冲。人们又称这样的天体为“脉冲星”。
超新星爆发后,如果星核的质量超过了太阳质量的两至三倍,那它将继续坍缩,最后成为一个体积无限小而密度无穷大的奇点,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围绕着这个奇点的是一个“无法返回”的区域,这个区域的边界称为“视野”或“事件地平”,区域的半径叫做“史瓦西半径”。任何进入这个区域的物质,包括光线,都无法摆脱这个奇点的巨大引力而逃逸,它们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深渊,永远不可能返回。
天文学家称这种由于恒星死亡形成的天体为恒星级黑洞。一般认为,宇宙中的大多数黑洞是由恒星坍缩形成的。此外,在许多恒星系的中心也有一个因引力坍缩而形成的超大质量黑洞,比如在类星体星系的中心。在宇宙诞生初期可能曾经形成过很多微型黑洞(太初黑洞),这些黑洞的体积很小,质量相当于一座大山。
虽然黑洞本身不可见,但可以用至少两种方法检测出它的存在。当一个黑洞吸引尘埃、气体或恒星时,它的强大引力会把这些物质撕碎成原子微粒,原子微粒会从黑洞的边缘沿螺旋线坠向中心,速度会越来越快,直至达到每秒九百多公里。当物体被黑洞吞没时,会因为互相碰撞而使温度上升到几百万度,并发出χ射线和γ射线。在宇宙中,只有黑洞能使物体在密集的轨道上加速到如此高的速度;也只有黑洞才会以这种方式发射χ射线和γ射线。
任何物质或辐射到达黑洞边缘,越过它的视界就永远消失了。在黑洞的奇点附近,现有的任何物理定律都是不适用的。黑洞的奇点和我们现已认识的宇宙中的所有物质状态截然不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科学方法能用来测量黑洞。现在我们说找到了一个黑洞都是通过间接途径推算出来的。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类星体
更新时间2008…9…2 12:26:31 字数:1309
类星体和脉冲星、星际有机分子、微波背景辐射被并称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射电天文学的四大发现。在当时,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天体。它们在普通的光学观测中只是一个类似恒星的光点;而在分光观测中,它们的谱线具有很大的红移,又不像恒星。
这些天体统称为“类星体”。其中,有些因不断向外辐射无线电波,被称为“类星射电源”;有些不辐射无线电波,但也具有很大的红移,被称为“蓝星体”。到目前为止,经确认的各种类星体已有七千多个。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距地球一百五十亿光年的类星体PKS2349的照片。(HST)
距地球90亿光年的类星体照片,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HST)
这张哈勃照片展示了由一个类星体星系造成的特殊十字型引力透镜现象。(HST)
这是一张类星体与普通星系合并的照片,它动摇了旧式类星体理论。(HST)
这是一张类星体星系照片。它可能是在与邻近矮星系的合并中获得能量。(HST)
这是几个不同类型的恒星系,每个星系中心都包含一个类星体。(HST)
我们知道,从天体的红移量可以得到天体远离我们而去的速度和它们与我们的距离。而类星体的红移量之大,使天文学家非常吃惊。据观测,绝大多数类星体离我们远去的速度为每秒几万公里至十几万公里,有些甚至达到每秒二十七万公里的“疯狂”速度,已达光速的百分之九十!
类星体是人类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大都距地球一百亿光年以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观测到的一个类星体距离地球竟达二百亿光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形成这个类星体图像的光是在二百亿年以前发出的!这一下子把人类对宇宙认识范围扩大到二百亿光年之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们自身的能量比一般星系能量还大上千倍。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类星体的直径只有普通星系的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还不到一个光年,体积类似太阳。尽管个子如此的矮小,可它释放出来的能量却相当于二百个星系,或二十万个太阳的能量总和。类星体因而被称为“宇宙中的灯塔”。
类星体的体积不大,却又释放出如此强大的能量。这按照普通的物理规律是不可思议的。经过多年的研究,专家们认为类星体可能是一个巨型恒星或许多恒星爆发后坍缩成的巨大引力场——即黑洞时产生的天体,它的能源就是黑洞。或者是超新星爆发时喷射出来的气体和物质源源不断地流进正在形成的星系中心附近的黑洞的时候,黑洞就爆发成了一个类星体。随着爆发的持续,它本身会变得特别明亮。事实上类星体本身就是一个星系核,由于它特别明亮,所以我们难以看到这个星系中的其他恒星。
对类星体巨大的红移尚有多种解释:一种是宇宙学红移,即认为红移是由于类星体的退行产生的,反映了宇宙的膨胀;另一种认为是大质量天体的强引力场造成的引力红移;还有的认为是多普勒红移。现在天文学家正在寻找和类星体有物理联系的天体以确定类星体的距离。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天文观测
更新时间2008…9…2 12:27:02 字数:1892
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是天文望远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608年,荷兰眼镜商李波尔赛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制造了人类历史第一架望远镜。1609年,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米的折射式望远镜。这架望远镜将天文学带入了望远镜时代。
意大利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1564-1642)。
伽利略发明的的折射式望远镜。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1642-1727)。
牛顿发明的反射式望远镜。
美国蒙特威尔森天文台的Hooker望远镜。
日本的昴星团望远镜(Subaru),安装在美国夏威夷。
全球最大的已投入使用的凯克望远镜。
美国的Sloan2。5m数字式巡天望远镜。
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
全球最大的单镜面光学望远镜HET。
美国主持建造的双子(Gemini)望远镜。
位于美国Kitt山的著名的2。1m光学天文望远镜。
随后在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又将天文望远镜作了改进,提高了放大倍数。直到今天人们使用的折射式望远镜还是这两种。天文望远镜采用的是开普勒式。折射望远镜的优点是焦距长,底片比例尺大,对镜筒弯曲不敏感,比较适合于做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陷,巨大的光学玻璃浇制也十分困难,到1897年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达到顶点,技术上的限制使得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再也没有更大的折射望远镜出现。
1668年诞生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经过多次磨制非球面的透镜失败后,牛顿另辟思路发明了反射望远镜。用反射镜代替折射镜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它有许多优点,而且相对于折射望远镜比较容易制作,虽然它也存在固有的不足。
折反射式望远镜最早出现于1814年。到了1931年,德国光学家施密特将一块近于平行板的非球面薄透镜与球面反射镜相配合,制成了一架折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光力强、视场大、象差小,适合于拍摄大面积的天区照片,尤其是对暗弱星云的拍照效果非常突出。这类望远镜已经成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