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反应。①
没有什么东西比强迫劳役制度更能说明农民社会与以命令主义(尽管并
非总是有效的)方式指导的现代化之间的冲突。1934年12月3日公布的蒋
介石给各省政府的一份指示授权省政府利用来强迫劳动完成公益工程:挖灌
渠,加固河堤,清理土地,造林,筑路等,该命令声称上述工程全部由直接
受益的劳工(从当地村民中征募)实施。但这并没有防止强迫劳动在被强迫
者中极端不得人心。一般地说,服劳役者与最主要的获益者并不一致,也就
是富有的地主们能更多地利用现代道路,有更多能灌溉和防洪的田地,但他
们却可以暗中贿赂官员,从而不必在劳工队伍中服劳役,也就是说,他们首
先并不是必然被豁免的。只是最贫穷的农民参加了川湘路的建设(这项工程
从1935年11月延续到1937年1月,但征集到的劳工只在最靠近他们家的路
段劳动)。待遇很差,伙食极坏,报酬极低——甚至根本没有——劳工们终
于造反了(在公路经过的七个县中的两个县黔江和涪陵,至少有少数劳工这
样做了。②
有时仅仅抽签确定被征集农民的过程都足以引起一场风潮:1935年,在
河南泌阳,1000名老妇捣毁了有全部壮丁(她们的丈夫和儿子)名单的保甲
登记处,并且打伤了一个官员。①然而,如在黔江和涪陵一样,骚动更经常是
由恶劣地对待劳工,他们的生活和劳动条件恶化(这是未恰当遵守法规的结
果),或监督他们的官员腐败引起的。对劳工既不付给报酬,又不供应伙食
的情况是很少有的;许多人得到基本的或最低的工资,几乎全供应伙食,尽
管通常并不充足。但是,例如有时会发生雨天拒绝给他们开伙的情况(因为
他们不劳动),尽管他们不可能回家;或者一个腐败的保甲长可能会从每个
人身上敲诈几枚铜板——支付“点名费”;不然就是监工加快劳动进度或毫
无理由地殴打、伤害(甚至打死)劳工。照例引起“抗力役”骚动的正是这
类滥用权力。
“抗力役”可能是非暴力的(罢工),或者相反,也可能是流血的,如
当一两万劳工用镐头袭击防止他们逃跑的护路队时。不论是哪种情况,很明
显劳工们的王牌是他们的人数:尽管不是本意,他们却代表大量集中的劳工,
这些劳工在常态下是广为分散的。但是,在第一种情况下,这些转变为劳工
的农民可能会尝试一种他们并不熟悉的反抗方式(农业工人自己几乎从不罢
工)。与此相反,在第二种情况下,他们会抢先采用(或重演)农民与士兵
(或“匪兵”)之间的那种惯常的战斗形式。②
1926年春,河南西部的红枪会(一个被认为是保护农村居民的秘密组
织)据说曾残杀多达50000——意谓数量极多——的败兵。③在军阀统治年
① 也是在1933年,(云南)昆阳小地主们在计划穿过他们的土地筑路时骚动。原 始路线并不穿过他们的
土地,但土地将被公路穿过的其他地主收买了负责官 员。周荣德:《中国的社会流动》,第151页。
①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第1025页。
② 许多抗拒强迫劳动的事例载于《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第1025— 1028页。
③ 戴玄之:《红枪会》,第192页。关于红枪会,参看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 革命者,1845—1945
代,抵抗士兵的农民自卫一度特别必要,并且很广泛。在南京政府统治的10
年中,无论是在半自治的军阀们争夺的边远省份,还是为了抵抗“匪兵”部
队,情况仍是这样:据信那些土匪如果被收编为正规军,他们可能会驯化;
但由于他们的新饷很难按时发放,对他们来说回到老路的诱惑是非常强烈
的。①
龙田事件(1931年 12月 27—28日)正是这种例证。由于驻在福建福
清县龙田半岛的军队勒索和残暴超出常情,几万农民攻击了2500名士兵,这
些士兵——包括他们的司令官——原先全是土匪。他们绑架村民勒索赎金,
拍卖抢来的货物并严刑拷打抵抗他们的农民。最后,当一个士兵试图砍断一
个没有迅速取下他索要的戒指的妇女的手指,接着又发生集体轮奸后,农民
们终于较好地武装起来(不仅有必不可少的棍棒、短刀和长矛,还有手枪和
步枪),根除了这些士兵。据说2500名士兵中有一大半被消灭。农民们也损
失严重,但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其实只要正式允诺将这支部队(或者说这
支部队的残部)移驻他地,农民们就会同意停止战斗。1932年1月27日,
从福州开来的援军才真正克服了败兵首领的固执(这个首领坚持索要一笔贿
赂,以换取同意换防)。②
正规军不时大肆勒索,虽然其次数少于那些被并入军队的原土匪,却也
同样令人惧怕,有时甚至甚于军队派往进剿的土匪。对土匪进行的讨伐很少
起作用(军队有时会向土匪出售武器和弹药)。有些讨伐甚至比土匪袭击本
身造成更多农舍和村庄被烧,更多农民被杀。①福建的一个地区1932年受到
土匪侵扰,当地居民在断定“纠正比原罪更糟”后,一次接一次地发出请愿
书,请求撤回维持治安的军队(无效),“以便他们只与土匪作战”。②
中日战争期间,不仅国民党统治薄弱的省份,而且它所牢固控制的省份,
首先是四川,都成为农民与掠夺成性的军队之间的对抗舞台。于是叙府地区
(位于长江与岷江的会合处)的农民向大刀会求助,他们立即在1943年的一
个晴朗的夏日早晨,干预正在盗墓的一群76军的士兵。接着,发生了10天
的战斗,从7月16日至27日(被称为“骨战”)。结果是,得到增援的76
军赶跑了大刀会——并且以搜寻大刀会会员为借口,继续劫掠,比过去更厉
害。③
盗窃和勒索所引起的暴乱少于征兵制的弊害和军队拉夫所引起的暴乱。
魏德迈将军在一份致蒋介石的著名的备忘录中,提醒蒋氏注意因征兵激起的
肮脏交易和恐怖:“对中国农民来说,征兵就像灾荒或洪水,只是更有规律
年》,第4章。
① 吕西安〓比昂科:《中国省政的败坏(安徽1931年)》,《近代史和现代史杂 志》,第16期(1969
年4—6月),第306—307页。
② 关于龙田事件,参看美国国务院档案 893。00/11815(1932年1月25日), 893。00/11837(1932年2月
12日),893。00PR福州/48(1932年1月13 日)和/49(1932年2月10日),中美国驻福州领事(伯克)
的官方通信。
① (其他数十事例中)有一例涉及(山东)平度以东地区,在美国国务院档案 893。00/8841,韦伯(芝罘),
1927年4月2日中有叙述。
② 同上,893。00PR福州/57,1932年10月4日。
③ 同上, 893。00/15141(高思,重庆,1943年9月29日)。
——每年两次——并造成更多的受害者。”④除只打击最穷的人的征兵制的不
公正之外,还定期征集成千上万的苦力,他们像牲口一样被驱赶着。在壮丁
和苦力(常受虐待,经常得不到照顾)中,死亡率都很高,而八年抗战期间
军队对平民的暴行和骚扰更加深了农民对军队的传统仇恨。到40年代初期,
征兵的不公正和军队的勒索甚至已成为可与征税相提并论的引起农民骚动的
因素。似乎当时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盛行一时:有些暴乱既是由对田赋征
实不满引起的,也是由对征兵队长的憎恨引起的。征兵队长是对突然扑向在
地里耕作的农民并迅速把他们的双手捆在背后的那伙人的委婉的称呼。在不
到一年里(1942年秋至1943年夏),规模和时间不等的农民暴乱(有些卷
入的人数多达50000,持续时间长达数月)实际上影响了中国的每一个省。①
在这些暴乱之后,1944年又出现了另一次浪潮,当时中国士兵在日军于河南
发动的新的攻势面前溃逃,受到1942—1943年严重饥荒的幸存者的多次攻
击。②当士兵处于孤立,掉队或受伤时,厄运便会降到他们的头上。关于农民
已不再同情士兵的境况的说法大多是虚构的(毕竟这些士兵都是同他们一样
的农民)。他们最初的冲动是让士兵缓慢地、痛苦地死去。③
一份纲要性的图表(表2)列出了自发的农民骚动的各种类型。单独加
以分类的事件(在表的下端)一方面包括持续时间比一般骚动长的极少数复
杂的运动;另一方面也包括频仍发生但持续时间短的大量初级的运动。按照
我们第一个准则(目标)的观点,复杂的运动按定义是混合的。它们即使在
开始时并不指向几个不同的目标,但是由于其持续时间长,随时间的推移他
们趋向于获取新的目标。不过,它们与第一类骚动,即指向政府当局的骚动
(位于表的上方),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初级运动(简单的抢劫事件,有或
没有有限的暴力活动)置于表的右边一栏:饥饿的人群到可以找到粮食的地
方去抢劫或吃大户,也就是说,一般是在富人的家中或粮商的店铺里。
表2                     农民骚动的类型
④ 引自查尔斯〓F。罗曼努斯和赖利〓森德兰:《史迪威赴华使命》,第369页。 关于被征当兵农民的苦难
和兵给老百姓造成的苦难,见周锡瑞编:《在中国的 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谢伟思文电稿汇编》,第35—37
页;白修德和贾安娜:《中国雷鸣》,第132—140、143—144页;和吕西安〓比昂科:《中国革命的 起
源,1915—1949年》,第155—157页。关于后期,见苏珊娜〓佩珀:《中国 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
治斗争》,第163—168页。
① 详细内容:贵州东部和西部(美国国务院档案893。00/14991;15095),四川 北部(同上,893。00/14997;
15022;15026;15055),特别是甘肃南部临洮 地方(同上, 893。00/15009;15033;15047;15074;15109;
15112,刊载于 周锡瑞编:《在中国的失机》,第20—22页)。
② 美国国务院档案 893。00/6。1044(高思,重庆,1944年6月10日),第13页 和注26。
③ 张天翼:《仇恨》。
指向政府当局指向农村人口中的少数
按目标分A、抗税风潮....A、穷人反对富人......
类的骚动土地税++佃户=
鸦片税+债务人——
盐税a++农业工人a——
其他a(烧酒捐、屠宰税等)—
B、其他..B、世系械斗....
反抗政府的创新措施一个社区反对另一社区
的滥用权力+
抗征夫+
抗军队=
单独分类的骚动,
因为不是太大就    大的:复杂的运动   …   小的:初级的运动  ++
是太小
a  因篇幅所限本章未讨论的项目。
频  度(主观的估计):
—  极少
…  少
=  一般频度,或变化不定,如军队的案例
+  比较频繁
++  很频繁
按目标分类的骚动中,我们了解到指向政府当局的骚动最为频繁。不仅
置于该表右边一栏的骚动发生次数较少,而且我们划分的这两类子目的社会
意义也非常不同。“A”类骚动(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考察到的唯一的一些)
是穷人反对富人。“B”类骚动(世系械斗)使庞杂的社区对立,每个社区均
由多数穷人和少数富人构成,富人或者保护穷人,或者操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